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 航天服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航天员在太空或行星表面上的工作能力。随着与国际空间站(ISS)有关的舱外活动(EVA)大量增加,为改进美国航天飞机舱外活动装备(EMU)和俄罗斯“奥兰”航天服提供了一个持续不断的推动力。同样,火星载人飞行和重返月球任务提供了研发先进航天服系统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障NASA“太空愿景”(VSE)的完成,需要将人类送往月球和火星,其中包含了多种作业环境,在这些环境中航天员需要穿着舱内或舱外航天服。NASA提出了4种候选航天服体系结构,包含了从飞船发射、进入到微重力和行星表面舱外活动(EVA)保障任务高效完成的航天服数量和类型。本文进行的研究旨在确定VSE任务组成部分中航天服的使用和功能需求,确定当时的技术设计驱动因素,并为分析4种体系结构建立了相关权重因数。分析提出了对4种体系结构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3.
美俄航天员舱外活动航天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俄航天员舱外活动航天服俄罗斯为和平号空间站上航天员制作的站外活动用航天服(左)和美国为航天飞机上航天员制作的舱外活动用航天服(右)美国《航空航天技术》周刊的编辑詹姆斯·R·阿斯科分别试穿俄罗斯的航天服(左)和美国航天服(右)美俄航天员舱外活动航天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一种适用于载人火星任务的通用航天服作了概念性的研究,并就航天服的应用分以下几种情况给予讨论:·星际飞行阶段及火星轨道运行阶段舱外活动的能力;·火星表面的舱外活动;·在下降/上升和交会过程中的穿着模式。本文对于舱外活动期间各种情况和条件以及对于航天服设计需求进行了讨论。高度的可靠性、有效性、安全性、维护性和适用性是选择航天服设计方案的主要考虑。  相似文献   

5.
舱外航天服红外笼标定试验及其修正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舱外航天服的红外笼标定试验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根据试验数据对试验模型进行了修正计算,得到了红外笼的相关计算参数,同时给出了标定试验与计算模型的偏差,利用标定试验数据对试验模型进行了修正计算,并对修正计算后的结果和试验数据进行了比对,比对结果表明,计算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偏差较小,修正后的计算模型可以用于舱外航天服热平衡试验施加外热流功率的计算,并为舱外航天服的热平衡试验中外热流的施加提供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6.
舱外航天服的工效学问题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前祥 《上海航天》2005,22(3):47-51
阐述了舱外航天服在航天员出舱活动(EVA)过程中的作用、舱外航天服工效设计对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和EVA质量的意义,以及航天服设计必须考虑的各类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航天服设计研究的主要手段与方法,强调了现阶段利用虚拟人体进行舱外航天服工效学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人类在太空进行舱外活动无疑是世界航天领域的优秀成果之一。航天员穿着专门的航天服进行舱外活动时,可以完成各种试验和研究,并在载人航天器的外表面进行安装和修理工作。前苏联和美国的航天事业始于1964-1965年,苏联航天员阿列克谢·别昂诺夫进行了人类首次舱外活动,为后来的航天员舱外活动训练积累了大量经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舱外航天服热试验外热流模拟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出舱行走所必需的舱外航天服具有复杂外表面形状,其空间外热流极其复杂。文章对舱外航天服在热试验中所采用的外热流模拟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合航天服的特点对热试验中外热流模拟的方式进行了探讨, 论证了用接触式电加热片及红外加热笼两种外热流施加方式的可行性,并通过分析的手段对不同热试验方法中施加的热流和太空中的热流大小及分布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
在航天员出舱模拟训练系统中,需要外部支持系统来保证训练航天服模拟真实舱外航天服的使用环境,进行所需气体的供给,内部气体压力、流量的维持等。这些功能的完成需要对舱外航天服内部气体进行流量、压力的自动调整。文章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推导出了一种流量调整机构设计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据此原理设计了舱外航天服训练用的自动流量调节阀,采用新型锥形调节结构技术、长距离弱信号高准确度传输及滤波技术、阀体开闭位置高精度检测及闭环控制技术等,实现了流量的远程自动闭环调整,并通过气体溢出流量的调整,改变舱外航天服内的压力,使气体流量变化精度不超过5mL/s,压力自适应调整精度不超过10Pa/s,有效进行了舱外航天服的压力和流量控制,通过航天员出舱模拟训练试验,验证了产品功能和性能指标,保证了出舱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舱外活动系统述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舱外活动(EVA)系统可分为3部分:1)航天员装备系统,包括舱外航天服(EVA航天服)、安全系绳和机动装置;2)空间支持系统,包括气闸、约束装置、EVA工具、在轨训练设施、遥控自动操作装置,以及表面运输工具;3)地面试验、训练与保障系统,包括减重/失重设施、热/真空试验舱、虚拟现实模拟系统、星体表面模拟场地,以及任务保障设施。文章阐述EVA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评述EVA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人们所预想的以及正在由美国国家航空及太空总署(NASA)计划的未来去月球和火星的人类探险任务,将包括广泛的这些星体上进行的舱外活动(EVA)。为了月球和火星的恶劣环境下工作和进行科学探险活动,航天员穿着防护性的航天服组件是必要的。在大量的舱外活动期间,首要考虑的就是在维持工作的有效性水平及航天员相对舒适的同时,需要提供加压航天服必要的适当的活动性特点。KC-135系列飞行器低重力飞行示范就是为了评价在模拟月球(1/6地球引力)和火星(0.37倍地球引力)环境下,阿波罗、航天飞机、MK-Ⅲ先进技术模型航天服和一般活动性能特性。  相似文献   

