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控飞行撞地引发的飞行事故是美国空军战斗机发生机毁人亡事故的首要原因。自动防撞地系统(AGCAS)能够在可能发生撞地的情况下从飞行员手中获得控制权,将飞机改出到安全高度和姿态,减少事故的发生。介绍了国外自动防撞地系统的发展历史、设计原则,分析了F-16、F-22和F-35三种典型现代战斗机自动防撞地系统的设计、飞行试验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捷联复合制导导弹的一种新型初始对准方案,利用地面雷达观测信息和弹载加速度信息,快速确定导弹启控时刻的弹性坐标系相对雷达坐标系的三个失调角。文中运用广义卡尔曼滤波技术给出了失调估计器的设计方法,对失调角估计时间及误差进行了仿真和分析,对观测方式提出一种改进方案,表明本设计用于飞行过程中实施初始对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原有的航管雷达模拟机的基础上,我们试图引进实际的空中交通管制情况信息,形成飞行管制数据和模拟训练计划,利用客观的飞行活动来进行模拟管制,从纯雷达模拟培训过渡到实时雷达信号的互动式培训,进一步完善空中交通管制培训系统。由雷达实际的信号形成有用的飞行管制数据,是从航管雷达数据中读取相应的飞行数据,并自动生成培训计划。在引接实际信息信号中,有实时信号引接和历史数据引接两种方案,这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文章将两种信号引接方案作了一个比较。  相似文献   

4.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ATC)是由地面设备和空中设备组成.地面设备包括一次监视雷达(PSR)、二次监视雷达(SSR)及终端显示器等;空中设备包括机载应答机(ATC)和空中交通防撞系统(TCAS).当空中应答机被地面台或其他空中应答机询问时,能自动发射脉冲代码回答信号,把飞机的识别、高度及位置信息提供给地面台或装有TCAS系统的飞机.地面调度员利用这些信息对飞机进行空中交通管制,装有TCAS计算机的飞机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防撞预测.目前我国使用的ATC系统有空中交通管制雷达信标系统(ATCRBS)和离散寻址信标系统(DABS),两者相互兼容.这里只介绍ATCRBS系统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和避免飞机相撞的危险,飞机上需要加装机载防撞系统,但是机载防撞系统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需要与其他机载设备交联。通过分析机载防撞系统交联关系以及与机载设备的接口特性,给出了某型运输机机载防撞系统与原机设备交联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某型气象雷达显示器高压电源的研制过程中,进行了三种方案的尝试,最后从中找到了最佳方案。本文通过对三种方案的比较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供同行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倾转三旋翼无人机过渡模式纵向姿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倾转三旋翼无人机过渡模式下定高转换的纵向姿态控制进行了研究,为提高纵向操纵效能、解决操纵冗余问题,设计了模态转换中的操纵控制方案;采用牛顿-欧拉法对飞机进行动力学建模分析,建立了纵向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过渡转换路径;通过操纵效能分析对两种操纵机制进行分配,给出了操纵分配的权重和控制律.仿真和实验样机飞行试验地面站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按照所设计的操纵分配方案和控制律对飞机过渡模式进行纵向控制,能够使飞机保持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机载防撞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该系统的发展情况,论述了运输机加装防撞系统的必要性和加装方案。  相似文献   

9.
与空时二维自适应滤波兼容的单脉冲测角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仁彪 《航空学报》1996,17(4):410-416
针对机载相控阵雷达系统提出了一种空时二维自适应单脉冲测角方法 ,当存在阵元和通道幅相误差时它仍具有较高的测角精度。还给出了一种稳健的自适应和、差波束增益归一化方法 ,并讨论了所提方法的简化兼容实现方案。最后给出了基于高保真雷达杂波模拟数据的仿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S模式应答机在飞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擎 《国际航空》2006,(8):83-84
新航行系统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提出并计划在2010年在全球推广的新一代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系统(CNS/ATM).其监视系统的发展方案是二次雷达监视(SSR)和自动相关监视(ADS).虽然A/C模式的二次雷达使用比较广泛,但它存在很多缺陷,ICAO把发展S模式二次雷达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监视方案推广,机载应答机也正在逐渐改装为S模式应答机.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雷达跟踪系统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其电轴自动对准目标,并测出目标的位置座标(R、E、A、R)。在某种条件下,往往会发生错误的跟踪,使目标位于某一副瓣指向位置。这时会给出错误的角信息,用作引导雷达时会给出错误的引导数据,从而使协同工作的一系列设备都不能正常工作。另外,雷达的正常收敛跟踪条件和最大跟踪范围,也是跟踪系统的重要指标,它会影响到设备的角捕获范围及跟踪成功概率。本文分析研究了雷达的跟踪收敛条件和最大跟踪范围,并研究了副瓣跟踪的条件和特点,预见了可能出现的副瓣跟踪点的角位置。对几种跟踪系统进行了分析计算,其结果与相应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利  相似文献   

