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剑门蜀道     
《西南航空》2004,(4):24-25
剑门蜀道曾是两千多年间川陕交通的唯一通道、中原通往西南的咽喉要道,智慧财富在此汇集.再由此散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险峻非凡的地势使得无数智将谋臣黯然低首,也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这里.大诗人李白留下。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慨叹。峰峦叠嶂.峭壁摩云,这里的奇美俊秀也让无数诗人留下千古名篇。  相似文献   

2.
酒徒     
周涛 《今日民航》2013,(9):119-119
现在,我很想为伊犁的酒徒们写一点颂歌,也许你们不会介意,不会认为这是一篇对普通人们的号召书,更不会把这当做酒徒们的纲领性文件。的确,他们没有委托我把他们写下来,他们仅仅是请我去喝酒,把我当朋友的朋友,一见如故。他们都知道李白,因而他们对不会喝酒的诗人有些犯疑:"不会喝酒还咋样写诗呢?"  相似文献   

3.
黄河母亲     
周涛 《今日民航》2013,(8):115-115
1989年冬末,我到了兰州时,兰州早已经不是"高粱县"了,而是一座"化学城"。替代了古城堞上的烽火狼烟,是半部兰州城上空喷吐翻滚不息的黄色烟云,它汹涌澎湃,它浊浪奔泻。拥挤宣泄成一条天空中的黄河,与地上的从万山丛中缓缓行来的黄河交相辉映。地上的黄河已经老了,天上的"黄河"却正年轻,它盛气凌人,飞扬跋扈,欲与风沙试比黄!须晴日,看黄袍素裹,分外妖娆!不幸的是,李十二"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浪漫主义大胆惊人的奇想,竟成了现实主义的预言。真的黄河,正乖乖地、无声地从黄河大  相似文献   

4.
丹景山距成都50公里,在彭州市九陇镇,以天彭牡丹闻名. 牡丹是花中之王,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李白不仅用花比喻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还用美人比喻花:唐玄宗带着杨贵妃赏牡丹时,诏李白作新词,李白即兴写了《清平调》,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云想衣裳花想容"云像杨贵妃的衣裙一样华美飘逸,牡丹花像杨贵妃的容貌一样高贵美丽.  相似文献   

5.
张天翼是我国现代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讽刺小说家之一。在文学教条主义错误思潮占统治地位的时候,他遵循文学自身规律,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继承了鲁迅国民性批判的主题,不回避矛盾,没有逃避现实,成功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另外,他坚持人道主义精神,体现了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6.
诗人以其才华激情,向来是爱情传奇的不二男主角,诗人爱慕的女人自然身价看涨,诗人爱慕而始终不得的女人就更让人觉着神秘尊贵,如林徽因。其实民国还有另外一位才女毛彦文,不但不愿嫁诗人,根本就不愿对方名字和自己有所联系。诗人名唤吴宓——也是一位大教授、大学者,称他是诗人,概因其气质——他对毛彦文的热情,有  相似文献   

7.
国际关系学上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学理论的两大重要流派,二者在理论渊源及主要观点方面各不相同。理想主义追求崇高的原则和目标,其核心思想是以道德标准和法律规范为国际关系的原则,主张国际道德及条约规范秩序、公开外交和集体安全体系等。现实主义则以世界无政府状态下的权力政治为理论内核,认为所有国家都有追求权力或安全最大化的倾向。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不同的观点和哲学立场,在美国鲜活的外交实践中得到传承与发展。一方面,理想主义及现实主义二者在美国的外交理念上是对立的;另一方面,二者在美国的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上是统一的,二者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美国外交政策与活动。  相似文献   

8.
《今日民航》2010,(9):82-85
著名山水画家黎明,出生于1948年6月,江西赣州人。他自幼酷爱绘画,向往着大自然广袤的天地,他抱着立誓要为祖国山河立传的宏愿,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山水水,将大好河山景致付诸笔端。几十年来他在崎岖的艺术道路上勇攀高峰,凭借深厚的造型功底和娴熟的技法,用求真务实的理念,把他的山水画诠释得形神兼备、自然典雅、浑厚华滋、气势恢宏,充分体现了画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博大胸怀。他现在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当任北京涉外经济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柳倩艺术研究学院教授、中国青岛求实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人事部艺术家学部委员会一级艺术委员、中国武陵书画家协会荣誉主席、中华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荣誉主席、北京五洲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主席、中国国际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国际经典书画院副院长、江南宋城书画院院长等职务。他的山水画作品,用不同的审美角度和艺术观为其作品注入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元素,其笔下的山水,气  相似文献   

9.
记得有"一代才女"之称的文学家和建筑学家林徽因写过一首著名的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是一首对天上人间无处不在的爱的赞歌,展统了新月派诗歌的新景象,这首诗穷尽了诗人的想象,充满诗情画意,柔情蜜意,诗句玲珑剔透,情感纯真炙热,意象错落有致,表现了诗人真挚细腻的内心世界和精细微妙的艺术感受,具有明丽清新的韵致.  相似文献   

