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薄壁环型火焰筒转接段为薄壁环型冲压拉深成形件,其外廓尺寸大、壁薄、刚性差,结构形状非常复杂,要求的制造精度非常高.同时所使用材料为一种新型高温合金,尚未掌握其冲压工艺性.本试验应用冲压成形、激光加工、机械加工等技术,通过科学地设计制造工艺,成功地加工出高精度的零件,为其它类似冲压成形件的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粘性介质压力成形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给出了VPF 在镍基高温合金波纹形薄壁板件、铝合金阶梯形板件和不锈钢球形阀芯板壳件等成形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1) VPF 技术适合于成形高强度超薄壁(壁厚为013 mm) 小半径( r ≤2 mm) 曲面板件,可以避免局部颈缩和开裂,成形的零件尺寸精度高( IT10~11); (2) 对于采用多道次刚模拉深成形的铝合金阶梯形板件,可以一次拉深成形; (3) 可以成形用于密封的高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球形阀芯壳件。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在某机试制中,我们对几种空心回转体TA2钛板零件(如图1)的热旋压工艺进行了一些探讨。其中零件1和零件2是锥形空心回转体零件,这种零件若用一般拉深成形,容易失稳起皱,而且模具结构比较复杂;另外,零件3的收边模具也较复杂,故采用热旋压成形工艺。采用加热旋压,可以提高钛板的塑性,减少变形抗力和回弹。旋压时,直接用火焰(我们采用的是压缩空气——乙炔焰)喷烤加热毛  相似文献   

4.
基于充液形成工艺的航天火箭整流罩零件,通过数值模拟的分析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数值模拟可以给试验提供正确方向,也说明数值模拟的准确性。根据现场的试验情况,基于实际制件过程出现的一些缺陷,调整液室压力与压边力加载曲线,根据零件的拉深高度进行合理匹配,最后达到控制整个冲液成形过程的起皱和破裂的问题。实现了充液拉深工艺在大尺寸薄壁整流罩构件上的工艺升级,大大提升了零件的表面质量,从而可以解决传统落压工艺的多道次拉深工序、多道次退火及多道次敲修导致的零件变形与表面质量差等问题,从而保证零件在生产过程中表面质量和成形精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拉深比、阶梯锥形的航空发动机隔热罩薄壁件,基于塑性力学方法分析了其充液拉深的变形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道次充液复合成形方法,设计了等裕量函数法以快速、合理地确定各道次变形量的分配。通过数值模拟和工艺试验,研究了关键变形量——预成形高度对成形结果的影响规律,探讨了成形过程中起皱、破裂的失效形式。结果表明,提出的工艺方法可实现复杂薄壁隔热罩构件的整体精确成形,选择适当的预成形高度可获得壁厚均匀、成形质量较好的零件。  相似文献   

6.
钛和钛合金材料的优点是比强度高,耐热性、耐蚀性好,所以在飞机结构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它的缺点是塑性差、塑性变形范围小、回弹大、缺口敏感性高,因此用常规的方法在室温下只能制造形状简单、变形量小的零件,多数零件需在热状态下成形和校形。从生产实践中体会到,使钛板在温度、时间、压力三者的联合作用下成形和校形,将能获得贴模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TC1、TC3钛板加热拉深试验研究的结果。从试验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到温度、单位压边力、润滑、模具尺寸等因素对钛板热拉深性能的影响,并从中取得了某些合理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在仪表零件中,有一些轴类零件,在它们的中部,直径尺寸比其他部分大,有的甚至大两倍以上。这类零件我们简称它为轴问宽凸缘零件,例如图1所示。这类零件向来采取车削加工,浪费很多材料,车去的废料常常比零件还重得多。特别是不锈钢零件,车削较困难,工时也消耗得多。为了实现少无切屑加工工艺,我校与有关单位协作,将这类零件预先经过温镦成形,可以大大提高技术经济指标。现就试验过程及其工艺结合图1所示零件介绍如下。这个零件的材料为10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轴间宽凸缘直径φ22_(-0.1)毫米,轴的直  相似文献   

9.
钛合金蒙皮与飞机理论外形有关,要求有较高的成形精度和形状稳定性,为此我们采用了自阻加热拉型成形法。即利用钛合金有较高的电阻率,将钛板通电,使其产生高热,钛板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拉型并保温,使材料进行充分的蠕变,从而得到稳定形状、贴模良好的零件。为了适合自阻加热拉型法,对PO-1M蒙皮拉型机配置了拉型装置等热成形设备,并作了一系列工艺试验,确定了工艺程序及参数。  相似文献   

10.
我厂黑色钣金钳焊车间,有若干种形状复杂外廓尺寸较大的拉深成形零件,这些零件过去采用毛料拉深,废品率高,成形后去余料手工劳动强度大。为此,车间组织了攻关组,于一九七七年十二月试验成功展开料拉深法,于  相似文献   

