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虽然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两船回收着陆系统技术状态一致,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8所研制团队牢固树立"首飞"意识,将严慎细实的作风落实到了回收着陆系统研制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各项验证充分可靠回收配电器单机是神舟十一号飞船回收着陆系统的"心脏",508所针对其进行了力学环境适应性改进验证工作,保证其在各种力学环境条件下均能够可  相似文献   

2.
周媛媛  陈斌 《航天员》2008,(5):56-57
"一定要让我们自己培养的航天员穿着我们自己研制的舱外航天服圆满完成出舱活动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所有人的共同追求和目标,目标背后,不为人知的是"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立项与研制之路。  相似文献   

3.
9月27日16时40分许,航天员翟志刚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进行出舱活动,首次在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  相似文献   

4.
正回收着陆是载人航天活动的最后步骤,也是载人航天任务成败的最终标志。每次飞船返回直播,公众看到的都是引导伞、减速伞、主伞相继打开,着陆反推发动机点火工作,返回舱平稳着陆。这一气呵成的动作背后却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8所神舟飞船回收着陆系统研制团队二十几年鲜为人知的付出。这支以"铁军"著称的队伍有着严谨细致、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吃苦的品格,有七尺男儿驰骋在茫茫戈壁、追逐伞花的"足迹",也有纤纤玉手"织"  相似文献   

5.
2012年6月29日10时,神舟九号载着3名航天员安全"赴约"归来,"神舟九号,欢迎回家!"。"嫦娥奔月"、"万户飞天"……几千年来,对广袤的太空,中华民族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向往。今天,中国载人航天用一个个飞天壮举不断为国人圆梦,为民族争光。神舟九号任务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为我国后续空间站的建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国外各界盛赞神舟九号任务的伟大成就,强调其政治影响力,并相信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会越做越好,  相似文献   

6.
1998年8月21日,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即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五研究院第508研究所)成立40周年纪念日。值此之际,让我们回顾研究所的发展历程。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中国)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宏图。为了开创中国的空间事业,中国科学院将研制人造卫星列为1958年第一项重点任务,并于当年8月21日成立了负责这方面工作的“581”领导小组。“581”领导小组下属3  相似文献   

7.
黎峰  文野 《航天员》2008,(5):72-77
"一定要让我们自己培养的航天员穿着我们自己研制的舱外航天服圆满完成出舱活动任务"——为了这个期盼已久的目标,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航天人用团结、协作、奉献、拼搏的精神书写着飞天的传奇。这个集体在拼搏、发展的过程中凝聚而成的精神文化,在每一位航天人的身上灼灼闪光,是浸透在航天人血液中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8.
周媛媛  陈斌 《航天员》2008,(5):51-55
翟志刚穿着中国的"飞天"舱外航天服走出飞船,向全世界挥手致意,这意味着从此中国人不仅摆脱了地球引力的束缚,还摆脱了狭窄飞船对双手和自由的束缚,真正漂浮在深邃无垠的星际中。"飞天"服是中国迈向太空的一个崭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中国航天活动进入高活跃期,无论是国家任务还是商业航天任务都在不断增长。为了进一步提升竞争力,需要研制适应各种新增需求的新型航天运载器。同时,用户对研制任务完成及时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单位对研制成本控制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原有的"举国研制机制"难以适应多型号研制工作,需要研究适应"多任  相似文献   

10.
《航天器工程》2008,17(6):134-135
2008年9月16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称,中国自主研制的舱外航天服,经过专家严格评审,各项技术指标完全满足神舟-7飞行任务需要。舱外航天服的右臂上由胡锦涛题词“飞天”,左臂上则有国旗,每套造价3000万元人民币左右。舱外航天服可为航天员出舱活动提供适当的大气压力、足够的氧气、适宜的温湿度,以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需要;航天服具有足够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正>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华民族掀开了向浩瀚宇宙进军的崭新一页。4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当年研制中华第一星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从"东方红一号"卫星起步,在自主创新旗帜的指引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6月25日20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所属单位中航工业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宇公司),采用国内独有气压无缝焊技术,成功助力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发成功。这是航宇公司继配套"神舟号"系列飞船圆满完成飞天任务后再次为我国的航天事业贡献力量,充分彰显了航宇公司作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强劲实力。雄厚实力助力航天事业:"中国航空救生基地"是坚强后盾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将英雄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炎黄子孙千年飞天梦想,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伟大壮举。作为托举“神舟”飞船飞天的“长二F”(CZ-2F)运载火箭,其卓著功勋举世公认。现结合该型号运载火箭的研制质量管理实践,谈点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4.
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5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什么物品?这一谜底10月18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揭晓。 神舟5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从内蒙古中部主着陆场运抵北京后,18日回到她的诞生地举行隆重的开舱仪式,伴随着飞天英雄杨利伟邀游太空20多个小时的舱内搭载物品也一一亮相。  相似文献   

15.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所具备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相似文献   

16.
<正>12月29日0时0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四号"卫星。这是中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率遥感卫星。至此,中国航天2015年持续高密度航天发射完美收官,全年共实施19次航天发射任务,将45颗中外航天器成功送入太空。"高分四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22次飞行。  相似文献   

17.
航天总公司五院508所是我国最早开展空间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除了从事航天回收技术、复合材料研究之外,航天光学遥感器也是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从1967年11月开始研制我国第一台航天遥感器算起,该所在航天遥感领域已经走过了三十年不平凡的辉煌历程。 1967年11月,为了使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早日升空,在国防科委亲切关怀和直接组织下,从国内不同科研院、所抽调四十多名技术人员,成立了我国第一台航天遥感器的研究机构——6711工程处。从此,这些担负我国第一台航天相机研制任务的遥感事业的开拓者们,  相似文献   

18.
前言     
为了促进空间光学技术的发展,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空间光学工程研究和研制水平,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由中国光学学会及其空间光学专业委员会(筹)等发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508所主办,于2011年5月24日在银川市举办了“空间光学国际前沿论坛”。论坛的主题是:“我国空间光学基础研究与工程研...  相似文献   

19.
近日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冷却水研究所、国家玻璃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成的专家组对508所民品公司开发研制的信诺牌喷雾推进冷却塔(以下简称喷雾塔)进行了势呼性能测试、飘水损失测试和噪音测试。 经测试表明性能指标达到国家技术标准。 信诺牌喷雾推进冷却塔是一种结构形式新颖的新型节能冷却塔。它是靠在塔内设置一种  相似文献   

20.
正数十年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下文简称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秉承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通过自行研制、自主创新,其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型号到多型号,从常温推进剂运载火箭到无毒无污染低温运载火箭,从常规末子级到多次启动、48h在轨的上面级,为中国航天飞天路的开拓和自强做出了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