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美苏两国为了争夺战略核优势,近几十年来双方均致力于发展各种洲际弹道导弹系统。美国的洲际导弹力量曾一度领先,但以后苏联步步赶上,使两国的战略核力量接近于平衡。目前美国部署了1049枚洲际弹道导弹,其中有49枚大力神Ⅱ导弹(液体发动机),450枚民兵Ⅱ导弹和550枚民兵Ⅲ导  相似文献   

2.
袁俊 《中国航天》2003,(1):38-39
2002年12月11日,美国“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进行了第八次导弹拦截试验。美国东部时间12月11日,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一枚改进型“民兵”2洲际弹道导弹,它带有模拟弹头和3个气球诱饵。20分钟后,一枚陆基拦截导弹从加州以西2880km、距范登堡7680km的南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导弹靶场发射升空,以24100km/h的飞行速度对“民兵”实施拦截。“民兵”2导弹释放了模拟弹头,其诱饵气球也完全成为一个长2m左右的完整气球。按试验预想,地基拦截导弹要进入“民兵”2导弹220km高度…  相似文献   

3.
据美国五角大楼估算,如果将36枚MX导弹以“大力神Ⅱ”导弹地下井为基地,地下井改建费需78亿美元,如果用“民兵”导弹地下井,那么40枚MX导弹所需地下井的改建费只要56亿美元,将便宜28%。五角大楼认为,大约要投资138亿美元,准备230枚MX导弹,才能满足部署100枚导  相似文献   

4.
《国防电子学》1982年3月报导:美国计划用50枚各带3个分导式弹头的“民兵”Ⅲ导弹来替换原有的单弹头“民兵”Ⅱ导弹,这样初步可增加100个弹头。“民兵”Ⅲ的弹头设计,是要在突破苏联的导弹防御网时,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突防机动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美国面临着苏联第一次核打击的威胁,所以正在执行民兵导弹的改进计划。苏联在改建的SS-11地下井中部署了三百多枚SS-17、SS-19导弹,在改建的SS-9地下井中部署了二百多枚SS-18导弹。苏联装分导式多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至少已有六百枚。每种导弹都备有单弹头和分导式多弹头。苏联的新型第四代洲际弹道导弹SS-17、SS-18和SS-19,在试验中已显示出对民兵地下井具有单发高杀伤率的能力。因此,战  相似文献   

6.
首批MX洲际弹道导弹已被装入民兵导弹发射井,以使其在1986年底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将首批50枚MX导弹装在沃伦基地上改建后的民兵导弹发射井中是这项计划的一个里程碑。预计到1986年12月底将有10枚MX导弹和两个MX导弹发射控制中心进入警戒状态。  相似文献   

7.
据美国空军1983年5月11日的一份秘密文件及7月份的一项研究报告透露,美国制订了1985~1989年五年长期预算计划,它包括:第一阶段在现有加固的“民兵”导弹地下井里重新部署100枚带10个核弹头的大型“和平保卫者”MX 导弹;第二阶段再部署100枚上述大型 MX 导弹及研制部署1,000枚  相似文献   

8.
一、美国美国在集中力量改进现有的洲际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轰炸机三位一体战略力量,并且继续拨款研制预计在八十年代部署的新武器系统。洲际导弹数目保持不变,民兵Ⅲ550枚(每枚带3个分导式子弹头)、民兵Ⅱ450枚、大力神Ⅱ54枚。正在继续采购37万吨当量 MK12A 分导多弹头和 NS-20制导系统,以改进民兵Ⅲ威力和精度。它们与改进民兵软件工作一起,将提高导弹精度,到七十年代末,大约从0.46公里(0.25海里)提高到0.21公里(700英尺),从  相似文献   

9.
1月18日,美国不顾世界多个国家的强烈反对,在中太平洋地区进行了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第二次拦截试验。按照预先设想,携带假弹头的民兵导弹要模拟一枚核导弹对美国进行攻击。该弹发射20分钟后,拦截弹发射,在190公里的高空以15000公里/小时的速度接近靶弹并将其击落。当晚6时19分,一枚改进型民兵2导弹从位于加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20分钟后,一枚拦截弹从夸贾林岛发射,对其进行拦截。结果拦截弹和靶弹擦肩而过,试验以失败告终。据美国军方高层人士透露,两个红外热寻的装置是造成拦截弹“脱靶”的罪魁祸首。这两个  相似文献   

10.
会庭 《中国航天》2000,(3):38-38
1月 18日 ,美国不顾世界多个国家的强烈反对 ,在中太平洋地区进行了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第二次拦截试验。按照预先设想 ,携带假弹头的民兵导弹要模拟一枚核导弹对美国进行攻击。该弹发射 2 0分钟后 ,拦截弹发射 ,在 190公里的高空以 150 0 0公里 /小时的速度接近靶弹并将其击落。当晚6时 19分 ,一枚改进型民兵 2导弹从位于加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 ,2 0分钟后 ,一枚拦截弹从夸贾林岛发射 ,对其进行拦截。结果拦截弹和靶弹擦肩而过 ,试验以失败告终。据美国军方高层人士透露 ,两个红外热寻的装置是造成拦截弹“脱靶”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1.
《防务日刊》1983年4月27日报导:空军官员星期二向国会报告说,在怀俄明州沃伦空军基地的100个民兵Ⅲ地下井中将部署100枚 MX“和平保卫者”导弹,而不再部署100枚三个弹头的民兵Ⅲ替换单弹头的民兵Ⅱ。战略空军司令部(SAC)指挥官戴维斯将军说,原来曾考虑在民兵Ⅱ地下井中部署50枚被 MX 替换的民兵Ⅲ导弹,但是,  相似文献   

