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7月25日,《科学》杂志公布火星研究新发现——火星南极冰盖下发现20公里宽的液态水体。寻找水,是为了寻找生命。进入宇航时代以来,几乎每过那么一段时间,宇航科学界就会炒作一次"火星上有没有生命""火星上发现了生命迹象"这样的话题。文艺界也在孜孜不倦地用火星人、火星生命的题材来拍摄一部又一部的电影。科学界这样几十年如一日,没完没了、不知疲倦地讨论火星生命的问题,到底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卫星的使命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研究、揭示微重力条件和空间辐射条件下物质运动及生命活动规律,这不仅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对推进我国空间领域的科学探索也有重要的意义。"及时雨"实践十号诞生恰逢其时提到返回式卫星,大家并不陌生,到2006年为止,我国共成功进行了24次返回式卫星的发射。通过这些任  相似文献   

3.
惜别“卡西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卡西尼-惠更斯"(Cassini-Huygens)探测器为土星而生。作为一名伟大的星际旅行者,历经7年多次行星借力成功抵达土星,向土卫六释放了"惠更斯"着陆器,完成了主任务和两次扩展任务,获得了大量科学发现,为人类展现了宇宙之奇美。在土星轨道上兢兢业业工作13年后,"卡西尼"轨道器已步入风烛残年。为避免与土卫二、土卫六等带有生命迹象的土星卫星发生碰撞造成污染,"卡西尼"于2017年9月15日扑进土星的怀抱,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追随一生的土星。在生命最后时刻,"卡西尼"仍发回极具价值的科学数据,以  相似文献   

4.
《空间科学学报》2018,38(4):583-583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他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科技是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必然包括科学自信和技术自信,这是创新型国家必不可少的。在新一轮颠覆性科技革命中,我国科技创新各有两个优势和短板。优势一:青年队伍红利,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太空探索》2011,(10):9
2011年8月31日至9月2日,由香山科学会议主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宇航学会、国际宇航科学院研究中心(中国)、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安全战略研究中心以及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共同协办的第405次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主题为"空间技术对重大自然灾害机理的研究与预测",中国航天科技集  相似文献   

6.
庄林 《飞碟探索》2007,(11):44-46
在自然界将非生命物质转化成生命物质35亿年后,科学家们说,他们终于为制造人造生命做好了准备. 如果科学家们获得成功,人类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生命科技"时代,现代工程学遇到的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7.
2004年11月,宋健院士策划、组织并领导了一次学术会议--第242次香山科学会议,其主题就是"宇航科学前沿与光障问题".不久前,有学者在学术刊物上撰文称,该会议"是在科学发展的重要时刻探讨关键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对重大科学问题的参与,具有历史里程碑的意义".这样高的评价是否正确姑且不论,但它取得了成功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则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正1956年,对那一代科技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年初,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我们必须为发展科学研究准备一切必要的条件",这样的真诚和信任感染着每一位科技工作者。这一年的除夕夜,中国人第一次用联欢会的方式庆祝春节。回到祖国才3个月的钱学森以空气动力学家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这是44岁的钱学森  相似文献   

9.
正小天体是太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普遍认为,小天体保留了早期太阳系起源、形成与演化时的重要信息,可能蕴含着地球生命起源的重要线索,是研究太阳系起源的"活化石"。开展小天体探测在揭示生命起源、推动技术进步、开发天然资源、保护地球安全等方面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小天体探测任务是我国行星探测重大工程规划的又一个标志性项目,将通过一次任务,实现对近地小行星的近距探测、采样返回以及对主带彗星的探测,有望突破多项关键技术,获取原创性科学成果,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深空探测技术能力,力争在小天体探测技术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0.
自珍的尘埃     
新年走近,几则科技新闻入耳:普林斯顿大学开发出一种能够解决象棋数学问题的RNA计算机;罗斯林研究所为了获取所需人体组织同时避免过多的伦理麻烦,现在采用干细胞进行"治疗性克隆"试验;中国科学家参与世界性人类基因组计划,目前已完成对第3号染色体基因测序任务的一半.这些科技进展都涉及操纵生命遗传信息,都对人类的尊严有不同程度的刺激.  相似文献   

