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军  贾宝富 《空间电子技术》2009,6(3):112-115,126
文章在三维仿真软件HFSS和CST中建立谐振腔模型,给出建模的原理和注意点;详细研究了腔体各尺寸随温度变化对腔体本征频率的影响的正负性及影响大小,得出引起腔体频率变化的主要结构因素;重点分析了调谐螺钉纵向扰动及径向扰动对谐振频率的影响。结合LC谐振电路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减小温漂的措施。并根据仿真结果,对腔体的各个部分合理使用不同材料,使腔体温漂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2.
针对微波滤波器的某些特殊设计要求或加工制造缺陷造成滤波器中某一或某些腔体Q值降低的情况,分析了其对滤波器性能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工程中可实现的解决办法。首先研究了传输模式以及调谐螺钉深度对谐振器Q值的影响;然后通过理论推导得到滤波器某一或某些谐振腔体Q值下降对频率变量矩阵的影响公式,进一步通过MATLAB实现对5阶带通滤波器某一腔体Q值下降的情况进行综合与结果分析,并据此提出通过调节调谐螺钉适当增加滤波器输入输出与腔间耦合的方法来有效的减小Q值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采用Designer进行电路级仿真,验证理论推导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谐振腔体Q值的降低会造成滤波器驻波带宽增加、整体性能变差,并且越靠近拓扑结构中心腔体Q值的改变对整个滤波器性能造成的影响越大。当滤波器中某些单腔Q值的降低在一定范围之内,则可以通过调节耦合螺钉来提高滤波器输入输出与腔间耦合,以有效的减小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文章结论可为研究与解决微波滤波器Q值降低造成性能变差问题提供一定理论指导价值与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贺 《空间电子技术》2019,16(5):21-26,32
输出多工器是有效载荷转发器分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好坏决定了整个转发器分系统的性能特性。随着市场需求和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输出多工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针对输出多工器高温度稳定性需求,采用温补结构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改善输出多工器温度稳定性的方法。文章以TE221的温补滤波器为设计原型,提出了应用多物理场仿真设计温补滤波器的方法。文中首先仿真设计了Ka频段的TE221模滤波器;然后仿真分析了影响温补特性的关键结构尺寸;最后,应用多物理场仿真的方法设计一种TE221模温补滤波器,该滤波器温漂系数小于1ppm/℃,其设计结果满足航天系统的应用。文章提出的设计方法适合任意结构形式的温补滤波器设计,并且该设计方法方便灵活、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超小型腔体滤波器,它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和尺寸明显优于微带滤波器。  相似文献   

5.
波导功分器是电路合成技术中的关键器件。文章在叙述波导功分器制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出了1分3波导功分器,并对其温漂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器由于温漂的存在会使功分器的功率分配不均匀现象进一步恶化的结论,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减小机床的几何与热复合的定位误差,提出新的建模理论及补偿方法。分析丝杠受摩擦热源影响时的热膨胀,推导出丝杠瞬态温度数学表达式。对比介绍温升阶段丝杠冷却和冷却阶段丝杠再次温升时的丝杠瞬态温度计算方法。为解决丝杠温度不均匀分布的问题,细分丝杠,假定细分单元热均匀,并应用建立的丝杠瞬态温度数学表达式,对每个单元的温度进行求解。通过叠加各个单元的误差模型,可得到丝杠的综合误差模型。实验加工6个样件,用于验证模型的精度及误差补偿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补偿后样件的尺寸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侧重分析静态回归直线误差模型及工程应用的可行性 ,通过例证比较说明统计估算法的优势。阐述环境温度引起仪表回归直线的平移和旋转 ,导出温度误差为零位温漂及灵敏度温漂相对值的代数和 ;该误差模型具有通用性 ,可推广至其它环境因素对回归直线影响的分析。介绍时漂的基本概念及经验公式。强调静态不确定度应包括回归直线误差及环境因素影响的误差。  相似文献   

8.
光纤陀螺标度因数温度误差分析与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靖  张春熹  宋凝芳 《宇航学报》2008,29(1):167-171
光纤陀螺在大角速度应用时,标度因数误差超过偏置漂移误差成为主要误差源。分析了引起数字闭环光纤陀螺标度因数温度误差的原因,推导出了标度因数温度误差数学表达式,并对各温度敏感参数进行了温度性能测试。使用第二闭环控制补偿了反馈通道增益的温度漂移,证明了第二闭环控制精度对标度因数的影响至多是一个三阶小量。测量了不同输出角速率和不同温度时陀螺输出误差值,用一阶多项式和三阶多项式建立了它们的关系。建立了一个双输入、单输出标度因数温度补偿模型,利用最小二乘误差准则计算出模型系数。在-25℃~60℃温度范围内,采用本文提出的控制和补偿方法可将光纤陀螺标度因数误差减小到100×10-6以下,并使标度因数非线性度小于50×10-6。  相似文献   

