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联准备在1988年底和1990年初向和平号空间站发射两个新舱段:D舱和T舱。这是苏联扩建和平号空间站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D舱(Module D)为服务舱,原计划1989年10月16日发射,但在地面测试时,发现Kurs自动对接系统存在问题,不够可靠,因而推迟到11月26日发射,并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D舱全长12.4米,最大直径4.35米,重19.5吨,有效载荷重7吨,舱内温度18~28℃。 D舱由3个压力舱室组成:过渡密封舱室、设备/科学舱室、服务/  相似文献   

2.
1989年1 2月 1日格林威治时间9时02分,一直与苏联和平号空间站对接的改进型进步号货运飞船脱离了空间站,再入大气层烧毁。苏联地面控制人员排除了量子-2号舱一块太阳电池阵上的故障。但是,量子-2号舱的自动交会与对接(Kurs)系统又出现了尚不清楚的故障。发动机点火后未能使量子-2号舱在正确的轨道上自动地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同时,空间站的计算机因过载而无法实施与量子-2号舱对接机动。Kurs系统在发射前曾出现过故障,使发射计划推迟。 2日美国太阳峰年卫星经过9年多的  相似文献   

3.
1996年4月23日,俄罗斯用质子号火箭将和平号空间站的最后一个舱自然号发射入轨,3天后顺利对接。至此,这个有六个舱、重达百余吨的空间站的组装全部完成,终于了却了苏联/俄罗斯航天专家们多年的心愿。  相似文献   

4.
航天简讯     
苏联推迟和平号空间站扩建计划苏联因预算削减等问题将推迟和平号空间站扩建计划。原准备在8月份发射的一个新舱段至少要推迟到9月份。还有一个新舱段要到1990年末才能发射。其中一个舱段载有生命保障系统,并有相当大的舱外活动工作区,足以试验苏联第一个载人机动装置。另一个舱段为一小型工厂,每星期可生产100公斤的晶体。苏联原准备在4月19日发射联盟TM8飞船到和平号空间站试验载人机动装置的计划已被取消。  相似文献   

5.
郑岩 《国际太空》1991,(9):22-22
量子2号舱是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的组成部分,装载有设备、仪器、消耗材料和燃料。该舱于1989年11月26日发射,12月6日才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成功。量子2号舱由3个密封舱组成——货物舱、设备舱和过渡舱。货物舱内装有淋浴设备、盥洗室、贮水箱,使宇航员在空间站保持一个良好的卫生状况。舱内还有许多标准集装箱,箱内安放着如带胶卷的暗盒、生物预防剂的药瓶等物品。这些箱子固定在“地板”和“天花板”上。货物舱内还有生命保障设备的控制台和各种系统的备用工具。设备舱内安放了动物室、家禽运输集装箱、空气导管集装箱、监视和控制台、多光  相似文献   

6.
苏联1987~1994年空间科学研究计划以和平号空间站为中心,准备进行12次发射。预计下半年或明年初,苏将发射勘测地球资源的相机舱,与“和平”号对接。苏法合作用激光雷达研究云层的对流层和平流层气溶胶的分布和变化;气溶胶对天气影响,这是第一次利用卫星研究空间气象学。激光雷达将放在大气物理舱内,该舱预计在1991或1992年与“和平”号对接。苏法合作项目还有火卫一、灶神星等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7.
<正>长期载人航天器(中)实用型空间站之和平号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是苏联于1986年2月20日开始组建,至1996年4月26日组建完毕,形成由核心舱、量子1号舱、量子2号舱、晶体号舱、光谱号舱和自然号舱6个舱段组成的大型空间站,组建过程历时10年。"和平号"长31米、宽27.5米、高19米,增压空间350立方米,运行轨道倾角51.6度,近地点高度350千米,远地点高度400千米,额定乘员3人。  相似文献   

8.
1986年初入轨的和乎号空间站将于1993年全部竣工,1993年将发射最后两个专用舱与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对接,它们一个是光谱舱,另一个是自然舱,每个重量均为20吨。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的实验物品送回地球的问题,工程设计人员对不载人的进步号货运飞船进行了改动。改动后的货运飞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借助降落伞系统可以实现软着陆的返回舱,另一部分则是再入大气层坠毁的货运飞船。 1990年9月27日,苏联按照惯例向和平号空间站发射了进步-M5飞船。两天之后,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实现对接,照例为空间站送去了补给燃料、实验设备等物资。11月28日,进步-M5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分离,然后通过自身的助推发动机点火,使飞行轨道下降,在预定高度,返回舱与货运飞船分离。返回舱成功地降落在苏联载人飞船回收区域。这是一次试验性飞行,返回舱将和平  相似文献   

10.
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在对接了“量子-1”号天体物理舱、“量子-2”号设备舱之后,于去年5月31日又发射了“晶体”号工艺舱。6月12日它和“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成功。“晶体”舱是以半工业生产试验为主的工作舱段。苏联人认为,“晶体”舱上的半导体材料半工业生产试验和生物样品制备的装置将开辟未来空间工厂的道路。各载荷在“晶体”舱内外的配置见图1、图2。下面就主要有效载荷作些说明。半导体单晶生长电阻炉-B由加热器、炉膛、“”控制系统、主体结构件和电缆组成,最大功耗2000瓦。它的预定任务目标有6项,其中前3项都是砷化镓单晶生长。1.用定向结晶法生长GaAs荦  相似文献   

