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院简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源于1952年北航建校伊始成立的飞机设备教研室,1958年为满足“两弹一星”惯性制导的急需,由钱学森先生提议我国惯性技术的奠基人之一林士谴先生创建了“航空陀螺及惯性导航”研究室,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航空陀螺及惯性导航专业,1981年获批全国首批博士点,1988年获批全国首批重点学科,1997年改称“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  相似文献   

2.
TC17钛合金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转子和大截面锻件的制造。采用惯性摩擦焊工艺制造航空发动机压气机整体转子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并有效地提高结构刚度。通过对TC17钛合金惯性摩擦焊接头断裂韧性的测试,可为钛合金惯性摩擦焊整体转子损伤容限分析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惯性传感器的应用被局限在不计较设备造价的航空、航天和军事等领域,而微机械技术的出现使一般用户使用低成本、高精度的惯性传感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563B、563C惯性导航系统设计定型审查会于今年3月底在研制单位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隆重召开。 来自国防科工委、空军、海军、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及有关厂、所、院校的领导、专家、教授等50余人 参加了会议,国防科工委主任、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理事长丁衡高为会议发来了贺电。 563B、563C惯性导航系统是我国首次设计定型的航空机载惯性导航系统,它是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及其相关单位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发扬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经前后二十年奋 力拼搏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该产品的研制成功,打破了西方国家对航空惯性军事装备的垄断、控制和禁  相似文献   

5.
惯性稳定平台可以隔离外部扰动对重力仪或重力梯度仪的影响,改善重力测量环境、提高重力测量精度,在航空重力测量领域意义重大,应用前景广阔.本文针对国内外多个国家的航空重力仪惯性稳定平台研制情况,以及承载不同类型重力梯度仪的惯性稳定平台研制现状进行了评述,并讨论了平台研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最后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6.
盘轴类转动件作为商用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重要部件,且为限寿件,直接决定了商用航空发动机的可靠性和成本。随着焊接技术的发展,先进商用航空发动机盘轴类转动件越来越多地采用焊接工艺来代替螺栓连接,以减轻结构重量并提高其可靠性。目前,电子束焊和惯性摩擦焊作为主要焊接方法,在商用航空发动机盘轴类转动件的焊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飞行试验在人类航空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历史上许多重大的航空技术突破(如声障、热障、惯性耦合等)以及新型飞机的成功研制都以飞行试验的成功为标志。飞行试验技术水平和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世界航空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航空惯性稳定装置的齿隙误差实验平台。该平台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齿轮和调节齿轮中心距,实现齿隙微调,用于研究不同传动比和不同齿隙情况下的齿隙误差特性,为航空惯性稳定装置的齿隙误差建模与补偿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是NASA 72-22524“用激光解决惯性控制及导航技术中测量与精密技术问题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中之第4章。该报告原为柏林技术大学导航及航空系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0.
航空发动机先进焊接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能束流焊接及增材制造、惯性摩擦焊和扩散焊等技术的特点以及这些技术在国内外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的应用现状,结合国内航空航天业需求提出技术研发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介绍了这些技术在航空航天零部件修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盘形锥齿轮的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梓根  李其汉 《航空学报》1988,9(11):527-533
 本文介绍了用考虑横向剪切变形和转动惯性的厚锥形壳理论来分析盘形锥齿轮的振动固有频率和振型,并用试验模态分析技术进行测量。对两种航空发动机中央传动锥齿轮计算和试验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国内外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的现状 ,展望了 2 1世纪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提出了发展我国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用航空发展瓶颈与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航空技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航空器具的技术改进和航空管理改革提出了对策。首先,在我国目前现有飞机中,选择适合农业航空作业的机型,或者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农用飞机,逐步改造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航空作业系列机型。其次,在航空管理上,尽快制定农业航空管理法和有关作业、管理标准,规范农业航空管理与作业行为,扶持农业航空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光力惯性传感技术是利用光子与机械振子的相互作用,通过出射光的动量和角动量的变化实现对振子运动状态的监测,进而实现对其受力(矩),以及(角)速度、(角)加速度测量的新型惯性传感技术。该技术既有高极限精度的原理优势,又有微型化的技术优势,是惯性传感技术的前沿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首先介绍了基于光阱系统和微腔系统的两类光力惯性技术,分析了其基本工作原理与物理特征;其次介绍了国内外光力惯性传感器件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光力惯性技术的发展特点、国内外差距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我国发展光力惯性传感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航空领域RFID技术应用布局及国内外标准化研究现状,分析了航空领域RFID技术应用的特殊性及我国航空领域RFID技术典型应用。最后,对RFID技术在航空领域未来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当前世界航空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明确了航空制造技术在航空工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加强我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的必要性、紧迫性,最后作者根据我国具体情况探讨了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导航与控制》2020,(1):F0003-F0003
《导航与控制》译文集是遵循《导航与控制》的办刊宗旨,本着跟踪先进技术,借鉴国外经验,拓宽惯性技术从业人员的视野,构筑高基点平台,服务科技人员,提高攻坚能力,加快我国惯性技术发展速度的目的而编辑出版的。译文集以国外近期相关先进技术为基础,收入了惯性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文章,希望能对读者起到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及触类旁通的作用,以促进惯性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亚军  吴国卿 《惯导与仪表》1997,(3):54-60,F003
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惯性平台系统研制的状况和存在的总是提出了用CAD技术改造平台系统设计方法,初步2尝试应用CAD技术完成某型号液浮惯性平台机械系统的设计。最后提出了发展平台系统CAD应用技术的措施,对我国惯性平台系统的研制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协同化、体系化、一体化适应未来战争的信息化,跨域化、高速化、多用化适应未来战争的立体多维化,自主化、平台化、小型化适应未来战争的无人智能化3个方面概述了未来战略新常态下武器装备对自主导航控制的需求,进而对自主导航控制这一概念进行了简要概述.从精确打击入手,阐述了惯性技术对自主导航的重要性,提出惯性技术是自主导航控制的核心.最后,从惯性器件、惯性传感技术、惯性测试、新功能材料、新兴算法和软件技术等方面分析总结了惯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惯性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先进航空制造技术在西飞公司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当今航空产品对制造技术的要求 ,世界航空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同时对西飞公司在先进航空制造技术方面所做的部分工作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我国先进飞机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