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人类研制机器人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这些机器人已经或将广泛用于许多对人类有危险的环境中。你能想像将来有一天,机器人能和宇航员一起在空间工作吗?美国国家航宇局约翰逊空间中心准备耗资300万美元研制一种太空机器人,取名为“机器宇航员”(Robonaut),它们将在不久的国际空间站任务中大显身手。 “机器人宇航员”的外形就象美国《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专门负责追捕星际逃犯的Boba Fett,与人的大小相似,具有头、躯干、两个上臂和五个手指的手。它的“皮肤”由类似制造宇航服的纤维材料制成。与人的双手一样,这双灵巧的机械手能使用宇航员常用的各种工程工具,在有重力的环境下能举起9.5千克重的物体。与人相似的是,“机器宇航员”也有一个树形中枢神经系统,是由传感器组成的网络。它的每个手臂上有150多种传感器,将数据实时传送回“机器宇航员”体内的中央处理装置中。  相似文献   

2.
“神六”的宇航员是在一个密封舱内穿宇航服,要离开密封舱,就没有空气了,这个宇航服本身就能供给氧气;没有温度保证了,就要把温度控制和健康保障的系统挪到舱外宇航服里去。宇航员穿好舱外宇航服后关上第一道门,然后把第二道门打开,以保证原来舱里的氧气和压力,不然舱门一打开,  相似文献   

3.
在航天飞机的每次飞行中,宇航员通常都是按曾在地面演练无数次的计划行事。而在1997年11月24日“哥伦比亚”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进行了一次应急行动,出舱把3天前刚释放进太空的“斯巴达”卫星又抓回来。像这种在太空临时计划在航天飞机飞行历史上还属首次。如图,美国宇航员温斯顿·斯科特  相似文献   

4.
国太 《国际太空》2012,(11):53-56
俄罗斯商业通信卫星平台主要有“快讯”(Exepress)和“亚马尔”(Yamal)等系列,其中“快讯”系列卫星平台由俄罗斯应用力学科学生产联合体研制;“亚马尔”系列卫星平台由俄罗斯能源火箭空间公司研制。  相似文献   

5.
生活在太空     
在太空这个全新的生活环境中,宇航员的生活方式自然与在地球上时迥然不同,在太空的衣食住行既有不少惊险,又有许多奇趣。 太空中如何穿衣 ? 宇航员在密封的座舱中穿的服装与在地面上穿的没什么区别。只是在太空失重环境中,衣服失去了重量,将衣服展开,它可以在空间中保持原状,只要将手臂伸进袖筒就穿上了。 宇宙空间几乎是一个真空的环境,若宇航员要走出座舱,进入宇宙空间,就必须穿上特制的宇航服才能生存和工作。宇航服实际上是宇航员个人的独立生命保障系统,每件造价高达上百万美元,重约一百多千克,真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  相似文献   

6.
漫步太空     
1965年3月18日,是人类航天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乘坐“上升2”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中,离开座舱用一根绳索系在飞船上,到太空飘飞了十多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人。1983年4月7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太空飞行期间,两名宇航员在太空自由自在地飘行了5个小时。这是人类首次不系绳索自由地在太空行走。宇航员为何能在太空行走呢?原来,宇航员从飞船或航天飞机进入太空时,除了要穿上特制的宇航服外,还要背上机动飞行器。有了它,宇航员才能在太空自由“行走”。机动飞行器…  相似文献   

7.
空间扫描     
乌克兰研制新型运载火箭 据乌克兰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 ,乌克兰南方设计局正开始研制名为“马亚克”的新型运载火箭。该系列运载火箭将使用乌克兰与俄罗斯共同研制的发动机。新型系列火箭将用来发射不同重量的航天器 ,其中马亚克— 12能将重 1.7t的航天器发射到 5 0 0 km高的轨道上 ,马亚克— 2 3能将重 3t的航天器送入地球静止轨道。据报道 ,“马亚克”系列运载火箭研制计划是乌克兰正在制定的 2 0 0 2~2 0 0 6年国家航天计划的一部分 ,其首次发射将在 2 0 0 5年~ 2 0 0 6年进行。德国斥巨资探索太空 德国政府 5月16日宣布 ,将在未来几…  相似文献   

8.
徐菁 《太空探索》2005,(9):20-21
在大多数学生勤于学习书本知识的时候,300多名幸运的欧洲学生合作研制了一颗小卫星“快车”(SSE TI Express).这颗卫星将于8月25日从俄罗斯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用“宇宙”火箭发射,同时发射的还有包括中国的DMC灾害监视卫星在内的几颗小卫星。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航空航天局官员7月30日透露,俄将与哈萨克斯坦签署继续租赁拜科努尔发射场的协议,租赁期为50年。俄罗斯的“安加拉”火箭属于环境清洁型火箭,目前俄计划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这种火箭,以代替目前的质子号火箭。拜科努尔发射场是俄罗斯目前惟一的可供发射载人飞船和地  相似文献   

