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俄亿万富翁米尔纳提供经费的突破奖基金会正在研究对土卫二开展私人探测的可行性。从NASA"卡西尼"探测器看到的羽流喷发等情况判断,这颗多冰卫星的表面下很可能有液态水海洋,因而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米尔纳去年11月9日在一项活动中首次披露了这项论证工作。他说,  相似文献   

2.
美国航空航天局火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迈耶7月31日称,该局正在把“凤凰”火星探测器的探测任务延长到9月底,并认为迄今为止此次任务“非常成功”。他说,这次探测任务已实现了其最低目标,“圆满成功”指日可待。由于电力尚很充裕,探测器将继续工作,直到9月30日。按原定计划,本次探测的主任务持续时间为3个月,到8月底结束。“凤凰”于5月25日在火星北极附近着陆,随后便开始在火星表面上开挖沟槽,因此露出了一种白色物质。科学家们6月份证实,  相似文献   

3.
正相关官员2020年2月20日称,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已批准一项火卫一取样回送任务正式进入全面研制阶段,打算在2024年发射。称为"火星卫星探测"(MMX)的这项任务将尝试首次把火卫一样品送回地球,以在实验室内进行分析。科学家希望藉此了解火星卫星的起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工程》2012,21(2):130-130
据新华社2012年3月2日报道,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日前发布公报称,NASA与欧洲合作的“卡西尼”探测器(Cassini)发现,在土卫四上存在氧气。这一发现支持了有关一些有冰覆盖的星球可在宇宙射线作用下形成氧气的理论。据介绍,“卡西尼”探测器曾在2010年4月飞越土卫四上空,它携带的等离子体分光仪探测到土卫四上有氧离子存在的迹象。这个等离子体分光仪是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参与设计和制造的。该研究报告发表在学术刊物《地球物理通讯》上。  相似文献   

5.
太空新航线     
《航天》2013,(12):12-15
核聚变火箭可用于载人火星探测 一些科学家称,用核聚变动力超快速飞船将航天员送往火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从事该项技术研究的一个团队称,核聚变火箭的物理原理已得到实验室验证,很可能在几十年内就会用于送人开展90天的飞往火星之旅。现有化学推进系统往返火星约需500天。身处深空这么长的日寸间会让航天员遭受大量辐射,  相似文献   

6.
尹怀勤 《航天》2010,(1):50-51
法新社2009年6月24日报导,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环绕土星运行的土卫二冰态表层下可能是一片咸海水,从而增加了太阳系存在外星生命的可能性。这一消息引起了人们对土卫二情况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09,(11):38-39
NASA的“月坑观测与探测卫星”(LCROSS)探测器及随行的“半人马座”火箭上面级10月9日成功地对月球表面进行了两次撞击。NASA称.科学家们将对探测器上的仪器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判断是否有水存在。撞击目标是月球南极一座终年不见阳光的月坑.称为卡比厄斯。  相似文献   

8.
正NASA官员7月1 5日宣布,旨在搜寻火星生命的"火星"2020漫游车已通过称为"关键决策点"(KDP)C的全面评审,从而可转入最终设计与建造阶段。若一切顺利,这辆六轮机器人漫游车将在2020年8月发射,2021年2月在火星上着陆,然后将对火星表面进行至少两年的探测。具体着陆地点尚未确定。来自加州理工大学的"火星"2020项目科学家法利称,这项任务的主要科学目标是寻找生命迹象。现在的火星表面  相似文献   

