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6月21日,美国防部宣布建立一个新的军事航天司令部(Spacecom)。其任务是指挥和计划所有的军事航天活动。空军参谋长艾伦将军说,航天司令部主要负责指挥空军的监视卫星、早期预警卫星、气象卫星和通信卫星的航天工作及计划未来的航天活动。预期一年左右,将扩大成为统一联合司令部,负责管理包括其他兵种卫星在内的所有军事卫星。航天司令部地址设在科罗拉多州的斯普林斯,人员配备为200名,  相似文献   

2.
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陆军、海军和空军均十分关注航天技术发展,逐步掌握了研制通信、气象、测地、导航和侦察等卫星的技术,为实现军控、核查和预警等国家的战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但是,这些系统分归各兵种所有,没有进行统一的部署和规划。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美国的航天资产,更有准备地规划未来的发展,1985年9月23日美国成立了航天司令部,正式开始筹建天军。 职责 航天司令部是美国第九个直属  相似文献   

3.
目前,美国陆军正在迅速建立自己的航天机构,以利用现有的军事侦察卫星和通信卫星,使该军恢复到二十五年前的活跃状态,同时也考虑要建立陆军航天司令部。在航宇局成立之前,陆军曾领导过美国的航天工作,如负责发射第一颗美国卫星、水星/红石助推器的工作和关键的早期土星计划的研制。目前,由于美国战略防御倡议(SDI)计划反  相似文献   

4.
1983年6月15日海军成立了空间司令部(简称NAVSpace Com.),设在弗吉尼亚州的达尔格林基地,1983年10月开展工作。这是继美国空军1983年5月1日开始工作的空军空间司令部之后,又成立的一个新的空间司令部。空军希望美国建立一个统一的空间司令部,但海军则认为目前成立统一的空间司令部为时尚早,也无必要。海军强调指出,海军需要建立空间司令部的主要理由,是作为美国军用空间手段的一个重要部分,向  相似文献   

5.
据休斯敦9月25日消息报道,美国航天司令部一官员9月24日称,那些认为军事应该脱离空间的美国人,必须意识到国家的安全已经与美国进入空间时代联系在一起。科罗拉多州帕特森空军基地的美国航天司令部副总司令,海军中将威廉·E·拉姆齐说,与美国不同,苏联一直把航天工作集中在军事目的方面。他说,我们已经进入空间利用并将  相似文献   

6.
<正>约翰·海腾:1959年生于美国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毕业于哈弗大学。海腾的父亲参与了"阿波罗"计划在他还是一名男孩的时候,海腾目睹了土星5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上学期间,他结识了传奇火箭专家沃纳·冯·布劳恩。海腾1981年加入了美国空军,现任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司令,空军上将约翰·海腾于2014年8月就职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司令,就职前,海腾就已明确航天司令部的优先事项,主要包括:空军的太空业务要为新一轮自动减赤做好准备(新一轮自动减赤现已推迟到2016年生效);从众多可选方案中选出  相似文献   

7.
美国     
<正>特朗普下令组建美国航天司令部2018年12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指示国防部组建美国航天司令部,要求将其作为一个联合作战司令部。他还指示国防部长推荐新司令部司令和副司令人选,并由参院确认。美国国防部现设10个联合作战司令部。这些司令部按地理区域或职能来划分。美国航天司令部将会成为第11个联合作战司令部。美国曾在  相似文献   

8.
温燕 《国际太空》2011,(1):12-16
2010年11月17日,27个国家和地区的航天首脑云集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道上的罗纳德·里根国际贸易中心,出席在此举行的国际宇航科学院成立50周年暨全球航天首脑高峰会。罗纳德·里根国际贸易中心以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名字命名,建于21世纪初,与白宫国会毗邻,是迄今华盛顿最大的会议中心。  相似文献   

9.
1 前言 2007年1月28日,印度空军参谋长提亚吉上将在印度西部城市甘地纳格尔出席指挥官会议时对媒体表示,印度将很快组建一个新的职能司令部--航天司令部,以防御未来印度可能遭受的太空打击.他指出,"在新的世界形势中,一个国家不但需要拥有空间侦察和通信能力,而且还要拥有太空资产",并强调说,"印度空军早就明确表达了建立航天司令部的必要性","作为一个具有越洋抵达作战能力的国家,印度政府早就清楚筹建航天司令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98304美国总统里根指示高级部际航天工作组研究美国航宇局(NASA)的空间站计划。(2)19840125里根总统提议建立一个长久性载人国际空间站,NASA称80亿美元即可建成。(3)19840727NASA总部设立空间站办公室。(...  相似文献   