9.
用Ansoft HFSS仿真软件建立了超小型氢频标磁控管微波腔模型结构,在给定腔体尺寸下,仿真了不同电极间距的空型和磁控管型微波腔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得出超小型氢频标磁控管微波腔的设计参数,并对实际设计当中影响磁控管型微波腔谐振频率的因素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环境温度变化对差压检漏系统的影响。通过建立差压检漏系统试验平台,研究了非对称基准物和被测物差压检漏系统零漂试验和被测物接标准漏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非对称基准物与低漏率的被测物产生的差压在滞后温度补偿后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可以消除环境温度变化产生的干扰,同时线性补偿的效果更好,误差更小;不同容积的基准物对相同漏率的被测物差压曲线在温度补偿前没有线性,但温度补偿后都能获得明显的线性;滞后温度补偿与即时温度补偿获得的线性基本相同,但滞后温度补偿比即时温度补偿产生的标准差更小,误差更小;多点平均温度补偿比单点温度补偿的效果更好,误差更小。  相似文献   

11.
机抖激光陀螺捷联系统中惯性器件的温度补偿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鹏飞  龙兴武 《宇航学报》2006,27(3):522-526
研究了机抖激光陀螺和加速度计的温度特性。通过重复性温度实验,得到了激光陀螺零偏的温度补偿模型;通过静态特性测试,得到了加速度计的补偿模型。结果表明,得到的模型可以有效补偿惯性传感器的漂移,使陀螺的精度提高了4.6倍,加速度计的漂移小于一个脉冲,并可以通过温度补偿来缩短系统的预热时间,由原来的半小时到基本不需预热;系统的精度提高了1倍。  相似文献   

12.
杨华波  张士峰  蔡洪 《宇航学报》2007,28(3):589-593
根据k次交叉验证思想,分别在测量方差已知与未知的情况下引入了一种模型选择准则,该准则充分考虑了模型的拟合能力与预测能力,在获得极大似然估计的同时,避免了参数估计中的过拟合问题。利用这一准则,对陀螺仪误差系数温度漂移建模进行了分析,获得了温度漂移的最优多项式模型。并与传统的AIC准则、MDL准则进行对比,通过Monte Carlo仿真说明了该选择准则在样本较小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基于SYSWELD有限元分析软件,以某新型战术型号铝合金联装架为产品对象,选取支撑框配对组件、弹位组件和立方体组件为典型结构件进行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数值模拟,以期表征铝合金联装架焊接过程的残余应力分布和变形趋势。结果表明:焊缝及其附近热影响区的Von-Mises应力较高,甚至超过了5A06铝合金材料的常温屈服强度;支撑框组件焊后最大变形出现于长矩形管中央,约为6.44 mm;弹位组件的焊接变形整体表现为凹向三维结构内腔,焊接变形也多集中在长矩形管上,最大变形约为5.21 mm。另外,采用对称分散焊过程产生的焊接变形量小于逐条焊缝焊接过程,但焊接残余应力趋势则相反。  相似文献   

14.
简要论述了精密温控在全液浮惯性仪表中的重要作用。详细介绍了仪表温度场的设计要素及精密温控线路的选择。重点阐述了在温控线路中采用光电隔离直流脉冲调宽方案。该方案具有精度、可靠、功耗低,且对系统干扰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在组件级与分系统热真空试验中,对目前正在使用的测温程序所作的改进。它完善了温度数据显示的形式,增加了曲线显示功能,在不影响温度数据采集精度与速度的前提下,尝试了新的数据处理方法,以期达到更简便易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汪宝宁 《上海航天》1997,14(4):32-35
了微动同步器结构原理,用数学方法找出了温度对其标度因数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温度对激磁线圈的铜阻有影响,从而最终将影响输出电压的大小,针对这一主要原因,采用NTC物理方法进行补偿,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策  沈晓卫  章彪  胡豪杰 《宇航学报》2019,40(7):811-817
针对微机械陀螺零偏受温度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CS)和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陀螺零偏温度补偿方法。首先,将平滑处理后的陀螺数据作为样本点,采用基于径向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方法构建漂移模型,把数据从低维空间映射到高维空间进行线性拟合。然后,利用改进布谷鸟算法对支持向量机的惩罚参数、核函数参数以及不敏感系数进行优化,避免了人为选择参数的盲目性且提高了建立模型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经CS调节支持向量机算法补偿后,陀螺输出精度更高。与最小二乘分段拟合方法、BP神经网络方法相比,陀螺输出数据方差分别平均减小了63.2%、43.4%,最大误差分别平均减小71.63%、4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