10.
图1 这是宇航员驾驶马丁公司研制的背负式机动飞行装置在距地球467公里上空飞行于航天飞机和太阳峰年卫星之间的草图。宇航员携带一个“飞行抓钩”用于抓住卫星使其稳定,然后在卫星太阳帆板的间隙安装一个抓获装置,以便让机械臂捕获卫星。  相似文献   

11.
1985年4月由航天飞机发射的海军“租赁卫星-3”,因点火故障未进入预定轨道,经8月航天飞机宇航员出舱修理后,现  相似文献   

12.
《美国航空周刊》4月6日报道,俄罗斯航天局已经选中Samara航天中心、能源公司和Makeev火箭设计局共同组成的团队研制新一代中型火箭。该团队在竞标中击败了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科研生产中心及其“安加拉”火箭。依照俄罗斯航天局要求,新的运载火箭可将运送重达20吨的载荷进入距地面200千米的轨道。新型火箭为两级火箭,第一级使用液氧,煤油为燃料,第二级使用氢氧燃料。  相似文献   

13.
1日格林威治时间15时33分,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俄罗斯的联盟号运载火箭将联盟TM-17载入飞船送入太空。飞船载有2名俄罗斯宇航员——希波利耶夫和谢列布罗夫,1名法国宇航员让一皮埃尔·海涅雷。此次太空飞行代号为“牛郎星使命”,为期22天,将在和平号空间站上进行12项科学试验,其中3项是全新的,即协同作用试验、组织试验、远距离救护。“协同作用试验”主要研究宇航员在地面和太空运动时的肌肉反应;“组织试验”是研究体液在宇航员体内的移动情况;“远距离救护”是研究能否遥控空间站上的医疗器械…  相似文献   

14.
许彤 《太空探索》2001,(1):8-11
2000年10月31日,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1号发射台,伴随着隆隆轰鸣,高49米的联盟号火箭拖着明亮的尾焰,穿过厚厚的大雾和寒风向国际空间站飞去。坐在火箭顶端联盟号TM飞船内的是美国宇航员威谦·谢泼德(指令长),俄罗斯宇航员尤里·吉德津科和谢  相似文献   

15.
太空新航线     
太空清道夫将赴任 以研制小卫星见长的英国萨里卫星技术公司最近研制出一种重仅6千克的“纳米卫星”,取名“快照(SNAP)。SNAP-1定于6月28日启程赴俄罗斯做发射前准备,8月份将由俄宇宙号火箭送入高65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一个人数不多的小组只用了9个月时间就完成了SNAP-1从设计到建造的所有工作。 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来,地球轨道上积留下了大量的太空垃圾。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俄罗斯“闪电”号导弹快艇近日投入生产。这种快艇被外国专家称作“21世纪导弹快艇”,目前国外还没有同类产品问世。这种快艇用于消灭近海和公海上敌人的水面舰艇运输工具和登陆工具。快艇上装备了“白蛉”超音速反舰导弹,为了对付空中目标,快艇上还装备了12套“针”型全套防空火箭装置,配备的无线电设备可以同时监视15个目标。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计量测试研究所研制完成的国防计量研究课题“现场小推力自动测量技术研究”于近日通过了成果鉴定。该标准装置运用随遇平衡系统 ,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 ,有效地消除了电火箭自重、气路管道和电路导线对其推力测量的影响 ,提高了灵敏度、准确度 ,减小了漂移 ,突破了电火箭小推力测量的难题。该装置设计新颖、技术先进、性能良好、灵敏度高 ,使用方便。能连续、准确地测量电火箭稳态推力。其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现场小推力自动测量技术研究课题通过成果鉴定@刘京南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公司已开始研制一种新型火箭发动机,能极大地降低火箭发射费用,并无需生产氢燃料。新发动机效率将比现有设计提高约30%,采用一种全新的乙炔和氨混合燃料,称为“阿采塔姆”。  相似文献   

19.
<正>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航天依靠商业发射和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艰难维持。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复苏,俄罗斯又启动了一系列新的航天项目,包括新一代运载火箭安加拉,以及宏伟的载人登月计划,这也是俄罗斯重获太空强国地位的标志。最近几年俄罗斯经济表现不佳,俄罗斯最终放弃了跟风美国星座计划的重型火箭研制计划,转而在安加拉火箭基础上研制能力增强的安加拉5V火箭。  相似文献   

20.
8日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种子岛航天中心进行了LE-7型火箭发动机的350秒全时点火试验,取得了成功,这是第二次成功,第一次是在1992年12月27日。 12日格林威治时间11时10分,俄罗斯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一颗导航卫星——宇宙-2230。 13日格林威治时间1时45分,俄罗斯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用“闪电”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闪电-1通信卫星,这是迄今为止原苏联及目前的独联体发射过的第85颗此类卫星。美国东部时间8时59分,美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5名宇航员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始了为期6天的第三次太空飞行。奋进号升空后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