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庄子说:“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就是说,物质无限可分。当然,这是哲学的观点。什么是物质?物质真的是无限可分吗?  相似文献   

2.
宇宙、人的深层次中,隐藏着诸多奥秘。贯穿在这些奥秘之中的,是一个根本的奥秘,那就是物质与精神的本质及其相互作用。它像一条无限长的无形的线,把宇宙、人的一切都串连起来。它几乎就像上帝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类总是要不断地思索和询问:是物质制约精神,还是精神制约物质?或者它们是相互制约的?精神可以还原为物质吗?人可以还原为细胞、原子甚至夸克吗?人的意识可以还原为大脑中的电脉冲吗?人的感情只不过是一点化学成分的作用吗?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物理定律所规定的吗?有没有独立于物质的精神,或独立于精神的物质?精…  相似文献   

3.
自然界是否存在着某种超乎常规的物质或能量 ?这种超常的物质或能量是否就是许多“超自然”现象的制造者 ?大量的“超自然”现象的存在似乎在深刻地印证着超常物质或能量的存在。深入研究就会发现,这种若隐若现的超常物质或能量,也许就在我们的面前甚至体内,而且,它是一种已知的物质。  研究表明,这种神奇物质很可能就是具有独特性质、介于实物粒子和场之间的被称为“电子偶素”的由正负电子对构成的具有相对稳定的实体结构的体系。那么,由正负电子对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体系的存在是可能的吗 ?它具有哪些奇异性质 ? 回答是…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界中,中微子共有三种形态:电子中微子、缪子中微子、陶子中微子。它们虽然同属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但因其极难探测,成为物理学界的“宇宙幽灵”。中微子的质量极其微小,几乎小于电子的百万分之一。但其总量又异常巨大,据说甚至比全部显物质量的总和还要大。  相似文献   

5.
意念不但能对身体产生一定的作用,而且还能治疗许多种疾病。科学家所做的意念对身体产生影响的实验,用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精神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精神可以转变为物质,反过来说物质也能够影响精神。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尤金·威格纳博士所说:“人类具有一个非物质的意识力,它确实能影响物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黑洞”很容易让人们望文生义地想像其是一个“大黑窟窿”,其实不然。所谓“黑洞”,就是这样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强得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说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它能吸引周围任何物质,无论是哪种物质一旦掉进去.就再不能逃出。你知道吗?这种威力强大的家伙.也可以应用在军事上。  相似文献   

7.
在现场发现的第三种物质就是“网状物”。这种物质因充满各种各样类似海绵的小孔,故得此名。这是一种黑色脆性类玻璃状的物质。  相似文献   

8.
《飞碟探索》2008,(8):56-56
火星的土壤藏着哪些惊奇呢?为了找出答案。来自“凤凰”号着陆·器附近的第一勺火星土壤,刚被放进“凤凰”号的排气热分析仪内。在上面影像中,装着土壤的勺子正往分析仪的八座炉子之一靠近。在进入炉子后,土壤将经过烘烤,而所排放的气体将用质谱仪加以分析。勺子中的白色物质,应和着陆器支脚附近的白色物质相似.并且有可能就是水冰。“凤凰”号在接下来的3个月之中,  相似文献   

9.
时空之间     
倪保林 《飞碟探索》2013,(11):20-22
宇宙是一个物质有限而空间无限、周期有限而寿命无限的复合体。物质有限,是指宇宙包含的具有宏观和微观形态的物质是有限的,包括可观测的宏观低速物质与暗物质,微观低速物质与暗物质。宇宙演化的历程,也是根据有限物质的不断变化来判定的。空间无限,是指宇宙在三维空间中是无限的,换言之,宇宙中有限的物质可以在无限的空间中自由运动而不会受到空间的约束。我们根据宇宙物质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征,可以定义宇宙的生命周期,但由于空间的无限性,宇宙寿命也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已知每一个原始态空间基元都会崩离出一份物质,而这份物质与常态空间基元的中心体及运作体(亦可称之为循环体)互成对偶。由于中间体是稳定的平衡态而不发生分裂,故那一份分离出去的物质比常态空间基元少了一份中间体。那么,那份物质的体积是不是要小于空间基元?如果小于空间基元,那么那份物质所占据的那一份空间由于加进了物质而改变了结构,  相似文献   

