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眼动测量系统及其在工效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先回顾了眼动测量系统的研究发展历程;其次通过对眼动的基本形式、特点的分析,以及双眼运动的规律研究,对眼动测量方法的具体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并重点对红外电视法眼动测量系统(Infrared TVEMMS)及其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探讨;最后对眼动测量系统在工效学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崴  赵敏睿  高虹霓  朱帅  瞿珏 《航空学报》2021,42(2):324290-324290
意图识别在人机交互(HCI)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传统人机交互意图识别方法单纯依靠脑电(EEG)或眼动数据,不能很好地利用2种方法优点。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脑电和眼动数据的人机交互意图识别方法,通过采集脑电和眼动信号,进行特征提取,输入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网络进行意图识别,并基于Dempster-Shafer (D-S)证据理论进行决策层融合得出最终识别结果。招募了20名有效受试者进行交互意图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脑电和眼动信号的人机交互意图识别方法识别准确率高于单纯依靠脑电和眼动数据的方法,可为下一步飞行器和武器系统人机交互系统自适应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贺强  谭德强  程林 《航空学报》2020,41(5):223532-223532
疲劳是导致民机复合材料结构目视检查差错的重要诱因,疲劳检测对于减少人的差错,保障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基于眼动行为的疲劳度量与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民机复合材料结构目视检查实验场景,利用Tobii眼动仪提取了正常状态和疲劳状态下的目视检查眼动数据,分析了瞳孔直径、平均注视时间、平均注视频率、平均眼跳时间、平均眼跳频率、注视热点与轨迹和扫视速度等眼动行为与疲劳的关系,进而提取了能表征疲劳的瞳孔直径、平均注视时间和扫视速度3种眼动指标,以该指标构建特征向量,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构建了目视检查疲劳检测模型。研究发现疲劳状态下的目视检查平均注视时间更长,扫视速度更慢、瞳孔直径减小,右瞳孔减小程度更大,核函数为径向基函数和高斯函数的SVM方法对疲劳的检测效果好。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VM方法训练由瞳孔直径、平均注视时间和扫视速度构成的眼动特征向量能有效检测目视检查中的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4.
在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管制疲劳程度度量是一项需要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实时测量管制员的疲劳程度,对航空运输系统的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提出以眼动行为特征指标作为反映管制员疲劳程度的依据,利用faceLAB 5.0系统记录了管制员在正常状态和疲劳状态下进行管制模拟实验的眼动数据和绩效数据,分析了管制员的绩效数据与眨眼频率和瞳孔直径两种眼动指标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与正常状态相比,管制员在疲劳状态下的眨眼频率增加,瞳孔直径减小。随着任务时间的增加,被试的绩效变差,眨眼频率增加,瞳孔直径减小,表明被试的工作状态从正常状态转为疲劳状态。统计分析结果说明,眨眼频率和瞳孔直径能够有效地检测管制员的疲劳状态,充分刻画不同工作时段管制员工作状态的变化,为开发实用的疲劳监测系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阐明了动基座重力梯度测量的重要意义,在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动基座重力梯度仪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旋转加速度计重力梯度仪的测量机理,探讨了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解决设想,同时就其自身特点提出了可能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舱外航天服人机交互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头戴式增强现实显示技术与头戴式眼动仪相结合的眼动交互方法。使用目前已成熟的瞳孔角膜反射法实现了视线跟踪;设计了基于注视停留时间触发和长眼跳触发的眼动交互模式,实现了在增强现实显示界面的眼动人机交互。可用性评估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实现人眼注视方向的准确估计,具有对测试者侵扰程度低、眼控触发灵敏高效的优点,可有效提高航天员出舱活动任务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对直升机操纵系统一个重要参数──动刚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分析直升机操纵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直升机操纵系统的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并推导出直升机操纵系统动刚度的计算公式。用机械阻抗法对某型直升机操纵系统动刚度进行了分析计算。对某型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性较好,说明力学模型正确、计算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8.
旋转流场下的振荡动导数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飞机在旋转流场下的非定常气动特性,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所在Φ5m 立式风洞开展了旋转流场下的振荡动导数试验技术研究。本文推导了在旋转流场下识别组合动导数的方法,介绍了试验设备,获得了在旋转的同时,由振荡产生的3个组合动导数,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将单自由度动导数结果与Φ3.2m 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旋转/振荡耦合试验结果表明:旋转运动使得俯仰组合动导数变得不稳定,而对于横向组合动导数,大转速则会显著增大非线性。该试验技术能够为研究旋转流场下的非定常气动特性提供一个有效的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9.
非线性谐波法在对转压气机中的校检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王雷  刘波 《航空动力学报》2012,27(7):1448-1455
以双级对转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对新型非定常模拟方法——非线性谐波(NLH)法进行了不同阶数下的校检,并与常规非定常模拟方法在宏观性能指标和微观流场结构上进行对比,分析了对转压气机转子独特的动-动干涉现象.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谐波方法可在时均框架内有效计及非定常现象,对于该对转压气机,3阶谐波已能在计算成本和计算精度间获得最佳折衷,具备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声学麦克风和粒子图像速度仪等实验研究手段,分析静子在吹气和不吹气情况下纯尾迹,弱尾迹、无动量亏损尾迹和射流四种尾迹流动与动叶相互干涉的声学特性和流场特性.得到了不同尾部吹气量下动静之间流场的速度矢量变化以及静子尾迹在动叶流道中的传播特性.比较了静子尾缘纯尾迹与弱尾迹、无动量亏损尾迹以及喷射等尾迹形态与动叶相互干涉的...  相似文献   

