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ЗП648Л、ЗЛ708Л、ВЖЛ14Н三种材料五个件号典型熔模精铸件进行了铸造工艺试验,通过冶金质量、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的数据对比分析,总结摸索出合理的熔模精铸重熔工艺参数,制定了完整的熔模精铸工艺,在国内首次成功试制出合格铸件。  相似文献   

2.
卫淑霞  彭英等 《红旗技术》2003,(1):34-36,39
介绍了某起动机无余量精铸涡轮叶片质量改进工艺攻关试制过程控制,通过有余量叶片改无余量叶片等方案的实施,从而保证了该零件的顺利试制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铝合金石膏型熔模精铸是一项先进铸造工艺,它把熔模铸造和石膏型铸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铸造高精度、薄壁、复杂整体铝合金铸件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是铝合金铸造技术上很有发展前途的一项工艺。一一四厂、西工大、四院、四三○厂、五三○八厂等九个单位组成研制攻关组,系统地研究了石膏铸型材料、模料、A356铝合金、以及整个石膏型熔模精铸工艺:成功地试制了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中推预研核心机高压涡轮导向叶片的结构特点及其对试制工艺的要求,该导叶是将高温耐热合金叶身与上,下缘板分开精铸后高温钎焊而成的极其复杂的多层次爆组合件。按照“对流-冲击-气摸”复合式气冷的要求,用激光和电光花等加工方法,在叶片的各部位打出了数众多的气膜孔和冲击孔,工艺难度很大,经过攻关后才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备件携行量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备件是舰载机在海上执行维修保障任务的重要资源,而备件数量的配置受成本、储存空间与使用可用度等因素的影响。针对出航准备阶段备件携行量的确定问题,分析和总结了当前备件数量配置方法的研究现状,重点对基于间断型历史数据的备件需求预测法、先维修后备件的序贯优化法以及维修与备件的联合优化法进行了综述,并从成本、舰船储存空间与使用可用度等角度分析了3种方法的特点与适用场合,认为联合优化是备件携行量的最佳计算方法。结合已有的研究基础,对备件携行量联合优化方法未来的研究重点与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研制的预制硅酸乙酯粘结剂用于代替工业硅酸乙酯(ЭТС-32和ЭТС-40)制造熔模精铸用陶瓷壳型。试制的工业批量产品已在一系列企业中试用。研究和试用结果证明,使用预制粘结剂制造熔模精铸壳型有良好的前景,有必要尽快投入工业生产。该工作为苏联航空材料研究院科研成果在企业推广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简述易熔合金精铸模工艺过程和模具结构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采用此种模具在长江—750改型摩托车的四项精铸件的试制情况、模具结构及主要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针对空心涡轮叶片精铸过程中的试错法和数值仿真法难以敏捷反应铸件的真实变形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检测结果的精铸零件反变形综合补偿方法.通过对精铸叶片试模样件进行三坐标检测及统计分析,得到叶身截面收缩、扭转和弯曲变形情况,并建立其综合补偿反变形模具型腔优化算法,实现精铸型腔的反变形优化设计.以精铸叶片试模样件叶尖处截面为例,其叶身段型面误差、前缘最大误差、后缘最大误差相对于未补偿前分别减少了50%,68%和31%.实例验证表明:其研究成果能有效提高空心涡轮叶片的精铸成型精度,达到精确控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叶轮机设计的流线曲率法反问题中,统一了基于圆柱坐标系下流面角γ,λ的和流线准法线上流面角的两种叶片力分解方法,得到了适合于轴流、斜流和离心压气机的动量主控方程.提出一种双涵道叶轮机的一体化通流反问题方法,采用分流机匣变位或者涵道比变化这两种自动调整措施.将流线曲率法应用于双涵道叶轮机加以组合压气机的一体化通流设计.设计了某双涵道、双转子、轴流离心组合的压缩系统,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检验了可行性和适应性.讨论了轴向速度比的物理意义及在通道自动调整的轴流级通流设计中的应用,给出相应设计算例.   相似文献   

10.
整体叶轮作为动力机械的关键部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叶轮叶片的型面非常复杂,对发动机性能影响大,设计研制周期长,制造工作量大.其加工、检测一直被视为制造业中的难题之一,叶轮加工过程中的全面质量控制是叶轮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叶轮主要检测位置有叶片、流道和前缘等,参见图1.检测项目有叶片轮廓度和厚度、叶尖和内流道轮廓度、前缘轮廓度等. 叶轮检测的难点在于: (1)叶轮叶片属于自由曲面(包括窄流道),叶片扭曲严重,测量时极易发生干涉.自动生成无干涉探针移动轨迹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1.
从斯贝精锻精铸叶片检验工序的安排上及对检测工装结构的分析中,可以发现罗·罗公司的精锻精铸叶片之所以能够质量好,合格率高,除了热工艺本身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外,叶身型面采用无基准检验及位置和轮廓度误差的分项检验法,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叶身型面的检验项目主要有:1.形状误差(轮廓度),2.厚度,3.扭转误差,4.弯曲误差,5.叶身相对于基体的位移度误差等。前一项叫  相似文献   

