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复合高斯杂波中距离分布目标的极化自适应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国  赵宜楠  乔晓林 《宇航学报》2012,33(8):1138-1143
极化高分辨力雷达能够获取更丰富的目标特征信息,充分利用极化信息能够有效地提高检测和识别性能.本文基于广义似然比检验,提出了一种复合高斯杂波中距离分布目标的极化自适应检测器,推导了检测器的虚警概率表达式,理论分析表明其相对于杂波的协方差矩阵和纹理分量都具有恒虚警特性.利用仿真数据统计分析了该检测器的检测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一般情况下当辅助数据较少时该检测器的检测性能优于其它同类检测器.  相似文献   

2.
江胜利  王鞠庭  何劲  刘中 《宇航学报》2009,30(5):1979-1984
研究了基于自适应匹配滤波(Adaptive Matched Filter, AMF)的机载MIMO雷达目标检测问题。针对参考单元数据不足对MIMO\|AMF检测器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对角加载的MIMO雷达AMF(MIMO\|LAMF)检测器,并对其检测性能进行分析,给出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的闭合表达式。该检测器利用机载MIMO雷达杂波子空间低秩的特点和对角加载技术,解决了因参考数据不足所引起的矩阵病态问题。为了减少MIMO\|LAMF检测器的运算量,在分析杂波协方差矩阵块对角化特性的基础上,给出一种简化MIMO\|LAMF检测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都表明,上述两种检测器相对于杂波协方差矩阵都具有恒虚警特性,检测性能优于MIMO\|AMF检测器。
  相似文献   

3.
为了产生低检测概率(LPD)的雷达信号,提出了随机PRF(脉冲重复频率)方法。本文对这种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简要讨论了该方法对雷达接收机性能的影响。此外还用理论检测法获得了未经许可的接收机及其性能的最佳检测器。然后用这些结果对采用随机PRF的LPD信号特性进行大量的改进。因此,首先要从LPD的观点来估算这些信号的性能,而且表明这种随机PRF信号是非常有用的,可看做是一个可靠的LPD信号。  相似文献   