11.
航空搜潜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60多年来国内外航空搜潜研究的理论与运用实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航空搜潜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了下一步航空搜潜要研究的重点和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从航空电子总线协议的发展历程出发,归纳了航空总线协议的特性和发展对航空电子通信的重要意义;根据基于时间触发构架的TTP(Time Triggered Protocol)总线技术的网络和节点结构,结合TTP/C协议调度规则,从实时性、时态完整性、容错特性和冗余可靠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TTP总线协议在航空电子领域的关键特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时间触发TTP总线技术在航空电子领域的应用情况,通过对TTP总线技术特性的分析,给出了其对于航空电子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及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模拟训练在我军航空维修领域应用还不成熟,模拟系统仿真逼真度和可信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分析航空维修训练模拟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并通过对我国相关科研机构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总结出了目前航空维修领域较典型的几种模拟系统构建方式,给出了各种构建方式的优缺点及各自的典型代表,归纳出了航空维修训练模拟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途径以及每种技术途径研究的重点、难点,给出了我军航空维修训练模拟系统未来应重点努力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航空维修企业工程调查管理现状,提出应用MORT分析技术建立航空维修工程调查系统,分析设计了该系统的总体框架,应用知识库原理设计了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和相关数据表,阐述了具体事故的分析推理过程,提出在维修管理中应用假设风险的理念。具体事故的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切实可行,可以应用到具体的维修管理中。  相似文献   

15.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民航安全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在民用航空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民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科学合理的安全分析便于及时发现民航领域存在的安全问题,预防航空事故诱发因素的萌生,提高民航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民航安全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故障树的多态贝叶斯网络系统安全分析模型,综合运用诊断推理和因果推理形式,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民航安全分析,通过航空灾难的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区间型贝叶斯网络进行民航安全分析,克服了其他方法只能分析计算单点概率值的局限性,比传统的安全评估更客观,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6.
航空热处理特点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航空热处理特点,介绍了航空热处理现状和新技术,分析论述了航空热处理今后发展预测和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弯管成形理论和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英文)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As one kind of key components with enormous quantities and diversities,the bent tube parts satisfy the increasing needs for lightweight and high-strength product from both materials and structure aspec...  相似文献   

18.
随着航空器飞行环境的日益复杂,对航空器的任务性能需求也不断提升。为了应对飞行安全压力增大、驾驶员操纵负荷增加等问题,从航空飞行控制所面临的问题着手,对人工智能、航空飞行控制的发展历程和后续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探讨。首先,对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智能化航空飞行控制技术的发展进行简要介绍及分析;然后,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对未来智能化航空飞行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分析;最后,提出了目前航空飞行控制技术智能化发展的初步思路,为后续该领域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discusses one of the main strategies which China has implemented to develop its competency in the aviation field. It is strategic for China to boost its aviation industry via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several models of involvement into the global aviation value chain with leading aviation industries. As it is depicted as a strategy here, it is not necessary to say that a formal strong national strategy in encouraging exists. Actually, it is clearly a way China’s aero industry takes to develop its competency and business at the context it encounters. From an observer’s perspective, it is indeed a critical strateg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is strategy via the context, policies, program cases, as well as the evolution of the cooperation models in order to synthesize the strategy.  相似文献   

20.
民航维修安全质量综合评估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建立量化的民航维修安全质量综合评估系统并对关键性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的新设想,为民航维修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也为航空安全管理系统(SMS)的实施垫定了基础。从安全状况、质量状况、维修能力和维修经济性四个方面,利用模糊数学进行综合评估,形成反映民航维修总体状况的安全质量指数(SQI);同时利用灰色理论中的GM(1,1)模型和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测。评估和预测分析的结果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及时发现不良趋势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航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