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由于哈雷彗星将于1986年返回太阳系,因此,苏联和日本均在准备发射哈雷彗星探测卫星。苏联将于1984年12月22日至28日期间发射两颗相同的卫星,先把金星再入探测器送到金星附近(于1985年6月14日~22日到达并展开)之后,利用金星重力场进行变轨飞行,以便于1986年与哈雷彗星相遇。第一颗星将于1986年3月8日与哈雷彗星相遇,第二颗星大约晚一星期,相遇时速度约为77公里/秒,距离分别为1万公里和3000公里。卫星采用三轴稳定,主要特点是太阳电池帆板大,天线增益高,有一个  相似文献   

2.
简讯     
乔托彗星探测器重新工作 1986年3月14日绕哈雷彗星飞行的欧空局乔托彗星探测器,自从1990年7月以后一直在深空处于“冬眠”状态。为了在今年7月10日使乔托探测器与格里格一斯克杰尔鲁普彗星会合,从5月7日起,欧空局对该探测器进行了精心而复杂的机动后,又使它重  相似文献   

3.
经过数次推迟.盼望已久的“气味”卫星终于在2004年7月15日从美国的范登堡空军基地由德尔它们火箭发射升空,它将与另2颗已升空的卫星会合,全面探测地球环境.为保护人类的摇篮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苏联科学院空间研究分院已经开始组装金星-哈雷探测器-1和2。这两个探测器预计在1984年12月发射,明年6月飞经金星(释放金星着陆器),然后于1986年3月与哈雷彗星会合。在探测器设计过程中,由于没有考虑使它们经受设想中哈雷彗  相似文献   

5.
1984年12月苏联发射了两颗行星探测器:维加-1、-2(Vega 1 和 Vega 2)。这两颗探测器已于今年6月到达金星并将于1986年3月接近哈雷彗星。金星/哈雷彗星飞行探测器有两个名称“Vega”和“Veha”。它由金星(venus)和哈雷彗星(Halley)单词的前两个字母组成。由于俄文字母中没有“H”,所以经常由“G”代替,“Halley”变成“Galley”,“Veha”变成“Vega”。  相似文献   

6.
举世闻名的哈雷彗星已于1985年1月10日越过木星轨道。目前,彗星距离地球六亿一千一百万公里,正以每小时五千四百三十八公里的速度运行。科学家指出:哈雷彗星将于今年十一月越过火星轨道,年底通过地球轨道。届时,地面观测网和天上卫星一起对其进行科学观测与实地探测,这是二千多年以来观测史上最壮观的一次。  相似文献   

7.
日本文部省空间科学研究所所长小田稔提出了日本第一个“月球探测器”(MUSES)探月计划。它将作为观测火星和金星的未来行星探测器的先驱。预计1989年用缪-3S2发射。目前能发射行星探测器的国家只有美国和苏联。日本在继“先驱者 A 和 B”(即行星 A 和 B)探测哈雷彗星后的空间研究将是行星探测。月球探测器的主要目的是在行星探测飞行方面,获得能够测定速度控制的专门技术。  相似文献   

8.
最新消息     
印度将出资制造2颗新型卫星 2月20日,印度内阁同意出资2.83亿美元,让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再研制2颗新型通信卫星——印度卫星-4A、4B(Insat-4A、4B)。 2003年我国将发射8颗卫星和1艘飞船 这是我国历史上发射航天器最多的1年。它包括“北斗”导航卫星、“双星”和“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等。 伊朗2月19日宣布,将和意大利在今后两年内共同制造和发射“明灯”卫星。 意大利计划制造4颗军民两用卫星 它们均为高分辨率军民两用雷达卫星,预计耗资8.07亿美元,其费用将由意大利航天局和意大利国防部分担。 (小号…  相似文献   

9.
2009年3月30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举行“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中的环境-1A、1B(HJ-1A、1B)卫星在轨交付仪式,将这2颗卫星正式交付给民政部和环境保护部使用。  相似文献   

10.
近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宣布同阿根廷国家航天活动委员会签订了用“猎鹰”9火箭为阿方进行两次发射的协议。发射将在2012年~2013年间进行,有效载荷分别是“合成孔径雷达观测与通信卫星”1A和1B。这两颗对地监测卫星装有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仪器,将加入到意大利的X波段“地中海天宇”卫星(共4颗,已发射3颗)的行列,构成“意阿应急管理卫星系统”星座。  相似文献   

