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制指挥就是服务!”这是中国民航珠海进近管制中心主任李保兴经常挂在口边的话,更是他们在“2002年旅客话民航活动” 中荣获“机组评价空中交通管制保障服务第一名” 佳绩的最好诠释。他们从成立到荣获这个第一,仅仅三年零三个月的时间,这支年轻的空中交通管理队伍是靠什么摘取这一桂冠的呢--更新观念 立足服务“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态度。”珠海进近管制中心是中国民航第一个设立在机场外的管制中心,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已实现全雷达管制。雷达管制与过去的程序管制有很大的不同。程序管制下,要求机组到某指定位置时,必须向管制部…  相似文献   

2.
AnAnalysisoftheRadarGuidanceintheAreaControl根据国际民航组织对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划分,一架航空器从起飞到着陆通常由机场塔台、进近管制中心和区域管制中心这三类部门对其实施空中交通服务。区域管制以其范围广、高度层多、航路结构复杂等特点,在整个管制工作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在区域管制中一直采用程序管制的方法,即根据航空器飞越或预达某检查点的时间来推算飞机位置、调配飞行冲突。但是,随着我国东部地区飞行流量的不断增大,先进的雷达管制手段必将被各管制部门采用。因此,研究雷达管制的方法是非…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进入WTO,中国民航交通运输业得到了历史性的迅猛发展,作为负责民航交通枢纽的空管系统所担负的责任凸现重要。此项目担负着南中国海洋面的国际航路空中交通管制重任。为确保三亚管制中心航管设备正常工作,在三亚管制中心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设计一个良好的供电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澳大利亚的国家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正在TAAATS(TheAustralianAdvancedAirTrafficSystem)──澳大利亚先进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项目的建设进程中从旧系统向面向21世纪的新系统平稳过渡。至1991年,澳大利亚全国共有五个管制中心,分别位于布里斯班、悉尼、墨尔本、阿德莱德和珀斯。上述五个管制中心同时提供区域管制和进近管制服务;另外,在凯恩斯、戈尔德科斯特和堪培拉还有三个终端区管制单位,还有一些小的空域由军方提供ATC服务。其空域的划分是与澳大利亚联邦州的行政区边界近相一致的,每个州都有自己的飞行情报区(FIR…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变我国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落后状况,适应民用航空运输业高速发展的需要,民航将在北京首都机场新建民肮华北区域管制中心,这是我国民航规划建设的三大区域管制中心的第一个。该项目的建设,对提高华北地区空中交通管制能力和服务水平,保证飞行安全,促进本地区及全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新建华北区域管制中心的必要性1.华北区域管制中心的地位、作用区域管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航空器告警服务和航行情报服务,保证空中交通安全、有序、快捷。华北区域管制中…  相似文献   

6.
项恒 《国际航空》2009,(11):24-26
本文介绍了美国航母的空中交通管制的有关情况,包括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组织结构。以及主要的职务与席位配置,雷达管制自动化系统、舰载机离场与回收程序等。  相似文献   

7.
简讯     
民航广州地区正式实施雷达管制RadarManagementCarriedoutinGuangzhouArea民航广州地区于2000年元月5日零时(北京时)起正式实施了雷达管制。整个飞行管制服务区实施雷达管制在中国民航尚属第一次,这是具有历史性的突破和几代空管人辛勤努力的结果。中南空管局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经过多年对管制区域航路和航线进行调整,对管制区域进行合理地划分扇区,对管制工作程序进行了优化,加强了管制人员模拟机雷达管制的培训,引进了美国先进的多雷达处理系统和基高频通信设备,为实施雷达管制做了充分的准备。雷达管制是目前世界上空管系统使用…  相似文献   

8.
航展报道     
北京城五月航展多北京的5月,阳光灿烂,气候适人.与航空有关的展览会一个接一个,一时间,似乎涌动起一股不小的航空热潮首先开幕的是5月6日举行的国际空中交通管制电子技术及设备展览会.众所周知,中国航空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对空中交通管制提出了相当迫切的需求.近年来,我国民航已经投巨资购进、改造了大批空管设备,继北京终端区实行雷达管制之后,广州、上海也将于今年陆续开始实施雷达管制.民航“九五”规划中还提出,要在北京、上海、广州建立三大区域管制中心,这同时意味着中国空管设备与技术需求的庞大市场.展览会期间,世  相似文献   

