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捷变频雷达导引头射频环境仿真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捷变频雷达导引头的信号特征和对捷变频雷达射频环境仿真的基本方法。着重讨论了瞬时测频仿真方案和射频延迟线仿真方案的工程实现和关键技术 ,指出改进频率校准方法提高频率引导精度是瞬时测频仿真方案的关键技术 ;发展低损耗、宽频带、延迟时间连续可调的高性能射频延迟线是射频延迟线仿真方案的关键技术。对两种仿真方案的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甘伟佑 《上海航天》1990,(6):2-5,19
着重探讨一种新型导引头,它是在波形上实现PD/CW兼容、在状态上实现半主动与主动寻的复合、汇集两种导引头的优点于一体的新型导引头;指出了这种导引头的特点,介绍了总体设想;还讲述了频率转置关系、稳定条件和精度要求,以及半主动寻的与主动寻的复合转换问题;指出新型导引头在中段制导的半主动寻的状态下,又加入了PD/CW波形兼容机制,从而获得了很强的波形隐蔽、诱惑以及抗干扰能力;最后指出采用MIC、MMIC、PLL等小型化技术与工艺,完全可实现这种新型导引头.  相似文献   

3.
PD雷达导引头目标信号的射频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脉冲多普勒 (PD)雷达导引头目标信号模拟器的实现原理及方案以及信号特征直接处理方法 ,一种新的应用于现代PD雷达的相参模拟手段 ,其原理是在雷达导引头的发射信号上直接引入时域、频域及空间的目标信号特征参量来产生目标回波信号。在论述比较各种实现途径的基础上 ,提出了模拟器的一种实现方案 ,该模拟器采用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技术产生目标距离延迟 ,通过大动态程控衰减器实现目标信号幅度处理 ,由直接式数字合成器 (DDS)模拟目标多普勒频率 ,利用天线阵列模拟目标信号的角位置  相似文献   

4.
Mahm.  AB  陈保辉 《上海航天》1989,(2):36-44
由于在毫米波频率时目标和地物杂波的反射特性有很大差别,因此在用于较低的频率时,应采用不同的信号处理方法.要在很高的频率下得到改善分辨能力的全部优越性,在设计毫米波雷达导引头时应考虑目标和杂波的信号特征及其统计特性.提出了一个统计信号处理方法,它可用于设计机载毫米波导引头的恒虚警(CFA)处理器.该方案由三个不同的功能器件所组成:(1)用作消除噪声和信号与杂波去相关的自适应滤波器;(2)用于辨别杂波统计分布的方向图分类器;(3)恒虚警处理器.这种方案能够使机载毫米波雷达在每个扫描期间处理更多的信息,而把恒虚警率维持到一固定的与所遇到的杂波类型相适应的门限值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主动式导引头的发射后不管等战术、技术优点和在复合制导中的使用,着重讨论了主动式导引头的技术难点,指出了要求高的收发隔离度等8项技术关键;介绍了主动式导引头的三种技术方案,并作了选择比较,指出主动式脉冲多普勒导引头方案具有工程上的可实现性,应作为优选方案考虑.  相似文献   

6.
冲激雷达导引头反隐身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冲激雷达反隐身的机理 ,分析了冲激信号的频谱特性 ,指出对于探测距离较近的冲激雷达导引头反隐身 ,目前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脉冲多普勒 /冲激雷达导引头方案 ,经过对其半实物仿真 ,表明该方案完全可以达到性能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用动力公司和西德RAM系统GmbH公司正在为弹体旋转导弹(RAM)研制一种改进型的导引头,用以对付先进的反舰导弹。 目前这两家公司正在各自单独为这种舰载导弹系统设计一种红外成像导引头。这种导引头将保持其复式无线电频率/红外导引头的能力。但是可能要用一种图像扫描方案来取代目前在红外导引方式中使用的调制盘,以提供更宽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雷达导引头干扰对抗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超  杨号 《航天电子对抗》2011,27(1):16-19,40
研究了复杂战场环境下,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干扰对抗性能分析评估的数学仿真平台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仿真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模型体系结构、雷达导引头仿真建模方法,然后论述了目标起伏、闪烁、海杂波仿真建模方法,以及典型干扰原理及其仿真建模方法,最后对雷达导引头干扰对抗综合性能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基于该仿真系统,可以对反舰导弹在复...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一种用于复合制导反辐射导弹的被动红外导引头的方案设想。以美制某型防空导弹系统的探测雷达作为设想打击目标,结合目标特性对红外导引头相关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导引头的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反辐射导弹的无线电电子设备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对其提出的具体要求及有关技术的实现方法.以“哈姆”导弹导引头的结构为例,论述了导引头接收机的设计原理,给出了弹上接收机的工作原理框图.  相似文献   

