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嫦娥二号卫星CCD立体相机的设计思想与结果、发射前检测与地面推扫成像试验.嫦娥二号卫星CCD立体相机仍采用与嫦娥一号相同的线阵推扫成像模式,但嫦娥二号卫星CCD立体相机的技术指标要求大幅度提高,主要表现为地元分辨率由嫦娥一号的120m提高为嫦娥二号在100km圆轨上优于7m与在100km/15km椭圆轨道近月弧段...  相似文献   

2.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0,(6):135-137
嫦娥二号卫星进入环月长期运行轨道 2010年10月1日18点59分,长征-3C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准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二号卫星踏上约112h的奔月之旅。  相似文献   

3.
嫦娥二号卫星绕日运行轨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5,(4):7-11
嫦娥二号(Chang’e-2)卫星是我国首颗绕日运行的人造行星,文章在给定卫星轨道数据的基础上,对其绕日运行的轨道进行分析。分析了卫星与地球的交会周期,以及一个交会周期内卫星相对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得出了嫦娥二号卫星返回地球的速度增量需求和可飞越的目标小行星。分析结果可为嫦娥二号卫星后续任务的论证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1):106-106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进行了中国航天史上迄今航天器飞行最远的一次"太空长征"。与"嫦娥一号"卫星38万km的飞行距离相比,超期服役近两年的"嫦娥二号"卫星于2013年1月5日23点46分飞行距离突破1000万km,这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能力获得新的跃升。  相似文献   

5.
嫦娥一号卫星的初步科学成果与嫦娥二号卫星的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在轨运行495d,一共取得了1.37Tbyte的原始科学探测数据,在此基础上生产出4Tbyte科学应用数据产品。通过对这些科学探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应用研究,已经获得了包括"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等在内的一系列科学成果,圆满实现了预期的各项科学目标,为推动我国月球与行星科学的研究和后续月球探测工程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嫦娥二号卫星在嫦娥一号卫星取得圆满成功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进,作为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将于今年年底前发射升空。嫦娥二号卫星从发射到第一次近月制动所经历的时间由13d缩短为5d,环月轨道高度由200km降低为100km,CCD相机的像元分辨率由120m提高到10m,激光高度计测量月面高程由1次/s提高到5次/s。嫦娥二号卫星将重点开展对月面着陆区地形地貌的精细探测,试验验证相关关键技术,为探月二期月面软着陆奠定科学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石头 《航天》2013,(11):14-15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11月26日,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了嫦娥一号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2008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按计划圆满完成在轨运行和探测一年的各项任务,共获取了1.37TB科学探测数据。11月8日,完成预定任务的嫦娥一号从距月面高度为200千米的圆轨道降至100千米圆轨道,继而降到远月点100千米、近月点15千米的椭圆轨道,再升回到100千米圆轨道,开展了卫星平台有关技术试验和卫星变轨能力、轨道测定能力等10余项验证试验,为探月工程二期积累了宝贵的技术和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7.
从去年10月1日成功发射到目前嫦娥二号已经安全运行了200多天,圆满完成了探月使命。6月9日17点10分,嫦娥二号卫星飞离月球轨道,飞向第2拉格朗日点继续进行探测。它的新任务是什么?记者请有关专家给予了解读。  相似文献   

8.
航天短讯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2):117-118
嫦娥一号提前调整轨道成功 2008年1月27日,嫦娥一号卫星于当天23时50分48秒实施轨道调整,发动机点火60余秒,卫星轨道抬高近2km。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朱民才称,2月21日有一次月食,届时,整个月球以及绕月卫星都会被地球挡住阳光,预计时间为3~4h。这次轨道调整后,  相似文献   

9.
《航天》2010,(11):8-9
"长三丙"将嫦娥二号准确送入奔月轨道 2010年10月1日18点59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豪迈出征,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准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1日:踏上奔月之旅10月1日18时59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豪迈出征,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准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二号卫星踏上了  相似文献   

11.
嫦娥二号月球卫星CCD立体相机在轨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嫦娥二号月球卫星从2010年10月1日发射至今,已在轨运行近2年,除全部完成预定的工程与科学目标外,还完成了若干扩展科学试验。CCD立体相机获得了月球虹湾地区的35轨空间分辨率约为1.3m的局域立体图像,以及7m空间分辨率、100%覆盖的全月立体图像,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分辨率最高、最清晰的全月立体图像。文章在简要介绍在轨图像获取情况的基础上,对15km/100km椭圆轨道及100km圆轨道上获取的图像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拍摄时的太阳高度角对图像视觉效果以及图像信息量的影响,可为中国今后探测其他星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12月8日凌晨,人类航天器首次月球背面"登陆"之旅开启。2时23分,中国"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上太空。随后,器箭成功分离,"嫦娥"四号成功进入近地点约200km、远地点约4.2×105km的地月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13.
嫦娥二号卫星轨道设计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嫦娥二号卫星的轨道设计是在充分继承嫦娥一号轨道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在此基础上做了适应性改进。轨道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参数选择、发射窗口、速度增量需求以及嫦娥二号卫星和嫦娥一号卫星不同点的对比,提出了整个飞行轨道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4.
嫦娥二号卫星大容量存储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嫦娥二号月球卫星分别需在100km圆轨道获取分辨率优于10m的月面立体图像,以及在100km/15km椭圆轨道获取分辨率优于1.5m的立体图像需求,设计了NAND型FLASH存储芯片的固态大容量存储器,其存储容量达128Gbit。设计中采用了并行扩展加流水线操作的方式,提高了存储和擦除速率;引入了"簇"的概念,在存...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6月5日21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二号H卫星。"风云"二号H卫星和"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分别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风云"二号H卫星运行于高度约36000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主要载荷为扫描辐射计和空间环境监测器,可为用户提供实时可见光、红外和水汽云图,空间天气和卫星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1月26日,国防科工委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举行仪式,正式发布由嫦娥一号拍摄到的首幅月球图片。公布的月面图像是嫦娥一号在11月20-21日期间,卫星上的CCD立体相机采用线阵推扫的方式获取的数据,经处理拼接而成。卫星轨道高度约200km,每一轨的月面幅宽60km,像元分辨率120m。  相似文献   

17.
《航天》2010,(11):16-17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采用调相轨道,对火箭来说类似于打‘固定靶’。嫦娥二号卫星发射采用地月转移轨道,火箭要兼顾地月日之间的关系,发射类似于打‘移动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部长三甲系列火箭主任设计师李聃用这个生动的比喻概况了两颗嫦娥卫星发射技术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工程》2011,(3):24-24
截至2011年4月1日,嫦娥二号已安全运行180天,达到了它半年的设计寿命。目前卫星系统状态正常稳定,卫星剩余燃料仍然充足,工程各有关方面正在研究论证,赋予嫦娥二号更多新的使命,为完成探月工程二期后续任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     
《航天员》2011,(4):6-7
嫦娥二号飞离月球轨道 6月9日下午17时10分,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飞离月球.踏上奔往更遥远深空的征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洋一号卫星于2002年5月15日发射成功,而后通过地面控制,卫星轨道高度从870km降至790km左右,并符合准冻结轨道特性。同年11月6日因星上姿控计算机复位,造成姿态翻转。由于姿态翻转,以及恢复对地姿态的控制使卫星脱离运行的准冻结轨道。本文结合中国海洋一号卫星轨道变化情况,从理论上验证了卫星变轨后的运行处于准冻结轨道,并分析了该轨道的稳定性及脱离准冻结轨道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