11.
傅小松 《飞碟探索》2007,(11):34-35
有一幅很有趣的科幻漫画,标题是《嫁给老外》:一位未来世纪的新潮女孩,执意要嫁给"老外",保守的父亲自然极力反对,做母亲的也左右为难.这里的"老外",可不是红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而是长相怪异的外星人!用比较科学的术语说,叫地外智慧生命.  相似文献   

12.
每当触及地外生命探测的话题,总会有几丝激动之情油然而生。 为什么?因为如果能探测到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特别是有不同于地球生命形态的生命存在,则关于“生命是否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的科学争论就可尘埃落定,人类从此不再孤单。不仅如此,它还会大大加深我们对生命现象的本质的认识,进而大大提高地球上生命的素质。 这又是为什么? 要回答这个为什么,先要说清楚  相似文献   

13.
猜想的缘起近代科技发展史上,有几次重大的定理、定律的发现,都源于在此之前的某些猜想,如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先生成功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即为著名的一例。今天,科学家们以有力的事实及科学的论断告诉人类: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有一个不容跨越...  相似文献   

14.
科学思想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两次革命,一次是无机科学界的“哥白尼革命”,另一次则是有机科学界的“达尔文革命”。前者首次证实了地球不在太阳系中心,使长期统治人类思想观念的“夜郎自大”式的神学自然观受到质疑;后者的影响则更为深远。由它掀起的思想波澜超出了生命科学界的范畴:有机界的演化发展观不仅将上帝请出了科学神坛,而且还最终启迪了宇宙学的觉悟,导致了宇宙大爆炸演化理论对传统稳态宇宙理论的替代。  相似文献   

15.
<正>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主办的第一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将于2019年10月25-28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召开。大会以"发展空间科学、建设航天强国"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的"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汇聚全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有志于空间科学事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槿樾 《飞碟探索》2004,(6):16-16
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是科学家常希望找到答案的问题之一。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夏威夷联合天文学中心和英国爱丁堡皇家天文台的科学家发现一个叫做Epsilon Eridani的星系,离地球10光年,是肉眼可以看到的,上面可能会有生命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正2019,恍然入梦2019年的最后一天,人类在暖冬中疲惫入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命规律与几千前并无两样。然而在这一年,人类的镜像世界"硅基生命"则发生了巨变。人类整体算力进入"千万亿次时代";计算存储一体化正在重  相似文献   

18.
正生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生命来自于外太空吗?或许不是直接的,但却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是这样的。1986年欧洲空间局发射了乔托号探测器跟随哈雷彗星,目的是收集和检测彗星灰尘颗粒,希望从这些颗粒中获取太阳系诞生的初期物质。科学家假想,彗星灰尘颗粒就是40亿年前地球生命"原生汤",这种汤的原始成分有氨基酸之类的物质。"原生汤"很可能是在太空闪电和地球引力的  相似文献   

19.
茫茫宇宙,星空浩瀚。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无数先行者扪心白问:在这个无边的世界中,哪里还有其他生命?人类文明难道是唯一的?就人的智慧本质而言,在逻辑上很难推出人是唯一的这个结论,从感情上也不甘心承认人类生命的孤独。而随着科学的发展,视野的开阔,人们开始从数学概率上认知其他形式的生命及文明存在的可能。生命是如此美妙,更是如此神奇,人类至今也无法完全了解自身、感知生命。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12月30日,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简称航天战略院)召开了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会上,我国航天领域首部蓝皮书——《中国航天发展蓝皮书(2015)》(简称蓝皮书)正式发布。蓝皮书是中国工程院立项支持、航天战略院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实施的重点项目,旨在打造面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的双年度学术报告,定期解读中国航天重大活动和贡献,以达到"传播航天声音、讲好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