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荒原逐羚     
电影《可可西里》已在全国热播,该片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荒原世界,那些血淋淋的藏羚羊尸体让人联想到奥斯维辛焚尸炉弥天的恶臭,而那群凭信念苦撑的斗士则让人们重新拾回了对同类的信心。而几乎同时,在距可可西里不远的青海湖畔,藏羚羊的近亲——中华对角羚正遭遇到更严重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2.
一韬 《西南航空》2004,(12):35-36
你看到地球的伤痕了吗?白色污染臭氧层的空洞正迅速扩大,还有生存以外的杀戳--如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如森林中几近消失的獐子,还有美丽的白天鹅.还有因为经济建设而四处的拆除,其中不乏宝贵的古建筑群.那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可爱的动物会不会在将来永远地离我们而去呢?由联合国认定的世界遗产能够全身而立吗?  相似文献   

3.
麦子 《今日民航》2013,(5):54-59
正从客车到火车再到后来的飞机,人们在一次次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极大便利的过程中,似乎也失去了那份最简单的乐趣。早在人类发明出车轮、独木舟、滑翔伞等这些新鲜玩意的时候,他们还不叫交通工具,充其量就是一堆"大玩具"。现在城市里的车水马龙早已让人没有了玩的心情,但在农村,那些朴实的人、朴素的想法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京喜。  相似文献   

4.
吴雯 《西南航空》2013,179(1):30-34,36,38,40,42
第一次听到“阿尔金”这个名字,是几年前在探险家张书清的讲座上,一幅幅沙丘与雪山辉映的壮美图片和野牦牛与越野车斗勇的惊险故事,让我知道了在广袤中国西部腹地,新疆、西藏、青海的交界处,有这样一块严酷而美丽的土地——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它与可可西里、罗布泊和羌塘并称中国四大无人区。  相似文献   

5.
张洪军  常湖川  晏骏豪  张志飞 《西南航空》2013,(8):34-36,38,40-42,44,46,48,50,52,54,56,58,60
黄昏,一抹华丽的光线沿着尼玛草原的地平线横扫过来,透过相机800毫米的长焦镜头,我们惊喜地发现数十只藏羚羊正在远处悠闲啃草。我们以最隐蔽的方式摁动快门,即便是风声中我也听不大清的”咔嚓”声,也让一两公里外的藏羚羊警觉起来。它们先是朝着我们镜头方向瞄了一眼,一怔,便即刻以极其优美的姿态飞奔起来,一阵飞扬的尘土在镜头中弥散,不一会儿,它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相似文献   

6.
彬彬 《今日民航》2011,(3):32-39
空姐是全球民航当之无愧的花儿。她们的出现,让飞机变得温婉。从人们还对飞机充满了畏惧的时候起,就是这些空姐的出现鼓励了大家的飞行。而现在,她们靓丽的制服,更让飞机的客舱充满了想象力。  相似文献   

7.
元波 《西南航空》2013,(9):60-61
多年前读到过议论香菱学诗的文章,联想到现在某些"行政作为"、"企业行为"甚至文化教育单位屡屡"出事",让人匪夷所思,于是借香菱学诗也来说说这些"事儿"。让那些人学学香菱吧。香菱何许人也?在《红楼梦》中,她的命运让人一洒同情之泪。本是姑苏乡宦  相似文献   

8.
资讯     
《今日民航》2009,(4):126-127
奢侈品牌在中国进入开店潮金融危机席卷美国等经济发达地区,使全球众多奢侈品牌失去了很多客户。这些奢侈品牌为维持自己的生存,不得不开辟新的市场。随着中国人消费能力不断"蹿升",中国奢侈品消费人群的增幅跃居全球第一;截至今年1月,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的第二大市场。这一系列数据让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加快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阿晃 《今日民航》2010,(10):15-15
<正>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中,作为一个拥有公众话语影响力的人,政客们的每句话、每个动作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最近欧洲政坛却接二连三地冒出各种"怪诞"的政坛奇事,让人在目瞪口呆的同时,也对政客们的思维逻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阿晃 《今日民航》2010,(7):11-11
<正>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石油可谓是生存的一个关键词。小到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一个国家的财富、地位、话语权,这也就难怪每条关于石油的消息,都能在第一时间牵动全球人们的敏感神经。俄罗斯《生意人报》6月10日援引英国石油公司一份报告报道,俄罗斯去年石油  相似文献   

11.
<正>一只狐狸停留在阿拉斯加荷兰港的雪山之上。阿拉斯加,被称为探险家最后的一片荒野,梦想家封存的一块净土。Dan Rafla是加拿大摄影师,专注于拍摄国家公园中的美景。照片中只有简简单单的雪山、脚印和一只黑色的小狐狸,却十分漂亮。这纯净而美丽的意境,让人不禁想起电影《荒野生存》中的一句话:"我想永远那么年轻,干净,那么寂寞地生活着。"  相似文献   

