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亚铁盐与PAM复合絮凝剂处理电镀废水中Cr^6+r的絮凝效果,性能和机理,测定了最佳PH值,最佳投药量,最佳水力条件以及絮凝过程中C^5+r的浓度变化,水纤密度变化和电导率变化等,并用显微摄影拍摄了絮凝过程不同阶段的矾花大小。  相似文献   

2.
高浊度原水絮凝过程的动力学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无机低分子铝盐,铁盐:无水AlCl3,FeCl3,FecL3,6H2O和无机高分子聚合氯化铝PAC以及无机与有机高分子PAM复配等絮凝剂处理高浊度原水,实验测定了余浊与静沉时间、水体密度与静沉时间的变化曲线;采用多次多因素多水平正交试验进行最佳水力条件选择,并结合矾花大小变化对絮凝过程力学和机理进入深入的研究,为管式絮凝器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处理高浊度原水效果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有机高分子絮凝剂PAM、CTAB及它们的复配PAM+CTAB处理高浊度原水的最佳实验条件、絮凝性能、效果和机理,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选择和管式絮凝器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PAC,PAM复合絮凝剂处理不同浊度水的动力学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了无机高分子铝盐PAC与有机高分子PAM复合絮凝剂处理不同浊度水的絮凝效果、性能和机理。测定了最佳投药量、最佳水力条件及余浊变化、密度变化等,并一微摄影后摄了絮凝过程不同阶段的矾花大小。为管式絮凝器用于处理不同浊度术的设计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处  相似文献   

5.
保护气体成分对大电流脉冲MAG焊焊接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直流反极性脉冲MAG焊在不同配比的Ar+CO2,Ar+O2时,电弧的静特性、脉冲参数以及形成脉冲旋转喷射过渡临界规范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气体万分及配比不同时,电弧特性曲线位置不同,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Ar+2%O2的脉冲电流最高,最易形成脉冲旋转喷射过渡;Ar+20%CO2的脉冲电流最低,不能形成脉冲放置喷射过渡。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Fe^2+离子处理含氰化物废水研究,得知:在弱酸性条件下Fe^2+与CN^-反庆完全,生成稳定的「Fe(CN)6」^4-铬离子;生成Fe4「Fe(CN)6」3沉淀的最佳pH=7.5-10;Fe^2+离子溶液中若含有Fe^3+离子,会降低含氰废水处理效果,且随Fe^2+含量增加,处理后水中氰残留量增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周期伏安技术,恒电位阶跃法和恒电流阶跃法研究了Cr(Ⅵ)对镍电沉淀的影响。研究表明,正常镀镍液中,Cr(Ⅵ)在电极上形成一种“吸附膜”抑制Mi(2+)离子的还原,此效应随pH值降低而减弱,并在一定pH值下发生Ni(2+)离子的沉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HullCell试验,小槽电镀,阴极极化曲线,定量分析和生产实践证实,在镀镍溶液中使用NH-F型除铁剂,不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除铁杂质效果好,而且铁离子在电镀过程中,能与离子形成共沉积,并获得优良镀层,是处理铁杂质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研究了铝盐及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与磁粉在高浊度原水中复合投加的絮凝效果和含磁絮体形成的最佳参数,并通过比较处理效果,出水沉降时间和含磁絮体的显微结构,验证了本絮凝方法处理高浊度原水效果更好,停留时间更短的预估,且絮体含磁易分离,为管式絮凝器采用磁絮凝和高梯度磁分离工艺提供了参数依据和高效絮凝分离一体化、管道化的可行性证明。  相似文献   

