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资源一号"卫星第二颗星(FM2)在巴西空间技术研究院(INPE)总装测试大厅(LIT)的空间环境模拟器进行分舱热真空试验的方法,分析了分舱热真空试验与整星热真空试验的不同点,以及试验技术的关键和难点,最后讨论了实现分舱热真空试验的基本要求.试验结果表明首次分舱热真空试验获得了成功,达到了预期的试验目的.  相似文献   

2.
小卫星空间模拟器KM3B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空间模拟器是用来模拟空间的真空、冷黑及太阳辐照环境,完成卫星的热平衡、热真空试验,满足卫星研制需要的关键地面大型试验设备。文章概要介绍了研制的一台有效试验空间为φ3 800 mm×4 800 mm的空间模拟器的组成、采用的模拟技术、调试及使用情况。使用结果表明:该设备的各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模拟室的真空度、污染量、热沉温度、红外热流模拟系统、温度测量系统等均能满足卫星整星热平衡、热真空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利用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拥有的各种规模的空间环境模拟器在进行真空热试验时,测量卫星表面返回质量流密度和发射质量流密度,通过加文(GarWin)方程组来确定轨道卫星的污染预估,从而解决了当前型号研制中污染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卫星真空热试验用红外加热笼抗热干扰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在卫星真空热试验中,通常采用红外加热笼进行外热流模拟,但由于红外笼与空间环境模拟器热沉之间及相邻红外笼加热区之间的热干扰而会产生模拟误差。文章利用EFD.Lab软件针对热干扰问题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红外笼补偿边(“裙边”)和防辐射屏设计的两项改进措施,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抗热干扰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真空热试验中附加热流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航天器在空间环境模拟器内进行真空热试验时,各种非热沉结构均会产生附加热流。附加热流会造成热平衡试验中背景热流偏大,影响对整器热设计的验证;也会造成无法满足真空热试验所需的低温维持和降温速率要求,影响对航天器环境适应性的有效考核。文章分析总结了空间环境模拟器内造成附加热流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其中部分措施在试验中已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北斗三号”MEO卫星双星并行研制过程中,综合考虑总体任务需求、卫星热控特点、热控方案及现有试验条件,提出“双星同时进罐,单星热平衡,双星热真空”的真空热试验方案,并通过仿真分析对因两星相互遮挡引起的附加热流进行修正,实现两颗卫星同时使用同一空间环境模拟设备即可完成热平衡及热真空2项试验。数据比较表明,热平衡试验结果对在轨卫星温度的预示较为准确,验证了上述双星并行真空热试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卫星外露表面光学敏感程度的增加,要求对原 KM5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简称模拟器)进行清洁真空改造。文章系统地叙述了利用2台 TM-1200制冷机低温泵系统取代2台 KY-16油扩散泵系统的清洁真空改造;证实了理论计算与实际运行测得数据基本一致;给出了新旧系统的性能比较;介绍了新系统在“风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真空热试验中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8.
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航天器AIT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45年来,作为我国各类航天器系统级总装与专业测试、环境试验与可靠性研究代表性单位的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取得了快速发展。文章综述了该所的航天器总装技术和环境试验能力,重点介绍航天器总装技术与工艺、总装专业测试技术、真空热环境试验技术、空间光学及光学特殊试验技术、动力学环境试验技术以及磁环境试验技术近十年的发展概况,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愿景。作为中国最早开展航天器环境试验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正努力发展、提升各项专业技术,以打造国际一流的航天器总装集成与专业测试中心。  相似文献   

9.
卫星真空热试验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真空热试验数据库是卫星环境工程数据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卫星真空热试验数据库的设计方法,首次实现了环境试验数据的实时在线录入和响应。文中给出了卫星真空热试验数据库的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框架和模块结构设计,以及多元化分析整体设计过程。该数据库现已应用于卫星真空热试验中,使得实时在线访问远程数据得以实现,同时为虚拟试验研究工作提供数据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0.
双温区可控梯度空间晶体炉是一种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进行碲镉汞晶体生长的装置。该晶体炉针对我国返回式卫星设计,工作环境为卫星返回舱。文章结合碲镉汞样品加热器和搭载环境等热真空边界条件,分析了晶体炉的换热机制和传热规律;通过地面热真空模拟试验,探索了保温绝热材料在不同环境压力和加热功率下的绝热性能;定量地分析了环境压力对晶体炉的加热功率和炉壳温度的影响。从而优化了晶体炉的热结构和工艺设计,并保证了卫星总体的温控要求。该晶体炉在我国新型返回式卫星上进行了搭载飞行试验,成功地实现了碲镉汞晶体的空间布里奇曼生长。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各种类型热试验(热平衡试验、热真空试验、热循环试验)在航天器研制中的重要性及它们的试验要点。针对当前试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强调了组件级,尤其是电子电工产品热试验(热真空试验及热循环试验)和整星级发射星热真空试验对提高航天器可靠性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在利用太阳模拟器进行热平衡试验的过程中,热流模拟对航天器姿态的要求,为确定我国大型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的运动模拟器的方案提出了建议.文章还论及了热平衡试验中热管、地球辐照和反照的模拟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热平衡试验及其虚拟试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热平衡试验的目的出发,讨论了热平衡试验的平衡判据、航天器热数学模型和试验验证;展望了将真实试验与虚拟试验相结合的航天器热平衡试验的发展趋势:不仅热平衡试验的工况大为减少,每个工况的时间大为缩短,而且试验方法将会发生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载人航天器真空环境下热平衡试验的必要性,热真空试验的特点、试验目的和试验项目,以及美国载人航天的热真空试验技术,特别是载人航天活动对热真空试验的特殊要求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国内外卫星热真空试验的发展概况、卫星热真空试验的重要性及其与常压热循环试验的关系,指出每一颗发射星都应做热真空试验。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在航天器热平衡试验中到达航天器表面或被其吸收的红外辐射热流密度的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完成在大型真空热试验中对飞船表面及舷窗的摄像观察提出了实施方案,分析并解决了普通摄像设备在真空—低温下使用的关键的技术问题,满足了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及其部件的热真空试验是航天器研制过程保证其可靠性的重要环节。由于复杂的物理和边界条件,单纯从传热的角度得到的航天器传热模型与真实情况存在差别。基于传热理论的基本方法,文章提出结合系统辨识的方法得到航天器热真空试验传热数学模型。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相似的试验中去,将加快试验进程和节省大量的试验经费。  相似文献   

19.
对热验证所需的风冷测试台进行了详细设计,该设备对其他类似设备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瞬态热平衡试验技术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某型号航天器热平衡试验为工程应用背景,在正样星中用星内仪器按在轨飞行状态工作的方法实现仪器的内热源,用表面薄膜加热器模拟航天器表面多层部分的外热流,用红外加热笼模拟散热面的外热流,藉此实现了瞬态热平衡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