12.
刊首语     
《西南航空》2006,106(11):18-18
春戏桃花夏观荷.秋赏菊花冬品梅.一年又一年.大自然重复着如此的美丽.于是.我们总相信.花凋了会再开.是啊.花凋了会再开.那岁月流走了还会再回来吗?岁月慢慢地流淌着.如此的悄无生息.如此的了无痕迹.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然而它又如此的实在.实在得让人觉得它的残酷.它残酷得可以剥夺掉曾经的繁荣.让繁荣走向衰微,直至灭亡.想来真是让人颓废.我们还能留住什么呢?而实际上.我们正努力地留住些什么!“它们或许偏处一隅鲜为人知,或许因传载人群的衰落而难以为继.或许因环境的变迁而举步维艰.总之.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下.维持文化多元性的区域传统文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尽管它们曾经绽出那么灿烂的文明之花.并一度在人类的精神殿堂中占据显位.”本期特刊《触摸文化的脉络——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选粹》让我们在文图的带领下.走进这些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中.去感受它们荣耀.并为它们做点什么!  相似文献   

13.
梨韵 《今日民航》2013,(2):12-12
正在现代社会,生活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从生前到逝后无不包括在内。在瑞典,一种音乐棺材正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棺材里安装有小型音乐播放器,并与外界的远程设备连接,逝者在生前可以选择自己最爱听的音乐曲目输入,亲友们也可以通过网络对曲目进行随时更新。这样不仅可以让逝者在音乐的陪伴下安然长眠,也可  相似文献   

14.
彩紫儿 《西南航空》2007,113(6):54-58
喧嚣的都市里,人流、车流、商品流夹杂在无穷无尽的钢筋水泥中。忙碌的现代生活让每个人都在为房子,车子和票子而奔波,常问自己:到底怎样才算不辜负短暂的一生?抛开这些让人眩晕的物质,想起行走生涯中,看到的那些绽放的花儿,那些青青的草原,那些澄澈的江河,那些详和的脸庞和他们薪火相传的民族文化,以及与他们审美情趣相契合的家——房子,在这些美丽而蕴涵无穷韵味的事物面前,我总能拽住属于自己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甘晓  方奇  吴拓 《今日民航》2011,(12):65-69,64
不管是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猛烈的季风、冰川消融或是海洋变酸,气候变化正快速地改变着我们所生存星球的面貌。它们中的某些是地球上最值得珍惜的地方,我们也许是能观赏到这些景色的最后一代人。  相似文献   

16.
《今日民航》2012,(8):78-78
"你能想象在雨中这座城市的样子吗,会美得让人晕倒……没有人能够创作出一本书、一幅画、一部交响曲、一座雕塑能和这个城市媲美。每当你想到在这个阴冷、暴力、毫无意义的宇宙之中有巴黎存在,有这些灯光,从宇宙深处,你可以看到这些灯光,这些咖啡馆,人们在喝酒唱歌。我是说,巴黎就是这个宇宙的亮点"。——《午夜巴黎》  相似文献   

17.
左璎 《西南航空》2012,(3):62-67
为了生存,人类面向土地,垦荒、播种、收获,一代又一代,创造出了美丽的田园。而今这些田园不仅继续着它们最初的功能,也带着一种人文之美进入了审美领域愉悦着我们的视线。"云南四景"中,三景为田园景观,即元阳梯田、罗平花田、东川红土地。这些承载着人类智慧的大地雕塑,承续着我国农业文明烟火的田园景观,在晨昏之时所闪耀的自然之美,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天地浩然的文化情怀,重拾对历史的追忆、对自然的尊崇。  相似文献   

18.
<正>同全球市场步伐一致,中国的公务航空正加速从谷底反弹。飞机交易的活跃和飞行活动量的增多,让人感受到了市场回暖的气息;而公务机消费变得越来越阳光,被更多人了解和接受,也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在中国酒吧很难连锁,因为中国人的品牌意识十分淡漠,仿制成风,而酒吧在很多时候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习惯,酒吧的起源就是为了人们更轻松自如的交流,而且中国人到酒吧消费的习惯较之欧美还差距很大,更多的时候成了色情、摇头丸的温床。  相似文献   

20.
学界对"文化研究"本身的争论经久不息,当前且越演越烈。通过对"文化研究"历时性地展开,本文认为,文化研究是人在特定社会语境中生存策略的理论投射,它是对人文批判精神的有效继承和发扬,通过对社会与文化的张力做出理论回应,试图重新向人们阐释社会的存在和人的生存之境和生存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