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概述 锻造加热炉是锻压生产中的主要耗能设备之一。我国的锻造加热炉以火焰炉为主,数量很多,如机械工业部系统内就有锻造加热炉一万台以上。在工业炉中,它的数量最多,分布很广,尤其突出的是这种炉子热效率很低,热损失很大,是节能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一、试验目的早在十年前,国内已有一些单位陆续开展了燃油敞焰无氧化加热炉的试验工作,并取得一定的进展,钢料(碳素结构钢,不锈钢等)无氧化加热效果良好,基本上能满足精锻新工艺对加热设备的要求,但还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即为要在炉内获得保护性气氛,油必须在空气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不完全燃烧,此时将会  相似文献   

3.
英国罗·罗公司在生产压气机叶片方面,全部采用了精密锻造新工艺,从而取消了复杂的零件型面机械加工。零件的加热采用保护层:钢零件镀镍,钛合金零件涂玻璃料,预锻时采用手工喷涂,终锻时为静电喷涂。大多数加热炉均通以保护气,即将天然气经由放热式保护  相似文献   

4.
固体推进剂燃烧微观诊断技术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宁飞  汪亮 《推进技术》1998,19(6):92-96
对近年来用于固体推进剂燃烧的微观诊断技术的原理、结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用扫描电镜、热分析、X-ray电子能谱仪、红外傅里叶光谱技术,微热电偶测温技术,LIF,CARS测试固体推进剂燃烧现象的结果,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航空发动机叶片因其形状复杂、叶身型面厚度薄、材料变形困难,在精密锻造成型中常存在折叠、裂纹、表面损伤及局部填充不满等缺陷。应用有限元仿真软件Deform对航空发动机叶片精密锻造工艺进行模拟分析,可以获得金属材料锻造成型过程中应力场、应变场、温度场及流动轨迹等参数变化规律,将可能产生缺陷的模型在工艺设计阶段进行优化,缩短新产品研制周期。实践表明,Deform软件的应用,可有效地避免锻造缺陷的产生,对航空发动机叶片精密锻造工艺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的10余年间,我国锻造行业呈井喷式发展,自由锻件和模锻件的总产量从2009年的776万吨发展到2012年的908万吨,稳居世界首位;锻造企业逾万家。从企业数量、设备台数、设备总吨位上看,我国是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一锻造大国,但远不及强国。我国的锻压行业面临着什么样的难题?从经济政策角度分析,如何发展作为机械制造业基础行业的锻压行业应对全球性的经济疲软?为探索我国锻压行业的发展道路和方向,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锻压协会航空材料成形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凡昌先生。  相似文献   

7.
赵利  王开书 《国际航空》2011,(12):50-53
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安大锻造)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环形件的主要生产基地。该公司总经理刘峰从我国航空锻造业与国外的差距谈起,对我国材料研究和工业化生产以及基础工艺等话题,表述了其鲜明观点。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某型发动机钛合金偏心环锻造软包套工艺的应用,通过实测数据与常规工艺数据的对比,软包套工艺减少了锻造火次,有效提高了锻造每火变形时间,增加了变形量,改善了锻件的组织、性能,解决了钛合金锻造温度范围窄及变形温度下降快问题,提高了锻件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略地对FT8动力涡轮的选材、锻铸、热处理和特种涂层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和工艺难点进行了分析评估。在试制过程中解决了诸如Inco718锻造粗晶和缺口持久性能不合格、17-4PH铌偏析和锻造裂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唯 《推进技术》1980,1(1):1-8
本文介绍了7181端面燃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性能及结构特点,对端面燃烧方案的选择、发动机的热防护、喷管喉部沉积问题、燃烧面的变化规律及药柱包复、点火问题等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措施进行了分析讨论,有关分析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对端面燃烧药柱及其它药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300M钢楔形试样镦粗试验,研究了不同锻造温度、不同保温时间和不同变形量对该材料低倍组织的影响,分析得出了300M钢锻造粗晶临界温度和临界变形量;并试验研究了300M钢低倍粗晶细化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1)300M钢锻造时奥氏体晶粒粗化临界温度TGC为1050℃;(2)因锻造温度过高所形成的低倍粗晶,通过合适的变形量或热处理能够予于有效消除;(3)保温时间长短对低倍粗晶没有明显的影响;(4)在0%~5%之间存在晶粒粗化的临界变形量,这一临界变形程度是锻造时必须控制的最小变形程度.  相似文献   