11.
江山 《太空探索》2005,(1):F003
2004年11月29日,俄联盟TMA-5号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的码头号气闸舱分离后只用了不到半小时就成功与国际空间站上的曙光号功能舱完成重新对接,目前两名航天员已经返回空间站。莫斯科时间12点29分联盟TMA-5号载人飞船开始与码头号气闸舱分离,3分钟后船站分离。接着航天员操纵飞船,飞到距码头号30米的位置,然后再驾驶飞船重新飞向国际空间站,于莫斯科时间12点52分与空间站的曙光号功能舱完成对接。整个重新对接的过程用了23分钟,比原计划的31分钟缩短了8分钟。对接完成后,两名航天员花费了约一个半小时检查对接口的密封状况。在确认一切正…  相似文献   

12.
在苏联的空间计划遇到麻烦之际,苏联的两颗福布斯探测器又在执行任务中失败,这迫使苏联中断了已运行两年多的和平号空间站载人运行。苏联航天界又透露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飞行系统有严重的设计缺陷。为此,计划于4月19日进行的和平号空间站更换乘员的发射暂时取消。苏联官员称,到今年8月和平号空间站暂时无人照料,这是由于空间站的两个舱段的准备工作被拖延了。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将是苏联载人空间活动最显赫的年代。90年代初期,苏联在完善天地运输系统的基础上,将初步建成一个以和平号核心舱为中心、外接6个空间站舱段组成的庞大的永久性近地载人空间站系统。这一系统的建成要比美国自由号空间站早3~5年。90年代中期,苏联将发射和平号-2号核心舱,以替代已到工作寿命的和平号空间站。届时,苏联的空间站系统将会朝着国际化方向迈进一大步,这不单单可使本国及东欧的宇航员在太空从事着各种加工业,其它国家的宇航员或乘员,如日本记者、美国私人商业开发公司等也将在苏联空间站上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4.
按美国《空间新闻》报道,苏联有关方面计划,自5月20日起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的2名苏联宇航员阿纳托利·阿尔采巴尔斯基与谢尔盖·克里卡廖夫将在至今年年底的6月个内进行8次舱外活动,以完成各种空间维修与保养业务。计划中的舱外活动次数超过了以往的记录。苏联官方在新闻广播中透露了这些舱外活动计划。据一位西方的苏联空间计划分析专家认为,苏联方面所计划的这8次舱外活动显然有3个目的,即: 1.将现安装于晶体舱上的2个巨大的太阳电池翼移到量子1号天文物理学舱,因为和平号复合体上其他太阳翼阻挡了投射到这2个太阳翼上的阳光。 2.更换量子1号舱上对接天线的损坏  相似文献   

15.
NASA空间站办公室在一份文件中指出,美国的第一阶段空间站无论在大小、电能和重量等方面均将超过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按照计划,美国空间站的第一批硬件将在1994年3月发射入轨。美国计划中的空间站尽管在技术上优于苏联,但苏联的“和平”号核心舱早在1986年2月20日就已发射,而且接待了两批航天员(第一批1986年3月13日到达和平号,居留125天;第二批1987年2月7日到达“和平”号,于12月29日返回,历时326天,创空间居留世界新纪录)。据苏联官员称,同“和平”号对接的四个实验舱将在今后4年中每年发射一个。美国空间站(第一阶段)与“和平”号的比较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6.
联盟 - TM飞船是苏联 /俄罗斯为适应和平号空间站长期飞行而改进发展的第三代载人飞船。 1 986年 5月 2 1日 ,前苏联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第一艘联盟 - TM新型宇宙飞船 ,这是联盟 - TM飞船的首次不载人试验飞行。飞船进入近地点 1 95km、远地点 2 2 4 km的初始地球轨道 ,运行周期88.63min,轨道倾角 51 .6°。经过机动后的轨道为近地点 1 95km、远地点 2 91 km。5月2 3日 ,这艘联盟 - TM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的前对接口对接成功 ,这时的轨道参数为 :近地点 331 km,远地点 342 km,周期91 .2 2 min,轨道倾角 51 .65°。联盟 - TM飞船首次飞…  相似文献   

17.
舟云 《国际太空》1996,(5):12-13
美航宇局已暂定增加两次航天飞机(于1998年1月15日和5月21日发射)与和平号空间站的联合飞行。这两次新飞行使原定的对接总数增加到9次,并使和平号空间站能一直保持运行至1999年底。美航宇局原定的7次对接飞行任务的头两次已于1995年完成。这些任务...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12月15日,俄罗斯"联盟"FG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联盟"TMA19M载人飞船。船上乘有俄罗斯、美国和欧空局航天员各一人,其中欧空局航天员蒂姆·皮克是英国首位登上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也是继海伦·沙曼1991年登上和平号空间站后第二位上天的英国人。飞船采用快速对接模式,发射后6.5小时就同国  相似文献   

19.
本刊第2期介绍了和平号的一些情况,本期再作如下补充。太阳阵和平号空间站太阳阵的折叠方法和礼炮号不同,从太阳阵和站的连接处伸出一根横梁作为支架,太阳阵沿支架向外伸展。横梁本身在发射时,有气动力护罩保护,并向舱外壁收藏。这种设计允许太阳阵在轨道上收拢,防止附加舱和和平号侧向对接时与太阳阵碰撞。对接带太阳阵的大型舱和和平号主体侧向对接时,必须先收起主  相似文献   

20.
在1997年11月开始正式建造阿尔法国际空间站之前,美俄计划进行7次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的对接。为了完成1995年6月29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的第一次对接。必须预先把“和平”号空间站上的“晶体舱”从其Z轴位置移至轴向(X轴)对接口,在完成对接和航天飞机离开空间站以后,这个“晶体舱”又必须重新移至其原来的Z轴位置(见上图)。以后的每次对接都要这样操作是不切实际的,况且移动“晶体舱”的机械臂,其设计寿命也快到了。为此,为方便今后的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俄国人提出了一个新舱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