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航宇局(NASA)探索办公室最近发表了一篇报告,提出了四项载入航天探索计划: 1.载人探索火星计划该计划包括3次远征火星探索行动,运货与运人分开进行,货运飞船先行,载有在火星着陆所必需的全部设备和返回地球用的推进剂,它沿着耗能最小,或者说是低速的轨道飞向火星。货运飞船到达火星后,便停留在轨道上,等待着载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器载有8名宇航员,到达火星后,便与货运飞船对接,其中4名宇航员乘着陆装置降落在火星  相似文献   

2.
航天员的火星旅行首先要经过太空,然后到达火星表面,最后又通过太空返回地球。在火星旅行的整个来回过程中,航天员要经受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的“考验”,但其中主要是失重、低重力、火星大气和宇宙辐射。因为这四种因素对航天员的危害最大,因此需要很好地研究和预防。  相似文献   

3.
王庄林 《飞碟探索》2010,(11):52-52
在40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跨出第一步时说:“这是我跨出的一小步,却是整个人类跨出的一大步。”毫无疑问,人类迈向太空的步伐正在加快,这不,有人已经提出新的计划——移民到火星上去吧!  相似文献   

4.
李有观 《飞碟探索》2012,(10):36-37
虽然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载人航天计划一直处于举棋不定的状态,但是对于未来的载人火星探测还是有着许多创新理念。从星际火箭到新一代的无人探测机器人,目前美国所掌握的这些技术最终能够将宇航员送到火星上。  相似文献   

5.
让我们设想一下未来 ,或许在2020年会有一艘由多国宇航员组成的机组驾驶的宇宙飞船 ,将开始它的第一次星际旅行,它的目标就是火星。或许这一设想还无法提交给国际科学委员会 ,并与其他国家共同开发这颗“红色星球”。目前探测火星的工作即将开始 ,而且将持续到2015年左右。在载人火星飞行的方案实施以前 ,将会发射一系列不载人的自动火星探测器 ,那就是福博斯太空飞行器。我们会在火星上找到什么数百年来 ,人们一直认为在火星上有生命存在。科幻小说的作者们就火星人和他们构成的社会写下了许多离奇古怪的故事。甚至一些科学家们都…  相似文献   

6.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好奇"号火星车将于2012年8月5日在太空起重机的帮助下在火星表面着陆。在太空起重机利用绳索和制动火箭让"好奇"号慢慢降落盖尔陨石坑之前,制动降落伞将首先打开,使"好奇"号以及太空起重机的速度降  相似文献   

7.
火星探测将是21世纪头十年世界航天的重头戏,美国和俄罗斯都制订了火星探测计划。美国在1976年海盗号成功着陆火星之后,1997年又发射了探路者和火星漫游车“索杰纳”。人们对开发火星的热情越来越高。 鉴于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耗资巨大,在火星计划中,为节约巨额资金和减少宇航员的风险,将首先由火星车作为先遣部队和开路先锋,率先登上火星。  相似文献   

8.
正在筹划中的载人火星登陆将使宇航员经历复杂且特殊的考验。俄罗斯医学生物学课题研究所的专家波塔波夫日前在俄《科学信息》杂志上撰文说,宇航员若想顺利往返火星和地球须在心理和生理方面过七道关。  相似文献   

9.
崔志 《国际太空》2006,(2):17-21
□□在1969-1994年的25年里,日本成功发射了30颗卫星,没有失败的纪录,成为新兴的航天大国.但在1994-2004年的10年间,日本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方面屡遭失败:希望号(Nozomi)火星探测器未能到达预定的火星轨道;火箭至今未能打入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日本公司在卫星制造方面也没有能力成为主承包商.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作为人类最伟大的成果之一,航天技术把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至今,已经有43年的历史,43年弹指即逝,如今,已有5000多颗航天器驰骋九宵,人类登上月球,造访火星,800人次遨游太空,俄罗斯男宇航员波利亚科夫和美国女宇航员露西德分别创造了在太空生活439天和188天的男女世界纪录。俄罗斯的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在2021莫斯科航展上展出的"宙斯"核动力太空拖船TEM的概念惊掉了很多人的下巴,它的造型如同星际战舰,可以执行从地球到月球、地球到火星、月球到火星的远距离运输任务,可以执行地球附近的航天器轨道调整任务,大大节省火箭发射的费用,而且寿命长达几十年.  相似文献   

