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无波动、无自由参数的耗散差分格式   总被引:102,自引:51,他引:102  
本文通过对“模型问题”的研究发现,在激波附近差分解的虚假波动与差分方程的修正方程式的三阶色散项相关。如果适当地调节色散项的系数使之过激波时该系数按要求变号,则可完全抑制激波附近虚假的波动。 在以上发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效的无自由参数、无波动的差分格式。文中证明,这个格式就是“TVD格式”,亦可视为格式的推广。 文中对许多二维、三维流动作了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的格式应用方便且可得到满意的结果,对激波有较高的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文[1,2,3]的基础上研究了非定常Euler方程的推进迭代方法,并将无波动、无自由参数的耗散差分格式(下称NND格式)发展为隐式、迎风格式,用以计算有差曲控制翼的再入复杂飞行器的育攻角、有侧滑角的超声速无粘绕流流场。其结果是准确的。本文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可以在同一计算程序中实现亚跨超流场的计算:在超声速区域,采用推进技术;在亚跨声速区,则自动选择推进迭代求解技术。 2.NND格式不仅具有公式简单,无自由参数的特点,而且过激波时满足熵条件,不会产生非物理解,也不发生振荡。 3.隐式差分格式的无条件稳定和Gauss-Seidel迭代的快速收敛,计算省时。 本文的方法曾用于烧蚀头部凹陷外形和航天飞机简化外形的计算,能自动选择迭代和推进区域。可以预言,如计算机条件许可,本方法可以用于大攻角的无粘流场计算。  相似文献   

3.
研究用三维特征线相容性关系的迎风差分格式,数值模拟超音速和高超音速钝体无粘绕流流场。用钝体反方法计算头激波及其波后的流场,用轴对称流特征线法确定初值面上的流动参数。算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4.
烧蚀外形方程差分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烧蚀外形方程的性质,研究了人工粘性项对烧蚀外形计算结果的影响,发现人工粘性在抹平非物理波动的同时,会严重影响计算精度.借鉴于CFD中NND格式的思想,构造了求解烧蚀外形方程的无波动、无自由参数的耗散差分格式,得到了满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
NND格式在航天飞机头部段N—S方程求解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本文采用实质上为二阶精度的无波动、无自由参数的耗散差分格式(NND格式)求解了非定常的二维和三维完全N-S方程,对类似于航天飞机头部外形的超声速粘性气体绕流流场进行了模拟。在计算中,使用了代数网格生成技术,对脱体激波采用了装配法。作为验证算例的二维圆柱绕流计算结果同文献[4]的数据进行了比较。二维凹陷外形绕流的计算结果同无粘流结果进行了对比,由于粘性流动出现了分离,二者的壁面压力是有差异的。最后,对三维外形的绕流也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提供了流场的细节。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气动中心张涵信教授提出的无波动、无自由参数耗散格式(NND)进行了如下的计算:航天飞机头部段对称剖面内的二维无粘绕流;航天飞机头部段三维无粘绕流;轴对称凹陷外形的三维无粘绕流。在物面坐标系下,用代数方程生成计算网格,利用特征相容关系式处理激波和物面边界。为了比较,还用SCM格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NND格式,在捕捉流场内激波时不会出现非物理振荡,其收敛速度和所获得的计算结果都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7.
用时间相关法计算喷管跨声速流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用时间相关法完成了定常、无粘、跨声速喷管流动的计算。内部点参数用MacCormack差分格式计算,壁边界点参数用简化了的特征边界条件计算,轴上点参数用反射原理计算。计算表明:计算是收敛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高超声速马赫反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和数值计算模拟了激波绕40度压缩拐角的流动。实验是在气动中心激波管中完成的,数值模拟采用了层流的N-S方程,对无粘项,粘 英和化学源项分别采用迎风TVD格式,中心差分格式和点隐式的方法进行差分离散,计算了平衡与非平衡条件下的马赫反射流动,其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甚好。  相似文献   

9.
唐安民  林同骥  浦群 《航空学报》1993,14(8):344-349
数值方法采用的差分格式是具有高分辨率和快速稳定收敛性质的全变差衰减(TVD)格式。喷管壁面形状和反压可任意给定,对于典型轴对称与二维喷管(即壁面由收缩角为45°,扩张角为15°的两条直线用圆弧光滑连接而成。圆弧的无量纲半径等于0.625,其参考长度为喉道半宽),进行了有激波与无激波流动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以及其他计算结果符合良好,此法可推广到非定常跨音速喷管流动的计算,并可用于工程中喷管设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配平翼和直角板的三维层流分离流动。利用反扩散的显隐式差分格式和显式混合差分格式对N-S方程和简化N-S方程作了计算,求得了流场的物理量分布。与已有数值结果比较,本文的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1.
超声速主流中横向喷流场的激波—旋涡结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利用NND格式,通过求解NS方程,对二维超声速主流中横向喷流干扰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清楚地给出了激波结构、回流区和混合层。本文计算得到的激波结构和实验相当一致。最有兴趣的是由于喷流的干扰,主流在喷口前发生主涡分叉,观察到三个流向旋转涡和两个反流向旋转涡;在喷口后的背风区,存在具有低压和回流区的尾迹。  相似文献   

