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失重飞机训练是航天员训练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失重飞机通过抛物线飞行,可以产生连续几十秒的失重,也可以产生与月球和火星相似的重力水平。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地面太空游都开展了失重飞机体验项目,也许有一天你也能在失重飞机上体验失重的奇妙感觉。不同的人在进行失重飞机训练时,会有不同的感受。NASA的2004届航天员为我们讲述了他们在进行失重飞行训练时各自不同的训练体验——这也许对你将来体验失重飞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航天员应急情况的动作训练刘世红刘述运一、前言航天员应急情况的动作训练,是航天员训练课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培养航天员能够迅速发现、识别和处理应急情况的高水平职业素质;使航天员具有在应急情况下进行有效活动的技能;保证航天员在生理上和心...  相似文献   

3.
天浪 《航天员》2008,(6):76-78
"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都没法体会到那种感觉,太神奇、太不可思议了,是用语言难以表达的",结束了72小时的中国航天员体验之旅,来自全国各地的32名小营员都表达着同样的感受。得到航天员的签名,尝着难得一见的太空食品,试穿价值不菲的航天服,体验着航天员的训练,营员们的喜悦、兴奋之情可想而知。但更为兴奋更为刺激的,则是在航天城逃逸训练塔体验……  相似文献   

4.
钱航 《航天员》2013,(5):62-63
每当人们提起航天员,都会认为它是一份神圣而光荣的职业。然而,要成为一名航天员必须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下面有一个机会,让我们走近航天员,和他们一起进行航天员训练,切身体验这份艰辛,并锻造自我健壮的身体!  相似文献   

5.
2012年11月,应欧洲航天员中心(EAC)邀请.中国航天员中心(ACC)一行6人到德国科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流访问。其中包括中国的两名航天员。EAC为代表团准备了丰富的学习课程和训练体验项目,使我方对欧洲航天员的训练有了更加深入和系统的了解,对于中欧载人航天领域的未来合作,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特意采访了ACC代表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费俊龙。在采访中,他给我们讲述了欧洲航天员中心之行的见闻和感受。  相似文献   

6.
《航天员》2007,(1)
进入太空是每位航天员的梦想,但并不是所有的航天员都能够如愿以偿,因为发射次数和运载人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很多航天员甚至一生都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航天员非常珍惜每次飞行机会。在飞行任务期间,大部分航天员都喜欢在工作之余写太空日记,记录自己的工作、生活、感受和经历等。有些航天员一直珍藏着自己的太空日记,没有向公众展示,有些航天员则建立博客,在博客上写太空日记,让"粉丝"们能在第一时间分享他们的太空体验。华裔航天员卢杰博士,在执行国际空间站第7长期考察团任务期间,写了很多精彩的太空日记。我们刊载其部分,让读者体验航天员的太空生活。以下是他的日记内容:  相似文献   

7.
一个梦想,点燃了亿万少年的如火激情;一种机遇,成就21位幸运儿的航天体验。由本刊主办的大型公益性活动——首届中国航天员体验营,于8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从全国选拔的21名优秀青少年和幸运读者入驻中国航天基地——北京航天城,进行了一次主题为“太空梦想,勇敢成长”的非比寻常的太空体验活动,这是神圣而神秘的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首次向青少年朋友敞开大门。短短的四天体验活动成为21名幸运儿一生中永难忘却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8.
1999年12月进行了一项航天员试验项目,目的是在航天员进入特定飞行训练之前提高他们的舱外活动技能水平。概念很简单:基础技能如果得到改进,就可以分配给进行出舱活动(EVA)的航天员更加复杂的工作——这些航天员以前只有增加特定飞行训练要求才能进行EVA。在航天员试验项目一开始,EVA任务训练就包括航天员候选人(ASCAN)训练和特定飞行训练。EVAASCAN任务训练包括有限的课堂和工作手册指导,这是由4项中性浮力实验室(NBL)训练科目组成的,航天员候选人在他们职业生涯的第一年需要接受这些训练科目。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6):520-520
5航天员系统航天员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选拔、训练航天员,并在训练和载人飞行任务实施过程中,对航天员实施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在北京建设了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制了航天服、船载医监医保设备、个人救生等船载设备。该系统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承担。  相似文献   