4.
黄诚  王燕萍  吕震宙 《宇航学报》2004,25(6):659-662
工程复杂随机结构的概率安全分析中,最重要的两个步骤是建立所有失效模式的极限状态方程和计算所建立极限状态方程的失效概率。一般来说大型复杂工程结构的极限状态方程都是隐式的,且当材料参数、结构参数和外载荷等均为随机变量时,极限状态方程均为非线性的,为此文中提出了建立真实复杂结构多模式隐式极限方程的等效方法。该方法对于单个极限状态方程采用在均值点展开成线性项和高次项修正的方式,在概率等效的基础上,建立起原非线性隐式极限状态方程的概率等效线性显式极限状态方程。当结构系统所有极限状态方程都建立了其等效显式线性极限状态方程后,即可利用可得的可靠性分析方法来计算结构系统的等效失效概率。所提方法被用于真实飞机结构翼身连接接头的强度刚度多模式可靠性分析,与迭代响应面法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并且所提方法可以与任何标准有限元程序相结合,而标准有限元程序是当今处理结构力学分析与设计的强有力的工具,文中方法提供了力学分析与概率安全分析相结合的合理连接,其应用前景将是十分广泛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机载MIMO雷达在未知统计特性杂波时的目标检测问题,首先提出自适应匹配滤波检测器(MI-MO Adaptive matched filter,MIMO-AMF),利用MIMO雷达的空间分集特性提高检测性能,并推导出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表达式.然后,基于MIMO雷达杂波协方差矩阵的块对角特性,给出一种简化MIMO-AMF检测器,大大减小MIMO-AMF的计算复杂度,同时降低对参考单元数目的要求,并在只有两个接收雷达单元的情形下,推导出简化AMF检测性能的表达式.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检测器相对于杂波协方差矩阵都具有恒虚警特性,能够在未知杂波背景下有效的检测目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计算与解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展开式卫星天线在收拢状态(发射阶段)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论述了平面外扭弯耦合东振(存在间隙时)及平面内渗、强亚谐共振时的非线性特性。得到了间隙对扭弯共振的影响变化曲线及产生参、强亚谐共振的条件,本文结论可作为工程设计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CDMA系统中,多用户检测技术是提高系统容量,减少用户间干扰的关键。非线性多用户检测包括干扰消除和神经网络检测技术。其中干扰消除检测是对不同用户独立进行MAI估计,然后从接收信号中减去对该用户而言的部分或全部MAI;多用户检测从本质上看是一个组合优化问题,所有解决组合优化的算法原则上均可适用于多用户检测,其中基于神经网络的解组合优化方法当然也适用于多用户检测。本文论述了几种非线性多用户检测器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杏建军  李海阳  唐国金  郗晓宁 《宇航学报》2006,27(3):359-362,389
利用编队卫星机械能守恒原理,提出了非线性条件下求解编队卫星周期性相对运动条件的新方法,给出了非线性周期相对运动的初始条件。编队卫星相对距离较近时,利用非线性周期运动条件,可修正Hill方程的初始条件,抑制编队卫星的长期漂移。编队卫星相对距离较大,非线性因素不可忽略时,利用非线性周期运动条件,可找到不需消耗任何燃料的周期性相对运动轨道。最后的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Gerla  K 何莹 《空载雷达》1995,(2):61-68,38
本文给出了一种平均电平自适应检测器(MLAD)的收敛结果。MLAD包括一个带有平均电平检测器(MLD)的自适应匹配滤波器(用于空间相关输入)。由一组数据估算出的自适应匹配滤波器的最佳权数适用于一组统计独立的非同时数据。MLD的门限由结果数据确定。此后,把一个候选单元与该门限相比较,得出了作为一些参数的函数的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这些参数是门限系数、匹配滤波器的阶数、用于计算自适应匹配滤波器权数的每个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付里叶变换的数字水印算法及其matlab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用于数字图像版权保护的变换域水印算法,将随机序列作为水印信号嵌入在图像付里叶变换的重要系数的幅度成分中,并利用相关检测器进行水印检测。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一定不可见性,对通常的图像处理,如剪切、噪声干扰等特别是几何旋转都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首次提出了一种固有模态函数积检测器.首先通过经验模式分解(EMD)把带噪信号分解成有限个固有模态函数(IMF).检测的基本思路是,对各个IMF分量的绝对值作逐点乘积,用于抑制噪声并凸现信号,最后进行滤波和判决.本文以UWB信号为例,数据源于UWB雷达实验系统.在低信噪比(SNR),UWB脉冲与噪声波形相似,且噪声概率密度函数(PDF)未知情况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当峰峰信噪比低于5 dB时,该检测器性能优于Teager能量算子(TEO).  相似文献   

12.
非高斯杂波背景中的两个距离扩展目标检测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新锋  简涛  何友  郝晓琳 《宇航学报》2012,33(5):648-654
针对采用球不变随机向量(SIRV)建模的非高斯杂波背景中检测具有稀疏散射点的距离扩展目标问题,先假设目标强散射点的位置信息已知,采用广义似然比检验(GLRT)理论,提出了基于散射点位置的GLRT (SL-GLRT) 检测器。然后,采用门限法估计散射点的位置信息,提出了双门限恒虚警率(DT-CFAR)检测器,推导了虚警概率与检测门限关系的解析表达式,并给出门限的确定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散射点位置信息已知时, SL-GLRT 具有最佳的检测性能,散射点位置信息未知时,DT-CFAR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突发通信信号的降维检测方法及带宽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亚  吴嗣亮 《宇航学报》2012,33(9):1295-1300
在突发通信信号检测中,在频率、带宽进行二维搜索的检测方法计算量大,提出了可减少计算量的降维检测方法,该方法在单一检测带宽下进行频率搜索检测突发通信信号。对其带宽参数选择进行了分析。理论计算和仿真表明,降维检测器用于单一速率信号检测时,当检测带宽与信号带宽一致时具有与二维检测器相同的检测性能,当检测带宽与信号带宽相差一倍时,信噪比损失2dB左右;用于混合速率突发信号检测时,最佳带宽与速率的概率分布、信噪比等多种因素有关;对发送功率不变的各速率均匀分布的混合速率突发信号,检测带宽匹配于最大信号带宽可在较高信噪比时获得最高的平均检测概率。这些分析为降维检测器的带宽参数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袁湛  何友  蔡复青 《宇航学报》2012,33(12):1832-1839
SAR图像极低的信噪比以及乘性噪声给SAR图像的边缘检测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提出了一种针对SAR图像边缘的自适应贝叶斯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广义高斯马尔可夫随机场作为局部均值的先验概率分布模型,利用贝叶斯准则推导了局部均值的最大后验概率估计。广义高斯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参数估计和局部均值估计采用联合迭代技术进行求解。边缘检测器的参数采用接收机操作性能曲线和卡方检验进行选择。基于实测SAR数据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边缘检测算子是有效的,并优于已有的SAR图像边缘检测算子。  相似文献   

