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一般的有源、无源干扰等软杀伤手段只能使防空雷达暂时失效,而反辐射导弹作为一种硬杀伤手段能利用敌方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发现、跟踪雷达信号,攻击并摧毁雷达.反辐射导弹和抗反辐射导弹的斗争将成为未来战争中电子对抗的重要形式.介绍反辐射导弹的特点、战术使用方法以及发展趋势;详细论述雷达抗反辐射导弹的战术技术措施,包括使反辐射导弹导引头难以截获和跟踪雷达信号、干扰和破坏反辐射导弹雷达信号以及用导弹拦截反辐射导弹等多达19种战术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胡福昌 《上海航天》2004,21(1):17-21
对电子角跟踪在反辐射导引头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导引头的组成、电子角跟踪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研究了如灵敏度、角跟踪误差、制导信号提取、弹体扰动去耦、角搜索模糊,以及单目标跟踪等关键技术,最后分析了电子角跟踪技术在雷达、单机无源定位、反辐射、救生和机器人等技术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反辐射导弹导引头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反辐射导弹导引头的关键技术,如被动雷达导引头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参数、抗诱饵系统、目标分选、威胁分析及攻击决策等.对近年各军事强国在导引头上采用的新技术及其发展动态做了简要分析.最后以美国的"哈姆"反辐射导弹为例,介绍了反辐射导弹的机载无源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4.
反辐射导引头二维超分辨测向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反辐射雷达导引头,较宽的波束导致多个目标辐射信号进入导引头接收系统,所以必须提高其多源测向和多目标分辨能力.为此,提出采用超分辨测向技术来估计多个辐射源的到达角,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首先,给出反辐射导引头超分辨测向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MUSIC算法进行到达角估计,并对影响MUSIC算法估计精度的因素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式分解(EMD)方法和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来检测反辐射导弹(ARM)的新方法。首先利用EMD方法将ARM信号从雷达回波信号中分解出来,然后进行FRFT变换,最后设立适当的门限即可检测出ARM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ARM信噪比低达-16dB的情况下,准确地将ARM检测出来,实现实时告警。  相似文献   

6.
叙述海湾战争中的电子对抗情况,根据有关多国部队的隐身飞机、反辐射导弹、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等情况,分析了多国部队的电子战动态、伊拉克军队防空导弹系统的电子对抗能力.论述雷达“四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跟踪雷达的反辐射导弹发射时机告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反辐射导弹发射时机警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案。根据雷达收到的载机和反辐射导弹回波信号特征,综合成exp(J2π(fo+fd)t)信号和exp(j2π(fo+fd+at/2)t)信号的数学模型。分雷达跟踪波门内外两种情况进行512点快傅里叶变换(FFT)谱分析,从频域上把载机和导弹区分开来,达到反辐射导弹发射时机靠警的目的。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8.
雷达组网中的两点源反辐射导弹诱骗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辐射导弹(ARM)是现代防空系统面临的五大威胁之一,它能直接摧毁雷达设施并杀伤操作人员,严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在反辐射导弹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提高防空雷达抗反辐射导弹的能力意义十分重大。文章主要介绍了雷达组网中,采用两点源原理,利用两部雷达组网抗反辐射导弹,得出在不同情况下诱骗反辐射导弹成功的概率,由此推断如何更好地安排雷达的位置以达到最佳的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效果。最后给出了两部联网雷达距离不同时,对反辐射导弹诱骗成功的概率。  相似文献   

9.
胡福昌 《上海航天》1998,15(6):33-36
提出被动微波导引头多目标鉴别电路和战时电子支援系统一体化设计的设想,贯彻“面载复杂、弹载从简”的原则,使被动微波反辐射导弹导引头信号分选和目标识别电路力求简单。  相似文献   

