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介绍了飞机电传操纵系统的原理,A320飞机操纵系统中计算机的保护功能,飞机的控制法则,包括正常法则、备用法则和直接法则,在正常法则和备用法则下的保护,最后介绍了飞机的机械备份操纵.  相似文献   

2.
大型民机双作动筒式前轮转弯操纵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飞机起降性能,当前飞机起落架逐步发展为采用电传操纵技术。而为了满足对低速大转角机动和大转弯力矩的要求,现代大部分大型民机都装配了双作动筒式前轮转弯系统。本文以大型民机的双作动筒式电传前轮转弯操纵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双作动筒式前轮转弯机构设计一种随动转阀式换向阀,以满足其在死点位置时液压源换向的要求;随后基于双作动筒式前轮转弯系统对操纵控制的要求,设计了集手轮低速大角度转弯、脚蹬快速小角度转弯以及减摆功能于一体的飞机前轮操纵电液伺服系统,并建立仿真模型,进行动态仿真分析,以检验系统的各项功能。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满足工程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飞行器的振动环境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飞行器(如飞机、导弹)的振动环境既恶劣,又复杂.飞行器本身带有动力装置,又是复杂结构,一旦飞行运动受各种力的作用或受干扰,(如阵风,意外讯息进入操纵控制系统等)就会引起飞行器本身局部的或整体的结构弹性振动,也会产生飞行器内部载人以  相似文献   

4.
基于轨迹交叉论建立飞机失控概念模型,将飞机失控危险源分为飞行员的操纵失误、飞机操纵系统故障、恶劣的气候条件3类。建立飞机失控事故树,通过对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的分析,总结出飞机失控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重心(CG)和高度对飞机的纵向稳定性有很大影响。深入了解不同的重心位置和高度时飞机操纵特性的变化,能使飞行员在飞行包线之内做人工飞行时准确把握操纵输入量。现代客机除了高速、安静和舒适之外,还具有良好的气动效率。例如,所有的波音运输机都采用后掠形机翼以减少高速巡航时的飞行阻力。这使得飞机能以接近临界马赫数的巡航速度飞行(当飞机达到临界马赫数时,机翼上开始形成局部激波且阻力会突然增加)。 在飞机操纵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引进,飞机其它气动性能的改善是完全可能的。但是,由于这些改善会影响飞机的稳定性,飞行员应当明白重心和高度怎样影响自己所驾驶飞机的性能和操纵特点。这就要求飞行员很好理解下列三个主要概念:  相似文献   

6.
驾驶员诱发振荡问题的分析,一般通过模拟试验或飞行试验进行。但为了设计计算的需要,本文参考有关资料,提出两种理论分析方法,即频率法和根轨迹法。 文中首先给出飞机的纵向运动方程、助力及非助力操纵系统方程以及有关传递函数,然后根据飞机与操纵系统组合的闭环动力学模型,计算舵偏角对杆力输入的频率反应或绘制根轨迹曲线,从而可以分析飞机的诱发振荡趋势。 此外,还介绍了几种纵向驾驶员诱发振荡的简化判据。并对主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对操纵系统配重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光传飞控系统交叉通道数据链路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飞机采用光传操纵系统能够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减小体积和重量,多余度技术能够提高光传操纵系统的可靠性,而交叉通道数据链路是余度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重要途径。为此,设计了一种具有多故障容错能力的光传飞控系统交叉通道数据链路。根据系统性能要求,给出并讨论了该链路系统的结构配置和工作流程,分析了其关键组成部件的功能和实现技术,并设计了当光链路发生故障时系统的容错逻辑算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表明,该链路系统能够提高光传飞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翼型结构、操纵系统、动力系统和仪表布局四个方面为出发点,阐述了TB200型初教飞机和SR20型初教飞机存在的差异,从机型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差异改装和教学训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前飞机操纵系统负载模拟器的设计都是围绕在如何消除多余力矩,提高负载模拟器的跟踪精度进行的.本文通过仿真分析说明负载模拟器与飞机稳定回路仿真系统存在着较强的耦合作用,单纯的提高负载模拟器的跟踪精度,并不能消除其对飞机稳定回路仿真系统的影响,基于负载模拟器本身性能指标设计负载模拟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气动弹性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外挂物重量、悬挂位置和不同的副翼操纵系统刚度对机翼低速颤振特性的影响。气动弹性模型是严格地按相似律的要求进行设计的,由于机翼是对称的,故仅设计了半机翼。而试验既进行了地面振动试验,也进行了风洞试验。文中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两点意见供飞机防颤振设计人员参考:1.副翼的旋转运动是发生主翼面-副翼耦合颤振的主要影响因素,故与操纵系统刚度密切相关的副翼旋转频率值对机翼防颤振设计极为重要。2.机翼携带翼下外挂物,使机翼临界颤振速度明显下降;在设计状态下,外挂物位于机翼内侧的状态与位于外侧的状态相比,机翼临界颤振速度降低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连续系统数字仿真方法对某变后掠飞机-飞行操纵系统动态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与地面模拟试验作了比较。这一仿真结果为新机研制提供了极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K8教练飞机设计中的颤振分析包括数值计算、风洞试验、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等工作,这些工作是在飞机设计和制造的不同阶段进行的,且彼此相关密不可分。文中对每一项工作作了评述。指出若仅采用其中的某一项分析或试验表明飞机的颤特性尚有不充分之处。只有将各种分析和试验结果进行相互验证、比较和修正,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该飞机颤振安全的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13.
旋翼/机身耦合系统的固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升机的旋翼与机身在桨毂处是机械耦合的,用旋翼阻抗和机身阻抗在桨毂处匹配的方法分析旋翼/机身耦合系统的固有特性。旋翼阻抗由旋翼在固定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得到,这个运动方程由旋翼旋转坐标系中的桨叶模态方程导出,机身阻抗可由此可见 身的有限元分析计算或振动试验获得,还设计与加工了一个旋翼/梁耦合模型,对此模型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和计算结果比较表明,分析旋翼/机身耦合系统固有特性的方法是可行的,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管路系统是飞行器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过程中经受多种热力学和振动环境,必须经过地面试验以考核管路系统的可靠性。热振联合试验就是考核结构件在热及振动环境下可靠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分析描述了热振动试验中热、压系统及振动系统的组建方法。该试验技术对类似的综合试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某型无人机自动着陆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用DGPS/SINS/RA组合导航系统引导的某无人机自动着陆系统的总体方案,利用该无人机的小扰动线性化方程,对其轨迹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设计。在不采用速度控制系统的情况下,利用该无人机的全量微分方程,对其在各种起始状态及各种干扰下的自动着陆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着陆性能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6.
现代空战单机多目标攻击火控计算与决策实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现代空战中近距格斗与超视距攻击的策略性;介绍了多目标攻击火控系统原理,并用快速模拟法对导弹攻击区进行了计算仿真;阐述了单机多目标攻击的战术决策思想,以及层次分析法单机多目标攻击战术决策方法,并用仿真实现了典型单机多目标攻击空战的攻击决策。仿真证明,本文论述的战术决策思想和决策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它对现代歼击和火力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飞行器动态疲劳试验是在全尺寸后机身状态下进行的多点激振与多点静载联合加载的力学环境模拟试验,属于多种环境联合加载试验技术,其中静载为空气弹簧加载形式,振动载荷为电磁激振模式,针对飞行器动态疲劳试验静载加载过程的特点,介绍了一种采用空气弹簧来实现静载加载的系统设计方法,为飞行器可靠性考核提供手段。  相似文献   

