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机翼下带外挂飞机挂载组合多、振动分析工作量大及现役飞机更新外挂改装的需求,通过机翼/外挂系统模型的固有振动特性分析,试图探索基于混合建模的带外挂飞机的固有振动特性分析技术,即以无外挂飞机的GVT模型与经试验验证的外挂有限元模型为基础,采用自由界面模态综合进行混合建模,完成飞机机翼/外挂系统的固有振动特性分析。以机翼/外挂系统模型为例,验证了混合建模技术在机翼/外挂系统固有振动特性分析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飞机机翼—外挂干扰颤振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飞机机翼一外挂干扰颤振特性。在颤振特性分析中所需要的广义气动力是根据亚音速非定常升力面理论,采用马蹄涡一振荡压力偶极子格网法计算的。利用某型飞机全机带外挂物的地面共振试验结果,对飞机机翼一外挂干扰的颤振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由于振动频率、颤振自由度、广义质量等参数的变化对机翼一外挂干扰颤振特性影响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了不同翼梢装置对飞机气动、结构特性的影响。对几种带翼梢装置机翼的气动特性N-S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不同翼梢装置的减阻机理及对飞机气动性能的影响。采用MSC Patren,MSC Flds建立基本翼及几种带翼梢装置机翼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和非定常空气动力网格,应用MSC Nastran求解序列SOL103对其进行固有模态分析,利用求解序列SOL 145进行颤振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到翼梢装置对机翼的振动和颤振特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翼梢装置对机翼颤振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翼加装翼梢装置在气动上可以起到减小飞机的诱导阻力、提高升阻比、耗散强翼梢涡等作用,但是它也使飞机的结构特性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颤振特性。采用MSCPatran,MSCFlds建立基本翼及几种带翼梢装置机翼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和非定常空气动力网格,应用MSCNastran求解序列SOL103对其进行固有模态分析,利用求解序列SOL145进行颤振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到翼梢装置对机翼的振动和颤振特性影响,为飞机翼梢装置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礼  王正平 《航空计算技术》2011,41(2):56-59,63
以多舵面组合下的无尾飞翼布局为基础,建立全机的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进行固有模态分析。对颤振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分析了多舵面下的颤振和振动特性,研究了在机身后缘机翼外侧的副翼改成对开式双舵面后无尾飞翼布局的颤振和振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建模和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外挂物在飞机上悬挂的气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挂外挂物的气动相关性问题包括确定外挂物对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确定处于主机干扰流场中外挂物的气动特性;确定带外挂物飞机的颤振特性及确定外挂物安全投放条件等。本文试图通过歼×飞机2000多次风洞试验及其它试验和必要的计算分析对外挂物悬挂的气动相关性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和评述并给出一些结果,对一些研究方法进行了一般性讨论  相似文献   

7.
利用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建立了某型飞机机翼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并应用MSC.Nastran解算器对其进行固有模态分析和颤振速度求解,得到了该机翼的振动和颤振特性,为飞机的适航认定和研制改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操纵面颤振是制约飞机性能的关键因素,对颤振设计而言,需要从总体布局、结构刚度、惯性特性等方面入手,综合权衡各种因素。针对某机翼及舵面,建立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在分析机翼及舵面固有特性与不可压流假设颤振特性基础上,研究带后缘舵面驼峰型颤振与经典弯扭颤振的转换规律,包括操纵刚度、舵面刚度、舵面质量分布等关键因素,总结了设计要素对舵面型颤振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对颤振模型数值计算与风洞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所取颤振设计参数的有效性,可以作为机翼带舵面颤振设计的重点要素。  相似文献   

9.
全机非对称外挂状态颤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非对称外挂状态飞机的颤振特性作了分析,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窜支自动跟踪及可视化处理,取得满意的结果,为非对称密集模态飞机结构的颤振分析和数据处理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F—16飞机在非对称外挂情况下的极限环振荡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军猎鹰办公室(AFSEO)提出了F-16飞机非对称外挂构型的验证要求。根据模拟构型的试飞和分析结果进行了F-16飞机的颤振验证。历史上,几乎没有对非对称构型提出过要求,因此,F-16飞机在非对称影响下的颤振特性试飞数据是有限的。结合这个问题,AFSEO以前仅用半展动力学和气动力模型进行计算,而假定在另一侧为镜面效应。为了解是否所有的非对称构型都必须用全展模型来分析,他们制定了一个试验大纲。用半展和全展模型对各种非对称构型下的颤振特性进行了分析。全展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该机有颤振不稳定性,这与半展模型分析结果不同,因而进行了颤振试飞。试飞结果表明非对称构型的加载会产生一个较大的灵敏度,同时还会增加其稳定性。试飞结果与全展的气动模型吻合得相当好,这表明对于非对称的载荷构型应该使用全展气动模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飞机小刚度和大变形的特点导致其普遍存在颤振问题,因此有必要合理建立太阳能飞机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颤振分析。以国内某15米翼展太阳能飞机为研究对象,建立初始的动力学模型,然后根据目标颤振速度调节模型刚度,得到了与目标颤振速度匹配的机翼主梁刚度,从而实现太阳能飞机的动力学反向建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颤振分析,形成完整的太阳能飞机颤振分析设计方法。结果表明:该机翼扭转刚度增大70%,其颤振速度可提高29%。本文方法可用于指导15米太阳能飞机的防颤振设计。  相似文献   

