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LNG37永磁合金相图原理,采用快速冷却,和一级回火的工艺方法,使铸件迅速越过恶磁性r相区,就可获得满意的磁性,同时节省固溶、磁场处理两道工序。通过工艺对比,叙述了此种方法的优点和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在复合团体推进剂浇注过程中采用的常规真空浇注工艺的缺陷,采用了振动浇注技术。对6种配方的高粘度丁羟推进剂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适用的振动频率和加速度范围。该浇注技术已应用于某小型发动机装药生产中,成品合格率达100%。  相似文献   

3.
高温合金GH1040富含Ni,Cr,Mo,表面呈钝化状态,在其表面极难镀覆合格镀层,成为某型号产品的一个工艺关键。经过大量试验,本文提出一种特殊的活化液配方,再利用阴极活化处理,取得了镀层合格率100%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机转子中高矫顽力四极磁钢进行了工艺分析,给出材料配方及铸造工艺,采用一般的高频感应电炉进行铸造浇注,并采取了630~640℃2h+540~550℃10h两级回火制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弯曲模的结构设计与应用,将原工艺安排中5道工序,5套模具简化为2道工序,一套模具,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产品合格率由70%提高到98%。  相似文献   

6.
对高速钢热处理的新工艺方法有:低—高温配合回火;深冷处理;淬火中回火;循环热处理等。通过同普通方法的对比,阐述了新方法的原理、工艺参数及效果,提高高速钢的硬度、红硬性,提高使用寿命和韧性等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常用的30CrMnSiA钢为例,通过分析其淬火后在不同的温度进行回火的组织变化,研究了合金元素对铬锰硅钢回火过程和组织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元素对钢的回火过程和组织产生影响,加宽了回火温度范围,改变了组织形态,增加了钢的回火稳定性,使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该研究有助于铬锰硅类钢的生产制造、选择应用和制定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8.
对QSn6.5-0.1锡青铜与40CrNiMoA钢焊接件进行真空淬火与回火的研究,得出此种双金属真空淬火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真空淬火850*10℃,保温1h,真空回火500~540℃,保温2h。真空淬火比普通淬火的结合强度提高66%,且零件表面光洁无氧化,变形量最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常用的30CrMnSiA钢为例,通过分析其淬火后在不同的温度进行回火的组织变化,研究了合金元素对铬锰硅钢回火过程和组织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元素对钢的回火过程和组织产生影响,加宽了回火温度范围,改变了组织形态,增加了钢的回火稳定性,使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该研究有助于铬锰硅类钢的生产制造、选择应用和制定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
高燃速推进剂燃速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影响高燃速推进剂燃速的主要因素,分析了配方调试与装药生产之间的相关性,试验了新的发动机点火方法。通过工艺试验,制定和实施了细粒度AP预粉碎及在线粒度监测工艺,确定了推进剂配方预示与生产之间的间隔。新的发动机点火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某助推器的装药,燃速批次合格率达到100%。顺利保障了地面抽检、高低温地面试验以及独立回路弹和闭合回路弹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11.
对高密度、小深孔的加工方法进行了研究,从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润滑剂的配制等方面进行了试验,配制的润滑剂提高了零件的加工性能,使零件的合格率达到了98%以上。  相似文献   

12.
伍权  刘栓  卢光明  蒲吉斌 《上海航天》2022,39(6):135-141
为提高水性防腐涂料湿附着力,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和遗传算法(GA)的水性防腐配方工艺优化模型。采用正交法设计配方工艺,根据实验结果,建立配方(水性环氧乳液、石墨烯、水性环氧固化剂、填料、附着力促进剂)、工艺(干燥温度)和性能(湿附着力)的预测模型,以水性防腐涂料湿附着力预测结果为优化目标,通过GA得出最佳的水性防腐涂料配方和工艺,并对该配方和工艺进行了实验和理论验证。该方法为制备高性能水性防腐涂料提供一定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3.
确定了低燃温低残渣新型燃气发生剂配方的主要成分,筛选出了增塑剂TBN和工艺助剂GS,研究了CPAG配方系统燃温、残渣、燃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P、DHG、OAM和固体含量是影响该配方系统燃温的主要因素;残渣含量近似为燃温和固体含量的线性函数;并指出提高燃温、增加固体含量和加入燃烧性能调节剂是降低残渣的有效手段;最后,研制出一种燃温低于1200℃、残渣含量小于5%的CPAG型燃气发生剂配方,该配  相似文献   

