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航宇局5月中旬宣布,“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第二次轨道试验飞行“目标日期”定于9月30日。4月14日完成首次试飞后,“哥伦比亚”号4月29日由波音747飞机从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运到了肯尼迪空间中心。这里的工程技术人员目前正对这架航天飞机进行第二次飞行前的检修工作。“哥伦比亚”号首次飞行后的情况比预料的好得多。特别是三万多  相似文献   

2.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于1986年1月12日至18日进行了航天飞机计划中的第二十四次飞行。“哥伦比亚”号是美国的第一架航天飞机,它已有两年多没有飞行了,这期间对它进行了广泛的检修和改进。此次飞行在倒数计时期间曾六次延迟发射,是航天飞机五年飞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哥伦比亚”号原定于1985年12月18日起飞,但由于发射台上工作未完成,迫使推迟24小时。12月19日,就在起飞前15秒钟航天飞机倒数计时停止了,当时地面计算机检测出一个涡轮  相似文献   

3.
肖东 《飞碟探索》2011,(5):10-11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STS Columbia OV-102)是美国航空航天局所属的航天飞机之一。“哥伦比亚”号是美国航天飞机机队中第一架正式服役的,它在1981年4月12日首次执行代号STS—1的任务,正式开启了美国航空航天局太空运输系统计划的序章。然而很不幸的是,2003年2月1日,  相似文献   

4.
美国东部时间17日上午9时14分,“发现”号航天飞机在云雾迷茫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结束了这次堪称完美的13天的太空之旅。这使所有关注它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是自“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美国航天飞机第二次重返太空。也是“发现”号第32次出征。[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1996年2月22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这次飞行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施放一颗意大利研制的绳系卫星,并用系绳进行发电实验。然而,这项实验未获成功,这是继1992年8月,在“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6.
2005年8月9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成功着陆。在为期14天的太空旅程中,“发现”号成功完成了“哥伦比亚”号事故后美国航天飞机的首航任务。其间最为扣人心弦的就是航天飞机的发射和返航,这也是大家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航天员从太空乌瞰地球的景色非常迷人,让我们感受到探索太空的美妙。  相似文献   

7.
曹刚 《飞碟探索》2004,(3):43-43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震惊了全世界,同时也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航天飞机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新一代的航天运载工具有了更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8.
李容 《飞碟探索》2005,(3):41-41
美国太空穿梭机“哥伦比亚”号上的太空人,最近在穿梭机上进行了有史以来的最复杂的解剖实验,这也是首次将穿梭任务完全集中于研究人类的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9.
华斌 《太空探索》2003,(4):34-35
“就这样,咱们出去吧,”一个声音从树丛里传出来。在位于美国西南部的得克萨斯州,这是一个寒冷阴郁的清晨。到2月8日为止,无休止搜寻“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残片的工作已经持续了一个星期。  相似文献   

10.
《太空探索》2003,(7):40-40
在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整整三个月后。科学家们惊异地发现,当时“陪伴”航天员进入太空进行科学实验的数百条蠕虫竟然能躲过此劫,在经历了高温烈火和高速坠地等多重考验后,依然从飞机残骸中“成功生还”,  相似文献   

11.
8月9日北京时间19时40分,归航的“发现”号航天飞机进入大气层,此时,美国肮空肮天局(NASA)地面控制中心播放了一支欢迎曲《来吧,艾琳》,这是一首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流行歌曲。大家都知道,这是NASA在向“发现”号女机长艾琳-柯林斯致敬。正是由于她和另外六位航天员的出色表现,NASA才摆脱了“哥伦比亚”号失事的阴影,顺利完成了重返太空之旅。  相似文献   

12.
两颗卫星追航天飞机 “哥伦比亚”号1996年11月19日升空当晚,宇航员们成功释放了3.5吨、用于天文研究的紫外线望远镜,22日又释放了用于半导体薄膜生长试验的碟型卫星(见图)。 近3天来,“哥伦比亚”号领头、碟型卫星居中、紫外线望远镜断后,三个相距很近的航天器同时在离地面352公里的轨道围绕地球运行,形成了两颗卫星追随航天飞机的奇观,这在美国航天飞机飞行史上还是首次。 因担心两颗卫星有可能在太空相撞,只好比原计划提前3小时回收  相似文献   

