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舒志 《洪都科技》2000,(3):48-49
现代高机动性战斗机突出强调大迎角以至包括失速和过失速状态下的机动性已成明显趋势,因此为培养未来战斗机飞行员的新一代高级教练机也应当有一定程度的大迎角机动飞行能力,以便飞行学员易于向现代高机动性实战机种过渡。  相似文献   

2.
低空和超低空突防飞行是目前世界各国航空兵部队经常采用的主要战术飞行之一。本文从低空飞行的主要特点出发,根据世界和我国的飞行实践,较详细地分析了低空和超低空机动飞行的有关问题,如速度的选择、水平和垂直机动性以及纵向杆力的变化特点等,最后对保证飞行安全、发挥超低空突防的能力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3.
方景龙 《飞行力学》1998,16(2):14-18
首先给出了直升机机动性的定性解释,然后分析了桨盘载荷,桨叶载荷,装机功率、等六个设计参数对直升机的悬停跃升,平飞加速等六种机动飞行的影响,进而得出了这种机动性的设计准则,为武装直升机初步设计中的机动性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高机动性飞机滚转机动飞行对纵横航向操纵效能的要求,并以J-7飞机为算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高机动性飞机作滚转机动飞行时,除了一般考虑稳定性要求外,还应考察本文提出的纵横航向操纵力矩要求及滚转机动飞行对航向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推进技术》1994,15(6):67-67
微波电热推进微波电热推进是一种新颖的推进方式,且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它具有小推力、高比冲、长寿命和机动性好等特点,尤其适用于轨道站和空间飞行器的机动飞行。由微波发生器产生的微波,在腔体(相当于燃烧室)内产生等离子发生区,工质(即工作气流)经过该区...  相似文献   

6.
第三代战斗机空战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林刚  高浩 《飞行力学》1995,13(4):8-15
运用计算机对空战格斗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需要给予重大改进,以适应第三代战斗机及其武器系统的新特点,主要的改进工作集中于基本数学模型的建立,飞行动作的描述和目标函数的选取上,通过对各个方面的深入研究,掌握了对第三代战斗机进行数值空战模拟的基本规律,在充分反映其高机动性和全向攻击的现代空战技术特点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高机动性飞机特点,综合国内外有关资料,提出相应的纵、横向以及大迎角的飞行品质要求,以供飞机初步设计阶段参考.文中强调采用复杂的飞行控制系统与飞机组合后,应注意飞机反应的时间延迟,驾驶员诱发振荡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效弟 《飞行试验》2003,19(3):35-40
详细讨论了雷达自身幅相不平衡、飞行航线、飞机机动性、多路传播和大气折射等主要因素对雷达测量精度的影响。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一些在实际使用中提高该雷达测量精度的具体方法及措施,使之在飞行试验中发挥其精密测量的优点,确保飞行试验所测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据NASA的飞行试验表明,在F/A-18 大迎角研究机(HARV)上装了可动式头部边条后,可大大提高飞机在大迎角飞行时的机头指向及攻击机动性,如果与机上的推力矢量系统配合使用,效果更佳。目前,NASA还在进行一些飞行试验,以验证这种前体控制装置对改善飞机大迎角飞行偏航控制能力及机动性所起的重要作用。可动式前体控制装置的飞行试验比推力矢量系统飞行试验的  相似文献   

