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当在夜晚我们抬头仰望星空时,看到的是满天繁星,我们感到人类是那么渺小。绚丽的星空魅力无穷,浩瀚的宇宙充满了诱惑。我们常常要问:星空的深处是什么?天空有多大?有没有边际?我们能够了解到宇宙深处的东西吗?宇宙,是广无边际的空间与存在其中的物质的总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随着科学的进步而扩展,从古代人肉眼看到的日、月、行星及邻近的恒星到银河系,再到银河系外的独立星系(如M31仙女座星系),再到星系群,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百亿光年的遥远星系了。中国古人很早就把星空分为若干个区域。在中国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史记》里的“天宫书”…  相似文献   

2.
正每当抬头仰望星空,人们总被浩瀚的宇宙所吸引。灿烂的群星总是以无与伦比的深邃和静谧,向人类展示着神秘而和谐的宇宙图景。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飞向太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今天人类终于研制出了宇宙飞船,实现了"飞  相似文献   

3.
会员编号:011100,姓名:李金生,年龄:23岁,爱好:飞碟。从小就对宇宙有浓厚的兴趣,喜欢借助另类科学探寻宇宙与人和自然的本质联系,探索宇宙的内在规律,非常渴望得到知音。地址:天津市河东区真理道玉山里8号楼25门305,邮编:300250。会员编号:010931,姓名:张珉,年龄:33岁,爱好:飞碟、考古、天文、自然科学、海洋、地质。儿时就喜欢看星星,觉得宇宙神秘无限,愿结交天际那端与我一起仰望星空的朋友。电话:(0413)2659178,2786155,E-mail:950907@163.net…  相似文献   

4.
生态:和谐的整体胡益兴自古至今,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大自然和整个宇宙的向往、探索和追求。白天仰望碧海青天,夜间凝视月宫星河,产生了一个又一个像嫦娥奔月、夸父追日这样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像哥白尼、伽利略这样献身于宇宙探索的杰出科学家。...  相似文献   

5.
正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浩瀚的宇宙是神秘的,自人类诞生至今,从未停止过仰望头顶璀璨的星空,思考深邃宇宙的奥秘。今天人类终于研制出运载火箭,实现了"飞天"的美好愿望。但是,由于太空的特殊环境,人类在太空的生活和在地球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别。那么,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与在地球上比起来,航天员在太空中有哪些奇妙的经历?  相似文献   

6.
正当你仰望星空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的宇宙到底有多大?它已经诞生了多少年?现在,它还在继续变大吗?将来呢?我们的宇宙会怎样终结?也许就在你想这些问题的时候,正有一位睿智的女性也同样注视着星空,试图寻找答案。她,就是温迪·劳雷·弗里德曼。  相似文献   

7.
正生活在地球这个蓝色星球上的人类,总喜欢畅想着宇宙中的种种。在苍穹之下,他们仰望星空,一次次点燃内心深处的希望之火;在未知之中,他们渴望真理,一次次冲破天际去拥抱遥远和神秘。2019年12月27日,时隔900多个日夜,当巨大的轰鸣声再次在海南文昌响起,静谧的薄纱被壮丽的光芒拨开,一团烈焰缓缓升起,直到消失在夜幕中。  相似文献   

8.
正人类仰望星空和观测太阳系天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直到20世纪中期,人类才真正开始系统探索太阳系和太阳系以外的太空。身向寰宇,催生行星科学1961年4月12日,苏联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将宇航员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这一事件也促使美国向全世界宣布实施宏伟的载人登月计划,阿波罗计划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9.
日月 《太空探索》2003,(10):32-33
人们无不赞叹星光灿烂,神奇的星空有着千年不衰的魅力。因此人们部称这满霜的繁星是“宇宙之花”,是的,只要抬头仰望,就不难看到它们在夜空中争奇斗妍……  相似文献   

10.
当2007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演讲时说道:“一个民族要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他还在诗歌《仰望星空》中写道:“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相似文献   

