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 6月11日使用德尔它2两级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了采用高技术的新型"伽马射线大区域空间望远镜"(GLAST),从而使天文学家们有机会揭示宇宙伽马射线的奥秘,并更加深入地洞察宇宙及其起源.GLAST 于火箭起飞约75分钟后进入高565公里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美国6月11日发射的“伽马射线大区域空间望远镜”(GLAST)已顺利通过在轨测试。开始对剧烈而变幻莫测的宇宙伽马射线进行观测。与此同时,美国航空航天局于8月26日宣布重新命名该望远镜。新名字为“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为的是纪念高能物理学领域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3.
伽马射线探测器(GRO)是NASA的第2个大型探测器。它携带了迄今为止送入空间轨道的最敏感的伽玛射线仪。GRO将观测伽马射线爆丛、超新星、中子星和脉冲星等天文目标。在这次探测任务结束时,该探测器将把宇宙伽马射线的可观察范围扩大300倍。  相似文献   

4.
《航天员》2009,(5):6-7
据报道,2009年9月1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与欧空局(ESA)局长多尔丹在华盛顿NASA总部签署了一份关于在太空运输领域展开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这意味着欧空局将长期参与NASA的载人太空飞行,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工程》2012,(5):7-7
据NASA网站2012年8月6日消息,NASA的好奇心号巡视器(Curiosity rover)日前已成功地在火星表面的盖尔坑着陆。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收到它安全降落的确认信号后,又陆续收到它从火星表面传回的照片。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09,(6):75-75
据美国NASA网站2009年9月18日报道,9月17日,NASA局长博尔登与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主席戴斯科达在NASA总部签署4项协议,支持美法太空合作。  相似文献   

7.
《航天员》2013,(1):9-9
据NASA网站2012年11月6日报道,选择性激光熔凝(SLM)技术(一种类似于3D打印的技术)将被NASA运用于下一代火箭的建造中。NASA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将采用这种先进技术制造复杂的金属零部件,用于航天发射系统(SLS)重型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8.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4,(9):57-59
▲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它2732010C型火箭7月2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NASA的“轨道碳观测台”(OCO)2卫星。OC0-2与2009年2月在由轨道科学公司的金牛座XL火箭发射时因火箭整流罩开罩失败而被毁的OCO-1卫星非常相似,是NASA首颗专用大气二氧化碳观测卫星,对科学家认识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航天员》2013,(1):9-10
据NASA网站2012年11月8日报道,利用NASA开发的“中断容错网络传输”(DisruptionTolerantNetworking)协议,NASA与欧空局(ESA)借助一种实验版本的星际互联网,成功地演示了在国际空间站上操纵地面上机器人的技术。这种演示的技术有可能使未来空间飞行器与另一个星球上居住设施之间开展互联网式的通信。  相似文献   

10.
国际     
《航天员》2012,(2):8-13
美公布《NASA空间技术路线图与优先事项》 2月1日,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在历经1年分析后,公布了《NASA空间技术路线图与优先事项:恢复NASA的技术优势,为空间新时代铺平道路》报告。该报告是对2010年路线图草案的反馈,将帮助NASA排列出研究事项的优先顺序。委员会是基于NASA为新技术投资的每年约5~10亿美元的“可能”水平而考虑。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工程》2012,21(3):47-47
据NASA网站2012年4月9日报道,NASA正为发射一个深空原子钟(DSAC)演示验证而做准备。它使用单向导航技术——通过实现航天器实时估算自己的授时与导航数据,可对目前使用的双向导航系统做出改进。在双向导航系统中,信息要送回地面,需要地面小组评估授时与导航,然后再传回航天器。在执行时间起到关键作用的事件时,星载实时导航能力是提高NASA能力的关键,例如在行星着陆或行星飞越期间,对地面与航天器互动而言,信号延迟太长。在未来NASA任务中使用深空原子钟,  相似文献   

12.
, 《航天器工程》2012,21(6):79-79
NASA网站2012年10月15日报道,NASA合作伙伴联合发射联盟(ULA)在NASA商业乘员项目的第二轮商业乘员开发协议(CCDev2)中实现第5次也是最后一个里程碑。“危险、系统安全及概率风险评估”报告详述了宇宙神-5火箭的发射系统硬件会如何在火箭的发射和上升段确保航天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工程》2012,21(3):40-40
据NASA网站2012年4月27日消息,NASA的仿人机器人航天员-2(Robonaut-2)近日成功搭载到“国际空间站”上了。这个机器人具有像人手一样灵活的机器手,它可使用人的工具,帮助宇航员做一些简单、重复或有潜在危险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工程》2012,21(2):129-129
据NASA网站2012年2月8日报道,NASA2011年《衍生产品(Spinoff)报告》中,有44项创新技术上榜。这些技术源自NASA的任务和项目,并转化成实用商品,造福社会。NASA的衍生产品已经证实能为医疗保健、运输、公共安全、生活消费品、能源,以及环境、信息技术等产业带来利益,能刺激消费,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和商业机会。  相似文献   

15.
《航天员》2011,(6):8-8
据NASA网站10月14日报道,NASA、国家侦查办公室(NRO)和美国空军(USAF)于本周签署协议,为国防航天任务和民用航天任务中的商用运载火箭提供商建立清晰的认证标准。  相似文献   

16.
谢懿 《航天员》2011,(3):68-69
2011年5月16日,“奋进”号开始了它最后一次、同时也是NASA整个航天飞机机群倒数第二次的太空飞行。这次稍带伤感的旅程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了一台全世界最先进的宇宙高能粒子探测器——阿尔法磁谱仪(AMS)。  相似文献   

17.
徐劼 《上海航天》2006,23(5):37-37
美宇航局(NASA)将用德尔它-2火箭发射日地关系观测卫星(STEREO)。该卫星由美应用物理实验室设计并建造,项目由戈达德航天中心负责。  相似文献   

18.
美国航天局(NASA)太阳动态观测台(SDO)于2010年2月11日,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升空。SDO将在距离地球22300km的轨道上运行,它将测量太阳紫外线输出的波动,测定太阳磁场并拍摄太阳表面及太阳大气的照片。NASA称它是迄今研究太阳及其动态特性的最先进航天器,将成为科学家观测太阳的新“眼睛”。  相似文献   

19.
据美国space网站2013年7月19日报道,NASA已经批准拨款研发12项富有想象力的技术概念,并希望借此形成太空科学与探索的重大突破。这12项概念属于NASA“创新先进概念”(NIAC)项目中阶段1的工作。NIAC就是一个对未来先进(太空)技术进行研究的项目,于2011年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20.
《航天员》2012,(1):44-44
1月20日,女航天员艾伦·贝克(Ellen Baker)宣布离开NASA,至此,她在NASA工作已经超过了30年。“对于NASA的医学、科学和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贝克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NASA航天员办公室主任佩吉·惠特森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