12.
ViewineattheApplicationofACAS一、机载防撞系统(ACAS)的发展机载防撞系统即ACAS是一种基于机载二次监视雷达应答器的应答信号,在空中飞机之间具有潜在冲突时向飞机驾驶员提供警告信息的装置。机载防控系统的早期应用是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开发的交通告警和防撞系统叶CAS)。在先期的应用中,TCAS系统在技术方面的诸多问题显示其还不够成熟,例如:虚假告警率较高,以致过多地分散了飞行员的注意力;在提供防控解脱信息后,飞机响应采取动作时会构成与其他飞机之间的新的威胁;以及飞机避让可能会产生与地面管制员命令相矛…  相似文献   

13.
软件化雷达发射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实现软件化雷达发射系统的一种方法;给出了软件化雷达发射系统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产生基带波形的几种设计方案以及几种雷达信号调制算法及软件实现设计图。  相似文献   

14.
利用RCS信息的空间目标雷达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和天体力学原理,提出了一种利用空间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时间序列进行特征提取和模糊分类的目标识别方法,给出了利用该方法对三种尺寸的三轴稳定式目标RCS序列进行特征提取和模糊识别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宽带雷达回波信号的模拟生成,通常采用基于信道化技术的射频存储(DRFM)系统。在信道化DRFM系统中,不合理的信道划分方案和多相滤波器设计会导致频谱混叠、频谱分量缺失和幅度失真。文章提出了一种相邻信道频谱有50%交叠的信道划分方法,并对信道化滤波器组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瞬时大带宽DRFM系统的实现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设计方案可以实现Nyquist采样带宽内雷达信号的射频存储和模拟转发,且具有较小的幅度失真,可以满足瞬时大带宽雷达回波信号的模拟需求。  相似文献   

16.
利用RCS信息的宽间目标雷达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和天体力学原理,提出了一种利用空间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时间序列进行特征提取和模糊分类的目标识别方法,给出了利用该方法对三种尺寸的三轴稳定式目标RCS序列进行特征提取和模糊识别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7.
当量比对燃烧模态的影响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深入分析当量比对燃烧模态的影响机理,通过试验和计算研究了不同当量比条件下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流场,给出了释热速率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并基于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模态形成过程中释热和流动速度的反馈平衡机理。给出了三种燃烧模态及其特征,超燃模态,燃烧释热为分布式,燃烧室流动速度为超声速,隔离段无分离;亚燃模态,燃烧释热为集中式,燃烧室流动为亚声速,隔离段存在大分离以及强激波串;混合模态,燃烧释热为集中式,燃烧室流动同时存在亚声速和超声速,隔离段存在大分离以及强激波串。提出了高当量比条件下实现超声速燃烧的方法,即在扩张段注油,避免集中式释热。  相似文献   

18.
并联TBCC可调进气道并联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并联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可调进气道并联方案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了一种分类方法和两种并联方案。对4种典型并联方案在马赫数为2.5的模态转换工况进行了稳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后开纯内并联方案在模态转换过程中总流量变化很小,其余3种的总流量系数随着涡轮通道的关闭都是逐渐减小的,涡轮通道流量系数逐渐降低,冲压通道升高。4种方案冲压通道流量系数在模态转换过程中均是逐渐升高的,后开纯内并联方案具有最低的冲压通道平均流量系数,变化幅度最大,其余3种方案变化幅度均较小。前开纯外并联和混合式内并联两种方案的涡轮通道出口总压恢复在模态转换过程中呈减小趋势,另外两种方案的总压恢复呈略微增大趋势,其中前开纯外并联平均总压恢复最低,而混合式内并联方案的平均总压恢复最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飞行模拟训练需求,基于自然云与电磁波束相互作用的统计特性,设计了 1种自然云雷达图像仿真方案,给出了多个关键仿真模型的实现方法。通过雷达波束的子波束划分实现雷达波束充塞系数的估算,解决了波束充塞系数计算难度大的问题,并根据云的三维模型设计了雷达回波能量计算模型。通过将三维空间的计算转化到二维平面内以获取雷达波束中心与云团交点位置及参数,以此计算雷达反射率和雷达回波的距离衰减。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体现云对回波的衰减效应,以及波束充塞度对远距离云回波计算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20.
一种航空铆钉自动检测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图像识别的铆钉自动尺寸检测系统,主要介绍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原理,给出了系统硬件组成,并在对CCD相机的采集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多种铆钉检测的自动调焦方法。通过对图像滤波处理、边缘检测算法的论证分析,建立了适合铆钉检测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案,最后给出了系统主要功能界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