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器工程》2012,21(3):34-34
中新网2012年4月25日消息,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与ESA将于5月10日在瑞士签署一份关于“火星生物学”(ExoMars)探测项目合作的协议。根据此协议,2016年将制造火星登陆器,2018年发射去火星;2016年发射一颗火星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工程》2010,(4):34-34
据新浪网2010年6月27日报道,欧洲航天局(ESA)25日发布公报说,火星探测器探测到火星上存在含水硅酸盐矿物质,表明水可能曾经遍布火星表面。ESA称,含水硅酸盐矿物质常伴随流动水的存在而存在,且在流动水消失后依旧保存,常作为判定一个区域是否在历史上曾经有水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11,(5):46-47
NASA科学任务署行星科学分部主任格林4月18日说.NASA和欧空局将压缩原定在2018年发射两辆火星漫游车的计划,改为只造一辆漫游车,用其钻探火星表面,并存放所采集的土壤样品,以供最终运回地球。  相似文献   

4.
国际     
《航天员》2014,(5):9-13
俄将为ExoMars任务生产着陆平台和科学仪器 据俄新社8月4日报道,俄罗斯将为地外火星任务(即ExoMars任务)生产一个着陆平台并提供一套独特的科学仪器。俄罗斯的着陆平台和ESA设计的299千克火星巡视器将由俄罗斯拉沃奇金科研生产联合公司的下降舱送到火星表面。项目的第一阶段,即ExoMars-2016任务,包括一个由ESA开发的轨道舱和一个验证下降舱。  相似文献   

5.
国际     
《航天员》2014,(6):9-13
ESA宣布ExoMars四个候选着陆点 据ESA网站10月1日报道,ESA宣布了ExoMars火星巡视探测器的4个候选着陆点,以确保及时获得经费,用于计划在2018年发射的火星任务。 经过对8个提议着陆点的仔细考虑,来自欧洲、俄罗斯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最终在火星赤道附近选出了4个候选着陆点。  相似文献   

6.
左永亮  章园 《航天员》2012,(5):14-18
2012年8月6日,“好奇”号在经过8个多月的星途旅行后,成功登陆火星,开始火星探测工作。作为美国第一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好奇”号开启了一个新的火星探索时代。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工程》2012,21(4):99-99
据Spacedaily网站2012年6月11日消息,NASA的“奥德赛”(Odyssey)火星探测器一个反作用轮的读数异常,但探测器仍然安全,于6月8日正式进入保护性待机模式。“奥德赛’’于2001年4月7日发射升空,当年10月24日抵达绕火星轨道;2002年2月开始执行科学任务,是迄今工作时间最长的火星探测器。NASA计划将“奥德赛”和“火星勘测轨道器”(MRO)用作信号中转站,为好奇心号火星漫游车在2012年8月登陆火星时传输信号。据该网站7月27日报道,“奥德赛”已成功调整了轨道位置,且工作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8.
棚梓 《航天》2014,(10):20-21
美国航宇局(NASA)研制的三辆火星漫游车已经在火星上各自跑了不少路,于2012年登陆火星的“好奇”号至今仍在运行。虽然载人登火星依然遥遥无期,但NASA决心不断发射探测器到火星上,以延续技术发展,为载人登火星积累经验和知识。根据计划,NASA的下一代火星漫游车将在2020年发射,称为“火星2020”,它将携带“一组精心选择的设备”前往火星。  相似文献   

9.
发射短讯     
孙学建 《航天器工程》2012,21(1):120-120
美国的“火星科学实验室”升空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网站2011年11月26日报道,北京时间2011年11月26日,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地面站,用宇宙神-5火箭成功发射了美国的“火星科学实验室”(MSL),它是NASA旗舰级的行星探测项目,其上装载了一辆汽车大小的火星漫游车——好奇心号(见封二)。“火星科学实验室”项目肩负探究火星多项关键问题的任务,将率先使用精确着陆技术,通过空中起重机把好奇心号放置在“盖尔”环形山附近。好奇心号抵达火星的时间预计是2012年8月6日。  相似文献   

10.
易林 《航天》2014,(10):F0002-F0002
美国东部时间9月21日晚7点24分,美国国家航宇局(NASA)“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探测器”(MAVEN)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将研究火星高层大气。另外,MAVEN进入轨道后两天,印度首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也进入了火星轨道并发回火星照片。  相似文献   

