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周以蕴 《国际太空》1994,(10):20-21
DC-X实验火箭的资金已得到缓和,但这项计划的命运从长远看仍远未确定。今年5月5日五角大楼发言人汤姆·拉洛克少将宣称,五角大楼于今年4月29日向DC-X计划注入510万美元的资金,这足以使DC-X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靶场再进行4~6次亚轨道火箭飞行。资金中大约350万美元将付给位于加里福尼亚州亨廷顿比奇的麦道航宇公司,该公司为弹道导弹防御组织制造了价值6000万美元的1/3缩比火箭,其余资金将用于白沙靶场的费用。新增的飞行将有助于扩大DC-X飞行包络线和演示工作型的DC-X的转动机动飞行,这种…  相似文献   

2.
1994年2月4日东京时间7时20分(格林尼治时间2月3日22时20分),日本的H-2火箭从种子岛空间中心发射升空。H-2火箭在这次发射中携带了2个试验性有效载荷,即飞行器性能评估有效载荷(VEP)和轨道再入试验载荷(OREX)。这次发射的发射窗口为2个小时,从上午7时开始。火箭垂直起飞后,接着一个程序滚动机动,将俯仰轴改变到85°。H-2火箭升空1分23秒后,在23英里(约37千米)高度,火箭的两枚固体火箭助推器(SRB)停止燃烧;3秒钟后,爆炸螺栓起爆,使SRB与H-2火箭分离;SRB随后溅…  相似文献   

3.
1994年1月24日,一枚阿里安-4火箭发射失败,损失了一颗欧洲通信卫星组织的Eutelsat-2F5卫星和一颗土耳其的Turksat-1通信卫星。这次火箭发射的程序如下:1.1月24日下午6时37分,火箭从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发射场起飞;2.起飞1分7秒,抛弃固体捆绑助推器;起飞2分27秒,抛弃液体捆绑助推器;3.起飞3分32秒,第一级火箭分离,第二级点火;4.起飞4分47秒,抛弃整流罩;起飞5分43秒,第二级分离;5.起飞5分47秒,第三级点火;6.起飞6分47秒,涡轮泵开始过热;起飞7分7秒,…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22日,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增强型飞马座火箭——飞马座-XL,在继去年首次发射失败后,第二次发射又失败。飞马座-XL携带着美国空军的STEP-2小型试验卫星,起飞后不久,火箭偏离预定弹道,安全自毁。美空军的大力神-4运载火箭7月份在地面测试过程中发现其第二级火箭上使用的新的发动机喷管扩张段有毛病,需要更换。原定于8月20日发射军用秘密卫星和10月9日发射“军事星”(Milstar)通信卫星的计划都不得不推迟2~3个月。8月5日,久经飞行考验的“德尔它”火箭——德尔它-2,在发射韩国高丽星-…  相似文献   

5.
1996年7月23日,欧空局和法国空间局共同发表了阿里安-5运载火箭的事故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是由阿里安-5运载火箭事故调查委员会作出的,其主要内容如下。1996年6月4日,阿里安-5火箭首次飞行失败。火箭在飞行程序开始后约40秒,在3700米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1993年10月18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10时53分(格林尼治时间14时53分),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58次飞行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第15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STS-58。这次飞行是第二次“空间实验室”生命科学实验飞行,代号SLS-2(第一次由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1991年6月5日一14日的STS-40飞行中完成)。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在质量为21840磅(9906千克)的欧空局“空间实验室”(Spacelab)的23英尺X16英尺(7.0米×4.…  相似文献   

7.
航天简讯     
国外1995年发生7起航天发射事故1.1月15日,日本用M-3S-2固体多级火箭发射德、日联合研制的快车号返回式卫星,火箭起飞后103秒开始摇摆,然后在地面发出指令下星箭俱毁。2.6月22日,美国用飞马座-XL空射小型火箭发射空军的小型试验卫星时,由...  相似文献   

8.
1994年2月4日上午7时20分,一枚世界上最新的火箭——日本的H-2火箭从种子岛冉冉升空。这是日本第一枚完全用本国技术研制的运载火箭,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日本已结束依赖外国运载火箭的历史。H-2火箭的首次发射原定于1994年2月1日,因遇到冬天风暴和微小的技术问题,发射推迟了3天(每推延一天耗费37万美元经费)。火箭起飞后不久,首先分离固体助推器;飞行至6分钟,第一级分离;22分钟后,第2级分离。H-2火箭的运载能力约与欧洲阿里安-4火箭相仿,可把2吨重的卫星送入地球静止轨道。这次发射的火箭携…  相似文献   

9.
1994年2月3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7时10分(格林尼治时间12时10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60次飞行和发现号航天飞机的第18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为STS-60.这次飞行也是首次有俄罗斯航天员参加的美国航天飞机飞行,及自1975年7月17日~19日阿波罗一联盟号飞船对接飞行以来,美俄两国航天员首次共同进行的空间飞行。为了最大限度地观测俄罗斯国土和为航天飞机一和平号空间站交会对接作准备,发现号航天飞机的发射倾角由标准的28.5°改为57°。这次飞行的主…  相似文献   