10.
利用GPS星际照射源的无源侦察定位系统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提出了一种以GPS卫星作为照射源的单传感器无源侦察定位方法。首先 ,分析了利用GPS卫星作为照射源的可行性 ;其次 ,利用各卫星辐射信号经过目标散射 ,到达传感器的时差信息完成目标的探测和定位 ,并给出系统分析和MonteCarlo仿真 ;最后 ,文章讨论了无源系统的性能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无源时差跟踪器与单机无源定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福昌 《上海航天》2002,19(2):17-20
为使反辐射技术对目标进行快速定位 ,研制了无源时差跟踪器。该跟踪器无需任何机械伺服系统。无源时差跟踪器实测角跟踪精度小于 0 .5°,时差测量误差为 0 .0 0 2ns ,视线角速度测量误差小于 3.6 % ,可测定目标至两个天线的多普勒频率差、相位和相位变化率 ,满足单机实时快速无源定位技术运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维加权聚类的雷达信号分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新体制、新技术雷达不断出现,反辐射导引头面临的信号环境更加密集和复杂,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分选。文中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多维加权聚类的雷达信号分选算法。通过统计和熵值分析确定权值,计算加权的欧几里得距离,根据既定门限合并同类聚类中心,从而实现雷达脉冲的分选,并在各聚类中心应用改进的SDIF算法进行PRI精分选。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分选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反辐射导弹的特征和缺陷,从反辐射导弹干扰技术入手给出了五种雷达抗反辐射导弹的技术途径。然而,现代反辐射导弹为了抗干扰采取了诸如跟踪干扰源(HOJ)模式、聚类分选、极化分选、空间谱估计、以及极化分辨技术等更为先进的对抗手段,使得传统功能级仿真得出的部分试验结论不再准确。大量信号级的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要对现代反辐射导弹进行有效干扰更加困难,对反辐射导弹对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亟需研究新的干扰手段和干扰策略。  相似文献   

14.
周义 《中国航天》2001,(10):29-31
反辐射导弹亦称反雷达导弹。它是一种专门攻击辐射电磁波的雷达等电子设备的精确制导武器,是压制、摧毁防空系统的主要硬杀伤手段。反辐射导弹的出现,使电子战从电子侦察、电子干扰和反侦察、反干扰扩展到电子摧毁和电子反摧毁阶段,使电子战技术从软杀伤发展到硬杀伤阶段。自美军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世界上首先装备了“百舌鸟”(AGM-45)反辐射导弹后,为了与美国竞争,前苏联/俄罗斯同样研制和装备了多种型号的反辐射导弹。目前,一些设计新颖、技术先进的反辐射导弹已经对北约的预警飞机和防空系统中的雷达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5.
无源探测雷达以其特有的工作方式在抗干扰、反隐身和探测反辐射导弹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介绍了无源探测雷达的特点、发展现状及趋势。  相似文献   

16.
光学遥感器光电信号处理系统的空间辐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光学遥感器光电信号处理系统,描述了空间辐射效应研究的方法和途径。首先介绍了光学遥感器常用运行轨道的空间辐射环境,然后选择光学遥感器的光电信号处理系统作为分析模型,介绍了光电信号处理系统的电路组成和主要元器件,从器件级、电路级到系统级对空间辐射效应的危害性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元器件的抗辐射性能现状,归纳了辐射效应的薄弱环节及主要元器件需要进行的辐照试验。最后对空间辐射效应研究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两点源诱偏反辐射导弹的要求,分析了数字射频存储器的工作原理,指出了其应用在有源诱饵系统中的优势,设计了数字储频式诱饵的工作方式和系统结构,提出了对诱饵天线的要求,量化分析了时间补偿量,为防空雷达抗反辐射导弹的通用化诱饵的研究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狄慧  刘渝  杨健 《宇航学报》2014,35(9):1036-1043
针对传统单星无源定位方法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加速度精估计的单星无源定位方法来实现单星对地球表面静止宽带信号辐射源定位。在通过测量脉冲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 TOA)获得径向加速度精估计的算法基础上,采用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算法进行目标位置搜索,提高了定位精度,同时降低了计算量。分析并仿真了该方法定位误差与卫星状态参数、观测时长以及辐射源信号带宽、重频、持续时长等参数的关系。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实现简单,计算量小,适用范围广,定位精度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Morlet小波的反辐射导弹告警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机载反辐射导弹 (ARM)的回波信号模型 ,讨论了Morlet小波的性质 ,利用Morlet小波 ,提出了一种ARM回波信号的检测方法。通过抑制载机信号 ,然后进行时频分析 ,实现ARM检测。模拟结果表明 ,此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有源诱偏技术是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大大降低反辐射导弹的作战效能。为提高对敌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在分析闪烁诱饵诱偏原理的基础上,针对有源诱偏干扰下被动雷达测角精度与稳定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对有源诱偏信号的时域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脉冲前沿检测的DOA聚类分选算法,找出前沿超前的辐射源信号,实现了高性能抗有源诱偏干扰和高精度抗干扰测向。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对抗四点源有源诱偏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