12.
美国 MX 导弹是一种先进的固体洲际弹道导弹,于1971年提出计划,1974年5月开始预研,1976年10月进行全面技术审查,1979年6月批准全尺寸工程研制。1983年6月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1986年底将交付第一批10枚导弹服役,到1989年计划中的100枚导弹可全部交付。但国会去年只同意在改进的民兵Ⅲ地下井中部署50枚,并指出只有找出生存能力较高的部署方式,才能部署另外的50枚,MX 导弹从1974年开始预研到1986  相似文献   

13.
美国于东部时间7月14日进行了“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的第四次导弹拦截试验。当日晚10时39分(格林尼治时间15日2时19分),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一枚改进型“民兵”2导弹,作为试验中要拦截的“来袭”导弹。该导弹携带了装有遥感仪器和探测器的模拟弹头。为了验证拦截器  相似文献   

14.
民兵2导弹是美国第二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于1962年开始研制,60年代中后期开始装备美空军,在鼎盛期部署数量最多达500枚,曾是美国陆基战略核力量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履行美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美空军从1991年开始将民兵2导弹陆续从作战地下井撤除,直至1998年才将其全部撤完,移进了仓库。在此期间,美空军一直在会同军内外有关公司和部门,研究如何使这批耗资巨大的退役导弹转为民品或军民两用产品。今年1月26日,美空军终于在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成功地试射了第一颗以民兵2导弹与飞马座XL火箭…  相似文献   

15.
美国从五十年代开始就研制战略固体导弹。已研制的地地导弹有民兵Ⅰ、Ⅱ、Ⅲ和MN 导弹。MX 导弹目前正进行飞行试验,首批10枚导弹将在1986年放在现有的民兵地下井服役。侏儒洲际导弹目前正处于方案选择阶段,估计1987年进入工程研制,1992年初步服役。潜地导弹有北极星 A1、A2、A3,海神 C3和三叉戟ⅠC4。三叉戟Ⅱ1984年已进入工程研制阶段,估计1989年初步服役。这些导弹的战术性能见表1,从表1中的战术性能可以看出民兵系列导弹直径不变,长度变化也不大。但是投掷重量却增加一倍,射程增加约2000公里;潜地导弹从北极星A1到 A3,外形尺寸基本不变,射程却增加  相似文献   

16.
美国洲际弹道导弹的潜在问题和发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空军的洲际弹道导弹力量现有作战基地3个,导弹550枚,核弹头2000枚,总当量5.54亿吨,是美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威慑战略的主要支柱之一。为在21世纪头几十年内继续维持这支战略核力量,美国有关专家和部门最近对空军现有的洲际弹道导弹的潜在问题和发展选择,进行了较详细的评估。一、美国洲际弹道导弹潜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有关评估报告,美空军现有洲际弹道导弹潜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以下三个:1.导弹作战能力随岁月日趋减弱装备MK-12弹头的200枚民兵3导弹于1970年开始部署,已服役29年2装备MK一12A弹头的30O…  相似文献   

17.
白羊座火箭计划开始于七十年代初,当时民兵Ⅰ型洲际弹道导弹已被民兵Ⅱ型和Ⅲ型导弹取代,因而留下了大量退役民兵Ⅰ型导弹的发动机。美国空间向量公司在海军研究实验室的资助下,首先利用民兵Ⅰ型导弹的第二级发动机组装成了一种多用途的廉价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美国民兵系列导弹(民兵Ⅰ、民兵Ⅱ、民兵Ⅲ)的飞行试验和制导精度鉴定发展演变的全过程,作了全面综合分析,由此探讨了我国第二代战略远程导弹制导精度鉴定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9.
据美国航空周刊报道,美国空军正在为小型洲际弹道导弹(SICBM)系统调整后的全面研制计划进入第二阶段做准备。 为此,美国空军弹道导弹局(BMO)已签订了所有的研制合同。这项计划的目标是在1997年开始交付实战型导弹。单弹头的SICBM将部署在民兵导弹地下井附近的加固掩体内,每个掩体放两枚。 据SICBM计划主任说,按目前的计划预计总共要部署500枚SICBM。估计,全部部署费  相似文献   

20.
美国会已决定批准建造的100枚MX洲际弹道导弹(ICBM)中的50枚必须采用机动发射,另50枚仍放在民兵地下井中。在3个主要的合同签订之后,这种铁路部署的MX导弹的发展计划开始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