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述氮化是将氮原子渗入工件表面形成富氮硬化层的热处理工艺过程。氮化后的工件表面硬度高、变形小、疲劳强度显著提高、而且能增强耐腐蚀性能,因而在工业上已得到广泛应用。氮化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是一般需要专用的氮化设备,工艺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Cr11Ni2W2MoV钢进行环保型盐浴氮化处理,与现行盐浴氮化处理的氮化层硬度、深度、显微组织,及抗疲劳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经环保型盐浴氮化处理的1Cr11Ni2W2MoV钢渗层组织更加致密完整,且具有较高的渗层硬度、深度和抗疲劳性。  相似文献   

3.
五十多年以来,在工业生产中多采用气体氮化。钢制零件经气体氮化,可大大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和抗腐蚀性,但由于其生产周期特长,故得不到广泛的应用。为了充分发挥氮化可显著改善工件表面性能的作用,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努力研究强化氮化过程的新工艺。离子氮化、气体软氮化等新工艺就是在生产斗争这一迫切要求的推动下而产生出来的。一九七五年以来,我们在进一步加速氮化过程和碳锕的离子氮化工艺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并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一、钛对氮化过程的强化作用一九七五年初,太原矿山机器厂的同志在进行镀钛氮化工艺的研究中发现,对于同一炉进行氮化的工件,只需要将其中的半数工件镀钛,而其余未镀钛的工件也可以得到镀钛氮化  相似文献   

4.
一、试验目的 为了延长高速钢刃具使用寿命,提高切削效率,用气体软氮化代替硫、氮共渗的工艺方法,了解气体软氮化中各因素对不同指标的影响,摸索较好的生产条件,为此,安排了这次试验。 试片材料为W_(18)Cr_4V,尺寸20×10×15毫米,表面光洁度(?)_(10)。设备为RJJ—25型渗碳炉。 二、试验方案 1.考察指标: 氮化深度(2~4丝为好) 脆性(Ⅰ、Ⅱ、Ⅲ、Ⅳ级) 硬度(HV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应用氮化方法使钛合金表面硬化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文中的固态氮化采用离子氮化法,液态氮化采用在氮气中用激光加热熔化的方法来完成。分别检测了渗层的显微组织、硬度变化曲线、疲劳性能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虽然两种方法都使疲劳性能少许降低,但是显著地改善了耐磨性能。离子氮化法渗层深度可达0.1mm,激光氮化法渗层深度可达0.5mm,最高硬度可达Hv_(0.1)1400。  相似文献   

6.
以热等离子束作为等离子源,以氮气、氢气混合气体作为工作气体,对工业纯铁进行表面渗氮,并利用显微硬度仪、X射线衍射仪、SEM及能谱仪分别对氮化后试样进行显微硬度测定、相结构分析、端面形貌分析及断面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只需利用等离子束对试样进行几分钟的照射,便可获得试样表面的迅速氮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机高压涡轮轴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局部漏渗问题,通过渗层深度、冲击韧性、表面硬度等试验,找出了挽救该零件的最佳方案,填补了公司在零件局部氮化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对涡轮承力支柱氮化层剥落问题,从选材、工艺、金相组织等方面进行了试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深氮化硬化32Cr3MoVE钢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深氮化硬化32Cr3MoVE钢进行了硬化层组织性能的表征分析。与18CrNi4A钢渗碳件、32Cr3MoVE钢常规氮化件进行了接触疲劳性能对比试验研究,并对深氮化件进行了接触疲劳失效行为分析,认为两种裂纹萌生模式同时存在,但其疲劳破坏取决于表层内裂纹的萌生和扩展。同时探索了深氮化硬化钢长寿命机理:渗氮层深达0.6~0.8mm,渗层组织优异,表面硬度高,具有优异的硬度梯度和残余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10.
38CrMoAlA钢激光和氮化复合处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 2kW横流CO2 激光器研究了38CrMoAlA钢的激光和氮化复合处理对材料硬化层的影响 ;分别比较了先激光后氮化以及先氮化后激光两种不同工艺过程处理的特征 ;测定了激光和氮化复合处理后材料表层的 [N ]浓度分布。结果表明 :38CrMoAlA钢经氮化处理后再经激光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硬化层深度。此外 ,还观察了复合处理后的金相组织  相似文献   

11.
气体软氮化是一种由液体软氮化发展起来的、新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其实质是以渗氮为主的低温碳氮共渗。它的特点是处理温度低、时间短,工件变形小,质量稳定,不受钢种限制,能显著提高零件的耐磨性、疲劳强度、抗咬合、抗擦伤等性能,同时还能解决液体软氮化中的毒性问题,避免了公害,因而劳动条件好。此外,设备和操作都简单,容易推广。一、基本原理气体软氮化的原理是在530°~580℃的气氛中产生2CO→[C]+CO_2(渗碳)及2NH3→2[N]+3H_2(氮化)反应,使钢铁表面形成氮化物或碳氮化物。它的过程与其他化学热处理一样,可分三个阶段,即氮化剂分解出活性碳、氮原子;钢的表面吸收活性原子,渗入的原子  相似文献   