14.
提高硅橡胶撕裂强度和粘接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宝新 《火箭推进》2005,31(5):43-46
在借鉴成熟硅橡胶配方的基础上,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为主体,通过调整配方和工艺,来进行提高硅橡胶撕裂强度和粘接强度的配方设计和工艺研究,经分析试验,有效地提高了硅橡胶的撕裂强度和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5.
H62银钎焊前后的清洗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62银钎焊前的清洗工艺,主要是对常用的三种酸洗配方以腐蚀尺寸、氧化层去除的外观为指标,以不影响焊接质量为前提,初步确定一种酸洗配方,在此基础上,用正交试验法确定焊前酸洗最佳配方、再从实际生产考虑,试验确定各组份含量变比及酸洗时间的适当范围,最后确定焊前清洗工艺、并进行了验证。焊后清洗工艺叙述了对五种酸洗配方、20种酸洗规范以焊缝外观、单面腐蚀尺寸、抗湿热性为指标,经试验确定较佳的酸洗配方及规定,并确定焊后清洗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零件腐蚀尺寸小,外观质量好,焊接强度高,焊缝抗湿热性好。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湿法缠绕基体配方及成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研究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湿法成型工艺、基体配方的性能和使用期。研究的HTllA、HTllB两种配方浇注体拉伸强度达到100MPa以上。模量为3.9GPa.力学性能优良。配方具有较高的耐热性。使用期大于9h,完全适用于湿法缠绕成型。缠绕的~H50mm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容器特性系数(Py/Ⅳ)均大于34km.纤维强度转化率(K)达到82%以上。  相似文献   

17.
导管的全位置焊工艺是一种先进的焊接技术,焊接质量好,合格率高。为充分发挥引进全位置焊接设备的作用,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导管焊接接头结构特点,对引进管焊钳进行了适用性改造,实现了直线段较短导管的焊接及对接时不同轴的导管焊接,扩大了管焊钳适用范围。采取有效工艺措施,解决了不等壁厚导管焊接问题,克服了导管焊接缝凹陷。通过试验,确定了Φ6一Φ32多种规格不锈钢导管的焊接参数,替代了手工焊工艺,提高了焊接质量和合格率。对焊缝的外观和内部质量进行了检查,完全达到QJ2865—97Ⅰ级要求和设计要求。该工艺已全面应用于我厂研制生产的各型号发动机导管焊接生产中。  相似文献   

18.
针对压板在工作中的断裂问题,通过断口、金相分析以及冲击试验,较详细地阐述了零件的断裂原因主要是由于热处理回火工艺选择不当,致使零件有明显的回火脆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初始导磁率ui=40的镁锌铁氧体材料试制彩电用φ4×6电感线圈磁芯,应用标准陶瓷工艺,在配方中加入少量的Co~(+2)离子及微量的Ca~(+2)离子,可使试制样品的品质因素Q提高20%左右。高温预烧可使材料的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Bs);将配方中Fe_2O_3,含过量的SiO_2、杂质Si~(+2)赶在晶界,减少晶格畸变;同时提高晶界电阻率p,进一步加强Co~(+2)离子对畴壁的钉扎作用,从而获得样品的高Q值。与此同时,由于高温预烧,材料收缩率减少,烧结温区变宽,可获得较高的合格率,便于大规模生产。样品出炉放置120小时后,其Q值可增加20%,究其原因,认为是Co~(+2)离子扩散充分,材料内部磁矩稳定的结果,使试制样品性能赶上了日本同类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实验证实,回火马氏体态的高强度结构钢之氢脆敏感性可以通过亚温淬火工艺得到显著改善,即在正常的淬火和低温回火之间增加一次加热到稍低于Ac_3点的(α γ)两相区淬火可以使30CrMnSiA钢氢致延迟断裂临界应力σ_c提高几倍,同时还保持原有的强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