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3月3日中午.由泰国海军学院副院长威通·库皮拉潘那少将率领的泰国皇家海军“纳来颂恩”(Naresuan)号.“邦巴功”(Bangpakong)号护卫舰和“苏林”(Surin)号登陆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共870人.驶抵上海海军扬子江码头,开始对上海进行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2.
台湾海军导弹驱逐舰DDG-921“辽阳”及DDG-929“邵阳”军舰已于2004年6月1日正式降旗解除编制退役了,这是海军“武进”3“阳”字号驱逐舰退出台湾战斗序列的第二批退役军舰名单。海军方面预计在2004年底将排在第三批(应该是最后一批)的“建阳”,“德阳”两舰艇退役;预估保留最后一艘“沈阳”军舰(DDG-923),并将其改列为训练用舰艇(DDT)。  相似文献   

3.
从60年代初至70年代,苏联海军的主要任务是远洋反潜,保护自己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同时对抗美国的航母编队。1962年,前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下令“驶向世界各大洋”,苏联海军开始有计划地派遣舰艇到远洋活动,并在此后的几年中分别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中海、印度洋、大西洋沿岸等海区建立了常驻分舰队。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苏联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班牙海军“卡司地拉”(sps Castilla)号两栖船坞登陆舰.是西班牙海军两栖舰队的核心。而新近成立的北约快速反应部队的南欧海上部队,也以“卡司地拉”号担任旗舰与海上指挥部。“卡司地拉”号是西班牙海军贾利希亚”级(Castilla)两栖船坞登陆舰的第二艘舰艇.可担任两栖登陆作战时的指挥管制舰,舰上设有良好的指挥支  相似文献   

5.
南非海军护卫舰“受迪”导(SAS Mendi)已于2004年8月20日自德国基尔港启航,驶往南非的西蒙镇。该舰是德国护卫航集团(GFC)为南非海军建造4艘“骁勇”级护卫舰的最后1艘。在返国旅途中,“受迪”号舰艇先抵达法国布雷斯特(8月24—27日),安装“飞鱼”导弹系统,然后进入西班牙的罗塔海军基地(8月29—31日)加满油柜。从罗塔出发后“受迪”号直接航向开普敦,于9月17日返抵国门。南非海军则以全部舰艇的观阅式欢迎。等到“受迪”号回到西蒙镇,由法国泰勒斯海军系统公司和非洲防卫系统就公司组成的集团将着手最后整备工作,包括舰上战斗系统的整合,测试和突货等。  相似文献   

6.
1949年4月23日,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乡宣告成立时,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人民海军装备是这样一幅凄凉的画面:荒废、冷落的港口。清朝年间的“楚”字号炮舰,民国初年下水的“永绩”号炮舰,统计在册的总吨位43268吨的183艘舰船,是人民解放军的战利品。人民海军所拥有的舰艇主要是国民党海军起义、投降、溃逃时遗弃的和被我军俘获的。  相似文献   

7.
1968年,毛泽东主席批准了远程运载火箭全程试验方案设计;1969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改装第一艘远洋调查船——海军征用交通部“长宁号”远洋货轮改装成的“向阳红5号”。1977年,对4架直升机进行改装。与此同时,人民海军为了远程运载火箭试验组成了特混编队,并多次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舰艇编队对海作战的流程出发,在决策过程中引入多智能体系统(MAS,Multi-Agent System)理论,建立了编队协同反舰作战Agent模型.针对舰艇编队Agent协作规划过程中受资源约束产生资源占用冲突的问题,建立一种主从式结构多Agent协作规划模型,并提出一种集中与分布规划相结合的MAS协作规划方法.仿真实例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实现作战编队各Agent之间的协作与协调,保证舰艇编队在满足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预期战术目标.   相似文献   

9.
台湾海军在引进“成功”级、“康定”级与“诺克斯”级等新一代舰艇后,为维持合理的舰艇结构,便将服役已超过50年,采购自美国海军二战时次第服役的“阳”字级驱逐舰渐次退役,海军将原有的简装舰,精装舰,“武进一”与“武进二”于1998-2000年退役完毕。  相似文献   