11.
高烽 《上海航天》1997,(5):61-63
介绍高重复频率-脉冲多普勒(HPRF-PD)主动雷达导引头作用距离的计算方法,指出了主动雷达导引头作用距离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一种用于复合制导反辐射导弹的被动红外导引头的方案设想。以关制某型防空量弹系警的探测雷达作为设想打击目标,结合目标特性对红外导引头相关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导引头的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主要针对在间断照射条件下半主动雷达寻的导引头回波灵敏度的变化、导引头能正常工作的间断照射的时序安排、无线电修正指令的作用等几个导引头设计中必然涉及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在理想情况下适应间断照射导引头的回波灵敏度作出了理论估算,给出了导弹初始工作和末段工作时所需的间断频率。  相似文献   

14.
在本世纪末和下一世纪初,防空武器仍将以中低空导弹武器为主.未来的中程防空导弹制导系统将更多地采用多功能、全方位的相控阵雷达和主动式导引方式.主动式导引头将大大改善导弹武器系统的性能.对未来主动式导引头的主要技术要求是:最大跟踪截获距离;射频频率和波束宽度;杂波下能见度;角噪声.应突破传统的以硬件为中心的雷达框框,与导弹软件结合,设计出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主动式导引头.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主动雷达导引头技术和直接侧向力发动机控制技术,对防空导弹精确制导控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主动雷达导引头给出预测脱靶量和脱靶方位信息,设计了直接侧向力控制方案,对导弹飞行速度、飞行高度、飞行姿态等因素对直接侧向力作用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小脱靶量,提高防空导弹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16.
考虑传动轴的柔性、齿轮轮廓、齿轮侧隙、齿轮副碰撞等非线性因素,建立了导引头伺服机构虚拟样机模型.由仿真计算获得了机构的动力学特性.数据分析表明机构的传动特性符合齿轮传动特性,运动特性满足平行四边形机构运动特性.伺服机构物理样机扫频试验获得的谐振频率与仿真数据较接近,由此验证了谐振频率仿真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被动导引头面临的有源诱饵系统诱偏的技术难题,在对诱饵系统时、空、极化多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抗诱偏的被动导引方案。该方案采用空域分辨、极化滤波等手段实现对雷达目标的有效打击,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张海容  侠谷 《上海航天》2001,18(4):31-33
论述了半主动寻的系统在间断照射体制中存在的目标信号盲视问题;提出了在间断期间应用数学解算原理,求解目标方位的数学导引头方案,并以此方案与半主动寻的导引头交替工作的方式,解决半主动寻的制导问题。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下射导弹导引头的一项重要设计原则——防止锁定杂波.从系统和导引头两个方面来分析主瓣杂波对半主动寻的制导系统的危害.为消除这种杂波的危害,导引头必须具有杂波跟踪电路.此时,应遵循两条原则:该电路与多普勒跟踪回路在功能上彼此独立;它必须能感受到全景杂波.给出了杂波跟踪电路的框图,介绍了防止锁定杂波逻辑.最后指出,本文对下视问题所讨论的原理和方法,也适用于主动式脉冲多普勒导引头.  相似文献   

20.
对于干涉仪体制的反辐射导引头,测试环境的好坏对其性能的正确评价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为了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采用暗室测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测试环境误差,如偏心距离、等相位面波动等对导引头测角特性的影响,分别给出了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所得结果为干涉仪体制反辐射导引头的工程测试和性能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完善导引头测试条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