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给出了Inconel718合金奥氏体点阵参数与δ、γ"、γ'相含量的关系式,并借助X射线衍射技术及奥氏体点阵参数与δ、γ"、γ'相含量的关系确定了Inconel718合金中析出相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Inconel718合金奥氏体点阵参数与δ,γ″,γ′相含量的关系式,并借助X射线衍射技术及奥氏体点阵参数与δ,γ″,γ′相含量的关系确定了Inconel718合金中析出相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含铪高钨K416B镍基高温合金进行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的组织形貌观察,研究固溶温度对K416B合金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在合金元素的扩散作用下,合金中的二次枝晶尺寸略有增大,使枝晶间的共晶含量逐渐减少,促使合金组织致密化;同时合金中的γ′相发生溶解,使其尺寸减小;在高温固溶处理期间,枝晶间区域的初生条状MC相发生分解形成粒状M_6C碳化物;而共晶处的大尺寸块状M_6C相形态与数量无明显变化;固溶处理使偏聚于枝晶干的元素W向枝晶间扩散,而Hf、Nb、Ti和Cr元素向枝晶干扩散,大幅降低合金各元素的偏析程度。组织研究结果表明,1220℃保温4 h为合金组织状态最佳的固溶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
通过18个不同Cu(3.24%~4.16%)、Li(0.94%~1.44%)含量的0.4Mg+0.4Ag+0.4Zn复合微合金化Al-Cu-Li合金,研究总结了T8时效处理时Cu含量及Li含量对铝锂合金强度和微观组织的影响,并采用合金中非固溶Cu、Li原子总分数及Cu/Li原子分数比例阐明了强度及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合金中时效强化相包括T1相(Al2Cu Li)、θ'相(Al2Cu)和δ'相(Al3Li)。Cu、Li原子总分数及其比例增加,合金中时效强化相总量及T1相比例大,合金强度较高。而Cu/Li原子分数比例较低,δ'相比例增加,T1相比例下降,合金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5.
以982℃固溶水冷状态的Inconel 718合金棒材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合金经重复固溶再时效处理后的组织性能,并与直接时效处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941~1010℃范围内重复固溶,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晶粒无明显变化,但是δ相含量逐渐减少,主要强化相γ′′的析出量增多,使合金硬度、高温拉伸强度和高温持久寿命显著提高,高温拉伸塑性、高温持久塑性在982℃固溶时达到极大值。与直接进行时效处理相比,经982℃重复固溶再时效处理后的组织性能无明显变化,更低的重复固溶温度对性能不利,而更高的重复固溶温度则使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固溶处理温度和时间对A357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同样时效条件下,随固溶时间的延长,合金的δ均增加,σb先增加,后又有所下降。经545℃固溶的合金,其σb和δ均比535℃时稍有增加。随固溶温度的提高或时间的延长,Si相变更更加圆整和粗大;Fe相开矿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少量Cu对喷射沉积Al-Li合金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喷射沉积方法制备了Al-Li合金及其含0.5%Cu的改型合金,进行了挤压和时效处理,测定了不同状态下这两种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室温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喷射沉积状态的Al-3.8Li-1.0Mg-0.4Ge-0.2Zr合金具有等轴细晶组织,析出Al4Li9和δ AlLi相,时效后析出大量δ' AlLi相;添加0.5%Cu使屈服强度提高30~48MPa,拉伸强度提高44MPa,性能提高的原因是Cu的固溶强化和Li在基体固溶度减少导致δ'相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8.
通过OM,SEM,TEM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固溶处理对Al-Cu-Li-X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A97合金T6态(未拉伸态)在520℃固溶80min,淬火转移时间小于15s,水淬,获得了合适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为493MPa,屈服强度为415MPa,延伸率为7.3%.合金时效强化相以T1,θ′/θ″和δ′ 相为主.经510℃,520℃和530℃固溶水淬,再165℃时效18h,随固溶温度升高,强度和塑性趋于减小.在520℃固溶水淬,再165℃时效18h,随固溶时间延长,屈服强度趋于升高,延伸率先升后降低.随固溶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可溶过剩相数量和体积分数减小.520℃固溶后时效,基体沉淀相T1,θ′/θ″和δ′ 相数量多,尺寸小,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9.
对GH4169合金进行了固溶温度为1233,1253,1273,1293K,保温时间为30~60min的固溶处理试验,得到了GH4169合金中δ相形貌由针状向短棒状和颗粒状转变,数量逐渐减少直至消失的演变规律。将固溶处理后的GH4169合金通过热模拟压缩实验,研究变形工艺参数和固溶处理对GH4169合金高温变形行为的影响。热模拟压缩实验时选取的变形温度为1123~1288K,应变速率为0.1~10.0s-1,变形程度为60%。结果表明:流动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提高而迅速增大,δ相不仅使流动应力降低,而且对动态再结晶过程产生强烈的促进作用;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的流动应力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小于10%,较好地描述了固溶处理GH4169合金在高温变形过程中的塑性流动行为。  相似文献   