12.
舱外航天服技术要求减小周围的压力,以方便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仅为30-40kpa(根据所用航天服的种类),这可能导致航天员出现减压病(DCS),这主要是由于航天员在标准大气压下呼吸正常空气而使氮气溶解到他的器官中而造成的。相对于航天服压力来讲,过量的氮气会在体液或组织中形成气泡,由此造成潜在的危险结果,即减压病的综合症状。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发展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俄罗斯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发展概述张万周俄罗斯星科研生产企业副总设计师阿布拉莫夫撰文系统地介绍了1996年10月以前俄罗斯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发展过程和所取得的成就,现概述如下。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打开上升2号宇宙飞船,走出舱外数米远,...  相似文献   

14.
舱外航天服热平衡试验热流计算工作量大,有必要改进外热流模拟方法。文章提出用红外加热笼分类模拟舱外航天服包围面上外热流,并给出包围面外热流的概念,分析包围面上外热流,得出外热流模拟改进方法的关键措施,且用仿真方法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出舱活动所必须个体防护系统,具有为航天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功能。在空间特殊的环境中,如高真空、极端温度交变环境、微流星和空间碎片、各种辐射等,舱外航天服外层材料必须有特殊的防护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航天服的辐射防护性能,对国际空间站轨道上进行舱外活动的一系列人体重要器官的衰减剂量进行计算。所得结果可以用来对在近地轨道穿着“海鹰-M”航天服工作的航天员进行较准确的辐射风险评估。“海鹰-M”航天服辐射穿透数据研究的计算方法可以用于确定即将进行舱外活动航天员的重要器官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工程》2008,17(6):134-135
2008年9月16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称,中国自主研制的舱外航天服,经过专家严格评审,各项技术指标完全满足神舟-7飞行任务需要。舱外航天服的右臂上由胡锦涛题词“飞天”,左臂上则有国旗,每套造价3000万元人民币左右。舱外航天服可为航天员出舱活动提供适当的大气压力、足够的氧气、适宜的温湿度,以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需要;航天服具有足够的强度,  相似文献   

18.
对已装配好的各舱段的安装和维修,是由舱外活动(EVA)乘组人员进行的,这是国际空间站建造活动的重要部分,而且已经开始进行了。至2002年7月1日为止,使用俄罗斯“Orlan-M”航天服(SS)从国际空间站进行了7次EVA,使用美国舱外航天服装备(EMIU)(从通用气闸舱)进行了1次EVA。  相似文献   

19.
要求实现航天员营养最佳化的一个关键是,在飞行的最重要阶段和在舱外活动期间航天员食品结构状况。舱外活动包括各种形式在空间站表面上的工作,从科学试验到各种装置和设备的维修与安装。除了舱外活动期间微重力的影响,出舱活动的乘员还受到低压减压和航天服环境内氧分压增高的影响。舱外活动严重的医学问题是身体应激和情绪应激。除了作业量的增加而要多消耗能量外,  相似文献   

20.
载人航天器空间环境试验设备俗称"载人舱"。它是在地面条件下漠拟空间高真空、冷黑背景和太阳强辐照环境的"有人参与其中"的试验设备,用于载人飞船及各分系统在研制各阶段的性能检验、鉴定、验收试验,"人-船-服"联合试验,航天员出舱及舱外活动(俗称舱外行走)试验,特别是航天员系统的适应性试验、航天员的操作训练、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舱外航天服、舱外活动机构、生保背包等的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