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14年,当最后一只旅鸽在一家动物园死亡后,该物种的灭绝就成为一个警世故事,用来说明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有多么巨大。但是。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旅鸽灭绝之前的100万年里,这种鸟类经历了多次数量上的激增和骤减,旅鸽种群对自然波动的敏感性有可能是造成其易于灭绝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在看不见的暗处,有一些外来生物正在悄悄潜伏,只等天时地利,随时引发不利于本地生态的负面连锁反应。你可能不知道,我们熟悉的葡萄、苜蓿、核桃、石榴,其实都是外来物种,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原地区。而玉米、马铃薯、夹竹桃,也是历经好几百年才陆续来到中国的外来物种。外来物种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但是,有害的外来物种入侵也可能危害当地生态平衡,导致本地物种减少甚至灭绝。  相似文献   

3.
面对可怕的灭绝危机,一些动物表现出惊人的生存能力并最终摘掉了“已灭绝”的帽子。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以下简称IUCN)最近进行的一项有关47677种动植物的评估,其中有17291种物种面临灭绝,雷伯氏饰边树蛙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只在巴拿马中部艾尔瓦勒德安东周围的山脉地区发现这种青蛙的踪影。  相似文献   

4.
尼安德特人是人类最近的亲属,现已灭绝。他们究竟属于智人的特殊种群还是智人亚种,目前仍存在争议。人类的这个著名的化石亲属生活在更新世时期的欧亚大陆。经常受到人们的误解。  相似文献   

5.
易林 《太空探索》2013,(9):22-25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野生动物生态环境的研究和保护已成为一项不断发展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保护野生物种,不仅仅需要我们切实的行动,更需要借助科技的手段进行物种分析与跟踪。——导读2008年8月31日,时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身着迷彩服、脚踏沙地靴,在野生动物专家们陪同下走进针叶林地带,  相似文献   

6.
正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的每个细胞都可能含有来自人类灭绝物种的遗传密码碎片。DNA研究能够揭示我们与那些未知神秘种群的关系。对于现代人的起源以及他们如何成为存活至今的优势物种,科学家一直存在多种争论。长期以来,我们主要是通过考古发掘的化石和物品,来获得人类祖先的相关信息。比如,骨骼可以告诉我们他们长什么样子,牙齿能够揭示他们的饮食状况,日常工具、艺术品可以讲述有关他们文化的故事,等等。  相似文献   

7.
尤信 《国际太空》1995,(10):8-11
当前整个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严重问题:地球上的人口急剧增加,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迅速减少,生态及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及环境的恶化表现在多方面: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酸雨频繁、土地沙漠化、生物品种大量灭绝等。这一切不仅破坏今天和下世纪人类的生活质量,而且对人类子孙后代的发展、甚至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这决不是危言耸听。目前,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非常肤浅,基本上没有可以用来系统描述和预测未来环境变化的观测数据。根据古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地球在其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变暖和变寒…  相似文献   

8.
《飞碟探索》2010,(2):32-33
一边的缓坡的机制。没有自然的深谋远虑,没有什么机制会警告当前的怎么收益将导致物种灭绝。事实上,99%曾经存在的物种现在都已经灭绝了。  相似文献   

9.
张楚 《飞碟探索》2008,(9):46-47
在地球漫长的生命演进史中,三叶虫、恐龙等众多生物都曾经主宰过地球,但是如今它们都逐渐退出地球这个大舞台。或许有一天,我们人类也会像它们一样,文明消失、物种灭绝。《终结者》、《恐怖地带》、《天地大冲撞》、《黑客帝国》、《后天》等电影设想了各种各样的灾难,让我们科学地分析一下,哪些灾难最可能毁灭我们的文明,我们的世界将以何种方式终结。  相似文献   

10.
@张有祥众所周知,数千万年以前,恐龙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物种突然间灭绝殆尽。多少年来,科学家们就其原因提出了数十种假说,但都无法令人完全信服。不久前,美国和英国科学家在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两种全新的有关恐龙灭绝原因的推断。恐龙灭绝于癌病变:美...  相似文献   

