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2018年10月,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将在北京召开第六届飞行器进入、减速、着陆与上升(EDLA)技术的全国学术会议。本次会议主题为"聚焦再入创新引领空天融合"。现开展会议征文,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稿,广泛交流该领域内最新技术及科研成果,推动我国未来航天技术的持续发展。一、征文主题1.EDLA新技术及发展战略研究:航天器天地往返技术发展战略;航天器可重复使用技术、发展及应用研究;航天器再入/进入、减速与着陆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航天器再入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3月,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器进入、减速、着陆与上升(EDLA)专业组经过讨论,初步定于2017年10月在北京召开第五届进入、减速、着陆与上升(EDLA)技术的全国学术会议。征文主题总体技术(航天器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的发展战略;航天器进入、减速与着陆领域的新理论、新技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8月,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将在青岛召开第七届进入、减速、着陆与上升(EDLA)技术的全国学术会议。本次会议将围绕"天地通途,自由往返"主题,结合火星、探月、载人航天工程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及航天技术的民用转化研究,开展研讨。现进行会议征文,欢迎广大科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3月,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器进入、减速、着陆与上升(EDLA)专业组经过讨论,初步定于2017年10月在北京召开第五届进入、减速、着陆与上升(EDLA)技术的全国学术会议。征文主题  相似文献   

5.
正一、会议介绍2021年4月,中国宇航学会拟在南京组织召开"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第九届进入、减速、着陆与上升(EDLA)技术全国学术会议将作为中国航天大会的专业学术论坛,参与其中。会议将围绕"探索浩瀚宇宙、自由空天往返"的主题,结合EDLA技术在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工程、小行星探测工程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以及在各类无人机、运载器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开展研讨。现开展会议征文,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稿。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8月5日,第七届进入、减速、着陆与上升(EDLA)技术全国学术会议在青岛成功开幕。本届大会由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青岛市科学技术局承办,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协办。会议共收到论文92篇,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推动进入、减速与着陆(EDL)技术的持续发展,促进该专业技术的不断创新,拟定于2015年9月在长沙召开第三届进入、减速与着陆(EDL)技术全国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走向深远,自由返回",将以载人航天、火星探测、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15,(3):147-148
<正>一、主题范围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航天器体系发展技术"。征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一带一路"战略对航天器体系建设的机遇与挑战;2.我国天基基础设施建设与论证;3."天地一体化"航天器体系建设;4.新型航天器系统概念研究与论证;5.我国在轨航天器体系综合运用;6.航天器总体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推动进入、减速与着陆(EDL)技术的持续发展,促进该专业技术的不断创新,拟定于2015年9月在长沙召开第三届进入、减速与着陆(EDL)技术全国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走向深远,自由返回",将以载人航天、火星探测、月球探测和小行星探测为重点,广泛交流该领域内最新的技术及科研成果,推动我国未来载人航天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持续发展。欢迎广大科研人员、专家学者撰写论文,积极参加此次学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0.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4,(4):F0002-F0002
各有关单位、专家: 2014年1月,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返回与回收专业组经过讨论,兹定于2014年11月19日至22日在南京召幵第二届进入、减速与着陆(EDL)技术全国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将以月球探测和火星探测为重点,广泛交流该领域内最新的技术及科研成果,推动我国未来深空探测技术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航天技术和活动的不断发展,再入、减速与着陆技术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深空探测项目正在有计划地开展,相应地,深空探测飞行器再入地球的任务将越来越频繁和迫切,必须研发适合新形势和新技术要求的、先进的再入减速技术。2019年7月4日,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承担的载人航天预先研究项目"可展开气动减速与热防护结构技术",顺利通过结题验收评审。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中国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60年来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包括在中国航天重大科研任务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自主掌握了核心技术,构建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文章还根据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形势对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进行了展望,主要包括高超声速充气式再入减速技术、精确定点回收着陆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发展,以及构建中国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创新平台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充气式进入减速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气式进入减速系统适用于高超声速下飞行器的进入减速、可折叠展开,集成了气动热防护、气动减速和着陆缓冲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将成为航天器进入或再入返回的主要技术途径。文章首先归纳了数十年来充气式进入减速系统发展出的主要构型,简述了其主要性能特点;之后以几个典型项目为例,介绍了国际上充气式进入减速系统的发展情况。文章针对充气式进入减速系统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充气展开柔性结构归纳了多场耦合及气动优化设计、轻质柔性耐高温材料、折叠包装与充气展开等关键技术。最后,对充气式进入减速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小结,提出了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14.
复合材料结构航天器静电防护特性相对于金属材料结构航天器而言呈现出较大差异。文章针对新型天地往返无人航天器,研制了高温条件下材料电阻率测试专用探头和测试系统,并从材料静电特性、静电防护设计等方面开展了复材结构航天器静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冷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属于导静电型材料,可以满足防静电需要;在航天器地面着陆后,可通过导静电轮胎将飞行器冷结构上的静电释放至大地,实现对航天器着陆后的静电防护;采用局部静电消除的方法,可消除热防护绝缘材料上的静电,将航天器热防护材料表面静电降低至安全范围内,保证再入返回着陆后人员的操作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0月12日-13日,第五届进入、减速、着陆与上升(EDLA)技术全国学术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大会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承办,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协办。大会共收到论文68篇,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4家单位近百名嘉宾出  相似文献   

16.
在地外星球的现场考察和资源开发任务中,探测器需要经历进入、下降、着陆和上升过程,由此产生的EDLA(Entry,Decent,Landing and Ascent)技术。在航天活动中EDLA过程是环境最恶劣、问题最复杂、时间最紧迫、风险最高的过程,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对于EDLA过程和技术的认识与发展随着实践的深入,需要不断回顾与审视。文章系统地归纳了对于EDLA概念的认识,总结了任务需求和特点,分析了EDLA的过程和技术,并对EDLA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一、征文目的军民两用智能装备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我国《"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中,把智能制造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军民两用智能装备技术集合了诸多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技术,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改革强军战略的交汇点。为充分发挥"2018 (第二届)军民两用智能装备技术与产品推介会"在智能装备技术领域创新实践中的舆论宣传引导、理论成果先导和顶层筹划指导作用,拟通过征文活动,汇聚各方智慧,展开对智能装备技术领域创新发展问题的研究,解析国家  相似文献   

18.
正一、征文目的军民两用智能装备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我国《"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中,把智能制造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军民两用智能装备技术集合了诸多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技术,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改革强军战略的交汇点。为充分发挥"2018 (第二届)军民两用智能装备技术与产品推介会"在智能装备技术领域创新实践中的舆论宣传引导、理论成果先导和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发展载人航天工程对于增强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充分利用空间环境资源、明显降低空间飞行器的成本和风险、促进科技进步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还论述了飞船研制返回再入升力控制技术、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技术、仪表与照明技术、人工运动控制技术、着陆缓冲技术、应急救生技术、回收着陆技术、再入防热技术取得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全面展示固体动力技术领域的新成果、把握专业技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作为我国该领域的专业学术交流平台,本刊编辑部特发起"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研究新进展及未来新设想"、"固体推进剂及装药工艺新技术"和"航天特种及新概念推进动力系统"三个主题的专刊(正刊)征稿活动,欢迎广大科研人员踊跃投稿。一、"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研究新进展及未来新设想"专刊征文范围(1)固体推进技术发展的新思路、新技术、新途径;(2)固体火箭发动机在航天工程的重大进展及其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