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40CrNiMoA用来制造航空发动机极其重要的受力零件,如螺旋桨轴、涡轮轴,曲轴、连杆等。在热加工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例如仪表失灵或操作失误,致使零件加热超过正常规定的温度(正常淬火为840~860℃)而产生过热,过热的零件冷却后,重新按正常温度淬火,那么零件过热的特征就遗留下来了。 检查零件是否过热的常规方法是用断口法。正常温度淬火的断口呈均匀致密的细瓷状;当加热超过正常温度而产生过热时,断口变得粗糙,断面上出现不规则的“棱面”,棱面的大小随加热温度不同而异,加热温度越高即过热程度越严重,则棱面的尺寸越大。 显然,上述常规的断口法检查过热有以下缺点:(1)取断口要破坏零件;(2)过热程度较轻时不易发现;  相似文献   

2.
造成W6Mo5Cr4V2刀具失效的原因很多,本文通过对W6Mo5Cr4V2刀具生产过程的全面分析,找出导致刀具脆断的根本原因,并对W6Mo5Cr4V2刀具淬火过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快速攻丝法     
我厂研制并经长期成批生产的某发动机,其曲轴后部是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之一,该零件的盲孔螺纹M18×1.5毫米的要求见图1所示: 此零件材料为45Mn,是一种弹簧钢,最后热处理为淬火和回火,其强度高,淬透性较大,脱碳倾向性小,但有过热敏感性,易出现淬火裂纹,并有回火脆性,硬度HB=250~302。我厂自生产该发动机以来,加工曲轴后部的盲孔螺纹一直采用钳工——手工攻丝的方  相似文献   

4.
应用激光淬火处理不对称轴类零件,分析了激光淬火变形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建立了激光淬火变形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地分布激光扫描带及正确地确定扫描顺序是获得较小激光淬火变形的关键;激光淬火变形规律符合正弦曲线。  相似文献   

5.
通过整理某型飞机主起落架舱引气渗漏过热探测系统环境温度数据,分析了过热探测系统环境温度的影响因素,为该型飞机过热探测系统适航验证试飞提供了数据支持和试飞方法。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铝合金钣金件淬火变形的特征、机理及影响变形的因素,介绍了控制和减少淬火变形的有效途径,即采用空气循环电炉加热,用有机淬火介质淬火,保持新淬火状态下塑性的冷藏,机械化程度高的钣金一步成形,等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45号、30CrMnSiA为主的淬火钢(硬度HRC35-50)铣削加工的研究,分析了淬火钢铣削过程中各影响因素,优化了切削参数,确定了适合加工淬火钢的刀具几何参数及材料,明确硬质合金刀具加工淬火钢时,应该采用油雾冷却,为以后的淬火钢铣削加工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45号、30CrMnSiA为主的淬火钢(硬度HRC35-50)铣削加工的研究,分析了淬火钢铣削过程中各影响因素,优化了切削参数,确定了适合加工淬火钢的刀具几何参数及材料,明确硬质合金刀具加工淬火钢时,应该采用油雾冷却,为以后的淬火钢铣削加工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新淬火状态硬铝合金板的成形性能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铝合金退火状态和新淬火状态下的成形性能,给出了主要成形性能指标与自然时效及预变形的关系,表明在新淬火状态一定时间内,铝合金仍然具有良好的成形性能,淬火前的变形和淬火后的时效过程将降低成形性能;通过退火状态和新淬火状态材料成形的数值模拟对比,表明新淬火状态材料成形具有以下特点:新淬火状态材料成形需要更大的力能参数,残余应力和回弹较大,成形后变薄较小,厚度分布较均匀,随着时效时间增加和淬火前变形的增加,成形力、厚度变薄和回弹增大.  相似文献   

10.
朱博  熊波  吴巍  王宁 《航空动力学报》2022,37(9):1815-1823
开展了基于定、变热线过热比方法测量跨超声速流场湍流度的比较研究,以满足高速飞行器与发动机的跨超声速风洞高精度实验需求。在1.2 m暂冲式跨超声速风洞上,采用定过热比、变二过热比和变八过热比等三种热线测量方法,完成了马赫数为0.30~4.25的跨超声速流场湍流度测量研究。测量结果表明:变八过热比测量精度最高,实测湍流度的蒙特卡洛模拟不确定度为0.001%~0.033%;定过热比方法与变二过热比方法可实现更快速的测量,在马赫数为0.40~2.00范围内与变八过热比测量湍流度均值偏差约9%~18%。研究结果对跨超声速流场湍流度校测、飞行器实验鉴定和数值计算具有实际助益。  相似文献   