9.
东子  殷立勤 《航空港》2013,(1):22-25
<正>每一天、每一个时刻、每一秒钟,当我们乘坐飞机的时候,在地面总有一双双全神贯注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的飞机,确保着航班的安全。他们,就是空中交通管制员。空中交通管制按管制的范围,分为机场管制、进近管制和区域管制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0.
多雷达跟踪处理在空中交通管制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雷达跟踪处理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空中交通管制(ATC)系统,广州空中交通管制中心是国内第一家使用融合式多雷达处理方式的管制中心。描述了目前国际上实现多雷达跟踪的几种方法,并结合广州空中交通管制中心多雷达跟踪处理系统的建设,指出我雷达跟踪处理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简讯(九)     
华北空管局完成ATC扩容改造工程NorthChinATMBureauComPetedItsFaCilityReCctUfC华北空管局区域,进近管制室改造和雷达终端席位扩容工程已于9月对日正式通过验收,改造后的管制室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内部装修都符合现代消防标准,ATC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区域管制席位由原来的三个扩充为六个,进近管制席位由一个扩充为四个,塔台管制席位有一个扩充为两个,增加了功能较为完善的维护席位,并对ALE:N.--x系统管制席位进行统一分配,保留了五个原有应急席位,共计十八个席位,此项扩容改造工程完工后,华d想动管局ATC系统成…  相似文献   

12.
分类信息     
中国民航签订1亿美元空管设备合同 2001年9月21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总公司向法国塔雷兹公司订购“京、沪、穗三大区域管制中心”自动化系统合同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这是国家“十五”计划内中国民航的重点建设项目,该合同加上附属设备总价值逾1亿美元。这是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建设有史以来最大的建设项目。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局长陈海鞠、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白志坚、法国塔雷兹公司总裁Mathieu在合同文本上签字。 此次订购的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空中交通管制事业随着空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得到了长足发展,管制手段逐渐从程序管制向雷达管制过渡,人们在倚重空管自动化设备的同时,逐步忽视了对目视飞行规则的研究和利用。从航空发展的历史角度看,目视间隔和目视进近在飞行的初期就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飞行员驾驶技术培训也是从目视飞行开始,飞行员对二者并不陌生,但由于我国现有空管规章对IFR飞行计划的航空器实施目视间隔和目视进近的定义和实施条件尚未明确,导致管制员难以操作。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航的空中交通管理机构,起始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五、六十年代已初具规模。一、中华民国时期 1947年1月20日,在国民政府交通部内成立民用航空局,负责掌管民用航空事业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民航局成立后即着手制定民航建设计划,在空中交通管制方面,开始拟订空中交通规则和管制程序,划定全国空中交通管制区,设立管制机构,训练空中交通管制人员,设立飞航咨询室。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用航空》2005,(8):65-65
7月12日,民航广州区域管制中心工程通过国家竣工验收。至此,我国民航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全部建成,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服务水平将发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民航总局在2003年年初提出了今后二十年内民航的发展目标,其中“建成现代化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其技术设备、服务手段和管理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空域资源要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是针对我们空管系统所提出的目标规划,对于建成现代化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总体建设思路是:以管制需求为先导,以三大管制中心建设为龙头,以航路通信和二次雷达建设为主线,以通信网络和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以区域化和系统化建设为组织实施方式,以技术培训和规章建设为保障手段,东部和中部地区积极推进雷达管制建设,西部地区完善程序管制建设并积极应用ADS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微资讯     
《中国民用航空》2014,(5):80-80
<正>1.民航深圳空管站郑阳3月17日,深圳空管站对老塔台内话系统进行了拆除,在清点资产后移交给珠海进近管制中心。2.民航天津空管分局卢文志3月17日,天津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正式启动2014年度管制员复训工作。3.民航河北安全监督管理局崔勇3月20日-21日,民航华北管理局党委书记、副局长王瑞萍率领调研组一行,赴石家庄开展京津冀民航运输协同发展调研。4.东航昆明维修基地赵银华3月21日,东航昆明维修基地首次完成A330定检维修工作。5.民航华北空管局陈德媛吴冰屈人杰3月24日,华北空管局完成了北京区管中心综合电报处理系统前置接口新接口服务器的上线工作。  相似文献   

18.
我国空域的繁忙程度日益加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民航局先后在全国建立了许多雷达站和管制中心,使我国空中交通管制的滞后状况得到了一定改善。近年来,几条主要航路已由军方  相似文献   

19.
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日渐增大,空域结构及交通流分布的不合理性导致空中交通管制与飞行安全存在着一定的隐患。鉴于机场进近区是限制空域运行能力的主要瓶颈,针对如何提高空域资源利用率从而提升空域容量进行了进近区扇区规划,提出了考虑飞行流量、冲突发生的位置以及空域运行情况等因素建立的扇区容量均衡模型,利用霍夫曼编码原理进一步找到了扇区边界,并验证了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扇区容量反映的是扇区空中交通管制运行品质诸多要素综合寻优下的流量水平,目前将扇区管制员工作负荷阈值映射为扇区容量的评估方法存在片面性。为改善扇区容量评估方法,以成都进近南扇为研究实例,采集198组实际运行数据建立样本集,确立了涵盖空中交通流密度、管制运行安全性能、管制运行效率性能及管制员工作负荷等4类因子的管制运行品质量化指标,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实现了扇区管制运行品质综合评价,经函数拟合确定扇区容量为29架次/h,新方法更具科学性、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