12.
氮化件的非氮化面的防护,一般采用镀锡、镀铜、镀镍和镀青铜等方法。这些方法,固然有优点,但对于已经镀完,在生产中局部掉了镀层的零件,特别是对于有些局部镀难以实现的零件。都需要有补救的防护方法,这就使氮化前涂膏防护变得重要了。我厂氮化历史较长。历年来虽在局部涂料防护氮化上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没有作为一种工艺应用于固定零件,也没有完整的防氮化工艺资料。近几年来,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1.范围 1.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用分介氨氮化工艺使表面硬化的氮化钢零件。 2. 适用的技术文件 2.1 以下资料,实际上从发行之日起即成为本规范的一部分。 军用规范: MIL-S-869 钢棒、钢条与锻件——合金钢氮化工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航空燃油调节器齿轮是调节器中的关键零部件,通过选取XX-18中的3个齿轮对工艺可行性、工艺路线的安排、齿轮精度的检测、氮化热处理方法等5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可能影响齿轮氮化层均匀性的因素,并通过改进插齿粗加工、磨齿精加工的加工基准一致性,和氮化热处理使用新的加工设备和改进加工方法,提高零件合格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渗硼存在温度高、脆性大等一系列问题,对45钢进行气体低温氮硼共渗得到复合渗层,并对渗层进行金相组织观察、显微硬度测试,探讨了渗层的形成过程及渗剂中催渗剂尿素的作用。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共渗工艺可以实现在软氮化的温度即540℃~660℃下强制渗硼,获得平均厚度为100μm较为平整的复合渗层,该渗层具有较高的硬度,最高可达995.6HV。  相似文献   

16.
一、工艺现状与存在问题我厂某产品中的活门衬套偶件,均使用4Cr14Ni14W2Mo奥氏体耐热不锈钢制造。为提高它的耐磨性,需要进行氮化处理。因为活门偶件对零件的尖边质量要求极为严格,而零件氮化后的脆性又与钢材原始金相组织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从原材料入厂到氮化前预先热处理,对原始金相组织的晶粒度、双晶和碳化物分布等都提出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国外工艺动态一种新的离子氮化法法国VideAdour公司与波城及阿杜尔城大学(UPPA)联合开发一种新的离子氮化法Qualipliasma,可满足对离子氮化表面处理的需要。离子氮化比气体及液体氮化的优点在于:易于进行渗层处理;可适应材料所需之温度;在...  相似文献   

18.
1、范围 a. 本规范规定了合金钢的渗碳和氮化工艺及其在渗碳与氮化前后的热处理。 b. 按本规范完成的渗碳与氮化质量超过了MIL-S-6090的要求。转包厂所采用的设备和工艺必须获得波音公司质量控制部门的书面批准。批准的全部渗碳、氮化或热处理设备应随时接受检查。  相似文献   

19.
采用激光气体氮化与同步送粉相结合的工艺方法,在Ti-6Al-4V合金表面原位合成了Tix Aly-TiN复合涂层。通过XRD,SEM,OM,EDS,显微硬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该复合涂层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元素分布及显微硬度。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TiN和Tix Aly 金属间化合物组成;沿激光熔深方向TiN含量下降;Tix Aly 金属间化合物含量上升;涂层无裂纹和孔隙,厚度较均匀,涂层与基体间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沿激光熔深方向N、Al元素的分布均匀;涂层显微硬度得到显著提高,且从涂层到基体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0.
气体氮化热处理工艺在我国应用比较广泛。气体氮化用的氮化罐一般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制造,个别工厂因不锈钢材料供应困难,只能用低碳钢制造。众所周知,不论用不锈钢还是用低碳钢制造的氮化罐,都存在着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氮化罐不断老化的现象。只不过不锈钢的表面有着稳定的钝化膜,妨碍氮的渗入,氮化罐的老化比较慢一些,而用低碳钢制成的氮化罐的老化较为明显。随着氮化罐不断老化,氨气的分解率相应地增大,为保持一定的氨分解率,就要增大氨气流量。一般资料介绍,只认为氨气流量增大,会浪费液氨和易造成漏气等疵病,致于氨气流量的增大对氮化质量的影响很少有研究报导。我们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曾出现过周期性的发生氮化裂纹。为分析和解决氮化裂纹产生的原因,我们曾对液氨的质量、干燥剂、调整氮化工艺参数等方面都做过试验,均未见效。进一步对氨气流量的增大与产生氮化裂纹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关系结合生产进行试验。本文主要讨论随着氮化罐老化,为保持氨分解不变,使氨气流量增大对氮化裂纹产生的影响。在这里需指出,氨的含水量也会影响氨气分解率的稳定,本文不讨论含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