10.
多约束下备件多层多级库存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备件库存优化是提高装备保障效率和战备完好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目前部队现有多约束多层多级备件供应模式及工程实践要求的问题,以舰艇编队索马里护航任务准备阶段备件携带方案优化为研究背景,以舰艇保障经费、载荷和仓库体积为约束条件,以舰艇编队期望短缺数最小和可用度最大为目标函数,运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和边际效应法求出舰艇编队最优多层多级备件携带方案。通过实例将优化前后基地和后方仓库备件总的质量、体积及费用与对应约束指标上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和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编队备件携带问题,同时也可为其他领域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萨克森”号护卫舰,是德国海军第一艘124型护卫舰,2002年10月31日才移交给联邦防卫科技采购署。本舰艇排水量为5600吨,为德国海军最大的作战舰艇。“萨克森”级虽然归类为护卫舰,但143米的长度与吨位足可称为驱逐舰。“萨克森”号于1999年12月1日安放龙骨,并计划于2004年中服役。124级护卫由原本为北约命运不佳的北约护卫舰替换计划NFR-90,当时,德国也加入这8国联合开发护卫舰计划,以淘汰德国海军对执行现有任务已经老态龙钟,且力不从心的“汉堡”级和“吕特曼斯”级驱逐舰。  相似文献   

12.
军事舰艇除了考虑战略与战术上的需求外,更应该考虑先进造船技术与创新能够提供海军舰艇在使用上与性能上的优势,结合新时代的创新与突破,才能将海疆防御与攻击的力量完整地发挥出来。本文将介绍数种先进的船舶设计概念应用在海军舰艇上的情形并分析其优劣,希望逾越一般对传统海军舰艇仅是载有武器与人员的排水型船舶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台湾为实现其建立所谓“近海立体化海军”的目标,不惜重金,从国外采购或租借多种水面舰艇。目前,台湾军购重点是采购四艘配备“宙斯盾”系统的“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只是由于中国政府的坚决反对和美国政府的左右权衡,这笔几十亿美元的军火交易才搁置下来。  相似文献   

14.
台湾海军除了千吨级重力作战舰艇,也急需500吨级小型的第二线巡逻艇。不但取代老朽的“山”字号巡逻舰,并填补由“江”字号留下的空缺。海军“光华三号”便是回应此一需求而进行的计划。[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2005年6月17日中午,在杰克雷蒙德&;#183;斯蒂尔准博的率领下,由“特玛那”号护卫舰和“奋进”号补给船组成的新西兰皇家海军编队驶抵扬子江码头,对上海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  相似文献   

16.
台湾海军自力设计建造的“光华”6号导弹快艇原型舰,在4月1日举行交舰艇典礼;主持典礼的台湾海军副总司令韦宗定中将要求海军在作战测评时,应以高规格、高效率要求,确立后续建造舰艇规范,使批量生产计划顺利进行,建立符合台湾海军未来作战需求的现代化导弹快艇部队。  相似文献   

17.
在历届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多次展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飞蠓”(FM)系列地空/舰空导弹系统。在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下,“飞蠓”系列不断发展壮大,作战效能不断提高。2002年的第四届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推出了“飞蠓”系列的最新精英:FM-90N.此次展出的FM-90N,是一种舰空导弹系统,她可以为祖国的海军水面舰艇提供低空、超低空防空保护。尤其重要的是,它可以有效的抗击当前对水面舰艇威胁最大的武器—掠海反舰导弹。这样的反舰导弹包括“迦伯列”、“鱼叉”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去年10月24日韩国海军编队访问上海,因此有条件对韩国海军舰艇作一番细细的品位。  相似文献   

19.
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海军的发展势头仍没有衰减的迹象,并已拥有数目相当可观的导弹巡洋舰、直升机母舰、航空母舰和大型两栖攻击舰等,成为一支以潜艇为主的“均衡发展”的海军。海军的发展战略强调在全球范围内保持持久的作战能力,并雄心勃勃地开始实施全球争霸的远洋进攻战略,即在已具备“均衡的具有远洋战役进攻能力”的基础上,用二、三十年的时间将海军逐步发展为一支能够在平时和战时与美国庞大的航母编队全面争夺制空、制海权的远洋战略进攻力量。  相似文献   

20.
西班牙的“阿尔瓦罗·德·巴赞”(Alvaro de Bazan,亦称F100)级护卫舰是一艘多功能护卫舰,一艘为处理危险状况,能为远征部队提供保护且在海上作战时作为旗舰指挥作战的理想水面舰艇。F100级护卫舰在担任海上特遣舰队的旗舰时,除取有进行空中作战信息整合、指挥舰队进行防空作战之外,也能担任反潜作战指挥平台。虽然在今日海军中反潜已经不是水面舰艇最重要的任务,但是,西班牙海军的“阿尔瓦罗·德·巴赞”号护卫舰还是配置了高科技的反潜作战系统,并在未来的作业中证明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