12.
复合材料大展弦比机翼动力学建模与颤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一代航空结构广泛采用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机翼的气动弹性工程化建模和分析是飞机设计的重要任务。应用气动弹性分析理论和方法,对复合材料大展弦比机翼进行了结构有限元建模、模型修正、固有振动特性计算、部件发散与颤振工程分析。本文使用MSC/NASTRAN软件,在复合材料大展弦比机翼的初步静力分析模型基础上,依据结构图纸、相关试验结果反复修改得到合理的机翼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固有振动计算中采用动力减缩方法消除局部模态并提高计算精度,采用亚音速偶极子格网法求解非定常气动力,并对单独机翼进行了发散和颤振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3.
周秋萍  邱志平 《航空学报》2010,31(3):514-518
针对带有初偏间隙型非线性刚度的二元翼带外挂系统的极限环颤振,应用当量线化方法得出了颤振边界曲线,并根据颤振边界曲线用4阶Runge-Kutta法得到极限环相图,可明显看出极限环振动与普通周期振动的区别。然后引入了几个不确定量,通过区间分析方法给出了这些不确定量对机翼带外挂系统颤振边界曲线的影响,并用随机有限元法(FEM)验证区间分析方法的可靠性。进而可以得到一定来流速度下,具有不确定机翼外挂系统幅值的上下界,以及不确定参数对极限环相图的影响。知道机翼外挂幅值的上下界后,可以对外挂幅值进行适当控制。  相似文献   

14.
T型尾翼是飞机广泛采用的尾翼形式,对T尾振动、颤振特性的研究和把握,是这类飞机设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更好地处理T尾复杂结构多参数多特征值的问题,这里采用MSC/NASTRAN动力学多目标、多变量优化技术对T尾动力分析模型进行了修正分析,最后进行了颤振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一致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依据某大型飞机T尾几何尺寸和将进行试验的风洞特性,按照相似理论,确定了T尾低速颤振模型缩比比例系数。按照实际结构的动力特性,经过多轮分析计算,提出了模型设计方案。通过梁架模拟T尾振动特性、框段模拟T尾外形,加工制造了T尾低速颤振模型。特别是设计了一系列变参机构以模拟对颤振特性有显著影响的平尾迎角和上反角,也可调整平尾的俯仰刚度以及T尾和机身连接刚度,以实现相应参数的变化,研究这些参数对颤振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双体飞机颤振特性复杂的问题,本文采用片条理论修正后的偶极子网格方法,建立了双体飞机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同时基于地面振动试验建立了不同机身刚度双体飞机等效梁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机身刚度对双体飞机结构动力学的影响,同时通过求解耦合得到的频域方程,探究了机身刚度对双体飞机颤振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机身截面垂向刚度对机身一阶垂直对称弯曲模态、机身一阶垂直反对称弯曲模态与平尾滚转模态频率影响较大。机身截面垂向刚度降低到原设计刚度67%时,机身反对称弯曲模态对平尾扭转效应增强,机身一阶垂直反对称弯曲模态、平尾滚转模态与平尾一阶垂直反对称弯曲模态耦合,双体飞机在269.34 m/s时发生颤振,颤振频率为37.2 Hz。  相似文献   

17.
应用MSC/NASTRAN软件计算分析了某型飞机翼下不同位置挂装外挂物后,对机翼振动特性和机翼/外挂物系统颤振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翼下外挂物对机翼二弯和机翼一扭模态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23-R3部适航要求,对某轻型飞机的机翼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和二维升力面模型,分析机翼的固有振动和颤振特性,并利用真实机翼颤振风洞试验验证机翼的颤振稳定性。结果表明,机翼的最小理论颤振速度为115.10 ms,大于1.2 VD,且真实机翼颤振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机翼在飞行速度范围内,不会发生颤振现象,满足CCAR-23.629适航要求。研究结果为飞机的颤振适航性验证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求解广义动力学方程为基础,分析了飞机在外挂物弹射投放时所引起的动载荷问题,实现了用直接矩阵提取方法(DMAP)计算外挂物连续投放动载荷;用半机模型计算全机外挂物非对称投放动载荷;以及未投放外挂物的多自由度动载荷计算问题。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飞机的各种动载荷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飞机的总体方案概念设计阶段,需要对飞机机翼进行气动弹性设计,以避免在后期设计中,因气动弹性问题而对设计方案进行较大更改.以某支线飞机的总体方案论证为背景,研究并归纳该飞机概念设计阶段气动弹性设计与分析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建立机翼的梁架式模型,初步设计模型刚度与质量分布,并进行机翼的静气动弹性响应与载荷分析、振动特性及颤振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支线飞机机翼的气动弹性特性合理,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