10.
欧洲返回舱CTV气动特性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分析了欧洲航天局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之载人飞船返回舱CTV的气动特性,并与第一代联盟号飞船返回舱的气动特性作了对比研究。该返回舱为钝双锥外形,与联盟号飞船返回舱相比,它具有升阻比高、机动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本文还对两类返回舱的气动热特性、防热材料重量、飞行弹道及通讯中断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多旋翼无人机流场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多旋翼无人机编队飞行时避开单机产生的流场干扰较大的区域,通过CFD仿真软件对多旋翼无人机流场进行模拟仿真。结合实际情况设置模型参数,分析了当多旋翼无人机处于悬停状态时的流场特点,并通过试验获取数据与仿真结果对比。仿真分析了不同速度下的水平飞行以及上升和下降时多旋翼无人机周围流场的特点。根据对流场的分析,确定不同位置上无人机所受到的气动干扰情况,为更合理地设计编队队形,提高多旋翼无人机编队整体机动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曙光  高浩 《飞行力学》1996,14(3):9-13
综述了为验证增强战斗机机动性(EFM)计划、衡量过失速机动飞行的可行性及其在近距空战中的战术价值,X-31A飞机在气动布局、大迎角抗偏离设施、推力矢量系统以及飞控系统方面的特点;介绍了X-31A飞机的有关飞行试验情况,特别是循序渐近的四种过失速机动动作以及空战效能评估结果。结果表明,X-31A飞机气动布局合理,能完成过失速机动飞行。且过失速机动技术和推力矢量组合,可以大大地提高飞机近距空战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3.
航空运输业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历来是首要的目标,是各项工作的头等大事。国际上也是把安全与否,安全状况的好坏,作为评价和衡量一个航空运输企业信誉好坏,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要保证飞行安全,必须切实抓好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范畴很广,包括飞行技术管理、飞行标准管理、飞行队伍管理、法制(即法规规章)管理等。本又着重从法制管理的角度来阐述保障飞行安全对航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一、依法管理势在必行1.依法管理是航空运输业特点的基本要求航空运输业是具有高效、快速和机动性强的特点,因此,成为运输业中…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优势,阐述了多种高超声速全球/远程打击飞行模式的特点。指出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动力水平起降机载发射高超声速弹道飞行模式,在平台机动性、发射隐蔽性、突防概率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且可有效牵引TBCC发动机、水平起降高超声速发射平台、小型机载战略武器技术分阶段渐进发展,在未来能量中心战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林海 《飞行力学》2002,20(2):39-42
研究末制导加速飞行段推力突变对图像制导导弹跟踪和制导的影响,分析了推力变化时射手滞后对导引头输出的影响,利用多媒体技术生成的虚拟战场,在不同捕获距离条件下,通过将射手作为实物进行跟踪与制导的半实物仿真,获得因推力突变引起的跟踪误差和比例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适当控制末制导加速飞行段推力突变的大小,可以保证跟踪稳定和弹道收敛,并使导弹的机动性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6.
大迎角限制器设计与飞机敏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浩  陈跃 《飞行力学》1994,12(2):21-26
在介绍高机动性飞机大迎角限制器和飞机敏捷性要求的基础上,以典型战半机为例,计算了飞机的敏捷性尺度,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分析大迎角限制器对飞机敏捷性的影响,并以空战周期时间为例,说明迎角限制器参数的选择应兼顾飞机的敏捷性与飞行安全两方面。  相似文献   

17.
从战斗机发展的态势可看出,对隐身、高机动性、短距起降和超声速飞行等都有所要求,只不过程度和侧重点略有不同罢了。由于这些要求落实到飞机布局设计上都会产生一些冲突,因此过去原有的一些布局将不大适用,必须进行布局设计革新。从国外近期对布局研究来看,布局革新...  相似文献   

18.
面向先进战斗机研制的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岑飞  聂博文  刘志涛  郭林亮  孙海生  李清 《航空学报》2020,41(6):523444-523444
高机动性先进战斗机气动布局与飞控系统设计面临愈加严峻的流动/运动/控制耦合问题,大迎角飞行以及推力矢量等高新技术应用也使其在研制过程中面临更高的技术风险,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是实现飞行器气动/飞行/控制一体化研究、降低研制技术风险的重要手段。介绍了低速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技术原理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对试验技术主要特点及其在支撑先进战斗机研制中的作用、应用范围、应用阶段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了分析,为试验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发展和应用低速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技术,有利于充分挖掘战斗机的气动性能与控制性能,降低试飞风险,是新一代战斗机研制、新技术工程化应用的重要支撑技术。  相似文献   

19.
战斗机大迎角气动特性研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布局的大迎角气动特性是决定飞行包线左边界的主要因素之一。飞行包线左边界区域的扩展增强了飞机的大迎角机动性和敏捷性,但是同时也极大地挑战着飞机的安全。几十年来,随着大迎角飞行研究技术的发展,战斗机飞行不断突破失速迎角附近及以上区域,将飞行左边界左移,扩大了飞行包线,减少了飞行限制,挖掘了战斗机的作战潜能。本文对战斗机大迎角飞行相关的气动特性研究技术,包括流动机理研究、数值计算方法研究、风洞气动试验、气动建模与数据库构建、气动与控制综合验证等关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阐述。基于这些技术的发展,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战斗机大迎角气动特性研究的整体思路和方法,包括大迎角气动力预先设计、气动力获取、气动力表达、气动力综合分析和气动-运动-控制一体化验证五个部分,以供相关装备研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戴宁  杨晖 《飞行力学》2005,23(4):13-15,19
未来无人机的飞行品质规范应是面向任务的飞行品质规范,其出发点是要保证无人机的飞行品质能够顺利完成规定的任务.规范中除了有关无人机的动态特性,特别是有关稳定性和机动性要求之外,还应该对无人机的信息管理、环境感知等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规范不但针对特定的任务科目提供了相应的飞行品质客观评定指标,而且针对特定的任务作业要素提供了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