12.
尹怀勤 《太空探索》2003,(10):43-46
欧空局和美国于6月3日和6月11日、7月8日,分别发射了火星快车和勇气号、机遇号两个火星车,急驰火星,去寻找水和生命的踪迹。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赶在这不长的时间里连续发射三个航天器飞赴火星?原来这里面有个发射窗口和最佳轨道问题。  相似文献   

13.
平树 《太空探索》2014,(3):42-43
近来,印度航天似乎比较火:2013年11月5日,印度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C25成功发射了本国研制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在全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为目前只有美国、苏联和欧洲航天局成功探测过火星,也就是说印度有可能成为亚洲第一个成功探测火星的国家;2014年1月5日,印度又首次利用一枚第三级采用国产低温火箭发动机的“地球同步卫星轨道运载火箭”将地球静止卫星-14通信卫星送入太空,由此成为世界第6个掌握低温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繁星 《太空探索》2004,(3):20-21
继美国总线布什宣布登陆火星太空宏图后,欧空局在2月3日正式宣布了欧洲雄心勃勃的极光火星探测计划:力争在2011年发射欧洲第一个火星取样探测器,采集500克的火基岩石回地球进行分析.力争在2033年实现欧洲航天员登上这颗红色星球的梦想。这个计划与美国火星探测计划的时间表相一致,这表  相似文献   

15.
江燕 《太空探索》2004,(5):14-15
2003年6月、7月间先后发射的火星快车、勇气号和机遇号三个火星探测器,已分别于去年12月和今年1月、2月陆续到达火星,开始陆续发回火星照片,地球人的火星热再度回升。  相似文献   

16.
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产生吸收和散射作用,同时还将与火星表面航天器发生对流换热。热设计时难以直接评估对流、辐射和导热三种换热对航天器的影响,从而确定主要的控温途径。在调研火星表面辐射、大气等热环境的基础上,从线性化传热系数和对流辐射比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辐射、对流和导热对航天器的影响。器表辐射传热系数随光学属性和温度的变化范围为0.3~1.4W/(m2·℃),对流传热系数随风速变化为0.2~1.5W/(m2·℃),器内导热传热系数可控制在0.25W/(m2·℃)以下。结果表明,太阳辐射较火星表面和天空辐射而言是主要外热源,航天器表面的辐射和对流换热为两条并联换热途径,两者均可成为主要换热途径,器内导热传热是控制航天器内外隔热的主要可控因素。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提出太空探索新构想,明确把载人火星航行作为未来太空探索的最终目标。载人火星航行再次被提到重要的研究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18.
“火星漫游者”将给人类带来哪些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点 《国际太空》2003,(8):8-11
□□1997年7月4日,美国“火星探路者”在火星着陆,实现了对火星较大范围的移动考察,代表了火星探测的重要阶段。时过6年,与“火星探路者”类似的火星探测方式于今年实施。美国于2003年6~7月分别发射了2个“火星漫游者”(以下简称“漫游者”)探测器。这两个“漫游者”也是自动探测车,但性能远高于昔日的“火星探路者”。其中漫游者-A于2003年6月10日发射,定于2004年1月4日到达火星,目前选择的着陆点是Gusev陨石坑,它位于火星赤道南15°;漫游者-B于2003年7月8日发射,定于2004年2月8日到达火星,着陆点是位于火星赤道以南2°的Meridiani 平原…  相似文献   

19.
美国航宇局(NASA)、俄罗斯航天局(RSA)和一个国际合作伙伴小组正在研究本世纪最后几年中的无人火星探测任务。1.俄罗斯牵头的任务a.火星一96·运载器:俄质子号火箭。·有效载荷:一个轨道器、两个小型着陆站、两台尖钉形的穿入器,用以进行火星表面下的测量。·计划安排:该任务原定于1994年实施,现改为1996年。b.火星一98·运载器:俄闪电号火箭。·有效载荷:待定。可供选择的对象为一个轨道器、一个俄罗斯的“火星车”巡视器和法国制造的大气气球系统。·计划安排:该任务原定于1996年实施,现推迟到…  相似文献   

20.
航天发射场又叫航天中心、航天港、卫星发射场、卫星发射基地、卫星发射中心和火箭发射场等,它是航天器进入太空的起点,绝大多数航天器都从这里出发被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