11.
与死亡抗争是困难的。总有一天,人类本身将不复存在,像所有物种一样,我们要么灭绝,要么进化成别的东西。从一个纯粹的存在主义者的观点来看,后者听起来更加可取。那么,我们的机会在哪里?第一个好消息是:时间与我们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简写为IUCN)宣布,将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由"濒危"降为"易危"。IUCN会定期发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作为衡量全球主要物种生存状况和受威胁状况的清单。其将物种濒危等级由高到低分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和无危7个级别。大熊猫"降级"是因为,  相似文献   

13.
重造渡渡鸟     
波波马是曾经生活在毛里求斯的一种可爱的鸟儿,但它却因为可爱而招来灭顶之灾。问世纪来到毛里求斯的欧洲殖民者一眼便看上了这种巨大笨重、性情温良、肉味鲜美、不会飞不会跑、对暴力毫无反抗能力的乌,它们成为这些殖民者猎杀的对象。可怜的波波马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关味。这使渡渡身成为第一种困人类行为而灭绝的动物,这也是生物史上一个悲惨时代开端的标志。现在,牛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正试图重造波及乌。当然,让已经灭绝的动物复活是不太可能的,科学家只希望能利用波波马的DNA,对现有的鸟儿进行基因改造,培育出与波波马相似…  相似文献   

14.
没有人希望见到任何一种植物或动物物种在地球上消失,不管该物种是如何低等和多么不引人注目.但是,直到80年代末,每个小时就有一种物种消失,到2000年,地球上的500~1000万物种中就要消失掉100万种物种.令人伤感的是,问题并不在于我们如何拯救所有这些行将灭绝的物种,因为我们现有的资源甚至于无法解救这些濒临灭绝物种中的一小部分.摆在我们面前棘手的问题是,凭借我们并不充足的资源,决定哪些物种是必要的,而且应该得到登上这艘“诺亚方舟”的允许.  相似文献   

15.
正每当抬头仰望星空,人们总被浩瀚的宇宙所吸引。灿烂的群星总是以无与伦比的深邃和静谧,向人类展示着神秘而和谐的宇宙图景。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飞向太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今天人类终于研制出了宇宙飞船,实现了"飞  相似文献   

16.
季文 《飞碟探索》2007,(10):54-55
巨大、完整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是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在它的附近是注满了深水的恩帕卡艾火山口和盖伦活火山.人们曾在距此不远的奥杜瓦伊山谷的挖掘中,发现了人类的远祖之一--哈比利斯人.  相似文献   

17.
正在人类这个奇妙又有点让人恼火的物种身上,性表现是非常复杂的。人们成为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的科学的生物学解释至今极为罕见。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要弄懂这个问题,需要极端的跨学科方法。或许,科学也应该像人类的性表现一样,需要更新观念,接受事实:人类的性倾向要比社会的认可标准广泛得多。人类的性喜好大多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纯心理机制,更不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在这一点上,弗洛伊德很  相似文献   

18.
对于自然人类普遍的看法是:它差不多是仁慈的,它对于组成它的物种而言是仁慈的,甚至对于生命本身或者生态系统本身的延续性而言是仁慈的。这种认识曾经经常体现在有关自然史的电视节目中,例如:自然是自我维持、自我保护的,自然存在着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存在着平衡,直到人类及其剥削、自私、不自然的贪婪出现,才毁掉了自然,等等。  相似文献   

19.
在地球的生物史上,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强盛时代.恐龙依靠自身的优势生活在广泛的地球生物圈内,称霸了地球达1.5亿年之久.然而,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恐龙,却在6500万年前神秘地消失了.这场灾难使某些生物伴随着恐龙一起灭绝了.但是仍然有数以千万计的生物在生存着、发展着,这就恰恰说明了恐龙  相似文献   

20.
正恐龙真的灭绝了吗?仅仅想象它们生活在远古时代,就能令人心生敬畏,兴奋不已。不过已经有证据显示,这个"失落的世界"其实正围绕在我们身边。主流观点认为,恐龙分为非鸟类和鸟类两个类群——非鸟类是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是传统认知上我们所认为的恐龙;鸟类则包括从始祖鸟那样古老的飞行生物,到在绿篱上啁啾的麻雀,以及像鸵鸟和鸸鹋一样不会飞的大型鸟类。所以,没错,今天我们所知的鸟类就是恐龙——这个观点最初似乎令人惊讶,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