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升机尾桨故障及其试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杰  高艳辉 《飞行力学》2001,19(4):67-69
介绍了直升机尾桨故障类型及其处理方法和试飞方法。探讨了发动机功率、空速、飞行高度等因素对尾故障试飞的影响。在实际试飞的基础上,给出了正确处理尾桨故障的基本方法,为直升机飞行员在飞行时遇到类似故障后的处理及有关研究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直升机尾桨失效分析及试飞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直升机在悬停飞行以及平飞时的尾桨失效故障状态进行了受力分析,利用D级模拟器对直升机尾桨失效试飞技术进行了探索,最后给出了直升机不同飞行状态下发生尾桨故障后的应急处置预案,对于保证飞行安全和开展直升机尾桨失效试飞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尾桨倾斜对直升机飞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西科斯基公司在黑鹰上成功采用倾斜尾桨构型方案后,30多年来,先后又有CH53E、S92、AB139等多种大、中型运输直升机采用倾斜尾桨构型,本文主要分析尾桨倾斜对直升机飞行性能的影响,并以某样例直升机为例进行了两种尾桨构型方案飞行性能的对比计算,同时也对倾斜尾桨和常规尾桨设计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直升机旋翼功率传递系数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确定直升机平直飞行时旋翼功率传递系数的方法;首先,通过飞行力学中的配平计算得到直升机在不同飞行速度下旋翼和尾桨的需用功率;然后,用试飞实测方法确定除旋翼和尾桨外的功率损耗;最终,得到直升机在不同飞行速度下的旋翼功率传递系数。结果表明:由于旋翼、尾桨的需用功率由飞行力学的配平方法得到,能合理地反映飞行状态和直升机尾部构型等影响因素,加上除旋翼和尾桨外的功率由试飞实测得到,因而文中所述的直升机旋翼功率传递系数能更准确地反映直升机的功率传递关系。  相似文献   

5.
阐明了在现有的直升机性能计算中,旋翼功率传递系数总是假定为常数,这种处理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文章详细地介绍了从飞行力学的角度来确定直升机平直飞行时的旋翼功率传递系数。首先,通过飞行力学中的配平计算得到直升机在不同飞行速度下的旋翼和尾桨的需用功率;然后,用试飞实测方法确定除旋翼和尾桨外的功率损耗;最终,得到直升机在不同飞行速度下的旋翼功率传递系数。认为:由于旋翼、尾桨的需用功率由飞行力学的配平方法得到,其结果能合理地反映飞行状态和直升机尾部构型等因素对它们的影响,加上除旋翼和尾桨外的功率由试飞实测得到,因而文中所述的直升机旋翼功率传递系数能更准确地反映直升机的功率传递关系。  相似文献   

6.
廖伦金 《飞行力学》1994,12(2):87-90
根据国外有关参考资料,对直升机丧尾桨推力导致意想不右偏航进行了讨论分析,简单介绍了直升机飞行时的四种飞行特性,(风标稳定性、尾桨涡环状态、主旋翼桨盘旋涡影响,丧失前飞升力)在意外右偏航中的作用和特点,以及改出方法和实施改出的应急措施,为飞行人员保证飞行安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具有三点式布局作动器构型的单旋翼带尾桨的样例直升机,采用倾斜器故障重构控制方法,对各主桨作动器在不同故障模式下的故障重构控制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倾斜器故障重构控制策略可明显改善主桨作动器故障后的控制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作动器故障的重构控制提供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基于叶素理论和滑流理论,建立了悬停状态直升机倾斜式尾桨诱导速度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根据高正-辛宏理论,并考虑到倾斜式尾桨的倾斜角,对直升机倾斜式尾桨涡环侧飞速度边界进行了预测,并与飞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预测方法计算所得的倾斜式尾桨涡环状态与飞行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该方法可对直升机倾斜式尾桨涡环进行有效地预测。  相似文献   

9.
麦道公司的MD900“探索者”无尾桨直升机麦道MD520N无尾桨直升机做防火汲水表演罗宾逊公司的R44“鹞鹰”直升机贝尔改装了涵道尾桨的贝尔-222型开始飞行试验波兰希维德尼克公司的W-3A获FAA适航证欧洲直升机公司的365N运输直升机  相似文献   