11.
太空新航线     
美欲砍掉空间碎片研究计划 美国航宇局官员称,尽管承认轨道碎片对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和低地轨道卫星构成严重威胁,但预算超支正促使该局考虑在今年10月1日砍掉其已成立了23年的轨道碎片计划办公室。对于那些尺寸足够大、可被地面光学和雷达望远镜跟踪到的碎片,美国航宇局以及商业和科学卫星经营者仍然依赖美国航天司令部的跟踪数据。该军事部门目前每天都跟踪着约10000个直径大于10厘米的物体,使卫星经  相似文献   

12.
美国"太空快速响应"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澄 《国际太空》2006,(10):14-17
1 引言 为保障在未来战争中能及时地补充和维修失效的军用卫星,以便保持太空优势,2003年3月1日,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开始实施"作战响应航天运输"(ORS)的"选择分析"(AOA)计划,其目的是寻找有效载荷的快速发射、机动、服务和回收的最优方案,以提高军事效能.  相似文献   

13.
作为科技发展战略和军事战略的一部分,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在调整其航天发展战略和航天计划。调整后的美国航天产业,将更注重于与经济发展有关技术和“天地两用技术”的发展与开发。调整的主要项目有: 一、喧嚣与辉煌一时的“星球大战”时代已宣告结束。“星球大战”计划(SDI)诞生于1983年的里根时代,后几经易手。整个计划原预计需投资1000亿美元,迄今已累计投资300多亿元。在诸如化学激光器、空间轨道炮等一系列项目的研究和试验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鉴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和国内经济等因素,以及海湾战争的经验,近一二年来,美国政府和国会在这个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5月13日,美国新任国防部长莱  相似文献   

14.
正4月15日,美国航天司令部称,俄罗斯当天试射了一枚反卫星导弹,此次试验证明俄空间武器威胁到美国卫星。美方认为这"进一步证明俄假意倡导外空军备控制提案,旨在限制美国的能力,同时却显然无意停止自己的空间对抗武器计划"。  相似文献   

15.
2009年,美军宏大的"转型通信卫星"(TSAT)计划取消,军事通信卫星"大而全"的发展思路在现实中被否定,未来发展方向陷入迷茫。此后,美军陆续开展多个专项研究,思考军事航天体系的发展方向。2013年8月,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AFSPC)发布《弹性与分散空间体系》白皮书,该白皮书是美国军事航天领域的顶层指导文件,为未来军事航天装备向"弹性"转型提供了方法和指导。但是,对卫星通信来说,未来体系的细节情况尚未确定,相关研究和论证工作也正在积极开展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监视并更准确地估计苏联先进的空间军事能力,美国正在进行一项庞大的空间计划。用航天飞机发射新的大型军事卫星,改进航天司令部空间防御操作中心是这项计划的一部分。今年1月23日航天飞机发射了一颗大型电子侦察卫星,这预示着空军准备发射的大部分军事卫星都趋向用于监视和情报搜集。  相似文献   

17.
航天司令部是美国军事航天的中心,它控制着6O多颗导弹预警、通信、导航、气象等各种军事卫星,为海、陆、空三军提供航天支持。美国航天司令部作战部部长RDeKok指出,当前航天司令部享有最高优先权的三大军事航天领域是:(1)天基红外系统(SBIRS——Space-BasedInfraredSystem),这是一种新式的导弹预警卫星,它能更好地追踪近程弹道导弹;2)军事通信,其目标是要在用更新的技术取代已过时的军事通信卫星的过程中,保持不间断的军事通信能力;3)改进型一次使用火箭(EELV——EvolvedExpendableLaunchVehicle),其目标是把…  相似文献   

18.
早在1982年7月4日,里根政府就提出过让私营部门参与空间活动的国家政策,并提出为获得国家经济效益,美国将促进空间能力、空间技术和空间系统的商业开发。 1984年随着NASA商业空间政策的制定,美国进一步放宽了国家空间商用政策。这一年NASA成立了商用计划办公室,国会也通过了由美国私营部门制造一次性运载火箭并由联邦运输部作为管理机构以及有关法规的议案。1988年2月,里根政府发布的国家空间政策和商用空  相似文献   

19.
据外电报道,美空军参谋长卢·艾伦将军今年6月21日在国防部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美国将从九月一日起在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建立一个新的军事航天司令部,负责统一指挥美国的一切军事航天活动,其中包括航天飞机的军事活动。这个新司令部将为美国提供一个保卫自己免遭空间核袭击的手段。美国防部副部长理查德·德劳尔前不久曾说过,美国估计苏联“到  相似文献   

20.
美国空间站计划从1984年1月里根总统声明开始已经3年了,现已进入实际设计/制造阶段。美国航宇局(NASA)已在今年年初发出请求建议(RFP),各企业团体必须在今年4月16日前答复,今年夏天前将选定企业。由于各企业积极投资和空间站技术开发的结果,空间站计划已有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