10.
李晨  李淼泉  王柯 《航空学报》2010,31(2):368-376
 对GH4169合金进行了固溶温度为1 233,1 253,1 273,1 293 K,保温时间为30~60 min的固溶处理试验,得到了GH4169合金中δ相形貌由针状向短棒状和颗粒状转变,数量逐渐减少直至消失的演变规律。将固溶处理后的GH4169合金通过热模拟压缩实验,研究变形工艺参数和固溶处理对GH4169合金高温变形行为的影响。热模拟压缩实验时选取的变形温度为1 123~1 288 K,应变速率为0.1~10.0 s-1,变形程度为60%。结果表明:流动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提高而迅速增大,δ相不仅使流动应力降低,而且对动态再结晶过程产生强烈的促进作用;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的流动应力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小于10%,较好地描述了固溶处理GH4169合金在高温变形过程中的塑性流动行为。  相似文献   

11.
以单质Cu粉、Ni粉和Si粉为原料,通过热压烧结方法制备Cu含量为94(质量分数,%),Ni、Si质量比为4∶1的Cu-Ni-Si合金。经过900℃固溶处理2 h和450℃时效处理4 h后,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仪对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金中只有δ-Ni2Si相形成,且δ-Ni2Si相的组织形貌及分布状态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导电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过时效处理后,析出的δ-Ni2Si相使合金的导电率和维氏硬度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两种不同Ru含量(0%和2%,质量分数)的新一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22铸态及热处理态组织定量表征与1100~ 1150 ℃持久性能测试,研究了Ru对相转变温度、(γ+γ')共晶组织、凝固偏析、合金元素相成分、合金元素分配比及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u降低了合金的固液相线、铸态共晶组织体积分数以及凝固偏析程度.合金热处理后,与无Ru合金相比,含Ru合金γ '尺寸更为细小,γ/γ'两相中对TCP相析出有重要影响的Re和Cr元素分配更加均匀.Ru通过降低γ'相尺寸,增加γ/γ'错配度,提高固溶强化效果,抑制持久加载过程中TCP相析出,显著提高DD22合金持久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镍基合金的组织形貌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元素W及组织状态对镍基合金晶格常数及错配度的影响。结果表明,7.5%W镍基合金经完全热处理后,立方γ′相以共格方式嵌镶并均匀分布在γ基体相中。随元素W含量增加,合金中γ′和γ两相的合成衍射峰值略有左移,使γ′和γ两相的晶格常数增加,其中γ′相晶格常数增加幅度较大的原因是元素W较大比例地分布在γ′相中,并由此使合金中两相的晶格错配度由负值转变为正值。经完全热处理后,合金中γ和γ′两相有较小的晶格错配度,在高温拉伸蠕变期间外加应力的作用下,γ基体相的晶格常数值增加幅度较大,致使合金中γ′和γ两相晶格错配度的绝对值增加。  相似文献   