10.
日本H-2火箭在1994年2月4日的首次发射中携带了2个试验性有效载荷:火箭性能评估载荷(VEP)和轨道再入试验载荷(OREX)。VEP用于测定H-2火箭的性能参数,为日本发射第6颗技术试验卫星(ETS-6)作准备;OREX是为日本计划在1999年发射的小型不载人航天飞机HOPE,收集再入数据和试验热防护系统。外形酷似飞碟的OREX重1900磅(约862千克),高1.46米,外:径为3.4米,由NASDA和日本科学技术局国家宇航实验室共同研制。日本计划在OREX的飞行过程中收集4方面的数据,即收…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0月21日,1枚阿里安-5火箭从法属圭亚那航天中心起飞,成功地完成了这种新式火箭的第3次验证飞行,从而结束了欧空局这项耗资90亿美元、历时13年的大型火箭研制计划。阿里安-5火箭在研制过程中曾因遇到一些小问题而拖期,1996年6月4日首次...  相似文献   

12.
一、日本H-2大型运载火箭投入使用2月4日,日本自制的H-2大型运载火箭从种子岛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将轨道再入试验装置(OREX)和火箭飞行状态鉴定有效载荷(VEP)送入地球低轨道。该火箭是由氢氧芯级和捆绑两个固体火箭助推器组成,总高约50米,直径4米,起飞重量254吨,其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2吨,地球低轨道运载能力为10吨。其研制费用为25亿美元,历时10年。由于其第一级大氢氧发动机LE-7结构复杂,工作条件要求高,使研制进度多次受阻,研制时间比原计划推迟了两年。8月28日H-2火箭又成功地完…  相似文献   

13.
美国航天飞机第62次飞行1994年4月9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7时5分(格林尼治时间11时5分),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62次飞行和奋进号航天飞行的第6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STS-59。这次飞行原计划于4月7日进...  相似文献   

14.
8月22日,美国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的“ALV—X1亚轨道火箭在美国航宇局沃洛普斯飞行设施发射该局的两个高超音速飞行试验装置时于起飞后不久因偏离飞行路线而实施了自毁。火箭有害残骸大部分落到海上,但也有少部分落到地面上。公司称,火箭起飞正常,随后偏离了路线,迫使靶场官员于起飞后27秒发出自毁指令。自毁时,火箭飞到了约3300米~3600米的高度。按计划,火箭应把有效载荷送到473千米的高度和下靶场1600千米的距离之外。  相似文献   

15.
1993年12月2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4时27分了格林尼治时间9时27分),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第59次飞行(也是发现号航天飞机第5次飞行),也是美国航天飞机1993年第7次(最后一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为STS-61,发射倾角28.45。因航天飞机的应急返回航线出现高空强风和低云层覆盖,发射日期推迟了一天。参加飞行的7名机组人员是:飞行指令长理查德.O.科维空军上校(49岁),副驾驶员肯尼思.D.鲍尔索克斯海军中校(37岁),有效载荷指令长F.斯托里·马斯…  相似文献   

16.
晓角 《国际太空》1996,(10):20-23
1995年11月12日晨7时30分,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73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STS-74。这次飞行任务组成员有:指令长肯尼恩.D.卡梅伦,45岁,已在STS-37、STS-45上飞行过,有350小时航天经验;驾驶...  相似文献   

17.
航天简讯     
日本展示HOPE航天飞机试验样机8月11日,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宇都宫展示了它的无人驾驶航天飞机HOPE的试验样机。这种被称为“自动着陆样机”(ALFLEX)的飞行器拟于明年初在澳大利亚伍麦拉火箭发射场进行大约20次飞行试验中的第一次。ALELEX的航空动力学同拟议中的HOPE航天飞机相似,长6.1米,重760千克。日本计划在21世纪初用H-2火箭发射HOPE航天飞机。(旁征)专为和平号航天员举办的太空艺术展美国人伍兹打算向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运送20件左右的艺术品,为那里的航天员举办首次太空艺术…  相似文献   

18.
1995年3月14日,拜科努尔当地时间11时11分(格林尼治时间6时11分),俄罗斯联盟TM-21飞船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飞船上载有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18考察组的3名航天员:俄罗斯飞行指令长弗拉基米尔·德朱罗夫、飞行工程师杰纳迪·斯特列卡洛夫和美国航天员诺曼E.萨加德博士。这是俄罗斯(包括原苏联)的第82次载人空间飞行和第22次国际飞行,也是美国航天员首次参加的俄联盟TM飞船/和平号空间站飞行(在此之前,俄航天员谢尔盖K.克里夫廖夫于1994年2月3日~11日参加了美国发现号…  相似文献   

19.
1993年9月12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7时45分(格林尼治时间11时45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57次飞行和发现号航天飞机的第17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STS-51。主要任务是;一、施放美国先进通信技术卫星(ACTS)。卫星本体重3吨,耗资3.63亿美元,由轨道科学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制造的转移轨道级(TOS)助推器价值1亿美元。按照设计,ACTS卫星传输数据的速度比现有的通信卫星快20倍,并可试验将地面接收天线直径缩小到1.5英尺(合0.46米)…  相似文献   

20.
刘杰 《国际太空》1994,(5):11-12
H-2火箭是日本宇宙事业开发团(NASDA)经过9年的艰苦努力,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研制出来的第一枚大推力运载火箭。H-2火箭采用了现代化的材料、电子设备、计算机和推进系统,是世界上目前最先进的,率先全部使用氢氧发动机的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H-2火箭有两级,高50米,不载有效载荷的起飞重量为260吨。第一级由LE-7主发动机和两枚固体火箭助推器组成;第二级采用LE-5A主发动机。H-2火箭能将8800磅(约4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静止转移轨道,或将4400磅(约2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