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恒流量装置的结构、设计原理、工作原理以及在气体压力控制器上的应用,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它的恒流量特性,为气体压力控制器的设计与研制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恒流量装置的结构、设计原理、工作原理以及在气体压力控制器上的应用,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它的恒流量特性,为气体压力控制器的设计与研制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飞机拦阻器的控制原理,并以钢缆式液压飞机拦阻系统为对象,采用线性化的方法得出系统传递函数模型,以恒加速度为控制目标设计出了PID控制器。并将该控制器应用在飞机拦阻系统的控制中,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此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拦阻效果,可应用于我国大多数型号军用飞机的拦阻。  相似文献   

4.
基于LMI活塞式发动机恒转速H_∞动态输出反馈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油发动机具有非线性、时变时滞等特点, 传统PID控制方法很难保证发动机整个工作范围内恒转速控制的稳定性及性能要求.采用基于LMI(linear matrix inequality)的输出反馈H∞控制算法, 来实现活塞式汽油发动机的恒转速控制, 使其在负载扰动、工况变化和可变时间延迟的情况下都能保持期望的参考转速.离线仿真结果表明, 所设计的控制器满足小型无人直升机对发动机控制的抗干扰性、跟踪性要求, 并具有一定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未来先进飞机的电源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飞机主电源主要有低压直流电源,恒频交流电源和由低压直流电源与交流电源构成的混合电源三种。低压直流电源调节点电压为28.5伏,由飞机发动机直接传动的飞机直流发电机及其控制器构成,由于低压直流电源容量受到限制、功率变换困难,因而随着机载设  相似文献   

6.
前言电阻点焊和缝焊机的改造,已成为我国航空工业当前焊接生产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怎样进行改造?这是我部许多企业都在关心的问题。最近我公司从日本引进两台控制器,经与老焊机配套调试和工艺试验证明,引进先进控制设备,改造老焊机,是目前焊机改造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下面介绍CY2201恒流控制器与老焊机(MTⅡ-型)配套改造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微机控制电阻点焊质量是目前国外控制电阻点焊质量的最先进的控制技术。美国、日本和瑞士等国家,已经稳定的用于生产。国内几个单位也正在研制。我公司从日本引进一台cu4800微机控制器,它是一台恒流与动态电阻联合控制器,在焊接过程中,它能够准确地控制焊点熔核的大小,是一台比较先进的控制设备。本文就其控制电阻点焊质量的一些特点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初步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AT91RM9200微处理器的基础上,通过扩展键盘显示电路、I/O接口电路以及恒流、恒压充/放电控制电路,设计了可充电电池性能检测装置控制器,并在μC/OS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础上,集成μC/GUI图形界面以及LwIP TCP/IP协议栈,实现了数据采集、人机界面、网络通信控制等功能.样机试验表明,该系统功能强大,人机界面友好,易于操作,且精度较高,性能安全可靠,大大提高了电池的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民航地空通信受到无线电干扰的问题,提出了双通道恒模干扰抑制自适应抑制接收机的设计实现方案。接收机中的信号处理平台在FPGA中实现自适应干扰抑制,使用DSP判断恒模算法输入信号是否存在干扰,以及对恒模算法输出信号进行属性判断以防止误捕获。再配以具有VHF信号接收功能的射频前端电路,实现接收、干扰抑制、解调地空通信信号的功能。系统测试表明,双通道恒模干扰抑制接收机能够自适应地抑制恒模干扰。  相似文献   

10.
微处理机AC伺服驱动恒磁同步电动机本文介绍了伺服应用的全数字AC驱动,该设计基于32位嵌入式微处理机(Intel80960KB).出于其的高性能,硬件被大大减少,转化为软件功能。这是一个复杂的设计,并是一个很灵活的系统,此外,它还可轻易地实现最新控制算法。在这一实现中,具备快速运作现行向量控制器的可变构造伺服控制器被设计进软件中。实验结果证明电动机驱动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基于全数字AC伺服驱动的微处理机@刘娟  相似文献   