10.
航天飞行任务综合模拟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行任务综合模拟训练是航天员在基础训练、职业技能训练之后进行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训练。它安排在航天员飞行任务训练阶段的后期,正式航天飞行前进行。航天员在掌握了有关航天飞行基础知识和载人航天器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并完成了飞行任务训练科目的练习后就进入到...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8月22日,据中新社报道,由中国航天员中心组织实施的中欧航天员海上救生训练在烟台市附近海域圆满完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介绍,中欧双方有共同需求,形成了合作焦点。中方独立自主地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系统工程,而欧洲航天局长期参与以国际空间站为代表的国际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欧双方可以发挥各自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一个月前,《航夭员》杂志社举办了首届航天员体验营。一群来自祖国各地的优秀青少年齐聚北京航天城,他们在航天员教练员的带领下,参观航天城,与航天员合影留念,体验航天员部分科研训练项目,以一种独特的体验方式满足了自己对航天员的崇拜、对航天的向往。一个太空梦想,激励着他们勇敢成长,短短四天的体验成为他们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而创建如此一个交流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长期在失重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员的康复训练问题,针对现有的航天员训练设备功能单一、训练效果不理想的现状,研制了多模式柔索驱动航天员训练机器人。基于模块化、可重构的机器人构型,通过机器人模拟重力环境的负载特征,把相应的载荷施加到人体上,实现航天员在失重环境下进行跑步、卧推和负重深蹲等体育训练,帮助航天员减轻或者克服空间适应综合征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机器人双闭环力控制策略,人机跑步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研制的多模式航天员训练机器人构型合理,控制策略有效,可以辅助在失重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员开展体育训练。  相似文献   

14.
《航天员》2007,(1)
经历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预备航天员,还不能执行航天飞行任务。他们还要经过各种各样的严格训练,经过全面考核,获得"执照"后,才能成为真正的航天员,才有机会前往浩瀚的太空工作。从预备航天员到航天员,训练科目繁多、难度大、要求严,这些训练真的是魔鬼训练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04年招收的最新一批预备航天员,以亲身经历,讲述了他们成长为航天员的训练历程。航天员俱乐部栏目将以连载的形式,让读者分享他们独特的训练经历。  相似文献   

15.
《航天员》2010,(4):75-79
“我荣幸参加中国航天员体验营.一定珍惜荣誉.遵守纪律,崇尚科学.刻苦学习,团结互助.听从指挥.用心体验.勇敢成长。”庄严的宣誓过后.2010中国航天员体验营·民族营正式启动。神五航天员杨利伟.神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以及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中国航天员中心等单位的相关领导出席了开营仪式。  相似文献   

16.
太空梦想,勇敢成长之开幕式现场2008第三届中国航天员体验营暨滕州市体验营是《航天员》杂志社举办的第三届航天员体验营也是第一届冬令营。在开营仪式上,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书记董重庆、中心副主任杨利伟、白延强、航天员  相似文献   

17.
稍微了解“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的人都知道,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有着丰富的航天员培训经验,在当今世界上“无人能出其右”。有人会问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为很多国家培养了合格的航天员,那里曾有过中国航天员的身影吗?还有人说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都是中国自主培养的优秀航天员,中国航天员是否需要去外国接受培训?在这里,我们就为大家解惑答疑,请看——  相似文献   

18.
陈小春 《航天员》2008,(5):48-50
航天员在低压舱10帕条件下训练一次,无论从体力消耗,还是从身体所受的影响来说,都相当于一次太空出舱活动。航天员飞天前夕,我们观摩了一次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和刘伯明进行的低压舱训练。  相似文献   

19.
天浪 《航天员》2008,(5):45-47
听航天员教员说,航天员曾经这样描述过他们在水槽训练时的感受:"那感觉,就像是在船上。当然,没有船上那么自由自在,那么舒适,因为这其中肯定或多或少有一种压抑感。"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2008年8月7日下午,我们来到了水槽训练大厅,观摩了航天员进行的中性浮力水槽训练。水槽大厅宽敞明亮,槽水深阔碧蓝。一番准备之后,身着水槽训练服的航天员直直地、慢慢地沉入水中,在潜水教员的护送下,开始自己的水底训练之旅。  相似文献   

20.
利用嵌入式平台构建了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技术的载人航天器语音识别系统,并针对载人航天器特殊的噪声背景和声学训练,对传统语音端点检测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试验在嵌入式运行环境下实现了指令发送、文字输入等功能,证实该系统适应航天员的口音和发音习惯,可对连贯自然发音方式的命令进行识别,能够满足航天员及任务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