11.
轮舱火警、机翼及后下部机身的过热探测系统是飞机防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故障发生频繁。本文介绍了波音737系列飞机的轮舱火警、机翼及后下部机身的过热探测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常见故障,并结合外场维修经验介绍了排除该系统故障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2.
双馈异步发电机(DFIG)在长期运行中很容易发生定转子绕组过热故障。以绕组温度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绕组过热故障成因的基础上,分别从电机热性能和参数辨识两方面进行检测。使用参数辨识法时,首先利用电机电磁数学模型辨识定转子绕组电阻,再根据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定转子温度,从而判断绕组是否过热。最后基于MATLAB软件仿真验证了定转子绕组参数辨识法的正确性,为DFIG诊断绕组过热故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用气膜冷却来防止热斑引起的涡轮叶片过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高文  刘松龄 《推进技术》2005,26(6):485-488
为了防止燃烧室出口热斑引起涡轮叶片过热,通过求解二维非定常N-S方程研究了热斑对高压涡轮一级叶片型面压力和温度的非定常影响,并对气膜冷却这种热防护方法进行了尝试。计算结果与公开发表的实验数据基本吻合。结果显示热斑的存在对涡轮级型面压力影响微小,但是会导致动叶型面特别是压力面的温度显著升高并随时间大幅波动。在动叶压力面鳃区引入气膜冷却对型面压力和热斑在涡轮级内的运动影响不大,但可以有效地阻隔高温热斑与压力面的直接接触,并显著降低壁温和减小温度随时问波动的幅度。  相似文献   

14.
蛇型冷却通道中的蒸汽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FX软件数值计算了带肋蛇形冷却通道内的空气流动与换热特性,验证了计算模型和方法,比较了湍流模型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数值计算了蛇形冷却通道内蒸汽的流动与换热特性,分析了蒸汽过热度、肋片角度和V型肋片对蒸汽流动与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SG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蒸汽过热度对换热效果的影响较小;相对于光滑通道,带肋通道的弯道效应影响降低;V型肋片的换热效果好于平行斜肋。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功率MOSFET测试仪的原理、系统结构及具体的软硬件设计。将脉冲功率法引入功率MOSFET跨导和沟道电阻的测试,很好地解决了大电流偏置下参数测试的散热问题。所设计的功率MOSFET测试仪可以进行功率MOSFET的耐压、沟道电阻、开启电压、跨导及输入结电容几个参数的精确测量,并已实用化。  相似文献   

16.
柔性热膜剪应力传感器水下测量温度修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柔性热膜微传感器应用于流体壁面剪应力测量时,流体温度对传感器输出有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工作在非标定温度下的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修正补偿。重点研究了水下测量时传感器输出与水温的关系以及温度修正方法。通过分析传感器过热比和流体物理性质与温度的相关性,建立了流体温度与传感器过热比和标定系数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水下剪应力测量的温度修正方法,可以有效减小水温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可以使工作在25℃、28℃水温环境下的传感器输出值与其20℃标定值的相对误差从23.7%和37.1%回落到0.82%和0.83%。  相似文献   

17.
徐芸华  樊思齐 《航空学报》1993,14(4):203-206
介绍了实际应用的某型发动机控制系统仿真方法和参数优化方法。发动机控制系统仿真采用ZFX软件包,参数优化采用USMT。这~研究可作为发动机试验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发电机热场分布对过热保护构件失效影响显著,是其优化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参数。借助ANSYS 软件中Fluent 稳态压力求解器和湍流模型对故障模式下发电机内部热场分布进行仿真,获得主发电机定、转子和壳体循环油路热场分布;在此基础上,调整部分关键部位熔点及材料软化温度,优化热脱扣保护装置设计方案,实现电机过热保护,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某飞机,且已通过试验和试飞验证。结果表明:仿真热场结果与实际工况下的温度场分布一致,电机出口油温达到260 ℃时绝缘衬套软化,导致电机腔体内发生漏油,当发电机绝缘衬套软化温度提高至350 ℃,可有效避免发电机烧损。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故障隔离程序采用常规静态故障树进行故障分析,可能会导致故障原因分析不全、故障隔离路径过于繁琐等问题。提出基于系统原理和动态故障树进行故障隔离程序分析的方法,以某飞机防火系统引气导管过热探测系统故障为实例,进行系统设计原理和故障告警逻辑分析,引入动态逻辑门,构建具有顺序相关、功能相关和备份关系的动态故障树;在此基础上进行关联故障分析和排故流程图转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系统地、全面地反映故障触发逻辑,提供快速、准确、有效的故障隔离程序,提高飞机维修保障水平,在复杂飞机系统的航线维修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fault tolerant control with torque limitation based on the fault mode for the ten-phas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 under various open-circuit and short-circuit fault conditions, which includes the optimal torque control and the torque limitation control based on the fault mode. The optimal torque control is adopted to guarantee the ripple-free electromagnetic torque operation for the ten-phase motor system under the post-fault condition. Furthermore, we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load capacity of the ten-phase motor system under different fault modes. And a torque limitation control approach based on the fault mode is proposed, which was not available earlier. This approach is able to ensure the safety operation of the faulted motor system in long operating time without causing the overheat fault. The simulation result confirms that the proposed fault tolerant control for the ten-phase motor system is able to guarantee the ripple-free electromagnetic torque and the safety operation in long operating time under the normal and faul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