11.
利用无偏最小方差估计(UMVE)算法分析了UMVE对数单元平均恒虚警检测器的性能.它的前沿和后沿均采用UMVE算法产生局部估计,再对两者求和得到背景功率水平.在SwerlingⅡ模型下,给出UMVE对数单元平均恒虚警检测器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解析表达式.与对数单元平均恒虚警检测器相比,UMVE对数单元平均恒虚警检测器的性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2.
为了消除恒模干扰对民航VHF话音通信系统的影响,以FPGA和DSP为平台设计实现了基于单通道恒模算法的抗干扰接收机。接收机中的干扰抑制系统使用DSP对受干扰的AM信号进行载频估计,使用FPGA实现陷波、正交变换、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恒模干扰实时估计和干扰抑制等过程。系统测试表明:抗干扰接收机能够有效地抑制恒模干扰,且具有处理速度快、稳定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自道光元年(1821)至咸丰十一年(1861),泰来恒在陕西鄠县进行农业经营,从事土地典押、租种以及粮食买卖等业务;道光中晚期,泰来恒参与到乡村金融活动之中,并逐渐形成金融经营与农业经营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泰来恒是道咸年间中国工商业字号转型从事金融行业的一个缩影,《泰来恒租银帐》显示出鄠县地区的区域自由租佃关系以及土地自由交易制度。泰来恒以字号身份出现,具有早期企业化的特点,是明清中国地主制经济中商人地主自发形成的一种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新的自整定PI型模糊控制器,该控制器可实现PI型模糊控制器的控制参数的自整定,使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和使用简化,保证模糊控制器的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了自整定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5.
引言 恒速恒频交流电源由于具有适用范围广、配电及用电设备重量轻、发电机单(并)联运行容易以及电气性能好、供电质量高等优点,在现代飞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航空发电机一般由飞机发动机、辅助动力装置和冲压空气涡轮等驱动,但直接传动飞机交流发电机得不到恒频的交流电源。为了在飞机上获得恒频交流电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恒电位、恒载荷和动电位、恒载荷两种试验方法对406钢应力腐蚀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电位是影响406钢应力腐蚀敏感性及其寿命的重要因素,并提出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应避开406钢的敏感电位及外加电位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升某型航改燃气轮机的转速控制性能,提出一种双输入反正切神经网络控制器,然后基于该航改燃气轮机的PI控制器以及该反正切神经网络控制器,提出一种新型的集成控制器。采用仿真计算的方法,通过跟踪测试、抗干扰测试和鲁棒性测试,对比此三种控制器以及四种常规控制器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在三次跟踪测试中,集成控制器具有最优的综合跟踪性能;给燃料量加入5%的干扰后,集成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等于反正切神经网络控制器,但高于另外五种控制器;当工作环境温度增加以及压气机性能退化引起不确定性时,七种控制器均能正常实施控制,且仍以集成控制器的效果最优,其鲁棒性最强。新型集成控制器具有最佳的综合转速控制性能,能够保证该型航改燃气轮机安全和高效的运行。  相似文献   

18.
机器人关节电机的控制器参数整定是实现系统良好控制性能的前提。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替联合迭代的关节电机滑模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设计了永磁同步关节电机的电磁参数,并设计了PID电流环控制器和滑模速度环控制器结合的滑模PID控制器。利用工程整定方法初步整定滑模速度环控制器的参数;增设冗余PID速度环控制器,对其参数进行整定,以冗余PID速度环控制器和滑模速度环控制器作用于系统时的输出转速为迭代变量,交替选择速度环控制器参数进行联合迭代,完成滑模速度环控制器参数的整定。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系统进行仿真,证明方法具有较高的整定效率,可使关节电机控制系统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9.
谢占明  郭宏  黄建 《航空学报》2011,32(11):2055-2061
提出了一种提高基于阻尼补偿的直流(DC)发电机带恒功率负载(CPL)系统稳定性的方法.依据输入滤波器输出阻抗极大值最小原则对基于阻尼补偿的直流发电机带恒功率负载系统输入滤波器参数进行了最优设计,给出了设计方法和流程.运用Bode图和Nyquist曲线对基于阻尼补偿的直流发电机带恒功率负载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并与在输出端...  相似文献   

20.
王鼎  张刚  沈彩耀  张杰 《航空学报》2016,37(5):1622-1633
相比于常规的"测向+位置估计"两步定位模式,以Weiss等提出的目标直接位置确定(DPD)算法具有估计精度高、分辨能力强和无需数据关联等诸多优点。基于该类定位算法的基本理念,提出了一种利用单个运动天线阵列对恒模(即相位调制)信号的DPD算法。首先,依据最大似然(ML)准则以及恒模信号的恒包络特征,建立了相应的直接定位优化模型;接着,根据优化函数的代数特征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多参量交替迭代算法,用以获得ML估计器的最优数值解;此外,推导了针对恒模信源的位置直接估计方差的克拉美罗界(CRB),从而为新算法的定位精度提供定量的理论下界。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已有的基于单个运动天线阵列的直接定位算法以及传统的两步定位算法,通过利用恒模信号的恒包络特征可以明显提高目标直接定位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