10.
无尾桨直升机发展历程麦道直升机公司的前身休斯直升机公司,早在1975年就开始自筹资金进行无尾桨技术的发展研究,并于1977~1978年期间进行了飞行试验。试验是在一架改装后的OH-6A直升机上进行的,该机仍带有尾桨,只是在尾梁外加装了玻璃钢环量控制包皮,用一个普通风扇提供低压气流。首次试飞时环量控制尾梁提供了相当于尾桨25%推力的侧向力,证实了环量控制尾梁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万浩云  韩东  张宇杭 《航空学报》2022,43(2):321-331
为探讨被动变弦长对变转速尾桨性能的提升潜力,建立直升机飞行性能分析模型,包括旋翼动力学综合模型、尾桨模型、机体模型与前飞配平模型,由UH-60A直升机飞行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直升机悬停时,变弦长对尾桨功率影响很小;低中速飞行时,变弦长使功率小幅增加;高速飞行时,变弦长可大幅降低功率.被动变弦长适应于...  相似文献   

12.
动力学分析在某直升机尾桨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直升机尾桨动力学信号特征分析着手,从动力学特性影响方面分析了直升机尾桨产生故障的原因,并结合故障件的检查进一步确认故障原因,从而提出了从动力学信号分析故障原因的程序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直11型机尾桨变距拉杆故障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直11型直升机交付用户在外场使用时,出现两类尾桨变距拉杆上端关节轴承从拉杆本体中脱出的故障。鉴于该故障将严重影响直升机的使用安全,为此,设计和制造部门通过对故障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充分的试验,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些措施经装机试飞验证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飞机飞行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在造成飞行事故的原因中,人为因素的重要性,阐明为预防飞机飞行事故的发生,提出一种提高飞行员素质,减少人为因素造成飞行事故的研究方法-故障飞行模拟训练,如设置飞行主操纵系统等故障,由飞行员进行故障飞行模拟训练和研究,通过模拟训练,使飞行员了解和掌握故障发生时的操纵感觉和飞机的反应特点及处置方法,提高飞行员在应急情况下的处置能力,以避免在实际飞行中可能发生的飞行事故。  相似文献   

15.
高文权 《飞行试验》2004,20(2):29-32,44,48
介绍了尾桨失效的现象,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尾桨失效(LTE)的措施及LTE发生时的改出方法。可供直升机飞行驾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直升机飞行时其噪声中多种噪声源相互混叠难以分辨的问题,通过随机信号理论分析,结合直升机噪声信号的特点,发展了基于二维频谱分析的直升机噪声源分辨与提取模型及方法,在此基础上将该方法应用于剪刀式尾桨直升机尾桨噪声信号的频域提取与分析.本文首先推导了这种方法的理论模型,并给出相应的求解方法;然后采用该方法分别对模拟和实测的直升机总体噪声信号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出总体噪声中的各谐波成份.最后通过对剪刀式尾桨直升机噪声的分析,获得了剪刀式尾桨降噪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直升机尾桨机械性失效及试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琦  章海红 《飞行力学》2008,26(3):74-77
对直升机尾桨机械性失效类型进行了总结,分析对比了在不同失效状态下直升机的响应特点,并对保证飞行安全所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种用于检验直升机尾桨机械性失效时恢复配平能力及着陆能力的试飞方法,并通过工程试飞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旋翼、尾桨、机身的气动力模型基础上,引入了缩比直升机的舵机、航向控制系统模型,建立了适合缩比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的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数学模型。深入探讨了稳定杆对缩比直升机飞行动力学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反映缩比直升机的飞行动力学特点,适合其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9.
明确某型直升机尾桨断裂故障原因,对于该型机的使用、维护有现实意义,对于新机型的安全性提升有借鉴意义。首先通过故障树分析法对某型直升机尾桨叶断裂故障进行分析,得到底事件分析结果;然后开展宏、微观断口分析;最后对柔性梁断口损伤演化开展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桨叶断裂性质为低应力高周双向弯曲疲劳断裂,当柔性梁纤维压缩方向强度性能值小于700 MPa 时,断口的形式与故障尾桨柔性梁断口类型相似;大载荷状态尾桨会产生较大的振动,振动的增加加剧了尾桨的载荷,导致尾桨柔性梁根部载荷增加,超出柔性梁设计承载能力,桨叶柔性梁根部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20.
首先对尾桨的气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将尾桨所受气动力进行了严格的公式推导,根据公式将尾桨空气动力的研究转换为对公式中相关参数的研究,然后对尾桨叶片进行了贴片标定,最后通过直升机飞行试验验证了定性分析得到的尾桨气动规律,为后续的尾桨载荷试飞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