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FY-1D极轨气象卫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绍了“风云一号D”(FY-1D)极轨气象卫星的主要技术参数和遥感仪器配置等总体组成概况。简述了卫星的技术特点和发展入轨过程,给出卫星姿轨控、可见光和红外扫描辐射计、空间粒子成分监视器、传输信道、星上记录储存和卫星其他功能、性能在轨测试的结果,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卫星的性能优于设计要求。最后列举了卫星的某些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2.
FY—1C极轨气象卫星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孟执中 《上海航天》2001,18(2):1-7,23
在概述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外极轨气象卫星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极轨与静止轨道两种气象卫星的业务应用卫星体系,重点介绍了“风云一号”(02星)即FY-1C极轨气象卫星的任务、总体设计、技术特点、关键技术以及所取得的进展。最后简述了新一代有轨气象卫星FY-3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FY-1的性能和主要功能,着重介绍了FY-1C星在气象遥感、海洋遥感、空间环境研究、地球环境监测、抗灾救灾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以及对国际气象业务的贡献,并展望了我国下一代极轨气象卫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程 《中国航天》2005,(8):10-12
气象卫星是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遥感卫星。气象卫星按轨道不同,分为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可以获得全球气象信息,如我国的风云(FY)1号气象卫星: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可以对目标区域进行连续气象观测,如我国的风云2号气象卫星。两种类型的气象卫星相互补充、协同观测。目前除中国外,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印度都先后发射了气象卫星。  相似文献   

5.
美国气象卫星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60年4月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以来,美国的气象卫星已经发展了静止气象卫星和极轨气象卫星两个系列。其中,静止气象卫星系列为静止轨道环境业务卫星(GOES)卫星系列:极轨气象卫星系列包括诺阿(NOAA)卫星、国防气象卫星(DMSP)和国家极轨业务环境卫星系统(NPOESS)。GOES、NOAA和NPOESS三个卫星系列由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控管,DMSP卫星系列由美国国防部控管。  相似文献   

6.
卫星的防污染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舒伟民 《上海航天》2001,18(2):69-73
在分析了国内外光学遥感卫星红外通道被水汽污染而失败的教训基础上,提出了光学遥感卫星必需全过程(从卫星设计、研制、发射至在轨运行)实施严格的防污染控制的设计思想和理论。系统地介绍了FY-1C星的防污染技术特点和经验。在轨运行表明,FY-1C所采取的一系列防污染措施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日本现正有三颗对地观察卫星在工作,即静止气象卫星(GMS)、试验测地卫星(EGS)及海洋观察卫星(MOS-1)。将来计划的地球资源卫星-1(ERS-1)、海洋观察卫星-1b(MOS-1b)及高级地球观察卫星(ADEOS)正在研制。这里介绍这几项卫星计划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8.
气象卫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国外气象卫星的种类、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我国对气象卫星的需求,以及我国已发射的“风云一号”(FY-1)极轨气象卫星和“风云二号”(FY-2)静止气象卫星的概况、主要载荷、性能和某些应用情况。最后介绍了我国“风云三号”(FY-3)和“风云四号”(FY-4)新一代气象卫星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文章叙述了遥感卫星的发展背景以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并就气象卫星、资源卫星、海洋卫星等几种典型的遥感卫星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0.
文章叙述了遥感卫星的发展背景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并就气象卫星、资源卫星、海洋卫星等几种典型的遥感卫星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1.
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及其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军 《航天器工程》2008,17(3):23-28
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自1988年至今,我国已先后成功发射了4颗风云-1极轨气象卫星和4颗风云-2静止气象卫星,顺利完成了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气象卫星从试验到业务卫星的跨越。由“风云”气象卫星获取的地球大气和地表信息已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与分析等多个领域。文章介绍了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地面应用系统组成、“风云”卫星产品及应用,最后展望了“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美国轨道成像公司研制并已经发射的Orbview-1和Orbview-2卫星和将要发射的Orbview-3和Orbview-4卫星的特性参数。  相似文献   

13.
刘诚 《上海航天》2000,17(6):54-56
介绍了国家气象中心一年来利用FY-1C极轨气象卫星开展地表监测和环境监测包括火情监测、水情监测、积雪监测、海冰监测及植被监测的情况。指出由于该卫星探测通道比美国NOAA卫星多、过境时机适宜,因而在气象卫星应用于地表灾情和环境监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静止轨道卫星在轨延寿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翟光  张景瑞  周志成 《宇航学报》2012,33(7):849-859
随着星上设备及元器件可靠性的提高,推进剂耗尽将成为未来静止轨道卫星的主要失效
模式。静止轨道卫星在轨延寿技术可通过发射延寿飞行器与失效卫星对接,采用辅助控制或燃料加注方式,进一步延长卫星在轨工作寿命。本文首先对近年来静止轨道失效卫星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随后介绍了静止轨道卫星在轨延寿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任务特点,在国外典型项目调研的基础上,对在轨延寿任务所涉及的交会轨迹规划与控制、视觉测量与导航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在轨延寿技术的发展必将对未来静止轨道卫星的设计及运营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概述了返回式卫星技术在世界各国发展的情况;介绍了中国返回式卫星发展历程及其取得的成就;总结了取得的科学技术成果及其在中国空间技术方面的贡献;最后面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出中国返回式卫星发展远景设想.  相似文献   

16.
叶飚  曾占魁  冯刚  曹喜滨 《上海航天》2014,31(1):7-11,62
在低轨天基预警卫星(STSS)24星构型配置条件下,对弹道导弹ICBM全程飞行过程中可见预警卫星数多于2颗,用最小二乘几何弹道一次定位及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提出了基于观测噪声估计方差最小的可见星最优选星原则。仿真结果表明:与不进行选星方式相比,用该选星原则进行弹道导弹弹道重构计算可满足在最小限度占用监视预警卫星资源条件下,获得更高的弹道重构精度。  相似文献   

17.
FY—1C卫星地面综合测试软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FY-1C星地面综合测试软件的系统构成、系统的网络数据流,着重介绍为提高测试软件的安全可靠性、准确性,提高软件对卫星的监视能力,提高软件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软件发现问题的主动预报能力而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有效的方法。并给出了一些软件实际应用的成果图。  相似文献   

18.
双星定位法与北斗1号卫星导航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基于双星定位法的北斗 1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