11.
深邃迷人的美丽星空,是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无时无刻不着迷的对象。自从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宇宙有多么遥远、壮美之后。“和外星人联系”便成了许多人的梦想。在浩瀚宇宙的无限星系中,是不是有着和人类一样聪明、一样拥有文明的智慧生物呢?  相似文献   

12.
陶勇 《飞碟探索》2008,(8):49-49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仰望浩瀚的星空:宇宙真的是太美妙了!众多的星星似乎在我们面前连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深深地敲在了我们的心灵深处:我们到底从何而来?今天,似乎有一种学说为我们带来了希望,这就是“夏娃理论”。  相似文献   

13.
可观测宇宙     
正可视宇宙的半径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时,所看到的星系总是有限。人类几千年来,总在孜孜不倦地探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地完全了解宇宙。在观测宇宙时,我们似乎总以观察者为中心的角度看宇宙,就像一艘在地球表面大洋中航行的轮船。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可以观测到宇宙大爆炸后的7亿年左右的早期天体,可观测宇宙年龄大约为138.2亿年。由时空、距离和光速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宇宙的直径为138.2亿光年的倍数。如果按138.2亿光年估算,考虑  相似文献   

14.
茫茫宇宙 ,辽阔星空 ,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又是如何演变的?千古之谜牵动着人类的心弦。人类是用肉眼来观察事物的 ,可面对浩瀚无边的宇宙 ,人类是那么的渺小 ,仅靠肉眼来探索神秘的宇宙就显得远远不够了。于是天文学家们便制造了一只“巨眼”———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是人们为观测遥远的天体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望远镜 ,它是人类观测天体 ,认识和了解宇宙的重要工具。天文望远镜比一般的望远镜要大得多 ,也精良得多。目前常用的有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和折反射望远镜三大类。天文望远镜一般都有较大的孔径 ,具有很好的聚光能力 ,可以比人…  相似文献   

15.
无限小与无限大——论宇宙吕金来宇宙有多大?这是历代地球人类仰望着“苍天”时发出的感叹。对于这个问题,自古至今谁也无法解释清楚,也没有人能给宇宙的大小作一个定义。目前,最具有科学性权威的答案,也只能从现代最先进的射电天文望远镜探测得到150亿光年之内的...  相似文献   

16.
杨抑 《飞碟探索》2008,(8):F0002-F0002
火星一直让人们对它充满幻想,从动画片中的火星人,到《宇宙威龙》对火星作为人类第二星球的描述,无不表现了人类对于火星的期待。人类对于火星的观测,在古代就有详细的记录。通过现代航天手段的探测,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对于探索火星.也许没有科学家会清晰地告诉我们,这种探索的结果会是什么,但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也很难想象,他们探索新航道的行为会意外地改变人类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丁宇 《太空探索》2003,(9):38-39
月亮,是我们地球的近邻,也是我们人类研究地外星球最多的一颗星球。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我们仰望星空下的月球时.除了嫦娥、吴刚、桂花树,我们埘她又知道多少呢?  相似文献   

18.
星际信使     
1610的,伽利略出版《星际信使》,这是人类以望远镜观测天文现象后,所写下的第一本书。伽利略眼中的星空,开启了宇宙新章。  相似文献   

19.
茫茫宇宙,无边无际;仰望长空,苍穹无限。宇宙间万事万物均由物质组成,有物必有形,那么宇宙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呢?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是很玄妙,其实只要知道物质占有空间就一定会有形状的简单道理,这个问题也就很自然了。在远古时代,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仅仅限于两眼所能看到的现象。看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夜晚满天繁星闪烁,天明天黑往返相同,就好像头顶上有一个巨大无比的罩子。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在罩子顶上按固定的位子运行,风雨雷电是在天地之间形成。人类活动的大地是这罩子底下的平面,树木、动物以及人类,都是在大地…  相似文献   

20.
<正>浩瀚太空、神秘宇宙、令人敬畏,却又让我们滋生无限遐思。在这个天体世界里,有宝藏、有陷阱、有奇观,更有令我们人类为之好奇、为之心动的未知之迷。飞向太空,到遥远的星空中去探寻人类可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