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达尔文的各种特质中,让他成为最伟大科学智者之一的,是他执著的个性。面对自然史中令人望而却步的问题时,达尔文会执著地挑战,直到解开秘密。达尔文的儿子弗朗西斯忆起父亲的性情:“以固执形容他的个性,似乎要比不屈不挠更好。不屈不挠难以表达他追求真理时那股近乎狂热的欲望。”  相似文献   

2.
追寻达尔文在加拉巴哥群岛的足迹 达尔文的各种特质中,让他成为最伟大科学智者之一的,是他执著的个性.面对自然史中令人望而却步的问题时,达尔文会执著地挑战,直到解开秘密.达尔文的儿子弗朗西斯忆起父亲的性情:"以固执形容他的个性,似乎要比不屈不挠更好.不屈不挠难以表达他追求真理时那股近乎狂热的欲望."  相似文献   

3.
2009年是达尔文诞生200周年,也是他发表《物种起源》150周年,达尔文提出的演化论学说,对作为西方文化重心的基督教信仰,产生了思想上的挑战和启示,西方学术思想界视为历史大事,也就有许多的活动,来彰显达尔文提出演化论对人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应用分子进化基金会的生化学家斯蒂芬·伯纳在盖恩斯韦尔声称,他在实验室里盛满含油污水的烧杯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新型遗传密码,他称其为第一个能够进行达尔文进化的人造化学体系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发明生物演化论的达尔文(1809~1882),是科学史上的异数.除了他以外,很少有哪一位科学家能在身后一百多年,因为他的人品或理论,仍在公众论坛上兴起情绪性的辩论.  相似文献   

6.
达尔文1831年12月27刚刚从剑乔大学神学院毕业,作为一名无报酬的博物学家随"贝格尔"号扬帆起航,开始了历时5年的环球考察.此时他还是一个正统的基督教徒."贝格尔"号绕地球一圈,于1836年10月2日回到英国的时候,达尔文已脱胎换骨,沿途观察到的现象使得他无法再接受基督教<圣经>的说教.  相似文献   

7.
李白一句“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在几分避世的超脱中,多少还渗透着一丝孤傲。然而,对大多伟大的博物学家而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情怀似乎更受推崇。例如,达尔文在剑桥时的恩师亨斯洛先生,他不但通晓植物学、昆虫学、化学和矿物学等,而且还主张博物学家应该尽力与大众分享“自然之美”,而不是“垄断”知识。  相似文献   

8.
简约之美     
认为生命及其种种力量原来是被“造物主”注入到几种或者一种类型中去的,同时还认为在地球按照万有引力法则运行时,从刚开始如此简单的类型演化出如今最美丽和最奇妙的物种,而且这一演化过程还一直在进行着,这种生命观是极其壮丽的!达尔文在其巨著的末尾写下这样的话,无疑是为了再一次强调他整套理论的本质在于提示生物演化的实在性,  相似文献   

9.
严利 《飞碟探索》2009,(2):31-33
2009年是伟大的达尔文200年诞辰,也是物种起源发表150年,数百万计的人将会纪念这位做出伟大贡献的人查尔斯·达尔文.他是历史上成就最辉煌的科学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彻底的绅士、高尚的人和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10.
碧声 《飞碟探索》2006,(11):20-23
2000年英格兰银行宣布新版10英镑钞票将由达尔文取代狄更斯时,英国科学界尤其是生物学界颇为高兴,而文学界则不免有点失落。不过据说央行的解释是,这一选择的衡量标准并非是两位伟大人物哪一位更伟大,而是谁的胡子更浓密:老年达尔文有着比狄更斯蓬勃得多的胡子,这般复杂的图案将使伪造钞票更加困难。这或者也算是一种“适者生存”吧,无怪乎报纸要称之为“两把胡子的故事或自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19世纪,帝国主义的扩张为传统的自然学者创造了新的研究机会,他们出钱出力,为20世纪的学术奠定了基础。《“小猎犬”号游记》出版于1839年,风行一时,为达尔文在通俗文化市场上赢得了声名。事实上,在这一年的1月底,他当选了皇家学会会员;2月当选动物学会会员。而从前一年起,他  相似文献   