12.
微小整体叶轮作为微型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微型发动机的使用性能。针对微小整体式复杂叶轮流道狭窄、叶片扭曲大和长厚比大等特点,开展了微小复杂扭曲整体式叶轮五轴联动微细铣削加工方法研究。针对微小叶轮加工过程极易发生变形、过切和碰撞干涉等问题,对微小叶轮的加工过程进行工艺规划,建立了微小叶轮流道加工刀具选择的约束方程,计算出叶轮加工刀具的最大理论直径。通过CAM软件对叶轮进行切削仿真,验证了刀具选择和工艺规划的正确性。通过五轴联动微细铣削试验,得到了具有6个直径10mm的叶片、叶片最小厚度0.15mm、叶片最小相邻间距0.58mm的7075铝合金微小整体叶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半开式离心叶轮间隙对效率及压力的影响和不同间隙下叶轮出口径向速度的变化规律。在间隙一定,当流量从大向小变化时,主流区从轮盘侧向轮盖侧移动,有时在轮盘侧观测到明显的倒流现象。用动态热线风速仪对叶轮叶道出口的速度分布进行了集平均测量,得出了不同流量下的速度分布。  相似文献   

14.
涡轮增压器使用的双面离心压气机,由于前后方叶轮进口流场存在着差异,导致随着流量减小,前后方叶轮流量分配失衡,出现前方单侧叶轮工作模式。为了进一步拓宽双面离心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提出增大双面离心压气机后方叶轮半径的方法,实现两个叶轮流量分配的再平衡,主要目的是研究非对称模型在双面离心压气机流量分配调节方面发挥的作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两种双面叶轮压气机整机模型的工作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增大后方叶轮半径的方法,能够有效调节中等流量和小流量工况下两个叶轮的流量,从而改善了两个叶轮流量的平衡状况,同时改变了双面离心压气机的工作模式转变过程。前方叶轮各叶片槽道流量分配主要受蜗壳内部静压周向分布形式的影响,而后方叶轮各叶片槽道流量还受弯曲管道出口流场的影响,弯曲管道出口形成的交汇区域下游的叶片槽道内流量明显偏小。弯曲管道出口交汇区域内两股气流的相互作用强度受后方叶轮流量的影响,流量越小,交汇区域内两股气流的作用强度越弱。增大后方叶轮半径,增强了后方叶轮的做功能力,使设计工况的压比提高了4%,延缓了双面叶轮并行工作向单面叶轮工作模式的转换过程,并使双面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拓宽了12.6%。  相似文献   

15.
正以某型空气发生器离心叶轮的试制过程为对象,介绍了装备修理企业以修理科研模式开展关键零备件制造的流程及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对比分析了修理科研与一般科研的差异,从延伸修理理念、设计修理标准、解决修理瓶颈问题等角度总结了修理科研的内涵,指出修理科研是航空修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刘辰  徐家文  赵建社  吴锐 《航空学报》2010,31(3):650-654
针对难切削材料三元流闭式叶轮上复杂弯扭型腔的加工难题,提出数控电解(NC-ECM)/数控电火花(NC-EDM)组合加工数字化制造技术方案。本文重点论述了其总体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包括总体工艺流程设计,数控电解预加工中阴极及运动轨迹设计,数控电火花精加工中电极及加工轨迹设计,工装夹具设计以及加工参数的选择与优化等问题。成功试制了合格的某型三元流闭式叶轮,试验结果表明,组合电加工技术能够满足三元流闭式叶轮的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7.
铸造挤压模是用5Cr4NiW4SiMoV材料由熔模电渣精铸而成。经过六年多试验、试生产的考验,证明铸造挤压模能节约加工工时,缩短加工周期,节约材料,是一种较好的新工艺。三、机械性能在按图2进行热处理后,室温机械性能如下: 四、使用情况精铸挤压模是用在高速锤上挤压合金钢叶片,对模具的精度和光度要求都比较严格,只要挤压出的叶片截面增厚0.4毫米,模具就不能再用。精铸挤压模的寿命平均能挤压1000~  相似文献   

18.
飞机战伤备件需求量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一繁  宋笔锋  王旭 《航空学报》2009,30(3):450-455
发展了一种飞机战伤备件需求量预测的理论方法。首先分析了飞机基本功能项目的损伤级别,讨论其对飞机存在状态的影响,总结出战伤备件的类型为遭受非致命损伤的飞机基本功能项目。然后,分析飞机存在状态以及对应的备件需求向量,提出飞机一次出动备件的需求概率为飞机基本功能项目损伤且飞机生存的联合概率。最后,运用马尔可夫链法,解决了战伤备件需求概率的计算问题,得到了基于二项分布的战伤备件需求量。算例和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对科学地确定飞机战伤备件数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厂产品中有不少中小型壳体零件,带有主腔孔和接管嘴孔,而这些孔的加工工艺基本相似(见图1)。由于这些零件的壳体外形不规则,壳体上只要有一个孔,就要设计制造一套专用角铁式车床夹具。因此,长期以来耗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而且对于新品试制拖延了周期。为了减少专用工艺装备,缩短新品试制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深孔磨削砂轮杆滚动轴承寿命短、抗震性能差,和进一步提高深孔磨削的质量,近两年来,我厂有关车间、科室的工人、技术人员、领导干部三结合,对液体静压轴承砂轮杆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效果。从目前试验的情况看,磨削光洁度可由原来的▽6、▽7提高到▽8,有的达▽9,并基本上消除了磨削表面的螺旋波纹;提高粗磨和精磨效率2~3倍,并使后续工序珩磨效率提高5倍左右。一、静压砂轮杆的结构与设计我们曾试制了两种型号的深孔磨削静压砂轮杆,分别采用四支点单列油腔和五支点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