18.
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热模态试验国外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巡航/再入阶段受到严酷的气动加热效应,极高的温度及温度梯度,改变飞行器结构热物理参数和力学性能,导致结构弯曲、扭转刚度下降,颤振安全边界降低,影响飞行器结构的可靠性。热环境下的结构模态特性,作为反映气动加热对结构影响的重要参数,在指导、验证此类飞行器的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中期以来,NASA Langley、Dryden等研究中心分别针对金属和复合材料壁板、X-15翼舵、X-34发动机喷管等结构开展热模态试验方法研究与试验验证,近期Dryden研究中心针对X-37方向舵开展热模态试验的探索研究。系统综述了国外开展的热模态试验方法、试验设施和试验结果,总结热模态试验中的工程问题和研究方向,对于国内热模态试验技术的发展、飞行器结构高温性能评估等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风洞模型-支撑系统涡激振动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0.55m×0.4m低湍流航空声学风洞某模型及其支撑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直接测量支撑系统和热线间接测量模型尾流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并分析了风洞模型-支撑系统的涡激振动模态,给出了测量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采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功率谱分析方法,获得了模型-支撑系统的三阶振动频率分别为31.1、120.9和221.4Hz;采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频域滤波和频域积分方法,提高了有效信号的信噪比,获得了模型-支撑系统振动的振型和振动节点位置;采用热线测量模型尾流分离涡脱落频率的方法,获得了模型一阶和二阶振动的尾流涡激频率分别为31.1和124.1 Hz,并从测量尾流速度脉动量获得了模型振幅变化和抖振边界信息。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热线测量模型尾流从而分析模型振动的方法,有利于小尺度的模型振动测量,而且相对于加速度传感器装于模型表面的直接测量方法而言,对试验模型的绕流流场干扰较小,为测量风洞试验模型的涡激振动模态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Carrier-based aircraft carrier landing is a special kind of tracking control problem and not suitable for classical control methods,which may miss the desired performance or result in overdesign.Therefore,we present an optimal preview control for automatic carrier landing system(ACLS)by using state information of system,as well as future reference information,which can avoid the shortcomings of classical control methods.Since the flight performance of carrier-based aircraft is disturbed by air wake when the aircraft flies near the area of carrier stern,we design a disturbance rejection strategy to ensure that aircraft track the glide path with high precision and robustness.Further,carrier-based aircraft is a complex nonlinear system.However,the nonlinear model of carrier-based aircraft can be linearized at equilibrium landing state and decoupled into the longitudinal model and the lateral model.Therefore,an optimal preview control system is design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a carrier-based aircraft show that the optimal preview control system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air wake.Tracking accuracy of optimal preview controller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control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