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火工装置作为分系统的关键产品,要求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充分的试验验证。文章主要介绍了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主要火工装置的特点及其可靠性试验。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火工装置的设计是合理的,工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及其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试验的目标和主要任务,给出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主要任务和技术指标,以及构型与布局、子系统设置与设备配套、飞行方案、发射窗口和飞行轨道等技术状态。概述了神舟五号飞船飞行试验问题归零、飞行任务引起的更改、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更改、其他原因引起的更改和工艺流程的变化等部分技术改进。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行试验的成功表明,其技术可满足多人多天空间飞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王永志 《航天器工程》2004,13(1):176-176
戚发轫院士主编的《载人航天器技术》第2版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前出版了,受到了广大读者和科技界人士的一致好评。本书的主编戚发轫院士是“神舟”号载人飞船的总设计师,所有作者都是直接参与飞船研制的技术骨干,包括飞船12个分系统的技术负责人。  相似文献   

4.
常伟 《航天器工程》2004,13(4):70-75
介绍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些特点和成功的做法,分析了神舟五号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在后续型号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做好产品保证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介绍了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可靠性、安全性设计准则、设计分析方法、设计措施以及试验验证等。地面试验以及飞行试验的验证表明:回收着陆分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设计措施有效,试验验证充分,分系统的工作可靠,可靠性和安全性均满足其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 10月 16日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飞成功 ,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终于从梦想成为现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85 11研究所经过 10年的奋斗 ,出色地完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任务。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主要参加单位之一 ,85 11研究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陆伯祥同志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飞船应用系统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另外 ,李明同志被人事部、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授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8511所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郑婕  相似文献   

7.
"神舟"号载人飞船电源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载人航天的特点和飞船电源系统的任务,研制了"神舟"号载人飞船的电源分系统,并介绍了该分系统及其技术的特点,以及采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技术措施。数次飞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源分系统性完全满足载人航天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杨利伟 《航天员》2013,(5):26-29
十年前,他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完美执行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在我国航天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圆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中国载人航天首飞十周年之际,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航天英雄杨利伟,与我们一起重温十年前那段极不平凡的岁月!  相似文献   

9.
雨水 《航天》2009,(2):60-61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绕地球飞行14圈后,飞船按照预定计划于16日6时23分准确返回地面。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千年梦想实现了。神舟五号的成功,使航天邮品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供求市场,有几大特点:一是发行邮品单位多,达数十家;二是邮品种类多;三是邮品印量大,有些邮品发行量在十几万枚还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可靠性技术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的应用情况,并较详细地介绍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采取的各项可靠性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空间站任务载人飞船高安全性指标要求、实时性和长期性任务特点,文章提出了载人飞船系统级安全性保证方法,通过识别出影响航天员安全的所有危险源并采取针对性的设计措施,尽量消除影响航天员安全的系统级单点故障模式,降低危险风险至可接受水平,达到提高载人飞船全任务阶段安全性水平的目的。该方法经过了神舟飞船系统级安全性分析、安全性设计,以及地面和飞行任务验证,可对后续载人航天器系统级安全性保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航天员》2006,(2)
公众对“神舟”飞船的了解程度到底有多少?他们眼中的飞船是怎样的?本刊通过网络和随机采访,听普通百姓说说他们认识的“神舟”飞船。七问“神舟”一、从一号到六号,“神舟”飞船有哪些技术状况上的变化?——网友:雪文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飞船的总体设计方案一直没变,大的结构、系统组成和各系统分工都没有本质变化。只是要求更严,可靠性更高,有一些细节上的技术状况变化。“神舟”一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艘试验型飞船,主要目的在于验证返回技术。“神舟”二号是我国第一艘正样飞船,也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基本一样。“神舟”三号飞船增加了部分载人所需设备和保证航  相似文献   

13.
李迁 《中国航天》2005,(12):8-9
继神舟五号圆满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又取得了圆满成功。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神舟飞船舱段之间连接与分离方案,包括方案的确定、执行机构的方案设计、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措施等.地面以及神舟飞船的飞行试验结果表明方案设计合理,满足载人航天要求。  相似文献   

15.
载人飞船关键直属件承担着舱体结构与大型、关键设备的连接功能,关键直属件设计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航天员生命安全。针对载人飞船某舱体内的某一关键直属件进行了力学分析,使用NASTRAN软件采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等效静强度验证分析,结合舱体真实飞行试验及地面试验结果,探求关键直属件的一种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阳光 《航天》2011,(6):10-10
在有媒体报道说美太空探索公司已请求美航宇局批准在12月份让其飞船同空间站对接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载人航天部门负责人克拉索夫说,除非安全性得到全面验证,俄不会允许美国第一种商业飞船同国际空间站对接。他说,除非证明具备必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水平,否则俄不会发放对接许可。俄航天局迄今还没有看到这些飞船能充分满足所要求的飞行安全规范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阳光 《航天》2011,(7):14-14
在有媒体报道说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已请求美航宇局批准在12月份让其飞船同空间站对接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载人航天部门负责人克拉索夫说,除非安全性得到全面验证,俄不会允许美国第一种商业飞船同国际空间站对接。他说,除非证明臭备必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水平,否则俄不会发放对接许可。俄航天局迄今还没有看到这些飞船能充分满足所要求的飞行安全规范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姜俊成 《航天员》2013,(5):34-35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中国首次载人飞天距今已有10年之久,忘不了2003年10月15日9时0分0秒的这一刻,随着一声铿锵有力的点火命令,“长征二号—F”火箭喷着灼灼烈焰,在万众期待中托起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冲云霄,带着中华民族干百年的飞天梦想开始了一场精美绝伦太空之旅。  相似文献   

19.
简要描述了热控风机在载人飞船上的应用背景,小型热控风机气流特性测试装置的组成、结构及测试原理,给出了载人飞船所用热控风机的气流特性和可靠性测试方法及结果。  相似文献   

20.
神舟载人飞船推进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神舟飞船推进分系统三个子系统的任务要求和系统的优化设计,采取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措施,主要组件的技术攻关以及地面试验情况等。飞行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推进分系统完全能够满足神舟载人飞船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