11.
美国航宇局宣布,已选定了一个美国研究工作组,参加日本“太阳 A”探测卫星的研制,[以前称为高能太阳物理学计划(H-ESPP)],他们将通过这颗探测卫星观测X 射线和 r 射线,了解太阳上的高能现象。美国研究工作组将帮助提供一套观测仪器装在日本的“太阳 A”探测卫星上。日本预计1991年用“缪3S-Ⅱ火箭,从鹿儿岛  相似文献   

12.
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的A、B星(“环境一号”A、B星)送入太空,约51min后,卫星准确进入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担任此次发射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是该系列火箭的第31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  相似文献   

13.
空间扫描     
欧空局于7月1日展示“罗塞塔”彗星探测器模型 它将在2012年与“维尔塔宁”彗星会合。欧洲在彗星探索方面已居于领先地位,1986年曾成功把“乔托”探测器发射到了距离“哈雷”彗星不到600km远的地方。与“乔托”不同的是,“罗塞塔”在2012年5月28日与“维尔塔宁”彗星会合之后,将沿距彗星表面仅1km的轨道环绕彗星飞行,而不仅是擦肩而过。它还将向彗星扔下一个100kg重的着陆器,着陆器再发射一把带倒钩的叉子,使之插入彗星,以确保探测器不会因为碰撞而弹离彗星。日本H-2A火箭开发受阻 1999年3…  相似文献   

14.
飞扬 《国际太空》1992,(10):9-11
1985年1月8日从宇宙科学研究所鹿儿岛宇宙空间观测所发射的先驱(MS-T5)哈雷彗星探测器,于1986年3月11日到达约700万km处接近哈雷彗星,在取得珍贵的观测数据之后绕太阳运行轨道继续航行。先驱探测器上搭载的探测行星间磁场、等离子体波动、太阳风的3种科学观测仪器,都工作正常。宇宙科学研究所将1990年1月24日发射的飞天工程实验卫星绕行星变轨技术,应用到先驱探测器上,即1992年1月8日,通过地球引力场改变先驱探测器轨道。  相似文献   

15.
其他     
“海洋一号B”卫星成功发射2007年4月11日11时27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轰鸣,“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拔地而起,载着中国自行研制的“海洋一号B”卫星升空而去。经过797s飞行后,星箭成功分离,最后,卫星准确进入距地球798km的太阳同步近圆轨道。这是继2002年5月成功发射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后,中国又一次将海洋卫星成功送上太空。与“海洋一号A”相比,“海洋一号B”各项指标和功能都有了较大提高———卫星的设计工作寿命提高到3年,星上存储量由80兆字节扩展为2吉字节。“海洋一号B”卫星担负着海洋水色环境要素、海表温度…  相似文献   

16.
印度定于今年6月26日在法属几内亚的圭亚那航天中心利用阿里安运载火箭发射“印度卫星-2A”。如果该卫星发射成功,印度将跻身于能生产先进通信卫星国家的行列(该卫星已于7月10日发射成功)。“印度卫星-2A”系印度的第二代卫星。印度航天工业自行研制该卫星的结构、某些电子部件,印度航天研究组织负责所有部件的试验与  相似文献   

17.
定于1985年6月发射的“乔托”(Giotto)飞船是欧空局(ESA)的第一个应用型深空飞行器,它将在1986年3月13—14日与著名的哈雷彗星交会并对它进行现场科学考察。交会时飞船距地球大约一个天文单位(一亿五千万公里)。本文简介“乔托”飞船的系统设计特点及重要设计数据。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新成立不久的卫星运营商新星公司将选择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在2014年底为其发射将由洛克希德·马丁航天系统公司建造的“林鹳”1Ka波段宽带卫星,用于覆盖中东和南亚。卫星将采用A2100AXS平台,配备50路Ka波段转发器,寿命15年。  相似文献   

19.
张生 《飞碟探索》2012,(2):14-14
最新的研究发现古希腊人可能在公元前466年就观测到了哈雷彗星,这项研究将哈雷彗星的最早观测记录提前了200年。研究表明哈雷彗星造访地球时希腊北部正在遭受一次陨石袭击,这一发现使人们对彗星有了新的认识。此项研  相似文献   

20.
龚燃 《国际太空》2014,(5):41-44
2014年4月3日,哨兵-1A(Sentinel-1)卫星从法属圭亚那发射场由联盟-ST火箭发射升空。该卫星是欧洲“哥白尼”计划[Copernicus Programme,原名“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GMES)计划]专用卫星的首颗星,由欧洲航天局(ESA)设计和研制,欧洲委员会(EC)投资。“哥白尼”计划共规划了哨兵-1A和1B两颗完全相同的卫星,卫星装载C频段合成孔径雷达,以接替欧洲刚刚失效的“环境卫星”(Envisat),保持高分辨率雷达成像观测数据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