14.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快速凝固粉末A1-3.42Li-0.82Mg-0.12Zr合金的时效析出,并观察了时效过程中δ’相的析出与拉伸性能的关系。δ’为合金的时效强化相。533℃淬火后在自然时效状态下电子衍射揭示已有δ’相析出。110℃时效后δ’相明显可见,190℃时效后颗粒长大且分布较广,此时强度较高。230℃时效后δ’已回溶,合金软化。也观察了190℃下不同时间保持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合金中存在两种Al_3Zr相。微小颗粒的亚稳定的面心立方点阵的有序Al_3Zr相均布于晶内,而粗大颗粒的稳定的四方点阵的Al_3Zr相沿原粉末颗粒边界和晶界析出。前者成为时效时δ’相析出的生核处,形成δ’/Al_3Zr复合析出物。  相似文献   

15.
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和相应的镍基高温合金数据库,预测了GH4169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合金元素在液相中再分配的规律,结果表明,Nb元素在凝固过程中偏析最为严重,Mo,Cr等元素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偏析。综合分析了主要合金元素对GH4169合金的两相区温度差以及平衡析出相的析出规律,尤其是对强化相γ'以及"黑斑"中的主要组成相δ相析出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调整GH4169合金中的主要合金元素的含量后,可以缩短合金两相区温度差,促进强化相γ'相的析出,同时抑制δ相的析出,从而得到偏析少、性能稳定的GH4169合金。  相似文献   

16.
焦成革  于桂复  张少卿  颜鸣皋 《航空学报》1994,15(12):1450-1455
研究了时效对快速凝固Al—3.2Li—1.2Mg—0.3Cu—0.2Zr合金拉伸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长时间时效达到接近峰值状态,合金的综合性能优于高温短时间时效达到峰值状态的综合性能。合金中主要强化相为δ'(Al3Li)相,Cu、Mg起固溶强化。合金中Zr主要以亚稳态的Al3Zr存在,并同时与δ'相形成(δ'/Al3Zr)相。文中讨论了影响合金塑性的因素,指出界面析出相是快速凝固Al—Li合金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W含量对单晶镍基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两种成分单晶镍基合金进行蠕变曲线测定,长期时效处理及组织形貌观察,研究了元素W含量对单晶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i-A1-Cr-Ta-Co-x%W-5.5%Mo系单晶合金中,4wt%W合金在982℃,200MPa条件下,具有较长的蠕变寿命,随W含量增加到6wt%,合金的蠕变寿命明显降低.高W合金在有/无应力时效期间,析出针状μ相,使合金基体出现难溶元素的贫化区,是导致合金蠕变寿命降低的主要原因.其中μ相在(001)晶面沿<110>方向呈相互平行、或垂直的针状形貌析出,沿{111}晶面呈片状方式生长,且与γ′相相邻.  相似文献   

18.
GH4169合金惯性摩擦焊参数、组织和强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GH4169合金在不同的焊接参数下,惯性摩擦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及强化机制。研究发现,GH4169合金惯性摩擦焊参数特点是低转速、高压力和大惯量;焊缝中晶粒细化并在晶粒内部形成了稠密的位错结构;在焊缝中心部分,δ相绝大部分回溶,γ"和γ'相完全回溶;在HAZ,δ相、γ"和γ'相可保留下来;在焊态的接头中,细晶强化、位错强化和固溶强化是主要强化机制。  相似文献   

19.
综合考虑了溶质元素与基体元素的原子半径、电负性以及外层电子数的立方根对溶质元素固溶度的影响,推导出二元合金的固溶度定量方程,提出了多元高温合金固溶极限曲线的预测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计算镍基和钴基三元合金相图的γ/(γ+σ)相界和γ(γ+μ)相界。结果表明,计算的固溶极限曲线与已知相图的固溶极限曲线较吻合,与Md值法计算的相界比较,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1.1 残余奥氏体的形成 奥氏体是面心立方相,在可淬火钢中,它在ACs和ACm相界以上的温度时是稳定的,但在这些温度以下则是不稳定的。从稳定的奥氏体区进行冷却时,它可能分解或转变为几种组成物之一,其类型取决于三个因素:(1)化学成份,就是淬火时固熔体中的合金元素和碳含量(若未溶解的碳化物或其它组成物跟奥氏体共存,这可能和基本成份不同),(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