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构造拓扑修形齿面的面齿轮传动主动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改善加工参数较少的面齿轮传动的啮合性能,提出了用给定的啮合性能对面齿轮和小齿轮齿面进行拓扑修形设计的方法.面齿轮用插齿法加工,面齿轮与插齿刀的转角关系由预设的传动误差确定,由此确定面齿轮的拓扑修形齿面.然后用接触路径的位置及其方向和接触椭圆的大小构造小齿轮的拓扑修形齿面,该齿面用共轭点接触法磨齿加工,建立了小齿轮拓扑修形齿面与加工参数之间的线性方程.结果表明:齿面接触分析(TCA)获得的传动误差、接触路径与预设的传动误差、接触路径相同,TCA仿真的椭圆长度与预设椭圆长度相差范围为0.175 2~1.16mm.  相似文献   

2.
斜齿面齿轮齿面仿真及其轮齿接触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建立了斜齿面齿轮的加工和传动坐标系,推导了斜齿小齿轮和面齿轮的齿面方程,对面齿轮进行数值仿真并实现了齿面可视化;进行了斜齿面齿轮传动的轮齿接触分析,计算了斜齿面齿轮不同安装误差下的啮合轨迹和传动误差,并对不同旋向下的面齿轮齿面和啮合轨迹进行了对比,研究了通过轴向安装位移调整啮合轨迹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碟形砂轮的面齿轮磨齿方法理论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为了制造出高精度硬齿面面齿轮和获得抛物线传动误差并提高传动稳定性,提出一种采用碟形砂轮加工面齿轮的磨齿方法.分析了碟形砂轮磨削面齿轮的展成原理和碟形砂轮的运动,根据展成原理推导了碟形砂轮的齿面方程,使用渐开线失配的碟形砂轮和改变砂轮的运动,推导出双向修形面齿轮的齿面方程.建立了双向修形面齿轮和常规渐开线小齿轮啮合的齿面接触分析模型,齿面计算和齿面接触分析实例表明,采用碟形砂轮加工双向修形面齿轮的磨齿方法是可行的,获得了面齿轮抛物线传动误差,避免了边缘接触并提高了传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直齿面齿轮修形及承载接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赵宁  郭辉  方宗德  魏冰阳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11):2142-2146
提出了直齿面齿轮副齿廓修形的设计方法.通过对齿条刀具的直廓失配修形,获得了类似抛物线型的传动误差.建立了直齿面齿轮副轮齿接触分析(TCA)和承载接触分析(LTCA)的计算模型.啮合性能分析表明:齿廓修形能够使直齿面齿轮接触路径发生倾斜从而增大齿面有效重合度,还能避免边缘接触、改善齿面载荷分布与承载传动误差、提高传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直齿圆锥齿轮啮合刚度的计算问题,从微元思想出发,将变截面齿廓划分为若干等截面微段齿段,基于能量等效建立微段齿段啮合刚度计算模型,并利用积分方法获得单齿啮合刚度。此外,基于力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进一步提出了齿轮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模型,同时根据几何关系导出了相应传动误差计算式。利用有限元分析对解析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误差来源。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不仅能够将直齿锥齿轮啮合刚度计算精度保证在2%以内,还达到了快速求解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弧线齿面齿轮的齿面设计与加工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型弧线齿面齿轮传动及其加工方法,比直/斜齿形的面齿轮副具有更为优越的传动性能.弧线齿面齿轮传动是一种交错轴弧形齿圆柱齿轮与弧线齿面齿轮相啮合的传动.基于啮合理论,研究了弧线齿面齿轮副的切削理论以及相应的齿面设计、制造方法;建立了弧线齿面齿轮的加工模型,推导了弧线齿面齿轮的齿面方程,并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模型及三维仿真模型.提出了利用常规的格里森刀盘,在国内已有的数控加工中心或数控齿轮机床上加工弧线齿面齿轮的方法,制造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7.
锥齿轮是航空传动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件,直齿锥齿轮和零度弧齿锥齿轮由于传动的相似性,在诸多应用中可以互换,但由于齿形的不同,其传动性能仍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分别构建直齿和零度弧齿锥齿轮的精确几何模型,并基于有限元进行准静态接触分析,对比分析2种类型齿轮传递误差的差异,并采用不同的载荷以及安装误差工况,分析直齿和零度弧齿锥齿轮传递误差的变化规律,为这2种不同类型齿轮在航空领域中的选择和应用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弧线齿面齿轮齿面几何设计及径向齿宽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适应航空领域对面齿轮传动的设计要求,综合弧线齿圆柱齿轮、面齿轮传动的各项优点,提出了弧线齿面齿轮齿面设计并研究了其径向齿宽特性。以端面渐开线齿廓弧线齿圆柱齿轮作为产形齿轮通过包络成形建立面齿轮齿面数学模型;结合齿面方程在MATLAB中进行齿面可视化分析,并通过MATLAB软件的数值计算和CATIA软件的复杂曲面造型实现面齿轮的参数化建模;确立内端根切、外端顶尖对径向有效齿宽的限制条件,计算面齿轮的径向有效齿宽,分析刀具齿轮的齿线圆弧半径和坐标系位置参数对径向有效齿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增大齿线的圆弧半径,面齿轮的内径减小,外径、径向有效齿宽均增大;当增大坐标系位置参数,面齿轮的内径、外径均增大,径向有效齿宽减小。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等基圆锥齿轮的高速、高效加工,基于等基圆锥齿轮理论,分析了盘形铣刀加工等基圆锥齿轮的可行性,建立了盘形铣刀数学模型、盘形铣刀加工坐标系,分析并确立了各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通过刀具曲面与齿面在共轭接触点处啮合方程的建立及求解,得到了盘形铣刀加工的等基圆齿面表达式.对盘形铣刀加工理论下的等基圆锥齿轮齿面与理论等基圆齿面进行了分析比较,进行了盘形铣刀的仿真加工.结果表明:通过盘形铣刀截形、盘形铣刀加工运动中的回转角度、倾斜角度及倾斜中心点的合理设计,盘形铣刀加工而成的实际齿面与理论齿面的接近程度达到工程要求,使用盘形铣刀可以加工等基圆锥齿轮.   相似文献   