12.
林书帆 《飞碟探索》2013,(11):18-19
达尔文演化论和基督教教义之间的冲突,在大多数人(包括我)的印象中可能都是从《物种起源》出版后开始的。但跟20世纪初原教旨主义兴起后的冲突比较起来,之前的论战似乎又平和得多。原教旨主义的宗旨是坚持从字面理解《圣经》,原教旨主义者的争执聚焦在义务教育的内容是否应该包括演化论。他们一开始的目标是将达尔文学说彻底赶出学校,而且也取得了某种程度的成功。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事态的发展对原教旨主义创世论越来越不利,于是他们退而求其次,试图将创世论包装成一种科学,以取得和演化论同等的地位。查尔斯·佛斯特在《当上帝遇见达尔文》中就做了这样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失落环节     
纪舟 《飞碟探索》2012,(11):16-18
生活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动物·学家和今日的学者一样,都很想了解何种动物的血缘与智人最接近。达尔文在他的名著从类传衍》一书中曾提出一个假说,认为人类与有毛猿类的共同祖先可能来自非洲,科学家也一致认为黑猩猩与大猩猩的血缘在所有动物中与人类最接近。一般人在直觉上都赞同这种看法,也觉得没有必要做任何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生命起源探索的前沿立言编达尔文曾经预言,所有的生命都起源于“某处温暖的小池塘里”。在这安静、富有营养的环境里,所有原始生命分子安然相处、演变。最近的两篇科学报告却说明,生命的早期历史要比达尔文预计得更加激动人心。哥灵兰港发现的岩石上载有的生命迹象说明...  相似文献   

15.
2005年8月9日上午,当“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的7名宇航员抵达加州爱德华空军基地时,受到近百名母体记者和工作人员的欢迎。人们的掌声不仅仅是为了他们的到来,更是为了他们探索太空世界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勇气。同时。由于航天飞机自身存在的难以克服的安全隐患,美国航空航天局已经决定2010年全面停止航天飞机的发射,采用下一代太空飞行器CEV取代之。  相似文献   

16.
运动是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属性,辩证法认为,事物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化,这一进程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轨迹。  生命的进化论最开始是 19世纪由达尔文等人在物种起源的研究中引进的,并且很快地按照其基本精神被推广到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形成了“达尔文主义”。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和哲学家康德则比达尔文更早地应用了演化的思想,最先提出太阳系是经过演化形成的观点。而在 20世纪,由于哈勃对宇宙膨胀的天文观测,由于时间在科学中被重新讨论,宇宙本身的演化已经占据了人们的心智。  在宇宙…  相似文献   

17.
一项主题为"拯救达尔文"的民意调查显示,进入21世纪,进化论在英国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18.
在1963年,英国剑桥有一位年轻的物理学家,一位名叫史蒂芬·霍金的21岁研究生,无精打采地躺在房间里,录音机发出华格纳的音乐巨响,科幻小说四处散置。他的褐色长发散乱不整,戴着金属框眼镜,还有一对清澈蓝眼,透露出爱捣蛋、或许应该说是厚脸皮的个性。霍金拥有两种鲜明的个性,爱  相似文献   

19.
达尔文和华莱士对创建自然选择学说优先权的互相谦让,成为科学史上的佳话.但由于两人的学术观点不尽相同,他们并不回避学术之争.  相似文献   

20.
第五节第一个飞出地球的人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是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的。人类经过长期不屈不挠的努力和尝试,终于在1961年4月12日实现了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飞出地球,进入太空。这一天是人类航天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清晨,位于苏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上,矗立着高达38米的银白色多级运载火箭。一位年轻的苏联军人在迈上通向“东方1号”宇宙飞船的阶梯的最后一级时,对着前来欢送的人群高喊一声:“再见!”然后走入座舱。他就是将要在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飞出地球、遨游太空的使者尤里·加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