11.
沈怡 《中国航天》1997,(11):28-29
火星全球勘测者进入火星轨道美国航宇局的火星全球勘测者(MGS)探测器已在9月11日减速进入火星轨道,现已开始利用火星大气进一步减速,以进入最终测绘轨道。这是1989年1月前苏联的火卫一2进入火星轨道后,人类送到火星的第一个轨道器。火卫一2在入轨2个月...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0月11日,联合发射同盟(ULA)开始着手起竖吊装用于执行NASA的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MAVEN)探测器发射任务的“宇宙神”-5运载火箭。该火箭将于2013年11月执行发射任务,发射后,MAVEN火星探测器将历经10个月的飞行时间进入绕火星轨道,以破译火星这个红色星球空气越来越稀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张雪松 《航天》2014,(11):24-27
2014年9月24日,经过10个月的旅程,印度“曼加里安”火星探测轨道器(MOM)抵达火星轨道并成功进入近地点421.7千米、远地点76993.6千米和轨道倾角150度的环火星轨道,上面的彩色相机(MCC)很快将拍摄的第一幅火星照片传回地球。印度一举成为亚洲第一个成功实施火星探测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东旭 《中国航天》1997,(10):23-27
探路者到达火星东旭7月4日,即美国独立日这一天,火星探路者探测器在经过4.94亿公里、7个月的漫长旅行后,终于到达了火星这颗神奇的红色星球,并成功地在火星表面上的阿瑞斯谷登陆。这是21年来人类首次把探测器送到火星表面。着陆的成功以及探测器上携带的一辆...  相似文献   

15.
美国火星表面探测使命述评(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1975年8月发射(1976年7月着陆火星)的海盗-1探测器以来,美国已成功执行了6次火星表面探测使命,即海盗-1与海盗-2轨道器/着陆器,"火星探路者"(MPF)着陆器/巡游车,"勇气"与"机遇"火星探测巡游车(MER),以及"凤凰"着陆器;而推迟到2011年发射的火星科学实验室(MSL)将火星着陆技术与表面巡游车技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海盗"着陆器到MSL"好奇心"巡游车、美国历经三种火星着陆系统与三代火星表面巡游车技术的发展。三种着陆系统为着陆腿着陆系统("海盗"与"凤凰"),气囊着陆系统(MPF与MER),以及空中吊机着陆系统(MSL)。三代巡游车为MPF"旅居者"巡游车、MER"勇气"与"机遇"巡游车,以及MSL"好奇心"巡游车。现在,美国在火星进入、降落与着陆(EDL)运作与表面避障移动方面,已达到技术成熟与先进的水平,满足安全着陆与表面移动探测的要求。文章阐述美国上述七项火星表面探测使命的立项背景、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飞行系统组成,以及飞行运作程序;分析美国火星着陆技术与表面巡游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工程》2012,21(2):61-61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2年2月7日报道,欧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车”(Mars Express)探测器借助最新雷达,发现了存在于火星北部平原上的低密度物质(可能富含冰),这表明火星上曾有一片汪洋。  相似文献   

17.
美国火星表面探测使命述评(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1975年发射(1976年着陆火星)的海盗-1探测器以来,美国已成功执行了6次火星表面探测使命,即海盗-1与海盗-2轨道器/着陆器,"火星探路者"(MPF)着陆器/巡游车,"勇气"与"机遇"火星探测巡游车(MER),以及"凤凰"着陆器;而推迟到2011年发射的"好奇心"火星科学实验室(MSL)将火星着陆技术与表面巡游车技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海盗"着陆器到"好奇心"巡游车、美国历经三种火星着陆系统与三代火星表面巡游车技术的发展。三种着陆系统为着陆腿着陆系统("海盗"与"凤凰"),气囊着陆系统(MPF与MER),以及空中吊机着陆系统(MSL)。三代巡游车为MPF"旅居者"巡游车、MER"勇气"与"机遇"巡游车,以及MSL"好奇心"巡游车。现在,美国在火星进入、降落与着陆(EDL)运作与表面避障移动方面,已达到技术成熟与先进的水平,满足安全着陆与表面移动探测的要求。文章阐述美国上述七项火星表面探测使命的立项背景、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飞行系统组成,以及飞行运作程序;分析美国火星着陆技术与表面巡游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袁越 《中国航天》2000,(10):28-30
由于运行位置的原因,人类发射火星探测器要‘相机行事”。适时发射可以使探测器在飞往火星时既省时,又省力。这样的机会一般每两年多才出现一次。为了加紧探索火星,美国几年前设立了火星勘测者计划,准备每遇一次机会就发射两颗探测器。1996年发射的头两颗探测器——火星探路者和火星全球勘测者(MGS)均顺利抵达目的地。1998年底和1999年初,美又相继发射了火星气候轨道器(MCO)和火星极区着陆器(MP)(统称火星勘测者1998),但这两颗探测器却在最后入轨和着陆的关头相继失踪,引起广人们对美国火星探索计划的强烈批评。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19.
《航天》2009,(3):26-29
2004年1月,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先后登陆火星。如今这两辆火星车登陆火星已经5年,但未来仍可能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20.
方方  王曦 《航天员》2014,(6):23-24
美国“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MAVEN)探测器于2014年9月22日进入火星轨道,开始了其为期1年的科学探测任务。MAVEN的主要使命是调查火星大气失踪之谜,并寻找火星上早期拥有的水源及二氧化碳消失的原因。为完成使命,MAVEN的研制者在充分继承之前火星探测器的研制经验基础上,为其精心打造了各项独具功能的探测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