10.
斜齿面齿轮几何传动误差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沈云波  方宗德  赵宁  郭辉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11):2147-2152
主要对沿齿高方向修形的斜齿面齿轮副几何传动误差进行了设计.为了避免边缘接触,提高面齿轮传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采用了一种沿齿高方向曲线修形的面齿轮副齿面结构,对仅有小轮齿面修形的面齿轮副和大、小轮齿面均修形的面齿轮副的几何传动误差进行了设计比较.结果表明,仅小轮沿齿高方向曲线修形的斜齿面齿轮副传动误差为非对称的抛物线,装配误差影响传动误差幅值;沿齿高方向两轮均修形的面齿轮副,恰当的设计齿条刀具抛物线修形因数a1,as和抛物线顶点的位置参数u0,不论是否对准安装,几何传动误差均为连续的对称抛物线型.   相似文献   

11.
齿轮支座反力的波动大小不仅影响到轮齿的啮合效果,还将影响到齿轮的传动性能。本文以一对双压力角非对称渐开线直齿减速齿轮机构为研究对象,在考虑齿面摩擦的情况下,通过对轮齿的单双齿啮合情况进行受力分析,建立齿轮支座反力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任意齿间载荷系数下齿轮支座反力波动程度的评价指标。研究表明:齿面摩擦是导致齿轮支座反力波动的影响因素之一;可通过提高齿面加工精度,合理润滑,减小压力角及适当增大驱动轮的齿数等措施来降低齿轮支座反力的波动。  相似文献   

12.
QKS-3仪表的计时机构部分采取多级渐开线齿轮传动,该仪表要求齿轮传动灵活,不发生卡滞现象。这除了要求齿轮侧隙大、齿面、轴颈及孔的光洁度高以外,我们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王丕增老师的指导下,对齿轮瞬时传动效率进行了计算,根据一对齿从进入啮合到退出啮合传动效率的变化规律及我厂多年的生产经验,我们认识到还有以下两方面的因素能提高齿轮传动灵活性,即: 1.尽量使齿轮传动的瞬时效率提高; 2.尽量使主动轮齿顶园角减小,而被动  相似文献   