9.
苏联过去的火星探测成果不大,但现在已制定了一项宏伟的火星探测计划。据该计划,1988年7月将发射第一个火卫一探测器,探测和分析火卫一的表面结构。本文介绍了该探测器的构造、装载的仪器以及该探测器的探测项目和探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部分科学家利用火星全球勘测者探测器获取的数据否定了火星上有海岸线的说法,但在去年12月1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又有科学家称他们利用该探测器的激光测高计取得的数据,找到了可能是火星海岸线的地质特征。他们研究的结果表明,火星的北部地区曾有过一个海洋。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13,(1):58
NASA虽然正把许多空间探测资源用到火星探测上,但仍在关注可能支持生命存在的木卫二卫星。NASA喷推实验室人员2012年12月3日就"木卫二快船"任务设想向NASA总部做了汇报,并得到积极反应。这种探测器将会多次飞越木卫二,研究其冰外壳及其下面可能存在的海洋。这项任务将耗资20亿美元,可在2021年前后发射,还将为未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部分科学家利用火星全球勘测者探测器获取的数据否定了火星上有海岸线的说法,但在去年12月1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又有科学家称他们利用该探测器的激光测高计取得的数据,找到了可能是火星海岸线的地质特征。他们研究的结果表明,火星的北部地区曾有过一个海洋。要判明谁是谁非,一个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9月25日08时5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成功将"云海"一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二号D火箭点火发射的"云海"一号02星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大气海洋环境要素探测、空间环境探测、防灾减灾和科学实验等领域。  相似文献   

14.
空天瞭望     
<正>NASA为木卫二任务选定仪器5月26日NASA宣布为拟开展的一项木卫二探测任务选定了9台仪器。这些仪器方案是从科学家们去年提交的33项方案中选出的,将装到一个探测器上,旨在确定木卫二是否能支持生命存在,但未必能确定那里目前是否存在生命。NASA总部木卫二计划科学家尼布尔称,这些仪器将增加人类对木卫二尚十分有限的知识,有助于研究其宜居性。9台仪器中包括用于拍摄木卫二表面高分辨率图像的相机、  相似文献   

15.
<正>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主任勒加尔4月13日称,该中心4月10日在东京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签署了一项初步协议,拟在"火星卫星探测"(MMX)项目下在2024年向火卫一发射一个探测器,以采集样品和送回地球。双方将在年内就此做出最终决策。勒加尔称,由于这将是人类首次把其它行星卫星的样品送回地球,所以这将是  相似文献   

16.
<正>碧波万顷的蓝色海洋,留给人类太多的秘密。当今世界,由于人口的激增和无节制的掠夺性开发,资源和能源日益紧张。向海洋进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征程中,海洋卫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誉为"数字海洋"的"千里眼"。2014年8月,设计寿命为3年的我国"海洋二号"卫星迎来在轨稳定运行三周年。目前,该卫星仍然在稳定运行。3年多来,该卫星与"海洋一号"卫星相互配合,分别以微波、光学两种观测手段,进行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与海洋资源探测,构成了空间立体监测系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海洋立体监测体系,大幅提升了我国对地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17.
陈全育 《中国航天》2010,(10):26-26
<正>嫦娥二号卫星完成预定的试验验证和科学探测任务后,这位"二姑娘"将有怎样的打算?嫦娥二号绕月探测卫星的总设计师黄江川介绍了三种可能的结局。黄江川告诉记者,嫦娥一号  相似文献   

18.
王睿  徐浩  张欢  贾宏 《中国航天》2012,(10):7-11
<正>一、任务简介海洋二号(HY-2)卫星是中国海洋动力环境探测系列卫星的首颗卫星,其主要应用目标是监测和探测海洋动力环境参数,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对海面风场、海面高度场、浪场、海洋重力场、大洋环流和海表温度场等重要海洋参数的综合监测,提高灾害性海况预报水平,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服务,为海洋科学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70年代访问火星的海盗号探测器拍摄的图片,科学家一度认为火星北半球的大部分原来可能是一片汪洋,因为照片上显示的一些地貌很像是海岸线。但火星全球勘测者最近拍摄的图片否定了这一假说。这些新照片比海盗号的照片清晰5~10倍。火星海洋理论曾广受关注,因为大型水体的存在对火星远古气候肯定有很大影响,并且意味着火星上有可能存在过生命。不过科学家们称,尽管未看到什么海岸线,但火星全球勘测者以及其它探测器取得的数据中还有其它表明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火星上有海岸线?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工程》2012,(2):3-4
海洋二号卫星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我国首颗海洋动力环境探测微波遥感卫星,主要用于获取全球海洋动力环境参数,是海洋防灾减灾的重要监测手段。海洋二号卫星于2011年8月16日成功发射,2012年3月2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