10.
铝盐絮凝剂絮凝性能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研究了无机低分子铝盐、无机高分子铝盐以及无机铝盐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PAM复配使用处理高浊度原水的絮凝性能和机理,测定了电导率和粘度,并用显微摄影拍摄了絮凝过程程不同阶段矾花大小的变化。为管式絮凝器的研制和铝盐絮凝剂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用铜网为阴极电解处理镀铬废水的技术。介绍了电解槽的结构,探索电解时六价铬的还原机理,研究PH值及阴极铜网表面状态对除铬的影响,指出铜电解沉积的规律,评估了处理的能耗。研究表明,处理后的废水Cr~(6+)可达到排放标准。本法整个处理过程不需另外加入还原剂,因而不产生非铬化合物的废渣,废水中的Cr~(6+)以较高纯度的Cr_2O_3形式回收。  相似文献   

12.
电镀含铬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含铬废水高效处理剂的研究,使电镀含铬废水处理工艺与电 镀生产工艺融为一体,实现电镀含铬废水槽边循环,改变了传统的电镀含铬废水先污染后的治理的末端治理工艺,无环保投资,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3.
回流燃烧室弯曲段冲击扰流柱+逆向对流+气膜冷却效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从理论上分析研究回流燃烧室弯曲段冲击扰流柱+逆向对流+气膜冷却结构的传热特性,设计了多种不同几何尺寸的计算模型,运用Fluent软件从流动与换热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扰流柱的存在强化了冷却空气在冲击腔中的扰动,使得冷却空气与冷侧壁面的换热得到大大地加强,提高了复合冷却结构的冷却效率;(2)在本文研究的几何尺度下,附着于弯曲段热侧壁面的气膜层有效长度最大弧度不超过10°;(3)吹风比对复合冷却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在冷却壁面冷却效率随吹风比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吹风比M>1.5时,吹风比对冷却效率的影响已不明显;(4)扰流柱的排列形式对冷却效果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氧化物玻璃中Eu3+离子的敏化发光。结果表明,硅酸盐玻璃中Bi3+向Eu3+离子产生共振能量转移而对Eu3+发光起敏化作用;磷酸盐玻璃中,Pr3+,Sm3+对Eu3+离子产生特征激发敏化发光,提出了声子支助的共振能量转移模型,解释了Eu3+的敏化发光。  相似文献   

15.
用VC++和MFC实现与单片机的串口通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基于VC 的和MFC上位机和多个单片机的通讯系统,给出系统的通讯原理及实现方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和可扩张性强。  相似文献   

16.
对不锈钢基体上离子束混合沉积的C-SiC涂层进行了H^ 辐照模拟试验,由SIMS测量H^ 辐照前后氢的浓试分布,采用沟电子能谱(XPS)对H^ 辐照前后涂层元素C和Si进行了内层电子结合能的测量分析,研究C及Si的化学键态的变化与H的关系,探讨SiC涂层阻氢机理。  相似文献   

17.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非晶态MgNi+x%B(x=0,2,5,10)储氢合金材料。XRD结构分析表明,含B三元合金的非晶衍射峰的半高宽较宽。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随B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MgNi+5%B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较MgNi合金电极提高了11.9%。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随B含量的增加而增加,MgNi+10%B合金电极的容量保持率S10较MgNi合金电极提高了67.76%。添加B改善了合金电极的动力学性能,MgNi+5%B合金电极的HRD400、I0和IL分别较MgNi合金电极提高了40.0%,351.5%和20.21%。  相似文献   

18.
对在不锈钢基体上用离子束混合技术沉积的C-SiC涂层,进行了二次离子质谱(SIMS)及傅氏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I-IR)的分析。研究了不锈钢基体涂覆H+辐照前后的氢浓度分布以及H^ 辐照前后涂层的红外光谱振动吸收峰的变化,对SiC涂层阻氢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 lark ii的饲养条件的控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光谱分析,对在连续饲养的0、7、14、21、28、35、42、49、56天克氏原螯虾体内的鳃、肝胰脏、腹部肌肉、螯足肌肉和环境水样进行重金属元素Cu、Zn、Cd、Pb和C r定量的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在被测的克氏原螯虾的四个部位,Cu、Zn、Cd、Pb和C r的检出率为100%;克氏原螯虾体内重金属含量随饲养天数的增加而变化不大,即“小龙虾在饲养过程中”‘吐’重金属的说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