13.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直齿、斜齿及人字齿的外啮合与内啮合的圆柱齿轮传动,齿轮分度圆直径到6300毫米,轮缘或半人字宽度到1250毫米,齿的模数从1到56毫米,原始齿形按ГОСТ13755-68。本标准代替ГОСТ1643—56。  相似文献   

14.
渐开线圆柱齿轮是广泛使用的一种传动元件。齿轮的工作性能,如传动精度、传动的振动和噪音、承载能力以及使用寿命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齿轮的制造精度。例如齿轮一转转角误差影响着传动精度;齿轮一齿转角误差影响着传动的振动和噪音大小,而齿的接触影响着承载能力等。因此,提高齿轮的制造精度一直是齿轮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仿形斜轧的成形机理入手,重点分析不锈钢端面齿加工中的各种失效方式及其解决办法,同时提出端面齿加工滚齿轮的设计方法和调整要点,较系统地总结了端面齿加工所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齿距啮合偏差对准双曲面齿轮传动误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齿轮机构的总体传动误差概念引申出含有齿距啮合偏差的单齿传动误差,并根据齿面的几何关系,给出齿距啮合偏差对单齿传动误差曲线影响的偏移式;然后,在Y9550型滚动检验机的基础上搭建传动误差检测平台并进行测量试验,得到准双曲面齿轮副两种传动误差的测量结果;最后,利用JD45+型齿轮测量机所测的齿距偏差数据对理论传动误差曲线进行修正,进而分析了轮齿的啮合状态.通过对理论与实际传动误差曲线的对比,验证了齿距啮合偏差对传动误差的影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在轻载条件下,实际单齿传动误差可近似由理论设计曲线和齿距啮合偏差组成的综合仿真曲线来替代,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实际工况下齿轮传动的运动精度和工作平稳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圆锥齿轮行波共振应力响应仿真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叙述了圆锥齿轮行波振动和行波共振的概念。利用圆柱直齿轮齿间啮合力的形状函数,组织了对圆锥齿轮行波共振的仿真激励函数。算出了圆锥齿轮的二、三节径行波共振应力响应。算出的应力响应幅值与实测值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央传动调试试验中发生主动弧齿锥齿轮轮齿断裂故障,并连带其他部件产生不同程度损伤。主动弧齿锥齿轮整个圆周的接触印痕偏向小端一侧、靠近齿底,从动弧齿锥齿轮接触印痕分布在小端齿顶部位,印痕已不完整、局部超出工作面。为了排除15Cr14Co12Mo5Ni2钢弧齿锥齿轮试验中发生的断裂故障,对齿轮进行宏观检查、断口分析、组织检查、硬度测试、成分分析、啮合印痕仿真分析与验证,确定了故障齿轮断裂的性质和产生原因。结果表明:主动弧齿锥齿轮为高周疲劳断裂,疲劳起源于小端面与齿凸面根部转接棱角部位,与材质与冶金缺陷无关;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异常咬合是导致该齿轮产生早期疲劳开裂的主要原因。建议优化齿面加工参数,提高齿轮工作过程中的咬合质量,从而避免此类故障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成形滚切法     
在小模数齿轮加工中,基本的切齿方去是仿形铣齿法和展成滚齿法。由于展成滚齿法有许多优点,得到广泛地应用。但展成滚齿法对某些非渐开线齿形不能加工。为了适应大量生产,钟表小齿轮采用半自动和自动分度铣齿机加工。和滚齿相比,存在着分齿不均匀和生产效率低的缺点。把仿形铣齿法和展成滚齿法结合起来,吸取各自的优点,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小齿轮加工方法——成形滚切法,用来滚切非渐开线齿形。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弧线齿面齿轮的数控切齿及其啮合特性.基于假想产形齿轮的概念,同时考虑了刀具法向截面的修形,推导弧线齿面齿轮的齿面方程;以坐标变换为工具,建立其机床加工模型,确定各运动轴的多项式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安装误差的弧线齿面齿轮副接触分析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通过面齿轮的齿面修形,可以降低啮合转换点处的传动误差幅值,并获得较好的传动误差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