13.
文木 《太空探索》1999,(6):8-11
历史将记住他们——“阿波罗11”号的机组成员: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登月舱驾驶员爱德温·奥尔德林和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柯林斯。1969年7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9时32分,“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 飞向月球 与以往的飞行一样,在围绕地球飞行一圈半之后,“土星5”号的第3级火箭S-IVB再次点火,“阿波罗11”号飞船踏上了历时3天的登月旅程。柯林斯驾驶着指令与服务舱从运载火箭上分离并转向与登月舱对接成一个整体,一起飞往太空。服务舱被起名为“哥伦比亚”号,登月舱则被命名为“鹰”号。  相似文献   

14.
1日美国空军从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基地用阿特拉斯2型运载火箭,将“防务气象卫星计划”(DMSP)5D2卫星送入极地轨道。本次发射原计划在几个月前进行,因种种原因推迟至今。 2日莫斯科时间11时13分,由指令长阿法纳西耶夫、随船工程师马纳罗夫和日本新闻记者秋山丰广组成的苏联日本联合宇航小组,乘坐“联盟TM-1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前往“和平”号空间站。秋山将成为在苏联“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的第一位外国新闻工作者。当地时间午夜1时49分,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卡那维拉尔角  相似文献   

15.
继“哥伦比亚”号之后,美国又一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投入使用,干4月4日至4月9日进行了首次飞行,即航天飞机机队中的第六次飞行。这次飞行共绕地球80圈,航程达330万公里。整个发射和着陆过程都很顺利。轨道飞行期间,宇航员充分试验了这架航天飞机的各个系统,施放了一颗大型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进行了九年来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6.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STS-93任务的机组人员共5位,他们是指令长艾琳·柯林斯(女),驾驶员杰弗利·阿施拜,航天任务专家史蒂文·哈利、米切尔·托格尼尼(法国人)和凯瑟林·柯莱曼(女),其中最为人们关注的当然是美国第一位航天飞机女指令长柯林斯。她于1998年3月6日获得白宫的正式任  相似文献   

17.
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上的宇航员,最近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复杂的动物解剖实验。 他们把老鼠放置在密封容器内,容器上配备有可供活动的手套,让宇航员伸手进去工作。每只老鼠都用带子固定位置,以免它们在容器内漂浮。负责这项解剖工作的宇航员是威廉士和毕其,他们首先把容器注满了麻醉气体,然后把怀孕老鼠的头切割下来,取出脑袋,把神经组织保存好。这项实验是用来研究动物的神经细胞在无重力形态下的变化,及太空旅行对动物神经系统的影响。 “哥伦比亚”号在这次的旅程中,共携带了 170只老鼠 (其中有 18只已经怀孕 )、 4条蟾…  相似文献   

18.
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首航成功,引起世界强烈反响,美国及其盟友兴高采烈,苏联则沮丧恐慌。航宇局认为,试飞的成就将使宇宙空间成为科学实验的“天堂”、空间工业化的基地和未来战争的遥远战场。更为重要的是,航天飞机有着明显的军事潜力。美军界人士断言,在未来的战争中,谁能控制住空间,谁就能获得战争的主动权。航天飞机取得的技术成就,标志着在载人宇航技术方面,美国已恢复她的优势地位。航天飞机的问世,必将加速空间军事  相似文献   

19.
1981年4月14日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次试飞预定返回地面的日子。这一天,数十万观众云集在莫哈维沙漠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干湖床周围,等待着世界上第一架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的降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4月12日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后,经过约54小时绕地球36圈的飞行之后,定于14日当地时间下午1点21分,降落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114平方公里湖床的一条8公里多长的坚硬跑道上。之所以选择这里做这次航天飞机试飞的  相似文献   

20.
定于10月28日发射、进行第九次飞行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10月17日已从发射台上拆下来,被运回到5公里远的装配厂,更换了至少一个固体火箭助推器。据说,这个助推火箭喷管的绝缘有毛病。把航天飞机从发射台上拆下运回装配厂修理,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预计,这次飞行的发射日期至少将推迟到11月27日,也可能到明年2月底(11月28日已发射——本刊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空间实验室系统是9月28日运到发射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