11.
钛合金在飞机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钛合金室温下塑性变形范围小、回弹量大、缺口敏感性高,多数情况下需在热状态下成形。因此探求热状态下钛板的成形性能和成形模具的结构,是能否经济地、大批量地应用钛合金材料的关键。我厂的生产实践表明,在合适的温度、时间和压力规范内,只要模具合理,就能获得质量稳定的零件,基本上不再需要随后的手工整修。一、钛板零件的成形某机上共有21种钛合金零件,材料牌号为TA2、TC1,料厚在0.5~1毫米。根据零件的形状,按照操作的难易,将钛板零件的成形方案分类如表1。  相似文献   

12.
对3.4377铝合金材料典型零件的成形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拉深成形原理,介绍了零件的特点,对零件成形时的应力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所选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进行了该零件拉深成形的工艺参数计算和选择,确定了零件成形的模具结构以及拉深成形次数和每次拉深成形的深度,进行了工艺试验,确定了合适的成形过程参数,并对成形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以后该类材料的拉深成形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大尺寸薄壁钛合金筒体旋压成形质量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大尺寸薄壁TC4钛合金筒体旋压成形,分析了工件质量影响因素,并研究了旋压成形典型缺陷成形机理和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旋压道次和变形量对工件质量影响显著,旋压道次增多,变形量过大,工件精度降低;采用微扩径反旋、坯料分区温度控制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旋压过程中易出现的壁厚和直径超差、反挤、鼓包等缺陷。  相似文献   

14.
针对TC1钛合金端盖零件的结构特点,分析了零件的成形难点,对热拉深工艺的模具材料、温度、压边间隙、拉深速度等对零件成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该工艺方法可实现薄壁、大拉深比的TC1钛合金零件的精确成形,采用空气脱模的方式可获得平面度满足设计要求的零件,为类似零件的取件提供了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空心异型截面弯曲轴线铝合金零件内高压成形进行了工艺实验与数值模拟.采用压弯与内高压成形的工艺步骤成形零件,测量了成形零件典型截面的尺寸与壁厚分布,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变形过程中的等效应力与壁厚分布.经检测成形零件外形尺寸与壁厚均符合设计要求,但典型截面壁厚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16.
某航空产品零件口盖座,系一个典型的拉深件。零件凸缘由圆柱曲面组成。由于设计上的需要,拉深圆筒底部圆角半径只有一个料厚,在成型中,由于凸缘材料不能有效地进入凹模腔,加之底部圆角半径过小,这就给拉深成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原设计用料是08F—δ1.5冷轧钢板,由于此规格的料外购困难,只好用08A1—δ1.5冷轧钢板代料。从有关资料来看,08F和08A1在强度、延伸率等指标上均差不多,可是零件拉深后,在底部圆角处材料发生明显的塑性流动,表面呈一浅沟,剖面如图(1)所示。还有部分零件因材料流动过大而拉裂,剖面局部最小厚度只有0.5~0.86毫米。有关标准中给出拉  相似文献   

17.
复杂曲面管类钣金件作为航空发动机的重要单件,由于其形状复杂且同时具有壁薄、直径小、需与另一钣金件的某部位相配合等特征,加工及外观质量很难保证。本文对复杂曲面导管进行了工艺分析,同时分析了其复杂曲面、小直径凸缘成形的工艺难点。分别从回弹量及尺寸控制、缺陷特征及模具修理、冲压前的零件表面保护3个方面,对复杂曲面的冲压成形控制进行研究,提出了一套复杂曲面的冲压成形控制方法。此外,还提出了一套"能有效改进小直径凸缘轧波成型后的各种缺陷及尺寸超差情况"的校正方法。分析得出"该类复杂曲面和小直径凸缘钣金件成形控制"的一般规律,为后续同类型零件的成形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合理布置成形后半球毛坯的壁厚加工余量,并计算超塑成形模具型面的名义加工尺寸.通过分析半球在超塑成形过程中材料变形机理,设计反向预成形模具型面,达到均匀半球毛坯壁厚的目的,使其满足后续加工尺寸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室温下对TC2M钛合金圆板坯料(厚度为1.5mm,直径为160.0mm)进行了压窝试验研究。卸载后压窝制件凸缘出现明显的双曲率翘曲,这种形状畸变造成了钛合金板压窝零件无法满足尺寸和位置精度要求。对这种形状畸变进行定量描述的同时,分析了产生形状畸变的原因,主要是由钛板轧制过程产生的板织构特性,各向异性所引起的变形差异以及应力场、应变场分布的不均匀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纯钛强度偏低,合金钛工艺性差,使钛合金用量受到限制,。本文通过对伞梁零件的研制证明Ti-15-3钛合金具有优异的性能,可以冷上加工成形复杂形状的板金零件,经时效 后获得高的强度并有较好的焊接性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航空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