10.
周涛 《今日民航》2012,(12):119
诗人说,冬天可以置人于死地。诗人还说,这不是因为风雪,风是那样悠长的一种音乐,雪是那样飘逸的一种花朵。亏是由于有了这两样东西,人才可以活下去,置人于死地的,是冷酷和死寂。一个没有活力的白茫茫的世界,使人绝望乃至来生。人其实就是这么死的,没有别的什么原因。人们总以为是衰老使人寿终,这才是糊涂呢!那么是什么使人衰老了呢?  相似文献   

11.
黎朗做事情喜欢深入探究。他不是那种玩文字玩图像或玩感情的人。他说话时.你能感觉到他谈的都是他全身心投入的事情。要是和他说话的人不够正经和他“波长”不同,他还会有点不高兴。他的声音他的凝视和他的照片中都充满了怜悯。他的严肃态度属于当代艺术家中并不“流行”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史蒂文森的《金银岛》是一部广为传阅的荒岛文学作品。其中,荒岛怪人本·冈恩人物形象鲜明。本文从及物性系统的角度分析了本·冈恩落魄的出场和容貌、不同寻常的言语行为以及具有戏剧效应的人物事迹,解析该人物令人印象深刻的文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财产》是美国当代女作家瓦莱丽·马丁的代表作品。从孤独个体所处的境遇、自由选择以及个体与他者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对此小说中所体现的存在主义思想进行解读,以此来探讨个体的身心反抗与追寻存在价值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的《野草》是1924年至1926年的心灵咏叹,也是世界散文诗三大里程碑之一,它以其深刻独异的风格享誉世界,又因其含蓄、怪丽令人难以透彻理解。本文试从美学的悲剧美的角度探讨诗集的主要精神及其意义。文章从反抗绝望、孤独的心灵、严格的自我解剖三个方面阐明了鲁迅先生对生命的思考、对历史责任的认识、对人生的反省,从而揭示了《野草》中蕴含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析学中的基本焦虑理论和强迫性重复理论认为早期经历对个体人格形成和性格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幼儿由于父母无法满足其对安全和满足的需求而引发基本焦虑.为了对抗基本焦虑形成特定的心理模式,然后不自觉地在以后的人生中不断重复这些模式,形成强迫性重复。论文通过对《飘》的主人公斯佳丽幼年亲子关系及其早期经历的分析,探讨了斯佳丽的强迫性重复模式形成的原因,以及这些模式对斯佳丽的叛逆性格的形成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建立带挤压油膜阻尼器耦合双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挤压油膜阻尼器对双转子系统稳态不平衡振动的影响以及临界转速下阻尼器对不平衡振动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挤压油膜阻尼器能显著降低临界转速附近时双转子系统的振动幅值;阻尼器不仅能改善系统的稳定性,而且能使轴间的耦合作用力变化趋缓,轴承工作平稳,有利于延长其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17.
空中影院     
《西南航空》2012,(7):126-127
2012年7月1日-31日机上电影简介July1—31,2012影片讲述了生活在北京和台北的4对男女之间的情爱纠葛.探讨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的情爱关系.呈现台北和北京的不同风貌。影片讲述春娇与志明来到北京生活的故事。男女主角分别是余文乐与杨千嫜.他们遇到一些问题而分开.并各自找到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航空公司机队的飞行成本,提高飞机的座位利用率,研究机队各机型与航线优化匹配问题。考虑了旅客溢出带来的潜在支出成本,在满 足航班覆盖、旅客需求、机队寿命、航班连续等约束条件下,建立了多目标0~1整数规划模型,并采用基于隶属度的多目标模糊决策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计算。通过实例验证分析表明:建立的多目标机队优化匹配模型实用可行,既降低了机队的飞行成本,又提高了各条航线上 机型的座位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3种不同形式的板弹簧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弹簧技术是航空航天用斯特林制冷机长寿命、高可靠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大的板弹簧径向刚度为活塞提供支撑,以保证活塞在极小的间隙内实现与汽缸之间的无接触运动;板弹簧轴向刚度为活塞直线运动提供轴向的自由度,其轴向的最大行程受到板弹簧材料疲劳极限的限制;由于没有活塞环等密封元件,高低压之间的密封通过活塞与气缸之间的间隙密封来实现,这大大提高了活塞和气缸间的装配难度。本文针对3种常见的板弹簧:同心涡旋臂板弹簧、偏心涡旋臂板弹簧和直线臂板弹簧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改变板弹簧载荷、厚度和弹簧臂宽度等参数,对3种型式的板弹簧分别进行加载求解,得到弹簧的应力和位移分布云图。通过模态分析得到板弹簧的自然频率,为有效避免板弹簧的谐振提供依据。分析表明:在基本结构参数相同的情况下,直线臂板弹簧可以提供较大的径向刚度与轴向刚度之比和较高的自然频率,有利于整机系统的轻量化。  相似文献   

20.
“水”——沈从文人格和文格的象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审视沈从文在《湘西》和《湘行散记》中对水的独特感悟,揭示出“外柔内刚”、“善利万物而不争”既是沈从文的人生态度,也是其构筑的“湘西世界”的艺术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