12.
非结构网格上新型的NND有限元格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涵信发展的NND差分格式是由中心差分格式,二阶迎风格式和一阶迎风格式混合组成的杂交型格式。众所周知,和中心差分格式相对应的是Galerkin有限元格式。通过对中心型有限元格式加修正项的方法本文成功地构造出二阶迎风型有限元格式和一阶迎风型有限元格式。  相似文献   

13.
应用Steger-Warming通量分裂技术,将守恒型方程中的流通向量分裂成两部分,应用 NND格式对无粘项进行数值离散,粘性项采用中心差分格式,采用LU-SGS隐式推进迭代建立了跨声速轴流压气机性能及内流场三维N-S方程的高分辨率和高效率的数值方法。数值模拟给出NASA ROTOR37和NASA ROTOR67性能及内流场流动结构。并进一步基于混合平面法建立了多级轴流压气机性能计算模型,详细分析了某一级跨声速轴流压气机性能和内流特性,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了本模型与方法是可行的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电弧风洞内球锥全目标绕流场计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电弧风洞高焓气体来流条件,通过数值求解三维化学非平衡Navier-Stokes方程,分析无烧蚀球锥全目标绕流场真实气体效应.考虑空气电离化学反应系统,包含7个化学组元和6个反应方程.差分算法是隐式NND格式.依据实验来流条件,计算了不同壁温及不同壁面催化特性下的流场结构和电子数密度,观察了来流非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尾迹区对模拟条件较敏感,其电子数密度随壁温降低而升高,完全催化壁的电子数密度约比非催化壁低近一个量级,实验状态的计算应采用风洞实际来流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有限元法是一种加权积分的方法,这个特点和权函数的特性使得有限元法在计算诸如热流(与温度的一阶导数相关)等物理量时有其内在的优越性.本文研究了高超声速复杂外形热流的NND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并对高超声速球钝锥外形和带翼飞行器外形的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算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跨音速压气机动静叶排相干的三维非定常流动数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时空二阶精度NND显式差分格式求解三维Euler方程,对跨音速压气机级中动静叶排相干形成的非定常流动进行了数值分析。除动静叶排流动的控制方程体系、数值方法外,着重讨论了动静叶排计算域、网格以及边界条件的处理。对某压气机第1级动静叶排相干的非定常流场的计算,给出了叶片表面的马赫数分布、压力波动幅值,以及叶片槽道中瞬态密度等值线等,并分析了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贾海军  吴虎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10):2326-2332
应用Steger-Warming通量分裂技术,将守恒型方程中的流通向量分裂成两部分,应用NND(non-oscillatory,containing no free parameters and dissipative)格式对无黏项进行数值离散,黏性项采用中心差分格式,采用LU-SGS(lower-upper symmetric Gauss-Seidel)隐式推进迭代建立了跨声速轴流压气机性能及内流场三维Navier-Stokes方程的高分辨率和高效率的数值方法.数值模拟给出NASA rotor 37和NASArotor 67性能及内流场流动结构.并进一步基于混合平面法建立了多级轴流压气机性能计算模型,详细分析了某一级跨声速轴流压气机性能和内流特性,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了本模型与方法是可行的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带配平翼钝体高超声速粘性绕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NND差分格式,通过求解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了带配平翼钝体的高超声速粘性绕流。文中首先以球头驻点压强和热流为参数,讨论了在差分方程左端采用LU-SGS、LU-ADI和对角化ADI三种不同隐式算法收敛效率的异同。然后以带配平翼钝体的高超声速粘性绕流为模型,对所研制的程序进行了计算验证。在计算中采用了代数方法和求解椭圆型方程方法相结合的网格生成技术,针对配平翼外形给出了贴体性、  相似文献   

19.
导弹尾喷流形成的碰撞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君  张泰峰  陈宏 《推进技术》2000,21(1):30-32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从曲线坐标NS方程出发,取用NND2M差分格式,对导弹发射时与地面形成碰撞喷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符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碰撞喷流的流场结构及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