15.
王智  简涛  何友 《宇航学报》2018,39(3):332-338
针对特定杂波背景下的最优或次优检测器结构难以适应过渡杂波环境的问题,首先,给出基于变参数广义结构的距离扩展目标检测器,通过调整参数来适应杂波特性。其次,确定检测器最佳参数的经验公式,经验公式符合数值结果。最后,利用仿真试验分析检测器的检测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介于高斯和复合高斯杂波之间的过渡环境中,提出的检测器比现有检测器具有更加优异的目标检测性能,对杂波非高斯程度时空渐变性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国宏  李世忠  白晶  吴巍 《宇航学报》2012,33(12):1781-1787
针对压制干扰下组网雷达目标检测与跟踪,提出了一种基于压制干扰下雷达量测模型的跟踪技术。该跟踪技术包括压制干扰下量测模型和组网雷达序贯滤波跟踪两部分。压制干扰下量测模型根据雷达采取抗干扰措施前后接收机输入端的信干比分别计算检测概率,进而模拟传感器在压制干扰下对目标的检测情况。组网雷达序贯滤波中,首先对压制干扰下各雷达的量测数据进行串行合并和点迹合成,而后采用基于交互多模型(IMM)的序贯滤波方法对压缩后的数据进行跟踪。该检测与跟踪技术可模拟出雷达在压制干扰下由于检测概率下降造成的目标暂消现象,提高组网雷达跟踪航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深空激光通信系统下行链路的脉冲位置调制PPM(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信号在经过大气信道传输和单光子探测器接收时,将出现脉冲展宽效应,引起通信系统性能下降。分析了大气信道中的淡积云云层散射、大气湍流与气溶胶散射和单光子探测器的抖动特性所引起的脉冲展宽效应。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淡积云云层物理厚度对不同PPM调制阶数下通信速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单光子探测器引起的脉冲展宽产生的抖动损失。为补偿脉冲展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隙似然比解调的补偿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深空PPM激光通信链路中脉冲展宽对通信误码率的影响。该研究对分析和提升深空PPM激光通信系统的链路性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山 《遥测遥控》2020,41(2):27-31
针对PCM-FM遥测信号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自相关检测方法。首先利用自相关处理,消除多普勒频率变化对检测性能的影响,可适应目标高动态变化环境。然后通过对自相关输出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提高在低信噪比情况下的检测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高动态、低信噪比条件下能够高概率检测到PCM-FM信号。  相似文献   

19.
马琳  崔嵬  田静  吴嗣亮 《宇航学报》2011,32(8):1799-1804
针对可变驻留次数唐检测器由于驻留次数不定可能导致的单次检测次数已过多,但仍不能满足上/下行计数器值k=A或k=0退出条件的问题,提出一种对单次检测次数设置门限进行约束的方法来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将唐检测器建模为齐次马尔可夫链,利用齐次马尔可夫链中的首达时间与迟早概率等定义进行分析,得到含有检测次数约束的唐检测器检测性能公式。仿真结果表明,只要检测次数门限选择合理,可以在检测性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通过限制单次检测次数有效控制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捕获验证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