12.
碳氢燃料超声速脉冲燃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泰昌  王晶  范学军 《推进技术》2014,35(6):788-792
主动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一般使用碳氢化合物作为燃料,但是碳氢燃料存在点火延迟时间长,稳定燃烧范围窄等问题,这就迫切需要开展碳氢燃料点火和稳燃新方法的研究。脉冲燃烧可能是一种拓展超声速燃烧室工作范围的方式,但在超声速燃烧室内还没有开展相关研究。使用结构简单的脉冲火花塞(5Hz,50J/pulse),在马赫数2.5的直联式超声速燃烧室内,实验研究了乙烯和超临界煤油的超声速脉冲燃烧可能性、燃烧模式及影响因素。乙烯脉冲燃烧实验表明,在稳定燃烧范围以外存在脉冲燃烧,并能够提供有效的脉冲推力。乙烯脉冲燃烧主要存在于来流空气总温较低的条件下;随着总温的提高,脉冲燃烧将进一步引起稳定燃烧;当总温很高时,乙烯直接稳定燃烧,没有观测到脉冲燃烧现象。煤油的实验表明,本文所用的脉冲式能量补充无法实现超临界煤油的脉冲燃烧,煤油的脉冲燃烧可能需要更多的热量和自由基。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TC11钛合金压气机盘等温锻造工艺性分析,锻件图、模具结构和加热器的设计,液压机慢速机构改造方案以及锻造工艺和锻件的理化分析与结果。  相似文献   

14.
对二台发动机二次地面静止试验结果进行了诊断,确认存在纵向中频声不稳定燃烧。简要地回顾了固体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问题的历史,同时从机理出发指出不稳定燃烧具有“多发性”、“随机性”的原因。从而,结合其产生的危害性的提出了对其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研究这一问题的最基本的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由3D打印引发的锻造产业在航空制造领域发展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从3D打印技术的背景及应用现状出发,分析比较该技术与锻造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的优缺点,并根据作者多年在锻造企业的管理经验,探讨了锻造产业在航空制造领域发展的方向,为锻造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锻造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已应用多年,主要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承受交变载荷和集中载荷的关键和重要零件。飞机上锻件制成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目前国内航空锻造企业的调研针对航空锻造企业知识管理的需求,对航空锻造知识进行分类总结,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建立了航空锻造模型。在VS2008的软件平台上提出了一种基于.NET平台的航空锻造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并以某一航空锻造企业为例开发了航空锻造知识管理系统,具有知识信息结构化、知识管理流程化、知识检索快捷化等特点,并实现了和CAPP系统集成,实现了锻造知识资源的共享,初步实现了锻造工艺的智能设计。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Defom-3D对某杠杆锻件锻造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锻件缺陷产生的原理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比较分析了不同改进方案对锻造毛边分布、锻造栽荷、应力应变场的变化,得到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结果。对该杠杆锻件的工艺方法改进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其他复杂锻件的工艺方案设计和数值模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超声速燃烧凹槽火焰稳定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超声速气流在燃烧室的停留时间非常短,使得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燃料与气流的混合及其燃烧变得非常困难。目前集燃料喷射、混合及火焰稳定为一体的凹槽有望改进这一情况而受到了普遍关注。介绍了超声速气流流过凹槽的自激振荡及其控制、停留时间和阻力等特性,总结、分析了近几年凹槽在超声速气流中增强混合及燃烧的实验与数值研究,指出了在把凹槽用于提高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X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技术在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机理研究中的应用。用XPS分析对一种呈负压力指数燃烧特性的聚氨酯复合固体推进剂(404-5A)的未然表面和在2、2.5、3.0、3.5、4.0MPa压强下快速降压熄火后的燃烧表面作元素组成及其化学价态的分析,得到了不同价态的各元素原子百分含量。从实验结果可以确定CaCO_3在凝相反应中生成了CaCl_2。从燃面上碳原子浓度随燃烧压强的变化说明了燃烧过程中存在着熔化的粘合剂对过氯酸铵表面的流动覆盖,覆盖程度随着燃烧压强的上升而增加。本文还对CaCO_3、粘合剂流动覆盖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激光快速成形TA15钛合金切削加工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整体锻造等钛合金传统制造技术相比,钛合金构件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具有组织细小均匀、综合力学性能优异,无需锻造加工及锻造模具,材料利用率高、机械加工余量小、数控加工时间短、柔性高效等突出优点。通过近10年的攻关,我国已率先实现激光快速成形大型钛合金主承力构件的装机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