11.
张唯诚 《飞碟探索》2014,(12):22-23
太阳系是从一团叫作星云的弥漫物质中演变而成的。其中太阳消耗了这片星云中99.8%的物质。而剩下的物质则以气体和尘埃的形式环绕太阳组成了一个稀薄的盘,盘中的物质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各自聚集成了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科学家推测,在盘的内侧,太阳使物质变得非常热,只有熔点高的金属和硅酸盐能在那样的地方存在并渐渐聚集成固体的行星。  相似文献   

12.
陈壮叔 《飞碟探索》2011,(12):54-55
地球像一只蓝色的巨眼,通过炫目的光芒和尘雾正盯着银河中心。在那闪烁的银心世界里,不是巨大的太阳,也不是碰撞着的云层或物质一反物质湮灭的伽马闪光。在那中心处,在那些物质的星云之中,隐藏着一块阴影。科学家打算抓住这一离我们3万光年的、不清楚的怪物。  相似文献   

13.
哲学家们将宇宙分成两大类——物质与意识。然后,围绕物质与意识到底谁为本体的问题,哲学家也分成了两大类——即唯物主义(坚决认为物质是宇宙的主体)与唯心主义(认为意识为宇宙的主体)。由于人生关系到物质与意识,所以我想对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给出一个结论。其实,在彻底了解物质本身  相似文献   

14.
箱子空间     
对于空间的概念。我们是用物质的广延性来定义的。没有不存在物质的空间。就是说不存在空虚空间,空间(和时间)同运动着的物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多少反映了在我们的经验中.空间的概念通常是以能够产生视觉或触觉印象的固体的物质概念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15.
物质为何湮灭 物质湮灭和黑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我们先说物质湮灭。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宇宙学家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相信宇宙是由普通物质和看不见的暗物质所组成.宇宙深处的星体爆炸显示一种字宙力正在导致宇宙分离.天文学家把这种力称为暗能。宇宙中70%是暗能,15%是传统的暗物质,仅仅5%是像构成地球和星体这样的普通物质。也可以说,是暗能量统治着宇宙,而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完全是一个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7.
自古希腊时代,人们一直在研究物质的最基本元素是什么。经过数千年.科学家相信物质是由原子所组成,而原子是由电子和核子组合而成的,核子又由质子和中子所组合,中子是由夸克(三种不带电荷的更基本的粒子)所组成。这是目前人类对物质最基本元素的认识,但是原子内会不会有其他更基本的元素呢?这是科学家渴望知道的。  相似文献   

18.
许多年来,物理学家们一直在为创造一种被称为夸克物质的超致密材料而努力奋斗。那么,什么是夸克呢?夸克,即理论上设想的带电核粒子,是已知的粒子如质子和中子等的基本构成部分。物理学家们试图借助各种高效能量,来打碎结合到一起的粒子。然而.或许存在一种更容易得到这种材料的方法,也许在太空中就存在夸克物质的巨大星体。  相似文献   

19.
庄林 《飞碟探索》2007,(11):44-46
在自然界将非生命物质转化成生命物质35亿年后,科学家们说,他们终于为制造人造生命做好了准备. 如果科学家们获得成功,人类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生命科技"时代,现代工程学遇到的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20.
刘岩 《飞碟探索》2004,(4):40-40
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物质的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的等效性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用时空的弯曲来解释引力的作用,但引力的真正传播载体是什么仍然是未知的。之后.爱因斯坦对引力场方程做了近似的线性化处理,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引力如同电磁波一样.是靠引力波来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